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教育

大漠风

<h3>  既是教师,又是父亲,从学校和家长的视角谈谈我对独生女儿的教育。</h3> <p class="ql-block"> 一 教师</p><p class="ql-block"> 女儿是幸运的,她从幼儿园到高中,遇见的都是正直善良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女儿没读过幼儿大班,比同龄的孩子早两年进小学,没有纪律意识。一年级刚开学不久,教研室组织教师听课,就在教师和学生全神贯注地讲课和听课时,女儿从课桌底下钻出,推开门跑去操场玩了,她的这个举动,惊呆了听课教师和学生,更打乱班主任老师的讲课节奏,等到派出的学生把女儿找回来时,班主任讲课已没有先前那样的激情了。事后,女儿也只是仅仅被告诫:上课时不允许走出教室,有事必须请假。</p><p class="ql-block"> 我和妻子上班,顺路送女儿上学,因为是同路,途中经常碰见女儿的数学老师,这时,女儿总是挣脱我们,跑过去拉住数学老师的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阳光下,给我们留下一大一小两个亲如母女的背影,和众多的师生一起走进校园。</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时,女儿感冒,班主任打电话让把女儿接回家,妻子赶到学校时,课任王老师正在上课,妻子说明来意,王老师和颜悦色的和女儿说,还能坚持5分钟吗?我下面讲的内容非常重要,如果能坚持,就再坚持一会儿,不能坚持的话,等你病好回来,我再给你补上。女儿不想坚持,事后王老师真的主动给女儿讲解了因病而落下的内容。王老师那种敬业和负责的精神,给同为教师的我们树立了榜样。</p><p class="ql-block"> 初中时我没有给女儿挑班,她分到了最普通的九班(一二班最好,三四次之)。由于女儿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受到任课教师的优待,班主任张老师把同年级一二班的语文考卷拿来测试女儿,并请实验班的语文老师给女儿的作文评分,然后和自己的评分相比较,判定女儿作文的真实水平。教数学的刘老师在产假期间每周抽出两小时的时间,不计报酬给女儿进行拔高训练。还有教英语的陈老师,女儿特别敬重她,大二假期回来,雅思已经6.5分的女儿又跑到陈老师上课的班里,认认真真地听了一节初中英语课。</p><p class="ql-block"> 高中时期认真负责的宋老师,博古通今的郑老师,亦师亦友的化学老师,美丽知性的英语老师……,都给我们留下了博学睿智的好印象。</p><p class="ql-block"> 所以,社会上那些对教师的评论:上课不讲,补习班上讲;收谁的礼就照顾谁等等。我是不赞同的,教师队伍中确实有极少数害群之马,他们师德败坏,唯利是图,但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和女儿遇到的教师一样,他们对工作是认真负责的,对学生是关爱有加的。</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总有一些家长托人或用钱财给孩子争取特殊待遇时,比如让孩子坐班级最好的听课座位,犯了错误不按校规接受处罚,总怕被同学超过不断给自己的孩子加量加价补课,不够标准却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生会或当班级干部,当这些非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教师的负面评论也就不足为怪了。</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 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学生就是这所学校这个班级普通一员,就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谁也不能例外。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最主要的是他的专业知识达到设定的标准,其它方面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别用圣人的标准去衡量教师,圣人没有几个,教师也很难做到。事实证明:学生和家长对某科教师抱怨的越多,就会连带排斥这科知识,最后的结果是这科成绩越来越差。</p><p class="ql-block"> 做为家长,先别评判教师如何,想一下,我们是否向教师提出过不合理的要求?</p> <h3> 二 补课 女儿补过课,但相对同时期的学生,她补课应该是较少的。 女儿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旗县级学校的英语师资不足,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音标没学好,拼读不标准,所以口语不好。四年级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十五次左右,从音标开始学起,会拼读后就结束了。 五年级时,女儿的英语成绩相对较差,她想去补课,她妈妈也同意,在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联想自己英语学习心得,慎重思考,给女儿的建议是背课文,我认为,英语的典型句子、重点语法在课本中会大篇幅出现,只要能背诵课文,重点就会得到加强,知识点也不会遗落,还解决学生学英语只会答题,不能语言交流的通病。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女儿的英语成绩上了一个台阶。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英语奇烂,学英语是反面典型,反面人物也有为什么学不好英语的心得。 初中时候,教女儿三个学期数学的刘老师休产假,新换了一个数学老师,女儿有些不适应,想找刘老师补课,经过沟通后,刘老师答应每周周日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女儿辅导。这是女儿第一次一对一的补课,但这次补课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识学习,这里面有很多是师生情谊的原因,否则,女儿不会那么多有名气的教师不选,只选休假在家的刘老师。而忙的脱不开身的刘老师答应给女儿补课,却拒收费用,最后我们以礼物的方式表达了谢意。 初升高考试结束后,女儿参加一个预习高中知识的补课班,学习的科目有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每科两小时,学期二十天。这是做为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参加的补课班,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前,或一对一,或进班,都对高中各科前两章进行预习,实际上进入高中的学生,基本上学完了各科前两章,高中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很快结束这些内容的学习,如果不提前预习,学习压力会非常大的。第二个原因是估计女儿初升高的成绩不错,可能会进入当地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和那么多优秀的孩子在一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女儿高中的生物学的非常吃力,请科任宋老师补过生物,每周一次,大概十次。 现在,社会上补课成风,各类补课机构,各种补习手段层出不穷,家长每年花费几千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给孩子补课,真的有效果吗? 课堂是学生学习主阵地,补课只要一种辅助手段,千万不可舍本逐末。我认为,下列情形可以给学生请教师补课。一是因疾病或事情耽误一段时间,学生既要和同学一起学习新知识,又要快速补上落下的内容,这个时候请老师指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某一学科相对其它学科很弱,集中时间和精力,再加上补课教师的点拔,在短时间内会提升这科成绩的。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懒惰,没有教师引导就不学习,这种填鸭式的补课对考试也是有利的。 补课最忌上课不学课后补,不补单科全都补,即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也不会有学习效果的。补课时,最好找任课教师补课,他会根据情况查缺补漏,和课堂教学很好地衔接,不会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浪费学生的时间。教师补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更为重要。价码更不能代表补课机构、补课教师的水平,这就像老年人之于保健品,有很多猫腻和噱头在里面。<br></h3> <h3> 三 安全 女儿出生的时,正是社会上拐骗幼儿最猖狂的时期。经常在电视上,或周遭人们的议论中,能够想象到失去孩子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这是谁也不想体会的一种感受。 当女儿刚懂事,和小朋友们玩耍时,我们都会划定目力所及的范围,禁止跑出这个区域,一次两次警告,再次违反则强令退出小朋友的游戏。数次之后,不越界的意识已经在她脑海中形成。 稍大一点儿后,我们告诉女儿,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给外人打开房门;除了父母,不要被任何人接走,哪怕是熟悉的人打着爸妈的旗号也不行。后来又考虑到万一需要同事或亲属接女儿时,会有麻烦,我们又商定一个外人能接走暗号,这个暗号是一组数字,对我们家有特殊意义,外人是不知道的。 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独自上学,在她自己上学之前,我们是做足功课的。我们要求女儿走路也要精神集中,不要和同学追逐打闹,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绿灯可通行的情况下,也要认真观察车辆是否停稳,在确认安全后才可快速通过。女儿开始独立上学和回家时,我多次偷偷地跟在后面,观察女儿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直到看到她能熟练处理路口的各种状况时,我们才放心地让她独立外出。女儿独自上学和放学回家,要比同龄孩子早三四年时间。 高中时期学校离家远,我们没在学校附近租房,好在9路车从家住的小区前门经过,经过的站点离学校北门不远,女儿早晨乘公交车上学,15分钟就能到学校。高中都有晚自习,结束时接近十点,考虑到女孩晚上打车不安全,我每天晚上开车去接,一直到高考结束,两年多时间,雨雪不误。三年高中,向女儿这样学习成绩优秀,又没在学校附近买房或租房的,还真没有几人。 我们一家人懂得许多消防知识。知道地震时三角避难法,发生火灾时怎样逃生,电梯出现故障时应急方法,煤气泄漏时怎样处置。我家备有一根逃生绳索,有18米长,可以从五楼垂到地面,直到今年搬家才做它用。食品安全也是家里经常谈论的话题,耳濡目染,女儿在购买零食时,总是首选非转基因食品,不买那些争议大的,不健康的食品。 听故事,觉得主人公的命运波澜起伏才算精彩,做为家长,却总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平稳安逸。天遂人愿,女儿在成人之前,除了一次从炕上滚到地下,一次掉进门前的沟里,一次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时玻璃扎伤了手,一次被幼儿园的小朋友推到火炉上烫伤了脸,还算是顺风顺水。这几次意外,是女儿健康成长的小插曲,后被我们经常提起,也带有警示的作用。 很多家长,为了子女顺利长大,费尽心思,他们给孩子吃精美的食物,穿知名服饰,做贴身护卫,一应困难,都由父母解决,除了对学习成绩有较强要求外,其它方面都是率性而为,缺少约束。岂不知,这些做法,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权利,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我只有一个女儿,做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我们没有让女儿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幼小时细心呵护,让她体会到父母的关爱,懂事时灌输安全知识,预防为主,并养成习惯,逐渐放手,长大后给她成长的空间,让她自由远行。 我的体会是:意识和习惯,是父母给子女最大的安全保护。<br></h3> <h3> 四 挫折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挫折,女儿遇到的挫折却不够。 我家的第一座房子是瓦房,靠近河边,门前有条小水沟,对面有家水泥板厂,野花昆虫,是女儿最喜欢去的地方。但门前的水沟阻止她独自前往。一次,女儿要求我领她去玩的时候,我把她领到沟底,让她自己从不太长的小坡爬上去,女儿清澈的眼光盯着我,喊着爸爸寻求帮助,我则抱手站在上面,除了鼓励并不出手援助,她几次跌倒滑下,几次站起,弄得全身是土,最后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坎上,那天,独自跨越沟坎的快乐竟比野花和昆虫更有吸引力,兴奋之余,女儿又几次爬下爬上,从此,门前的水沟再也不是女儿去乐园的障碍了。 3周岁时,给女儿买了一辆玩具自行车,有两支撑后轮,没有平衡技巧也不倒的那种。买回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把辅助后轮给卸掉了,虽然女儿表达强烈不满,周围邻居也不理解,但几天之后,女儿就能和院子里大她三四岁的孩子一样骑车,潇洒地在小区里穿梭。5岁时,她就能骑她妈妈的女式坤车,在一群玩具自行车中,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是一个很特别的画面:车把比女儿的头还高,车座顶在后背上,却能把大人用的自行车驾驭自如。 某次高中放学回家,满脸不悦的女儿坐在书桌前生气,表达对地理老师的强烈不满。原来在学校,一些学生对非高考学科不重视,在课堂上做主科作业,地理老师提出警告后,离开讲台下去巡视,偏巧女儿上节课用的英语课本倒扣在书桌上,地理老师误认为她在背英语,当场提出批评,女儿认为是冤枉的,进行反驳,却招来更严厉的批评。我了解情况后对女儿说,上地理课没能及时收起英语课本,本身就是错误的,何况是在老师的提醒之后。如果你真对老师有意见,我建议你两天后再去找老师谈,谈话时,先承认自己的错误。再说了,作为一个学生,没被老师批评,没有几次被冤枉,应该是不完美的。几天后,我问她是否找老师解释了?女儿回答没去,解释说地理老师教五十多学生,没人主动去学,学校又和地理老师要成绩,副科教师真不容易,何况又是自己有错在先。 我总觉得女儿的生活太顺,处心积虑给她制造点小挫折。我曾从女儿前天晚上收拾好的书包中,偷偷地把老师留的作业或者是课本拿出放到书桌上,让她承受不完成作业受到的惩罚。平时制造小的冤假错案,锻炼她遇到挫折后的抗压能力。 大多数时候,我们从身边的热点事件中,告诉女儿遇到挫折时正确处理方法。比如同事的孩子研究生时因失恋上吊自杀事件,中国人民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不满领导派往非洲工作而跳楼事件,朋友女儿工作时收到纪念品被主管强行据为己有的事情,同村人高考时被有权势家庭的学生冒名顶替的事情,朋友投资失败,债务缠身的事件,我常常让女儿假定为事件的主人公,怎样才能在事情发展的某个节点处华丽转身,避免和主人公同样的结局。 女儿这一代多是独生子女,又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她们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没吃过苦,没受过委屈,学生时期所遇到的困难都被父母解决了。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遇到挫折,受到打击,往往是天塌地陷的绝望。让她们在学生时期吃点苦,受些挫折,培养她们坚韧的意志,对她们以后独立的生活有益无害的。<br></h3> <h3></h3><h3> &nbsp; 五 陪伴</h3><h3>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但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陪伴进化成了陪读,和睦的亲子关系演变成内部战争,很多家庭变得鸡飞狗跳,再无宁日。 女儿四岁的时候,正上幼儿园,妻子也有了机会去北二外脱产学习,家里就只有我和女儿。每天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回,吃完饭后,主要做两项活动:一是看图识字,市面上有很多适合幼儿的图书,画面简单,颜色鲜艳,用一个词就能概括出画面内容,比如公鸡、红旗,上面是画面,下面是汉字,在女儿通过看图能正确读音后,我有意地遮挡图片,让女儿看着汉字读音,然后我再把汉字另写在纸上,训练女儿识字。两年的时间,不刻意的坚持,到女儿六虚岁上一年级时,女儿竟然认识五百多汉字,她的同学做数学题需要家长读题时,女儿自己阅读并能理解题意,领先了同学半步。二是和女儿一起剪纸,当时我家刚搬进楼房,厨房贴的是瓷砖,脏了可清洗的。我从美术服务部找来吹塑纸的边角料,花花绿绿的,我们把它剪成海鱼、水草、小鸟、大树等图案,用胶水贴在墙面上。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两个主题,一个是海底世界,另一个是动物园,每个主题做了一个月,又自我欣赏了一段时间,女儿每天都是快乐的,也很有成就感的。那两年,女儿的奶奶还是健康的,我完全可把孩子送到乡下,让母亲带,但我考虑到,那个年龄段的女儿,正是她认知事物的启蒙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后面可能要花费几倍的精力,也未必能弥补回来。虽然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很忙,我还是每天雷打不动地陪女儿识字、剪纸和折纸,9点钟按时陪女儿睡觉,凌晨3点再起来忙自己的事。 有同事或朋友和我聊孩子,他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看着就不学习。我听了想到的却是,很多年轻的父母为了自由,常把刚能离手的孩子交给父母,任由父母教育,等到上小学时再接手陪伴,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无缝衔接,又错失了儿童教育的黄金时期,到该放手时再陪读也就没有效果了。 现在有一些家庭,他们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在孩子学校周围买房或租房,更有甚者其中一人放弃工作,把全部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他们知道孩子每天的作业内容,他们和孩子一起背课文公式,他们负责检查孩子作业的对错,他们要求孩子把当天的知识认真地讲给父母听,他们定期去书店为孩子选择各科习题,如此令人窒息捆绑式陪读多会引起孩子的逆反,事与愿违也就不足为怪了。 女儿的小学和中学,还真没这么操心过。我和女儿约法三章是:一、各科教师留的作业,一定会在课堂上说的,你只要记住就好了。二、不认识的字词,有词典,需要听写的,家里有录音机,自己录音后,播放听写。三、作业完成后,自己检查。剩余的时间完全自己支配。我从不检查女儿作业的对错,我只看她作业是否工整,小孩子不会藏奸,只要工整,她一定是用心做的。 女儿高中时,学校在新城区,离家远,她的同学多数都在学校周围买房或租房,全家过去陪读。我觉得,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公交车车程,不会对她的学习造成影响,何况我和妻子上班远了,还要去花钱租房,得不偿失,为此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好在女儿的高考成绩还比较理想,没陪读也没产生不良后果。从我家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在学生自己努力,和家里是否陪读并无多大关系。<br></h3><h3></h3> <h3> 六 规矩 没有刻意地写在纸上,但学生时期一直坚持的做法,也算是给女儿立下的规矩。 一 必须按时起床。</h3><h3> 从幼儿园到大学,无论上学还是放假,我最见不得太阳已高高升起,还在蒙头盖腚睡觉的场景,所以我要求女儿一定按时起床。我还和女儿商定,即使以后成家,带家眷回来,这一条也是有效的。 二 学习是自己的事,能不麻烦别人尽量不麻烦别人,包括父母。 由于小学生识字少,老师留作业时经常要求家长读题,听写生字,需要家长配合的非常多,我们只给女儿准备了一本字典、一台录音机,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需要听写的字词句,自己用录音机录好,重放后听写。 我和妻子从不检查女儿作业是正确还是错误,只看字写得是否工整,做完作业检查是女儿自己的事,评判作业是老师的事。 如果第二天上学,晚上必须按时睡觉,也不会出去聚餐。 放学后,一定要先完成作业再去玩耍,除非第二天是假期。 三 凡事要谨慎做出决定,但做事一定要有毅力、要有始有终。 女儿自愿参加过两个兴趣班:舞蹈和电子琴,当兴奋劲过后,就想退学,我知道,女儿即使继续学,也是在应付父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花学费让她坚持一段时间,过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她知道,凡事要谨慎做出决定,草率和冲动是要有代价的。 小学五年级时,女儿的英语不好,是她最差的学科,我和女儿分析后,决定背诵英语课本,在我和妻子的督促下,女儿坚持了一个学期,能熟练背诵学过的英语课文,并能默写课文,英语也成了女儿的优势学科。 女儿升初中后分到了所谓的差班,她在班里学的非常轻松。基于这个原因,在当时国学还未热时,我和女儿一起背《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我们坚持一年的时间,能较为熟练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国学内容成为她整个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时还因此受益。 四 必须维护教师尊严。</h3><h3> 我们告诉女儿,必须维护教师的尊严,如果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和老师发生冲突,不问原因,回家后必先教训女儿。我们给出的原因是:可能教师会有问题,但教师所教的知识是正确的,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顶撞教师,就是抗拒知识。如果与老师产生分歧,要和老师心平气和地谈,也可以回家告诉我们,我们去和老师交流。我也是教师,见过太多因为和老师发生冲突,导致厌学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甚至退学的情形,我只有一个女儿,不希望这情况发生在女儿身上。 五 要尊老爱幼,知道感恩。</h3><h3> 《弟子规》就是女儿的行为规范,中学时期学习紧张,逢年过节要给长辈打电话问候,大学在外地读书,要给长辈和小孩买土特产,不必花太多的钱,只是让她不忘根本,心存感恩。<br></h3> <h3></h3><h3> 七 责任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身份,都是担负着责任的。 女儿小时候,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正餐时不正经吃饭,总以吃饱了为借口,饭后大量地吃零食,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健康的。一次吃饭时她又故伎重演,我把她叫到身边,郑重告诉她,不吃一小碗米饭,是不允许吃零食的。女儿为了尽快出去玩,也郑重地答应不吃零食。于是,我把所有能吃的东西放到她找不着的地方,然后在家里看着,任凭她不停哭闹,我坚决地不妥协,做晚饭时,她眼巴眼望着冒着蒸汽的电饭锅,说出让大人忍俊不禁的一句话,米饭真香。那一次,不仅改掉女儿吃零食的习惯,还让她懂得了说过的话,做过的保证是要负责的。 女儿早两年上学,刚上小学时,还不足五周岁,显得比同年级的孩子小很多。我们尽量少往她的书包里放文具,但是凉水杯,她喜欢的机械卷笔刀、夸张的文具盒,流行的小玩具及必需课本作业本,小书包总是满满的,往往超过那双稚嫩肩膀的负荷。她看到上学时有很多家长帮孩子背书包,到学校门口时再还给孩子,女儿也要求我们这样做,我和女儿说,背自己的书包上学,是小学生应该做的事,爸爸可以帮你背两次,只是两次,什么物品该装进书包,什么物品要留在家里,自己决定。尝过几次超重的书包压酸双肩的苦处后,女儿学会了取舍。从此,变轻了小书包总是背在女儿自己的肩上。 我们经常在方便的周末、或者是寒暑假,带着女儿回老家去看老人。女儿升入高年级后,学习紧张,也知道成绩的重要,母亲住院的时候,我们也为女儿请好假,到医院看护一次。学校的老师不理解,女儿也有些抵触,我告诉女儿,落下的知识可以补上,子女应有的孝道、该尽的责任不能落下。女儿稍大一点儿后,能主动给长辈打电话嘘寒问暖,偶尔还买些小礼品孝敬老人。 有时老家来人到城里办事,或是侄子的孩子来游玩,只要是假期,女儿能主动放弃和同学的聚会,承担起接待他们的任务。 我们告诉女儿,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取得好成绩,这是学生应尽的职责。所以,女儿在晚上学习的时候,从没抱怨过我们在看电视,我常常比女儿更早地进入梦乡,即便我们晚上有聚会,只要把饭菜准备好,她打开门后看到留言,自己吃完晚饭,收拾妥当,就能安心地学习,和我们在家时一样。因为她知道,学生的职责是学习。 有过两次,一次是初中,一次是高中,我和女儿在她学习态度上产生矛盾,我果断地给她停了课,我的理由是:只有不是学生的身份,才可以不重视学习,只要走进学校,必须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一个人进入社会,做为人子、做为学生、做为父母、做为职工、做为公民,都要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当这些责任合而为一,就构成人的品质,他的人格高贵与否,就看他能否担当起这些责任,做为父母,我们不能让孩子在人格上有所缺欠。女儿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更应该担负起她该负的责任。<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八 惩戒</h3><h3> 人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戒,学生更应如此。惩戒的重点是戒而不是惩,戒有规范习惯、较正行为、和顺标准之意。惩戒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家庭和学校谈之色变的体罚。 体罚在过去的私塾和家庭中,是非常普遍的。</h3><h3> 私塾教师都有一把戒尺,用木或竹制成,薄薄的、宽宽的,看着很是吓人,学生犯了错误,戒尺要打在手上、背上或屁股上,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同样的力,增大了受力面积,身上的疼痛感就小多了,但打击的声音却特别响亮,被打的学生受到较小的伤害,旁观的学生受到警告,这就是戒尺的作用。</h3><h3> 在过去,手持戒尺的教师,被列为五圣之一,和天地君亲一样,要被供奉在祭桌上,是享受香火的。</h3><h3> 再看看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他们打我们时常用笤帚疙瘩或鸡毛掸子,这两个老物件看似粗大,特殊的结构是有缓冲功能的,其目的也是惩戒。如果用烧火棍子劈头盖脸地打来,那就是真打,目的是惩了。 我说这些的目的,表明我是赞成教师手持戒尺,父亲手握笤帚和鸡毛掸子,可以实施惩戒措施的。 第一次动手打女儿是她五虚岁,那时妻子在北二外读书,我独自在家带女儿,女儿平常是很乖的,晚上按时睡觉,早晨按时起来吃饭。这个习惯在妻子假期回来之后彻底改变,不知从第几天起,她早饭时开始哭,怎么都哄不好,问她是不是没睡醒,回答说不是,哭;问她是不是饭菜不可口,回答不是,接着哭;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回答没有,继续哭;问她为什么哭,她也说不出什么,不停哭,一直哭到吃完早饭才会停止。此后的四五天早饭时都是如此,我和妻子用了各种方法,毫无止哭效果。那一天,刚把早饭端上桌,女儿又开始哭泣,我很生气地把她从椅子上抱过来,在她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把她放在卧房的床上,告诉她,今天可以哭,一直到哭够为止,然后关上门,和妻子坐到桌前吃早饭。刚开始,女儿还大声哭泣,慢慢地声音变小,最后停止哭泣。我推开门,又打了她两巴掌,并告诉她,接着哭,哭够时叫我,女儿哭了一会儿后,真的叫我:爸爸,我不哭了。我们把女儿抱出来,擦完脸,她很听话地吃完早餐,从此,女儿早餐时再也没哭过。 这是我记忆当中第一次打女儿,我知道打孩子不对,特别是父亲打女儿,但是面对一个不听劝告无理哭闹的五虚岁孩子,那四巴掌还是真有效果的。 还有一次记忆较深的体罚发生在女儿高一时,由于女儿初升高的成绩很好,她有了要一部智能手机的底气,考虑到智能手机对中学生的影响,以及女儿的自制力,我是强烈反对她拥有手机的,但女儿做通妻子的工作,我又不愿因为此事闹矛盾,所以女儿如愿地拥有了一部智能手机。女儿有了手机之后,利用亲情号,自己购买流量,很多业余时间都在虚拟的网络中度过,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那段时间女儿过的特别焦虑,一方面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又因成绩下降而深深自责。我和妻子苦口婆心的劝告没有一点作用,反而怨气冲天,竟欲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在这种情况下,我打了她,打在腿上,并给她停课反省。后来,女儿给我写信承认了错误,还主动上交了手机。我保存了那封信,把手机还给了女儿,和女儿谈心:生活中有许多诱惑,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抵制,网络只是其中的诱惑之一。我选择了相信女儿,女儿也真没让我失望。 在别的学生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时,女儿这两个月的松懈,使她的成绩下降很多,虽然高二高三一直努力追赶,却再也没有回到原来的名次。我经常设想,如果没有手机风波,女儿现在会在哪所大学读书呢? 我记不得在哪本书上看到一句话: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那么,好的父母,一定是慈爱有加,坚持原则的。</h3><h3> 我调查那些发展好的、有出息的邻家孩子,他们的父母当中必有一人是坚持原则的,他们的家庭必有令孩子不敢逾越的规矩的。</h3><h3></h3><h3></h3><h3></h3><h3></h3> <h3> 九 恋爱 我对中学生的恋爱一直持有包容的态度,对女儿也常表达同样的观点。 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何时进入青春期,突然知道孩子恋爱了又惊讶不止。其实学生对异性有好感是有征兆的,以我女儿为例: 一直都是她妈妈给买衣服和鞋子,买回来后,她都能接受。慢慢变得提出自己的意见,再到后来她和我们的分歧很大,有几次争论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她宁可不穿新衣也不妥协,赌气回到家中。到高中时,她就拥有买衣服的自主权了。平心而论,女儿一直没有出格的穿着,放在她的同学中间,她也是极为普通的一个女孩,是我们做父母的太紧张了。 初二的时候,发现她的床头柜里有一支口红,不久又有了香水、眉笔,偶尔家里没人时,给自己画个妆。 她常常对着镜子端详自己,要留长长的头帘遮住额头的一个痣,她觉得自己的脖颈不够长,单眼皮的眼睛太小,背也不直,小腿肚太粗,牙也不齐,吵着闹着要整形。一个阳光健康的小女生,在她自己眼里,好像是一无是处的丑八怪了。 当一个孩子特别注重自己的穿着,挑剔自己的长像,在意别人的看法时,她的青春期就到了,一个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恋爱,就可能会出现。 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中学时期就谈恋爱,影响学习不说,她的年龄太小,对身心健康也无益处。我又不能把恋爱视为洪水猛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她读过许多有关青春期的小说,那里面爱情是唯美的,令人向往的。何况是青春期的孩子,她们的情绪波动大,如果强行阻止,会引起她的逆反心理,做出各种傻事,就后悔莫及了。 我在女儿初二的时候,明确地和她提出,中学时期,既不反对恋爱,也不支持恋爱,但恋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男孩一定要优秀,阳光健康,积极向上,和女儿的学业水平般配。这样才会出现小说里描述的爱情。一有机会,就说这些条件,久而久之,女儿对此也深信不疑。中学时期,有几个男孩对女儿表示过好感,女儿也对两个男孩很有兴趣,为了达到那个男生的高度,曾废寝忘食地学习,由于不能相互吸引,最后无疾而终。需要说明的是,这几次相互的好感都不能称为恋爱。 女儿平稳地度过高中阶段,没有因情感问题影响学业。她的第一段真正的恋情发生在大三,是她的同班同学,因三观相同走在一起。 家长做为成年人,都从青春期走过,年少时,都想引起异性的关注,渴望与异性交往,从心里赞美纯洁的爱情。现在孩子有了情感问题,我们为了阻止她们交往,将这种感情说的一无是处,说出的理由孩子不会信服,我们自己也是不会信服的。所以,我认为关于中学生恋爱问题,我们不支持,更不要强行反对,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会换位思考,因势利导,孩子一定会平稳地度过青春期的。<br></h3> <h3></h3><h3></h3><h3> 十 择班 每个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每进入一所新学校,都要选择班级。 小学阶段,学生的起点相同,选择班级就是选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主任要认真负责,教知识只是一方面,重点是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学生,在低年级时成绩很好,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关,是只会死记硬背的必然结果。 中学阶段,按成绩选择班级,真实成绩在班级中排名十至二十名为宜,也要看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教师授课的难易和快慢程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也就是对中等偏上的学生最为适合。中学阶段最忌讳成绩差的学生选择成绩好的班级,这类的学生上课听不懂,感觉教学进度快,而教师在课堂上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久而久之,这类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即使学生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但在你努力别人也努力、你智商不一定比他人高的情况下,名次也不会提高。成绩一直垫底,慢慢会怀疑自己的智商,缺乏自信心。严重者会自暴自弃,彻底放弃学习,最终成为问题学生。 我有帮助同学和亲属的孩子选择班级的实例,其中四例学生的情况是,成绩免强可入当地重点中学,但只能进入普通班,成绩垫底。其中两例接受了我的建议,选择二类中学的实验班,三年高中结束,考入一本院校。另外两例,图重点高中的名气,三年下来,只考进专科学校。 还有三例,让他们选择排名前二十的班级,经过三年努力,高考成绩和初升高同分数段的同学相比,也相当出色。<br></h3><h3></h3><h3></h3>

女儿

教师

补课

学生

孩子

老师

英语

我们

学习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