战旗飘飘先锋魂,队旗引我探农村——记红光思源学校四年级研学实践活动

美友50810469

<h3><font color="#ed2308"><b>“你好,同学,听说你们要开始研学旅行了?”</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对呀,可是研学旅行是什么?研学项目有什么?我们都不太了解呢!”</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别急,你要的研学集锦,都在这里!”</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研学旅行的本源</font></b></h1> <h3> 研学旅行是一门新素质教育国家课程,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br></h3><h3> 郫都区依托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中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战旗村”,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开拓出多条研学线路,“战旗+先锋”就是其中的经典线路之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研学旅行的实况</font></b></h1> <h3>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探究精神和生活实践能力,响应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乡村振兴要从娃娃抓起。2019年3月28日,伴着温暖和煦的阳光,红光思源学校四年级491名少先队员穿上整齐的校服,带上《郫都区战旗村研学手册》,在马聃副校长、彭丽娟主任、学生成长中心孙伟、张欢、童庆科老师以及四年级各班主任的带领下,走进战旗村和先锋村,开启了红光思源学校的研学之旅。</h3> <h3><b>(一)战旗飘,美名扬</b></h3><h3> 队员们来到了战旗村广场听讲解员讲了习主席到战旗的故事,随后沿着主席考察战旗的路线,参观了乡村院落新貌,感受乡村的改变和新农村院落的特点。</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一路走,一路学,瞧,我们学得可认真了!)</font></h5> <h3><b>(二)传统工艺哪家强,走进乡村十八坊</b></h3><h3> 队员们走进乡村十八坊,一进入大门口,就被豆瓣的浓香味给吸引住了!在“蜀酱坊”,迫不及待地查看豆瓣的各类品种,了解豆瓣酱的价格,嘴馋的孩子在试吃点品尝起豆瓣的味道,有心的孩子忙着向售货员阿姨询问豆瓣的原材料以及每天的销售情况,并做记录,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孩子们从文化墙上了解了有关“蜀”国的历史以及郫县豆瓣博物馆的简介。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豆瓣晒场,看到一缸缸豆瓣整齐地排在晒场的情境,孩子们都惊呼起来。</h3> <h3>  接着,队员们体验了蜀绣、三编、豆腐的制作,探究曾经的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考察唐昌手工布鞋的制作流程,了解邓小平和习主席与唐昌布鞋的故事。</h3> <h3><b>(三)望丛文化溯农耕,农耕文化先锋承</b></h3><h3> 午餐后队员们来到了先锋村,走进“农夫记忆”农耕体验园,体验乡村的民风民俗。探究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联,认识古代近代的农耕工具,感受时代的变化和川西平原古代劳动人民的耕种智慧,调查了解川西的乡村风俗,体验舞龙,把本次研学课程推向了高潮。</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谁说女子不如男,瞧我们巾帼不让须眉!)</font></h5> <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路上研习,有的是新奇,有的是快乐,有的是收获,享有积极心态,做幸福思源娃……</h3> <h3> 回校后,各班将通过小报、绘画、摄影、作文的方式记录下研学过程,用喜欢的方式在《研学手册》上表达了自己对新农村的认识。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既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特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合作、交流、收集信息等综合能力,同时,还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h3><h3> 以“战旗飘飘先锋魂,队旗引我探农村”为本次研学思想,红光思源学校四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在战旗村和先锋村,重走了主席路,探究了新乡村!开启了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的新篇章!</h3><h3>&nbsp;</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808080">编辑:张欢、高明晶 审核:吴雪娟</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