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江阴要塞,是以无锡江阴市区北端的黄山为核心,沿江东西向的小山头巫山、长山、肖山、君山、鹅鼻山为辅助的绵延近20公里左右的长江防线的总称,但是以长江最逼仄处的黄山为主阵地。战国时期,江阴是楚国春申君黄歇封地,所以江阴长江边这座东西连绵3.2公里,南北1.7公里,海拔高91.7米的山丘以春申君的姓为名,称为黄山。</h3><h3> 江阴黄山海拔虽然不高,但是它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黄山滨江蟠居,几处山岬突出长江,长江在此地最窄处只有1.25公里,在黄山山顶只要架上几门大炮封锁长江,居高临下打下去,长江里片帆不能通过,所以说只要守住黄山相当于扼住了长江的咽喉。江阴自从明、清、民国以来,一直作为军事重地,在黄山和沿江各个小山头上建有多处炮台,囤驻重兵守卫,江阴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h3><h3> 远的咱们就不说了,主要说一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疯狂叫嚣“三个月灭亡支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1937年8月16日,中日”淞沪会战”双方打的还难解难分的时候,日军大本营就分兵溯江而上,进攻江阴要塞,一直到12月2日江阴失守,国民革命军苦战108天。在这三个多月的战役中,中国国民革命军以劣势装备奋起抵抗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进攻,江阴爆发了八年抗战时期唯一一次陆海空三栖立体战。此次战役,中国海军主力几乎全部打光,“宁海”、“平海”、“逸仙”、“楚有”、“建康”、“应瑞”等主力战舰都沉没在江阴段的长江里。江阴战役国民政府虽然失败了,但是从抗战全局来看,此战却为长江中下游的党政机关,厂矿企业,战略资源通过长江水路向大后方重庆进行西迁转移,赢得了宝贵的三个月抢运时间。粉碎了日军沿长江迅速西进占领武汉、重庆,实行大迂回大包抄,合围中国国民党军队,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华民国政府失去战略纵深,进而迫降民国政府,结束中国战事,集中兵力南下太平洋的战略企图。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从淞沪战场退守武汉三镇,组织发动武汉会战赢得部队集结布防时间,为坚持持久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江阴保卫战中,国民党军队以弱抗强,拼死血战,让狂妄的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日双方战损基本持平,此战可以说虽败犹荣,值得我们后人永远纪念。</h3><h3> 今天我来到了当年战事爆发最激烈的黄山炮台参观,从黄山脚下的江阴军事博物馆一路上去,沿途可以看见许多当年留下来的碉堡,掩体,那建筑物都是混凝土结构,一半以下埋入山体 ,有的就是在山体里挖出来的工事,壁厚有30--40公分左右,可以抵挡炮弹的直接轰炸,房间一般都不大,10多个平方左右,应该是当年的弹药库,保存非常完整。有几处虽然没有文字介绍,但是看的出来是防空高射机枪或者高射炮阵地。顶峰留有几处当年的主炮阵地,直径约15米左右的圆形,中间略微拱起,可以供远程火炮方便地做360度旋转,以全方位射击,整个炮位全部用混凝土浇筑,周围一圈矮墙约半米多高。离每个炮位二三十米远都配建有半地下室的弹药库,有狭窄的台阶通到地面。黄山主峰离江边大约两公里,抗战时期这个主炮阵地上主要装备德制克虏伯大炮,射程最远的达22公里,甚至超过日本人的舰炮。</h3><h3> 1993年在主峰修建了一座六层高的“望江楼”,此楼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外型如一艘扬帆起航的船,侧面看又似一座塔,也称帆塔,寓意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是江阴市地标建筑,获得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楼内陈列室分一到五楼,里面的图片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那次惨烈的江阴保卫战,是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历史提醒后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不忘记这场战争不是为了牢记民族仇恨,而是以史为鉴,懂得一个民族必须自立自强,才能有能力建设牢固的国防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人民这个道理。82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那场屈辱的残暴的侵略战争 ,中国人世世代代都不应该忘记,好战必亡,但是忘战必危。</h3><h3> 爬上望江楼最高层,远眺长江,可以清晰地看见,当年国民政府为了防止日本鬼子的军舰突破长江防线,在江面最窄处的航道上沉船封江的地方,如今那里已经修建了江阴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座于1999年9月28日通车的江苏境内第二座横跨南北的长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建设历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年它是中国第一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江阴长江段地质条件差,中国的桥梁建设者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造好了这座桥,长度当时名列世界第四。当然在今天的中国,桥梁工程的建设那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桥已经不算什么特别难造的桥了,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天中国人可以在中国任何一条大江上架桥的成就,那是通过几十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起来的,没有当年的江阴大桥,哪里来今天那么多的跨江跨海大桥,凡事都有第一次。江阴大桥通车当天,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亲自到江阴大桥通车现场为开通剪彩,并题写了桥名“江阴大桥”,可见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沿海公路主干道上这座大桥的重视。</h3><h3> 从望江楼上俯看江阴大桥,但见六车道的大桥上汽车川流不息,喇叭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路过这座桥的人们有几个人会想到发生在82年前那场中国人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江阴保卫战呢,愿战争永远远离人民,愿世界永远和平。</h3> <h3>——据本地几个老年游客介绍,炮台上的这些旧加农,都是南京军区炮兵部队淘汰下来的,原来抗击日寇的大炮已经不知去向了。</h3> <h3>——运送炮弹的半地下通道。</h3> <h3> 江阴望江楼雄姿。</h3> <h3> 侧面的望江楼。</h3> <h3> 江阴大桥。</h3> <h3> 夜幕下的长江江阴大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