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蒋坝古镇,始建于汉,兴于明代万年间,位于我国"日出斗金"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东岸,坐落在有千年历史的洪泽湖古大堤的最南端。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205国道、宁淮高速穿镇而过,离宁连、宁徐高速公五公里,水路可通淮河、大运河、长江沿线,水陆交通十分便捷。</h3> <h3>蒋坝因湖兴镇,为历代治水官员驻扎之地。康熙、亁隆曾巡幸此地。商业十分发达,外地客商云集,有"十里听响,五里停舟"之称</h3> <h3>蒋坝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湖滨风光,旅游资源丰富,有近百里的大堤风光带,全国闻名的三河闸,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大堤上留下先人治淮的众多古迹,蕴藏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水文化的内涵。</h3> <h3>蒋坝饮食文化在淮扬菜系中独树一帜,蒋坝鱼圆更是天下一绝,被亁隆帝称为"天下第一美食"。另外还有红烧肝肠、蟹黄豆腐、软兜长鱼、卤菜等等众多传统美食</h3> <h3>蒋坝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西临烟波浩淼的洪泽湖,南接全国闻名的水利枢纽三河闸,东依一望无际的里下河大平原。是一个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镇,它西临烟波浩淼的洪泽湖,南接全国闻名的水利枢纽三河闸,东依一望无际的里下河大平原[1]。贯穿南北的205国道傍镇而过,淮河上游南下的船只由此通过蒋坝船闸驶入长江,是苏北水陆交通的咽喉之地。这里湖光绮丽,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繁华的集镇,有苏中“小南京”之称。</h3> <h3>蒋坝为洪泽湖大堤最南端的古镇,始于东汉、兴于明万历年间,是典型的因造堤而兴的集镇。镇西的西堤是我国各种防浪坡形最为集中且保存较好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工堤连”就在这里诞生。抗战时间,蒋坝的财神庙曾为吴运铎领导下的新四军二、四师的兵工厂。毁于“文革”时期的节孝坊,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为汉白玉建造。湖边的耿七公庙曾与马祖庙齐名。号称“水上长城”的洪泽湖大堤,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在先民征服黄、淮水系的实践中形成,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乾隆曾两次南巡至此,留下御笔“信坝碑”及“信坝碑亭记”两块碑文和动人的卧虎坝、黄罡寺的传说。宋金对峙时,诗人杨万里在此吟唱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诗篇“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