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研究之路,始于脚下<br> ——华宁县第六中学县级课题结题鉴定会散记</b></h1><h3><b> (摄影:华宁六中教科室主任王绍明)</b></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9年3月26日下午,华宁六中校园“满眼春色惹人爱,辛苦研究迎客来”,“初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历时三年,迎来了结题鉴定的时刻。</b></h1> <h1> <b>鉴定会依次按照“戴云峰老师做结题报告——课题评审组查阅资料——课题评审答辩——专家组合议——总结并公布评审结果——校长讲话</b><b>”的议程进行。</b></h1><h3><b> </b></h3><h3><b> </b></h3> <h1> <b>华宁六中此县级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实践性、前瞻性以及扎实有效的管理研究工作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肯定。特别是初中起始年级及每学期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具有时代感和创新价值。评审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质询,通过质询,让课题组成员更加明晰了课题研究要怎样才能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与学校发展实际,与学生成长需要相结合。</b></h1> <h1> <b>华宁六中的课题组成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接受专家的质询,他们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此课题经过专家组讨论,顺利通过了结题鉴定。</b></h1> <h1> <b>这个课题是我县十三五第一批立项课题之一,中间曾因主持人工作调动及主要负责人戴云峰老师生病而中断研究,但是最终在戴云峰老师的辛苦努力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精诚团结下,得以继续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b></h1><h1><b> </b> <b>可以这样说:这个课题能够结题真的不容易。</b></h1><h1><b> “同意通过结题鉴定”之后响起的那阵阵掌声 ,饱含了课题组成员挑灯夜战的多少付出和努力,凝聚着课题组成员愿意担当,愿意吃苦的精神,更承载着很多人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好心态。</b></h1> <h1> <b>华宁六中的课题结题了,但是相信他们的研究一定还在继续。因为每一个华宁六中的教师都有“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勇气。</b></h1><h1><b> 华宁六中课题的结题,也给了我们当教师的一个启示:不要每天都只想着“分数”、分数......想分数就想教材,就想教法,就想某个特殊学生要怎么去找到唤醒他的“点”,这就是研究。我们的研究不一定非要申报成一个很正式的县级或者市级课题。我们要把自己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对于考题的思考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研究。</b></h1><h1><b> </b> <b>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真好:“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br></b></h1><h1></h1><h1><b> 不要将研究想得那么远,更不要把研究想得那么神奇,只要我们的工作是“进行时”,我们的研究就是“现在时”。<br></b></h1><h1><b> 汪国真说:“我不在乎,地老天荒。只要能够,如愿以偿。”</b></h1><h1></h1><h1><b> 那么也让我们,起步!因为:</b><i><b>研究之路,始于脚下。</b></i></h1><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