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本研修“动”起来

<h3>教育学者顾泠沅说过,校本研修,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变革,也是教师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校本研修应该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仅仅你讲我听的校本教研活动,会让更多的教师在日复一日的单一模式下,消耗自身的工作热情,而困扰自己的教学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因此,校本研修必须要“变脸”,要让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的参与与主体。</h3> <h3>且看凡河小学的校本研修的“变脸”行动!</h3> <h3>“变脸”一:教研日——自建一对多课堂观察员</h3><h3><br></h3><h3><br></h3><h3><br></h3><h3>每周三,为学校教研日,教师上公开教研课。公开课之前,学科骨干教师与年组教师,上课教师形成一对多的集备形式。</h3><h3><br></h3><h3><br></h3><h3>所谓“一对多”即:一节青年教师公开课必须几经打磨,有结对师傅的引领,有组内成员的建议,上课的是一人,但是在一节公开课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多人的团队。</h3> <h3>刘特,科学</h3> <h3>胡雪,综合实践</h3> <h3>王秋实,数学</h3> <h3>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历练、成长!</h3> <h3>“变脸”二:主题式优教优学培训</h3><h3>为紧扣时代步伐,践行课改前沿理念,弘扬传统经典,凡小高效利用周二校本研训活动时间,围绕主题有计划安排培训内容。</h3> <h3>本学期,凡小提出开展主题式优教优学培训活动。</h3> <h3>三月校本研训主题:汉字说</h3> <h3>第一次校本培训:外请专家到校进行汉字专题讲座。</h3> <h3>一石激起千层浪,讲座过后教师们畅谈收获!</h3> <h3>第二次校本教研活动《你好,中国字》。</h3> <h3>活动开始了!六年组的老师们带来的是小古文中的汉字。</h3> <h3>这个“网”字有意思!</h3> <h3>原来两个人的字有这么多!</h3> <h3>“变脸”三:组成项目式伙伴团队</h3> <h3>三人组合为竞技场上的巅峰,往往能创造一个王朝。例如,荷兰的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结成伙伴式团队是一个黄金组合,每个人在同伴的监督、鼓励、鞭策和帮助下,都能蜕变成最好的自己。</h3> <h3>把目标教师分成若干个项目组,<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与组织学校师生活动,完成项目小组任务,提升自己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span></h3> <h3>期待各个项目小组接下来的精彩展示!</h3> <h3>让教研培训“活”起来,为教师提供交流、对话的机会,积极贡献智慧,用项目式合作小组、一对多教研课探索、主题式有方向的培训让校本研修不流于形式而是真实的发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