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将近岂身闲,越海跨洋不怕难。两岛纵横超万里,三周玩转纽西兰。——记390团自驾二十日环游新西兰

和弦谐音

<h3>  一次说走就走的纽国游,同学们都没想到,也许参加的同学也没想到,可事情就是那么神奇的发生了。事情缘起于失联多年,从纽岛回来的同学,和同学们有了一次愉快的聚会,并向大家发出邀请,我们六个同学,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成行了。</h3><h3> 岛国对我们完全是陌生的,岛国关口的标语更是吓人,“申报或丢弃,这是你最后的机会”。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违禁的物品,我们也不精通外语,在空姐的帮助下,草率的打了√和❌。没想到过关出奇的顺利,六个人抱成团,同一通道,全都不用检查,几分钟通关。如释负重 ,让我们竟然遗漏了一件行李,直到晚饭后,当地时间十点才到机场取回。从纽岛同学儿子镇定的神态可以看出,新西兰的治安是如此值得信任。</h3><h3> 机场内外,是如此洁净,纽岛同学是如此热情,开了两部车来接我们,让我们忐忑的心情一扫而光,让我们对未来的旅程,有了美好的期待。</h3><h3> 难以一生全是诗,常思困惑十年时。</h3><h3> 花甲环游纽国岛,畅享青春未可知。</h3><h3> 出发前在百度上对北岛的认知:</h3><h3> 北岛是新西兰两个主要岛屿中较小的一个,位于南太平洋,北岛的西南以库克海峡与南岛相隔,北自北角,南至帕利瑟角,相距816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20公里,面积113729平方公里。2016年北岛的总人口为3596200人,占新西兰总人口的75%,并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威灵顿(首都)、奥克兰等几个大都市区周围。土著居民毛利人,大部分在北岛。</h3><h3> 390团表示六人岁数相加,已达三百九十岁。</h3> <h3>  四十五年的国内驾龄,也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对突发事件,有一种不可言喻的预感与处置力,但是,也会发生根植于驾驶习惯的低级错误。幸运的是,通过同学的儿子的陪伴,让我有了从旁观察,认真学习在异国他乡驾驶汽车的机会,让我初步了解了新西兰左上右下,路口让右的原则。</h3><h3> 感谢自称纽村村长的年轻人,让我找到了不同地域的驾驶坐标,满足了自己终身学习的心愿!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祝村长在IT业有更长足的进步!</h3><h3><br></h3> <h3> 鸟岛,是纽岛同学,为我们策划的第一个景点,也是北岛我们旅游的亮点。</h3><h3> 新西兰奥克兰的鸟岛,是新西兰最美的地方之一,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h3><h3> 奥克兰鸟岛除了临海的两面沙滩外,全岛被植被覆盖,各种鸟类聚集于此,行走在森林中,天空林间掠过的鸟和不时传来的鸟鸣,总会让你喜出望外。此外,如果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的话,还有可能看到蓝企鹅和企鹅宝宝。鸟岛上设有卫生间、住宿点等配套设施,但是需要自带睡袋。</h3> <h3> 在地平线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用脚底触摸美丽的黑沙滩,用心肺与纯美的大自然同呼吸。</h3><h3> 这个区域,是由于海底火山爆发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当你走在海滩上,看到脚下满是黑色的岩石和细沙,还一闪闪亮晶晶的,浪漫至极。</h3> <h3>  登上鸟岛最高处观鸟,纯粹的蓝色给了我们纯粹感受,纯粹的感受洗涤着我们纯粹的心灵。同学们仿佛回到了纯粹的儿童时代。</h3><h3> 据介绍,这个地方栖息的鸟类叫做塘鹅,是世界上数量很少,却在逐渐增长的鸟类。它与新西兰的保护是分不开的,因为鸟岛是新西兰政府规划的一块自然保护区。</h3><h3> 走上石阶,登上附近的一座山顶,这里是塘鹅的观望台,同学们纷纷用手机,拍下这令人难忘的奇特景象。</h3> <h3> 中午,村长带队,我们吃到纯正的中餐,这里的分量很足,一个人无法吃完一碟牛河或一份</h3><h3>烧腊饭。<br></h3><h3> 饭后我们来到附近的鸭子湖,与大自然的小动物一起派对,尽情体验新西兰对大自然保护的成果。据说,新西兰的法律很严,伤害一只小鸭子,就罚款六千,看来没有人会以身试法。</h3><h3> 奥克兰市区边上有个叫Western Springs的公园,华人喜欢称它为“鸭子湖”。其实鸭子湖里最吸引眼球的是黑天鹅,它长长的颈,红红的嘴,嬉戏在湖面上优美的姿态叫人赞叹不已,并时常在湖边柳荫下,双双成对伴游,恩爱无比……</h3> <h3>  这是女同学最喜欢的,充满动感的湖泊,成群的鸭子小鸟围绕着我们觅食,看来小动物们完全习惯了与人类和谐相处,因为它们现在受到曾经杀戮它们的人类法律保护。</h3><h3> 纽岛同学为我们准备的面包碎,使我们在与小动物相处时处于优势地位,获得暂时的主人身份,天鹅们也乐意为我们表演,让我们免去了到剧场买票的烦恼。</h3><h3> 在离开纽国的前一天,我们又再一次来到鸭子湖,与小动物们共进午餐。真的恋恋不舍,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你能与小动物同在一个彼此信任,相互交融的空间吗?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新西兰就是当之无愧典范。</h3> <h3> 这是今天观光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独树山。</h3><h3> 独树山(也称一树山)位于新西兰的奥克兰市南的肯威尔公园。占地120公顷,高183公尺,独树山上树不多,但并非只有一棵树,山下有绿荫荫的草地,成群的绵羊,登上山顶可远眺奥克兰市全景,是奥克兰著名的景点。</h3><h3> 这里古时曾是毛利人的居住地,现在还可以看到大面积的17至18世纪毛利人城市遗迹,山顶上还有奥克兰城市创立者(奥克兰之父)——约翰·罗根·堪培尔(John Logan Campbell)爵士纪念碑。</h3><h3> 游玩后,我坐游新西兰的幸福时光就此结束。马上就到汽车行,取预定的日产八座旅行车(租金85纽币一天),从即日起就开始单独自驾。拿到汽车后,首先是找不到导航的感觉,跟不住村长的前车后,第一个右弯就转入对方的车道,还好没有来车。幸运的是,随后跟上村长的车,一直到奥雷瓦同学的家,没有再出错了。</h3> <h3>  惊恐两小时,沿一号公路行走159公里,有惊无险来到了汉密尔顿花园。这是自驾的第一个景点,这也是自驾迈出最困难的一步,由此,真正开启了我们自由行模式。整个行程回想起来,一开始,就在如此高速的车流中行驶,确实有点不适合。</h3><h3> 为了不至于路上太多车,早上七点半就出发了,感谢细心的纽岛同学,为我们准备了午餐,让我们没有了饥饿之忧。感谢留学生小甄,给了我们汉密尔顿公园的位置,让我们毫不费劲来到了汇合处,快速的游览园中美景。在游览过程中,相遇七十多岁的前辈,从她身上汲取了我们前行的力量。</h3><h3> 哈密尔顿花园(Hamilton Gardens)位于新西兰哈密尔顿卡托河和1号国道之间,占地58公顷,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花园,园中有中式、日式、美式等多国园林建筑。哈密尔顿花园大部份地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发展出来的,参观花园是免费的。</h3> <h3> 吃完小甄同学请我们吃的中式美味午餐,我们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第一次导航,去罗托鲁阿,但不知道咋滴,没有导我们去政府花园,没有导我们到罗托鲁阿湖,把我们导到了一处城市建筑之中,随后我们阴差阳错就来到了蓝湖。</h3><h3> 蓝湖和绿湖,罗托鲁瓦(罗托鲁阿),毛利语的意思为“双湖”,有人说这“双湖”就是蓝湖(Blue Lake)和绿湖(Green Lake),不过也有把“双湖”解释为“第二大湖”——即罗托鲁瓦湖。蓝湖和绿湖最近距离也就是一二百米,但是蓝湖湖面的海拔要高出绿湖20多米。蓝湖湖水呈蓝色,是由于湖床上含有流纹岩和浮石缘故,而绿湖湖床是些较浅的泥沙,所以湖水呈绿色。绿湖又称罗托卡卡希湖(Lake Rotokakahi),是毛利人一个圣地,不对游客开放。蓝湖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动和娱乐场所。</h3> <h3>  从蓝湖返程路上,忽然又可以导去罗托鲁阿政府花园了,尽管下午留给我们的阳光很有限,但还是决定到那里看看,听说风景不错,并且很靠近湖边,终于来到了这梦幻般的花园。</h3><h3> 新西兰北部罗托鲁瓦的政府花园。传说这里的土地原来是毛利人的,在 19 世纪后期经过一 段彼此争斗的磨难后,善良的毛利人将这片土地赠予了当时强大的政府。政府对这片位于罗 托鲁瓦湖畔,原本是灌木丛深的地热区域,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正规的园林。如今我们看 到的就是一座漂亮优雅的罗托鲁瓦湖畔英式园林建筑。这座英式建筑风格的大楼,原本是英 国占领后为毛利人建造的政府议会大厦,后来当地毛利人觉得如此高级的建筑应该让人民使 用,于是改为了博物馆和酒吧。干脆把政府花园造成一个开放式公园。</h3> <h3>  游览了政府花园,余兴未尽,几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充满硫磺气味的罗托鲁亚湖。往路的尽头一开,映入眼帘的是,腾挪翻飞的各种水鸟。进入鸟的故乡,年老的身躯顿时注入了年轻的血液,整个人都兴奋起来,雀跃在飞鸟满天的湖岸,忘记了两百公里旅程的疲劳,也忘记了还有去陶波湖的那一段旅程。</h3><h3> 罗托鲁阿,又译罗托鲁瓦、罗托路亚,是新西兰北岛中北部一座工业城市。位于罗托鲁阿湖南畔,距奥克兰(Auckland)市221公里,多天然温泉,是毛利人聚居区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人口54700人</h3><h3> “罗托鲁阿”是毛利语,意为“双湖”。罗托鲁阿湖面积为23平方公里。全市遍布热泉,市郊森林密布。湖光潋滟,山色迷离,游禽戏水,海鸥翔空,空气中硫磺弥漫,热泉灰黄泥浆沸腾,加之毛利文化多姿多彩,前来观光的游客终年络绎不绝。罗托鲁阿市坐落在火山多发区,被喻为"火山上的城市"。</h3> <h3>  好在新西兰的夏天,太阳落得较晚,去到陶波湖的旅馆,太阳还老高老高的,如洗的蓝天映衬着洁白的房子,看上去就是张明信片,为了看落日,饭都不煮而漫步湖边。</h3><h3> 陶波湖(Lake Taupo 毛利语:Taupō-nui-a-Tia ) 新西兰最大的湖泊。位于北岛中部火山高原上。面积616平方公里(238平方哩)。 湖面海拔356公尺(1,168呎),最深点186公尺(610呎),湖流域面积3,487平方公里(1,346平方哩)。 怀卡托(Waikato)河上游(称通加里罗〔Tongariro〕河)由南面注入,湖水由湖东北经怀卡托河流出。湖水覆盖几座火山口。陶波镇位于湖口,为附近乳牛、肉牛、羊牧区和人造林区的中心。湖四周多地热温泉,或作疗养地,或用以发电。建有怀卡托河水力发电厂。</h3><h3> 金灿灿的霞晖,映照着女生们神采奕奕的脸庞,看不出一丁点远洋而来,又立马驱车数百公里的疲惫,每个人都在享受这一刻的万丈霞光。金色的晚霞,给了我们金色的晚装,我们把它带到甜蜜的梦乡。面对此景,不由赞曰:<br></h3><h3> 陶波落日现金光,献上晚霞儿女装。</h3><h3> 笑对人生苦与乐,容颜难得见沧桑。</h3><h3><br></h3><h3><br></h3> <h3>  上图我们旅馆美丽的剪影,我们租的单位,上下两层,两房一厅,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小院落有温泉池,温泉水二十四小时任意使用。早晚各泡一次,不亦乐乎!</h3><h3> 没想到快乐中留下遗憾,同学为我们准备的电饭煲却留给了旅馆老板,好在沿途的住宿并不缺少厨房用具。</h3><h3> 自驾第一天,十一月十六日。住陶波湖</h3> <h3>  早上,同学们面对陶波湖翩翩起舞,就像那翻飞的鸟儿,放飞自我。</h3> <h3> 途中看到北岛夏日的雪山。&nbsp;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夏日不是骄阳似火吗?怎么会有皑皑雪山呢,空旷的路边,只有我们忘情的庆幸自己的路遇。没有预期,也会有满满的收获。</h3><h3> 塔拉纳基山(Mt. Taranaki),又名艾格蒙特山(Mt. Egmont),是位於纽西兰北岛西部塔拉纳基地区的一座休火山,最高点海拔2518公尺。</h3><h3> 塔拉纳基山属於复式火山,其火山锥相当优美、对称;在主锥南侧有另一个火山锥,规模较小,名叫Fantham's Peak。因为塔拉纳基山整体外观和日本的富士山雷同,所以有人称之为「纽西兰的富士山」;在纽西兰拍摄的好莱坞电影《最後武士》曾在此取景,并把塔拉纳基山假借为富士山。</h3><h3> 应该说,我们是来对时间了,初夏的气温还不是太高,山上的积雪很多,让我们觉得仿佛是去到了东瀛岛国,看到了久违的富士山。</h3> <h3> 路遇军事博物馆,门票十五纽币,路过也就让它错过吧,没进去参观了。</h3> <h3>  傍晚,威灵顿下起了小雨,人生地不熟的同学们,在细雨中寻找住处。找到后,原来定了的三间房,旅店只给了两间,想不到国外也有失信的商家。女生们四个人拥挤一起,度过一个不眠之夜。</h3><h3> 恶劣的住宿环境,并没有摧毁我好奇的心,匆忙吃完简单的晚饭,就一个人去了旅馆的周边溜达,还好,让我找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古巴街。在周末,这里都会让普通市民举行街头狂欢,让人民在首都自由的歌唱,在大篷车前尽情的吃喝。</h3><h3> 在 新西兰 ,经常会感受到这里的物价实在是太贵了,从 皇后镇 一路游来,一路都是高消费,即便是 基督城 也还是比 悉尼 来的贵些。直到 古巴 街,第一次发现 新西兰 原来也有这么可爱的价格。 古巴 街,这条被称为 惠灵顿 最cool的街,街上走着很多嬉皮士,打扮得形形色色,也算是 古巴 街的一道风景。各种餐馆列于街道两旁,更多的餐馆遍布那些小巷。只要7-9纽币就可以点份大大的海鲜汤面,味道很赞!这里曾经一度像极了 悉尼 的Kings cross街, 惠灵顿 政府进行了改造,去除了那些不安定的因素,现在的 古巴 街是一条艺术感十足的美食街。</h3><h3> 第二天十一月十七号。住威灵顿</h3> <h3>  搭乘渡海轮船,渡过一眼望不到边的库克海峡,眺望美丽的南岛皮克顿码头。</h3><h3> 库克海峡(Cook Strait)位于新西兰南岛和北岛之间。英国航海家J.库克曾到此考察而得名。</h3><h3>海峡南北长205千米、东西宽23~144千米。水深71~457米,平均水深128米。海峡沟通了南太平洋与塔斯曼海,是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航道。</h3><h3> 新西兰南岛是组成新西兰的主要两个海岛之一,位于新西兰南部,北以库克海峡与北岛相隔;南隔福沃海峡与斯图尔特岛相望,西距澳大利亚1600公里,东邻汤加、斐济。<br></h3><h3> </h3> <h3>  由于昨晚下雨,早上在威灵顿上船时,天色还是灰蒙蒙的,心想这美丽的渡海之旅要泡汤了,没想到,当看到南岛的时候,天边开始放晴,天幕逐渐把它最美的那面 ,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将要到达南岛水道入口,我几乎没有进入船舱,以至下船时,一下子找不到汽车船舱的入口,差点误事,这真是美丽惹的祸。</h3><h3> 观光轮渡 - Interislander 库克海峡轮渡,将带您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出发经过夏洛特皇后湾清澈见底的水域,到达皮克顿。Interislander渡轮是新西兰历史上穿梭于库克海峡之间运营时间很久的轮渡航线,它航行于惠灵顿(北岛)和皮克顿(南岛)之间。</h3><h3> 库克海峡的轮渡全长92公里(58英里),耗时仅3个多小时。往返于惠灵顿和皮克顿的旅程是新西兰具有标志性的旅游体验之一。</h3><h3>Interislander渡轮被称为世界上美丽的渡轮之旅</h3> <h3>  从南岛上岸后,我们计划顺时针绕岛而行。第一站是凯库拉。南岛的东海岸让我们眼前一亮,也许是昨天威灵顿天气阴郁的缘故,个人感觉天色的明净度更胜于鸟岛。女生们立马在海边来了个集体造型。</h3><h3> 出发前在百度上对南岛的认知:</h3><h3> 南岛海岸线长6900千米,有许多美丽的海滩。最北部费尔韦尔角至南端布拉夫,相距840公里,东西最宽处336公里,全岛面积154037平方千米,是新西兰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十二大的海岛。南岛西海岸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是新西兰的最大山区,库克峰是新西兰的最高峰,海拔3754米。东部沿海有狭长平原,</h3> <h3> 凯库拉这个免费观景点,不仅有飞鸟,还有我们来到纽国后,第一次看到的海狮。</h3><h3> 这小岛就像是上帝放入一座水中的山峰,给浩瀚大海以自然的陪伴,殊不知成就了世界驰名的观景胜地。新西兰人民一直珍视这自然给予的赐福,守护着周遭的生灵,并发展了观鲸业。</h3><h3> 由于是路过,海钓与观鲸就不是我们的旅游项目了。在凯库拉驻地,我们抬头就仰望雪山,同学们都没有了北岛的狂喜,反倒是入夜那强劲的海风令人难忘,那风大的真能把弱小的老人刮倒。</h3><h3> 第三天十一月十八号。住凯库拉</h3> <h3>  基督城这美丽的花园城市,来的真不是时候,刚刚才刮过台风,小雨还断断续续的下着,整个城市给人湿沥沥的感觉,但城市的森林公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像这个城市就淹没在绿色的海洋之中。</h3><h3> 不过来到基督城,我们找对了免费导游与义务司机——金先生。金先生为了爱情,竟辞掉电视台的工作,放弃优厚的收入,结束国内的创业,在新西兰重新打拼,开了个旅游公司。就是他,让我们快速领略了基督城的城市风光,为了买青口,狂逛五间超市,并吃了顿可口中餐。</h3><h3> 上图是地震后的天主教堂与环保纸皮教堂。下图1怀旧观光电车,2.是旅游公司老板金先生,3.是有一间客房永远不营业的著名酒店。</h3><h3> 克赖斯特彻奇又称为克莱斯特彻奇或基督城,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岸,又名“花园之城”,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新西兰南岛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仅次于最大城市奥克兰和惠灵顿的第三大城市,也是新西兰除奥克兰和惠灵顿以外、来往世界各地的第三大门户。克赖斯特彻奇人口约37.5万,地势平坦。 克赖斯特彻奇拥有浓厚的英国气息,艺术文化气息浓厚,设施完备。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北京时间7时51分),克赖斯特彻奇东南10公里的利特尔顿发生6.3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h3><h3> 第四天十一月 十九号。住基督城</h3> <h3>  本来导航应该直接导到牧羊人教堂,可是却导去蒂卡波湖,结果导去了一条泥泞的小路,最终到了蒂卡波湖边的私人领地,发现不对,赶忙倒车出来,幸好没造成任何不良后果。</h3><h3> 错误的导航,让我们与夏日的飞雪,来了一次勇敢的邂逅。温度已接近零度,可女生们却在湖边,来了一张无惧寒冷的动感合照。在回到主路的途中,飞雪迎面而来,不仅女同学过了一把雪中嬉戏的瘾,我也开着车,穿越了一场比珠峰国家公园还大的飞雪。</h3> <h3>女人花,难摧它,风霜雨雪都不怕。</h3><h3>奔古稀,过花甲,纽岛南北绽芳华。</h3><h3><br></h3> <h3> 说起来也奇怪,当我们走回主干道,雪就变成了雨,不知是否上天有意让老人们初夏看雪。由于下着雨,停车的地方一个人都没有,我无法确定牧羊人教堂的所在方位,只好先下车拍拍雨中的蒂卡波湖。当我极目远望,发现河那边有一座孤零零的建筑,貌似教堂,回想刚刚经过的路口,终于判定其方位,五分钟就到达了牧羊人教堂停车场。</h3> <h3> 同学们雨中围观牧羊人教堂,但教堂门窗紧闭,只能留下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遗憾离场。</h3><h3> 牧羊人教堂,英文名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这座漂亮的石教堂位于新西兰的特卡波湖岸边,背景是辽阔的山水风景,许多新人选择在这里办婚礼。</h3><h3> 这座教堂由著名建筑师本杰明·伍尔菲尔德·芒福德于1935年建造,其设计的哥特式木结构和石结构建筑在新西兰独一无二。</h3><h3> 在新西兰的特卡波湖畔的牧羊人教堂,你与璀璨的星空的约会,会点燃心中深埋已久的感动。或许,那份感动永远都不止于星空,还有和你一样彻夜不眠仰望星空的人们。可惜,我们的行程安排紧凑,遗憾的放弃了难得的观星体验。</h3> <h3> 驱车到了库克山,雨虽停了,但山区的温度很低,天色阴沉沉,没有一点亮色。开车游了旅游住宿区域,发现这户外活动天堂,极具野性,建筑物四周保持与植物共存的原生态,令人印象深刻。终于在游客中心,找到了不同于灰蒙蒙天际的暖色,中心内那构思巧妙的装饰图案,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异国设计的精妙。</h3><h3> 库克山(Cook, Mount)亦译科克山。新西兰最高的山峰,位于南岛中西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周围有22座3,000公尺(10,000呎)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高3,754公尺(12,316呎);1991年因一次山崩,山峰高度下滑10公尺(30呎)。两侧为胡克(Hooker)冰川(西)和塔斯曼冰川(东)。</h3> <h3>  在普卡基湖与鲁冰花第一次亲密接触。从云雾缭绕、冰点之下的库克山原路返回,同学们的心并没有冻住,反而热情高涨地围观这母爱之花。没有阳光照耀的花朵,色本无华,亭亭玉立,静静绽放,装点着没有波澜,绸缎般平滑、如同牛奶色泽的普卡基湖,给冰冷的大地添上点点亮色。</h3><h3> 蓝色牛奶湖”位于新西兰南岛,本名叫普卡基湖,面积有169平方公里。海拔500公尺(1,640呎)。有塔斯曼、胡克(Hooker)两河注入。湖水南流入普卡基河。</h3><h3> 新西兰一位地质学家告诉我们,牛奶湖是因为湖中存在大量的岩石微粒和矿物质,它们悬浮在湖水中,反射出奶蓝色的光芒。新西兰55%的能源来自普卡基湖和附近特卡波湖的能量储备。为了更好地利用堰塞湖,新西兰人在其砾石和砂层上建造了一座高61米、长823米的大坝,由水闸控制水位,总库容足有63亿立方米,是一个大型水力发电站。</h3><h3> 第五天十一月二十号住特泽维尔</h3> <h3>  伟人诗云: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我曰:雪后见朝阳,锦衣换新装。真的没想到,在特泽维尔一觉醒来,已是天高气爽,万里无云。极目天边,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久违的,变得如此陌生的启明星。我冒着低温严寒,在特泽维尔小镇畅快的转了一圈,一个人细细欣赏着慢慢苏醒的大地。</h3><h3> 雪山映衬下的营地,散发出迷人的晨光,早饭后沐浴金色的朝阳,同学们身上的寒气一扫而光。</h3><h3> 在小镇外欣赏完清晨的美景,本想驱车六十公里,重返牧羊人教堂,补拍蒂卡波湖美照,无奈北去的天际转阴,使得我们不得不向南,追逐太阳而行。</h3> <h3>  追逐太阳☀绝对没错,阳光之下才能寻觅七色美景,才有动人壮美的画卷。一路上都沉浸沿途风景之中,以至加完油,走错了方向都无人知晓。正是这方向的错误,让我们遇到了一生都难以遇到的美丽雪景。是西方人冥冥之中的上帝旨意,还是国人儒释道中的鬼使神差?反正我们就来到了这茫茫雪域之中,置身于梦幻般的白雪世界。这一刻的神奇就在于,阳光照着白雪,白雪映衬蓝天,蓝天下的我们,没有寒冷的感觉,穿上短袖衫都一样可以戏雪。</h3><h3> 欢心让人忘乎所以,翻越了几座雪山,都还没发觉方向不对,直至在一个美丽小镇休息,看到导航显示目的地,还有两百多公里,才发觉错了。本来从特泽维尔到奥马鲁只有159公里,怎么走了一百多公里,还有两百多公里呢?但是,追逐太阳是没有错的,返回去奥马鲁走错的叉路口,乌云已覆盖大地,快到奥马鲁竟下起大雨来。</h3><h3> 事后问大家多走了九十公里,多付了汽油钱值不值,大家都说太值了,不用买门票,自己参与了与大自然同台演出的大秀,真是千载难逢啊!也因为,从特泽维尔到奥马鲁,沿途实在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景点,真的不错都不行!</h3><h3> </h3><h3><br></h3><h3><br></h3> <h3>曼妙身姿映日华,夏天逢雪见奇葩。<br></h3><h3>古稀已近行无尽,异国欢欣姐妹花。</h3><h3> ——致花甲女生</h3> <h3>  去往奥马鲁途中,唯一一个值得拍的水库,国内水库见多了,新西兰的水库大坝,就是见到雨中这唯一一座。从雪地到雨天,从蓝白到灰黄,这就是雨雪充沛的新西兰,这就是季节错乱的新西兰。我们不但熬过艰辛的生活岁月,还经历了异国他乡的多变天气。<br></h3><h3> 第六天十一月二十一号。住奥马鲁</h3> <h3> 少年同窗,老来同游,美景同赏,幸福同框,感恩此生,缘结纽岛。</h3> <h3>  奥马鲁 短暂的阳光,给了我们永久的快乐。在奥马鲁我们已经住上最好的房子——三房两厅的小别墅,第一次接触了密码箱取门钥匙的方式,第一次吃到了鲜美的青口,贪杯的驴友还喝了点小酒。</h3><h3> 奥马鲁(英语:Oamaru;毛利语:Te Oha-a-Maru),北奥塔哥最大的一个城镇,位于新西兰南岛,是怀塔基地区的主要城镇。距北部的蒂马鲁80公里,距南部的但尼丁市中心110公里。奥马鲁人口约为13,900,是新西兰第28大城市地区,同时也是奥塔哥地区第三大城市,紧排在皇后镇和但尼丁之后。</h3><h3> 可惜,由于码头的搬迁,城市风光不再。我们游览的昔日码头,已经没有了忙碌的人们,没有穿梭的车辆,只有那些横躺的机器,高大的货仓,无声诉说当年的辉煌。</h3> <h3>  幽静恬淡的新西兰南岛,在东海岸有个叫Moeraki的地方,每当海水退潮时,就会看见有50多个巨大的圆石头露出海面,说他们是石头,不如说它们是巨型石蛋更为贴切。它的形状之圆,内结构之神奇,使每一位见到这些石头的人都不得不从心底感叹。大圆石的中文译音摩拉基大圆石。</h3><h3> 我们看到这里万里无云,海天一色,风景怡人,空气清新,太阳还没直射到观景的人们,觉得餐厅露台就是一流的观景台。我们就把餐厅当成驿站,完全放弃到海滩一走的企图,专心品尝这里的休闲美食。</h3> <h3>  达尼丁(Dunedin)是新西兰奥塔戈区的首府,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南海岸,面积3314平方公里,人口约12.8万,以人口计算,在新西兰全国排行第五大;以都市面积计算亦排在第五大,以整个城市计算的话,则是全国最大。<br></h3><h3> 由于历史及文化上的因由,达尼丁充满文化气息,有众多历史性建筑、博物馆和鸟类保护区等。市内仍保留着很多典型苏格兰风格的建筑,被喻为“苏格兰以外最像苏格兰”的城市。</h3><h3> 来到达尼丁当天下午,延续一路上的好天气,城市以热烈的阳光迎接我们,让我有时间慢慢的欣赏这城市美丽建筑,绕着城市中心街道转一圈,蓝天白云下的老城,焕发出绚丽多彩的颜色,每张照片都是绝好的明信片。 </h3><h3> 但由于强烈的阳光,酷热难当,吓退了同学们,除了到超市买菜,就没有离开清凉的房间。强烈的日光,让我们有机会整理衣物;齐全的厨具,使我们有了可口的晚餐。</h3><h3> 可惜,第二天阳光不给力,让我们缩短了但丁尼的城市车游。</h3><h3> 第七天十一月二十二号。住达尼丁</h3> <h3>  去往因弗吉尼亚途中经过的美丽戈尔小镇。</h3><h3> 著作权归自于《看新西兰网站》,新西兰南岛的南部地区,有一个交通四通八达的小镇,它的名字叫“戈尔”,来自于其英语名称的音译 — Gore。当然了,戈尔其实还有一个毛利语的名字,叫做&nbsp;Maruawai (玛茹阿瓦)。戈尔既是这个小镇的名字,也是以小镇为中心附近行政区域的名称。</h3><h3> 戈尔小镇被玛陶拉河 Mataura River 分成了两部分,一边是 Gore,另外一边叫做 East Gore,河上有一座桥连接戈尔的两部分,而这座桥也是新西兰贯穿全国的1号高速公路的重要一部分。<br></h3> <h3> 从达尼丁到南岛最南的城市——因弗卡吉尔,途中有数不清牧场,逐渐转好的天气,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馈赠。新西兰移民的勤劳智慧,让这连绵不绝波浪起伏小山,没有一寸土地荒芜,处处都是非常养眼的碧绿金黄。这里不可能有过度的放牧,全都是肥的掉膘的牛羊,这里的牛羊永远比国民多。这里的牧草牛羊永远吃不完,新西兰人与禽畜的生存,同样获得幸福感。这是一片怎样充满希望的沃土啊!</h3><h3> 与我们怒怼的花斑公牛,见人就跑的绵羊,已不赛跑的懒散马匹,都让我们过足了田园风光的瘾。</h3> <h3>  终于忍不住了,看到羊驼后,来一张与青草羊群的合影。</h3> <h3>  蒂阿瑙(Te Anau)位于进出米佛峡湾及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Park)的必经之地,把它形容为“南阿尔卑斯山的珍珠”最恰当不过了。小镇蒂阿瑙就守在蒂阿瑙湖边(Lake Te Anau),蒂阿瑙湖是全新西兰第二大湖,也是南岛的第一大湖。这座小小的镇子湖光山色,朴实纯美,没有钻石般耀眼的光芒,却有珍珠般淡淡的光彩,让人心生宁静。</h3><h3> 下午来到蒂阿瑙小镇,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热烈而短暂的阳光。,我们下榻的地方,就在接待处隔壁的独立小别墅,但我们理解错了管理人员提示,偏偏绕了半个美丽的住宅区。不过就是因为听力的缺失,我们观赏了蓝天白云下的形态各异的房子。晚上吃完饭,想车游小镇,但已无法在雨中拍照了。</h3><h3> 早上独自在小镇漫步,天边的月亮还没西沉,让我独赏了小镇晨光中朦胧形态。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真有人世无尘的感觉。</h3><h3> 第八天十一月二十三号。住蒂阿鲁</h3> <h3>  蒂阿瑙湖是最大的南半球冰川湖,面积344平方公里。主体湖呈南北走向。三条巨大的峡湾像手臂一样从西面延伸出来,分别被称做北湾、中湾和南湾。 一译“特阿瑙湖”。新西兰第二大湖,位于南岛西南部山区,因弗卡吉尔西北120公里。湖长61公里,最宽处9.7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湖水深276米。怀奥河发源于此。湖四周多小港汊。出产鲑鱼、鲟鱼。</h3><h3> 我们向米尔福德峡湾方向前行走,刚好沿蒂阿瑙湖前行,使我们能在长满植物的湖岸,寻觅前人留下的踪迹。只要能在湖边停车,我们就尽量停一停,那么我们就能到达旅游团盲点,把蒂阿瑙湖美景更多揽入怀中。到旅游团不能到达之地,就是自驾游的最大挑战。</h3> <h3>  从蒂阿鲁到米尔福德峡湾公路,称为最美公路,沿途不断向我们展示南岛深藏的美。途中,随处可见的雪山,遮天蔽日的路树,蓝天映照的湖泊,清澈见底的小溪,争相怒放的野花,无不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短短一百多公里的路,如你不加节制的流连忘返,你可以走上几小时,从而误了船期。还好,由于我们一早出车,尽管走了几个小时,还可以赶上十一点半的游船。</h3> <h3>  前面隧道单行,等待绿灯。韩国小姑娘也没闲着,在挑逗野性的小鸟,看过介绍,这鸟已经不多,为防止小鸟捕食功能退化,建议游客不要喂它,果然小姑娘只是在逗它玩。</h3><h3><br></h3> <h3>  米尔福德峡湾游船,是我们在新西兰唯一的付费项目,纽币八十元,没有老人优惠,但是名声在外,船游是必然的。也许由于天公不作美,时有小雨,同学们在峡湾游船上,竟没有一张合照,不能不说是遗憾。<br></h3><h3> 塔斯曼海(Tasman Sea)东部峡湾,亦称米佛峡湾(英文:Milford Sound、毛利语:Piopiotahi),在毛利语的意思为“第一只野生画眉”(First Native Thrush)。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国家公园内的一处冰河地形,峡湾形成于冰河时期,其最深处与米特峰相差达265米。毛利人认为峡湾是一个叫图蒂拉基法努阿的力大无穷的铁匠创造的。他用神奇的斧头雕出了米尔福德峡湾的峭壁和宏伟的山峦。</h3><h3> 峡湾国家公园面积12120㎞2,是新西兰最大的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在米尔福德峡湾风平浪静之日,海水会倒映出壮美的麦特尔峰(Mitre Peak),麦特尔峰是新西兰风景最美的奇峰之一。乘游艇是观赏米尔福德峡湾风光的最佳方式,游客们万不可因下雨而却步,大雨滂沱时,山崖陡壁处会有数以千计的瀑布飞泻而下,异常壮观。</h3><h3> 据说峡湾天气很难遇到丽日蓝天,天色阴沉,下雨观瀑,欣赏米尔福德峡湾的原色调,也是对峡湾本质的一种认知,让今天的我们,回到古人那水墨山水画般的审美。</h3> <h3> 米尔福德峡湾是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峡湾,河流向内陆延伸22千米,峡湾水面与山崖垂直相交,冰川被切割成V字形断面。峡谷下沉后就形成了如今的景观。在所有的山涧几乎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的瀑布,在峭壁上,大小瀑布叮咚或者轰鸣,汇成动听的天然交响乐。最著名的瀑布是苏瑟兰瀑布,位于密福特峡湾上,总落差580米,具世界前列。在这个峡湾内荡舟,看到的是群山合围,峭壁万仞,飞瀑流泉,冰川滢滢,给人以无限美感。西海岸的14个峡湾总长44公里,最深有500米。南海岸的峡湾更长,入海口更宽,其间还分布众多小岛,景色美轮美奂,不禁令人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这也不怪乎英国作家吉普林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观”。<br></h3> <h3>  从蒂阿鲁到皇后镇的路上,终于看到瓦卡蒂普湖,我知道皇后镇快到了。在湖边找个地方,欣赏欣赏眼前的美景。平静的湖水,添加了同学们动感的画面,阴郁的天气,改变不了同学们阳光的内心。几百公里的行程,又怎能压垮我的斗志呢?我在湖边,一口气做了六十个俯卧撑。</h3><h3> 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位于高山之中,游客可以选择乘气垫船或是快艇游览。皇后镇最受游客喜爱的活动之一,是搭乘蒸汽船(TSS Earnslaw)悠游在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上。</h3><h3> 二十世纪初,恩斯洛号是为了方便居住在湖边的居民,如今这艘船都还依原样维护得很好,载游客到华特山(Walter Peak)山村里一览绵羊牧场风光,船上设有餐厅、咖啡厅和酒吧。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的第三大湖泊,除了景色优美,这里也是新西兰户外活动的集中地。上山滑雪,下水冲浪,拖行降伞,喷气飞船,激流划艇在这里应有尽有,风靡世界的"蹦极跳"就是从这里最先兴起的。</h3> <h3>  虽然从皇后镇到魔戒小镇只有短短几十公里,可我们 还是选择了早点出发。像昨天来时一样,皇后镇没有阳光,云雾低垂,没有风 ,半山的云带纹丝不动,瓦卡蒂普湖 静静横卧,好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沿湖公路随山形起伏蜿蜒向前,湖岸不断变幻着美丽的曲线,公路旁的野花任性生长,给蓝色的瓦卡蒂普湖带上五彩花环,令人目不暇接,不得不停下来流连一番,美拍几张。</h3><h3> 格林诺奇(Glenorchy)位于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最北端,达特河(Dart River)三角洲的边缘,周围山峦林立,雄伟葱郁,景色优美。</h3><h3> 格林诺奇还有一个更为人知晓的名字叫“魔戒小镇”。这里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新西兰大导演彼特杰克逊拍摄的《魔戒》三部曲和最新上映的《霍比特人》中的大量场景都是在此拍摄的。格林诺奇还被称为是最具有“中土世界”气质的地方,来此能体会到100%纯净的新西兰,</h3> <h3> 格林诺奇(魔戒小镇)是一个人口只有近400人的小镇,位于瓦卡蒂普湖最北端,离皇后镇仅45公里[1],不到一小时车程,这里的湖泊、山川、草原和牧场基本保持原生态,被称为最具有“中土世界”气质的地方,能充分体会到100%纯净的新西兰,是南岛自驾不可错过的地方。皇后镇到小镇一路沿着瓦卡蒂普湖前行,湖在公路左边,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湖水,被誉为全球10大最美自驾路线之一。</h3><h3> 由于没有看过《指环王》等相关电影,我们在欣赏美景时,略显底气不足而草草收场,下午四点就回到皇后镇,逛超市准备晚餐食材了。昨天晚上,纽国的小伙子送给我们鸡翅膀,今天我们也效仿他们,在烧烤炉上烧制自己的美味。</h3> <h3>  新西兰皇后镇大汉堡历史悠久,而且早已声名在外,很多来皇后镇的人都会慕名而来,更有没吃过这里的汉堡就等于没来个皇后镇的说法,所以在门口就能够看到长长的人龙。这里的汉堡跟其他洋快餐店的很不一样,首先是它的超大size,以我们中国男生的食量只能勉强吃完,女生的话2个人一起吃完全够饱的~其次是它的馅料很丰富,有牛肉、羊肉、猪肉、鱼肉和鹿肉等。另外还有薯条、洋葱圈、烧春鸡、蛋糕和各种汽水酒类。  </h3><h3>新西兰皇后镇大汉堡购买流程:</h3><h3>  在前台点完餐后,会得到一个号码牌,所有的汉堡都是现场制作的,大概需要等候7,8分钟,在旁边凭号码牌等候取餐。</h3><h3> 看了介绍,自己也来到这著名的门店凑热闹,确实门庭若市,人龙不断,争相购买,入夜不息,确是奇景。同学买了一个,纽币十九元,比起魔戒小镇十七元的云吞面,还是显得便宜。</h3> <h3>  皇后镇的步行街。</h3><h3> 新西兰的皇后镇是一个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的美丽小镇,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皇后镇全都是观光地点,夏季蓝天艳阳,秋季为鲜红与金黄的叶子染成缤纷多彩的面貌,冬天的气候清爽晴朗,还有大片覆着白雪的山岭,而春天又是百花盛开的日子。四季分明,各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市区附近的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是座深而蓝的高山湖。壮丽的山脉上几座覆着白雪的绿棕色山点缀于背景中。从皇后镇到山顶,则是一片绿油油的色彩。皇后镇之名源于殖民者认为此处风景秀丽应属女王所有,由此得名皇后镇。</h3><h3> 第九、十天十一月二十四、二十五号。住皇后镇</h3> <h3>  就要离开皇后镇了,太阳总算给了点面子,露出难得的笑容,给早晨的皇后镇涂抹了金色的油彩。</h3> <h3>  箭镇是新西兰最具风景如画的居住区之一,箭镇坐落在箭河畔,这里曾经是热闹的淘金地。时至今日,箭镇则是新西兰著名的旅游小镇,除了淘金文化,早期华人淘金者故居以外,还因为金秋大面积的绚烂五彩林而闻名遐迩。每年的4月中都会举办金秋文化节来庆祝一年的丰收。</h3><h3> 不知为什么,导航总是与我们的目标稍有偏差,把我们带到了花团锦簇的民居,而不是把我们导到小镇的中心商业街,让我们看到新西兰美丽的人居环境。</h3> <h3>  美丽箭镇人居环境美丽的剪影。</h3> <h3>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新西兰有着这么一个奇特的景点——乳罩墙!该景点位于新西兰南岛卡德罗纳谷的一个路边农场旁,农场旁边有一个栅栏,上面挂的全是女性的胸罩。</h3><h3> 这个景点是当地很有争议的一个景点,那为什么会有这个乳罩墙呢?据说是人们在德罗纳酒店庆祝新年,一些女性在离开的时候为留纪念就将她们的胸罩挂在了栅栏上,时间久了,栅栏上胸罩数量越来越多,这个地方也就因此出名了,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而且这里是不收费的。</h3><h3> 早就听说有这么一个景点,但是导航就是没有找到,谁知在箭镇到瓦纳卡湖途中,真的让我们碰上了,这也算新西兰旅游最奇葩的事了。</h3><h3> 原来从皇后镇到瓦纳卡(或者相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6号公路经过水果小镇Cromwell,大约耗时1个半小时,另一条路是走皇冠山脉公路(Crown Range Road),大约1个小时车程。如果想参观胸罩墙,必须要走皇冠山脉公路。幸运选择了我们,让我们走了这条山路。</h3><h3> 一个七十岁上下的老妈,也不甘寂寞,让两个儿子用摩托车拉她来转转,是否挂上自己的内衣就不得而知了,可他们非常乐意跟女生们留影。</h3> <h3> 看过奇葩景点,没多远就来到了瓦纳卡湖,但是没看到那棵水中网红树,同学们看到这里风和日丽、景色宜人就不想走了。让柳稍拂脸,看水禽嬉戏,观情侣漫步,也算是发呆的好去处。</h3><h3> 瓦纳卡湖是新西兰南岛中西部湖泊。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海拔280公尺(915呎)。 面积192平方公里(74平方哩)。流域面积2,543平方公里(982平方哩)。为冰川堰塞湖。最深点可能超过300公尺(1,000呎),有马卡罗拉(Makarora)等河注入,为克卢萨(Clutha)河河源,出口处有水闸以调节水位并发电。湖南端的瓦纳卡镇为游览区中心。</h3> <h3>  悠然自得,放松身心,洗涤灵魂,各得其所。确实,从北岛一路走来,还没有遇到如此惬意的休闲环境。</h3> <h3>  投宿森林之中、哈维尔湖旁的汽车营地。营地在森林公园之中,虽然简陋,可空气环境一流。由于营地荫蔽于茂密的丛林之中,以至导航叫右转弯,都无法看到营地的入口,前进了两公里,才调头返回。营地有设备齐全环境一流的厨房,让我们在箭镇附近采购的食材,得到深加工,晚餐美味可口。</h3><h3> 新西兰南岛中西部的天然湖泊。1853年首度被欧洲人发现。面积141平方公里(54平方哩)。海拔348公尺(1,142呎),长31公里(19哩),宽8公里(5哩),最深处392公尺(1,286呎)。原为谷地,出口被冰碛堵塞而成。接纳亨特河(Hunter)等河,湖水洩入克卢萨(Clutha)河支流哈韦河(Hawea)。湖水出口处建有水坝,可供水力发电。</h3><h3> 瓦纳卡湖(Lake Wanaka)和哈威亚湖(Lake Hawea)是紧紧相依的两个姐妹湖。我们从瓦纳卡镇走来,经过哈威亚湖后,又与瓦纳卡湖再次相遇。哈威亚湖在右,瓦纳卡湖在左。</h3><h3> 第二天早上,和煦的太阳穿透森林,在碧绿的草地,洒下迷人的深浅不一的晨光,让女同学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林中美景,赶快换装,留下惊鸿丽影的瞬间。</h3><h3> 第十一天十一月二十六号。住哈威亚湖</h3> <h3>  在去往格雷茅斯路上,看到一个美丽小镇,就毫不犹豫的开了进去,刚好也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小镇真的非常整洁漂亮,刚好碰到一群华人,问他们这里的名字,他们告诉我叫霍启迪卡,可是上百度都很难查阅。</h3><h3> 霍基迪卡(百度上的名字)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小到什么程度?就一条主街而已,街边有不少旅游纪念品商店,出售新西兰特有的绿玉石;通常大家管这种玉石叫做“毛利玉”,按照玉的种类而言这是一种不太值钱的玉石,也叫做“软玉”。比起常人说的缅玉,颜色更加碧绿,但价格却要便宜很多,雕刻起来也更加容易。  </h3><h3> 从自然风光上来说,霍基迪卡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岸边,这里终年西风,直面波涛汹涌的塔斯曼海,海水深蓝,白色浪花翻涌,黑色的沙滩也是这小镇的标志之一。霍基蒂卡是新西兰西海岸的一座小镇,是前往福克斯冰川和费朗兹约瑟夫冰川的必经之处。</h3><h3> 霍基蒂卡是新西兰西海岸的一座小镇,是前往福克斯冰川和费朗兹约瑟夫冰川的必经之处。因出产新西兰特有的绿玉石而著名,被称作新西兰的玉石之城。历史悠久的霍基蒂卡也是了解新西兰西海岸迷人历史的地方,漫步在小镇唯一的主街,安静得似乎能听到小镇中心的标志性钟楼上钟表所发出的嘀嗒声。</h3> <h3>  格雷茅斯就是新西兰南岛西岸港口市。在格雷河河口,濒塔斯曼海,东南距克赖斯特彻奇160公里。人口1.1万(1986)。</h3><h3> 格雷茅斯曾经是毛利人居住的地方(意思是宽阔的河口,因小镇的河口而得名),是南岛西海岸最大的城镇。这个区域有淘金史,可以在当地博物馆和附近的仙蒂镇 (Shantytown)欣赏这段历史。当地的啤酒酿造厂可谓新西兰传奇,那里接待旅游团并可以品尝啤酒。</h3><h3> 值得记取教训的是,一路走来,都非常注重加油。可是偏偏决定了在格雷茅斯加油,却忘记了,以为住宿的普纳凯基有油加,这是完全错误的。你看格雷茅斯才一万多人,西海岸也不是旅游热点,它的油站密度肯定不大,因此,当普纳凯基没油加时,后悔都没用了。</h3> <h3>  海边各式各样的小旅馆,五颜六色,别有韵致,各有吸人眼球之处。</h3> <h3>  美丽的普纳凯基驻地——海边小筑。</h3><h3> 普纳凯基(Punakaiki)是新西兰南岛西岸的一个小社区,位于帕帕罗瓦国家公园(Paparoa National Park)边上。</h3><h3> 千层石岩(Pancake Rocks)位于村庄南面,是颇受游客欢迎的游览区。千层石岩是一个严重侵蚀的石灰岩地区,在涨潮时分海水通过大量垂直的喷水孔爆发。潮水和石岩一起形成了该地区主要的观光特色。</h3><h3> 如今,千层石岩景区已经建造了很多数量的步行小道供游客近距离游览,其中部分可以使用轮椅,另有一些修建成楼梯可以到达下面的岩石。西岸的唯一一条公路——6号公路经过普纳凯基。</h3> <h3>  原生态的海滩,游客们的无数次为海鸥喂食,让这里的飞鸟最亲近人类。同学们抛洒着过期的食物,让海鸥盘旋于四周,再一次与飞鸟同欢。可由于为了保持脆弱的生态环境,这里拒绝打药,那些吸血成性的蚊虫,瞬间就布满你的手脚。因此,没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屋外是不能坐人的。</h3> <h3>  阳光在傍晚退去,乌云来袭,山梁出现彩虹,大雨滂沱而至。心想,好不容易住到了西海岸的边上,看日落的机会却泡汤了。没想到,就在天将入黑之时,西边逐渐出现亮光,慢慢的,绚丽瑰红的晚霞,染红天边,映红大海,好一幅壮丽无比的海天图。这奇特的自然奇观,确实难得一见,没有雨中雨后的光合作用,晚霞难以呈现如此美景。得数年自驾之未得,实在难得。</h3><h3> 第十二天十一月二十七号。住普立凯基</h3><h3><br></h3> <h3> 路上吃午饭的地方,美的一塌糊涂。附近有待飞的两架直升飞机,估计是专供进行飞行活动游客用餐的地方。看到了飞行套餐的价格,最便宜也要99纽币。</h3><h3><br></h3><h3><br></h3> <h3>  经过福克斯冰川,还闹了笑话,走进高级酒店,问人怎么去冰川,被人客气的请了出去。趁着阳光普照,天色还早,赶快赶去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我们的旅馆就在冰川不远的地方,简朴怀旧的情调使我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地方。</h3><h3> 来到这里,还犯了个小错误。夏日旅馆,静悄悄的,我以为可以随便坐在走廊,等待办好住宿手续,可这是一个我们国人都容易犯的错。原来走廊的两张椅子,都属于租这间房的人使用的,当房客出来,礼貌的打了个招呼,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我马上说了声“对不起”知趣的离开了。</h3> <h3>  安顿好住宿事宜,马上赶去几公里外的冰川,因为不是坐直升飞机,我们只能走小路徒步前往。这个节目,吓跑了一半同学,我只好把一半同学送到小镇超市,再返回冰川。其实徒步的路程很短,来回一个小时就搞定了,没有什么难度。</h3><h3> 把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地处新西兰南岛西部的韦斯特兰国家公园内,也位于南岛广阔的蒂瓦希普纳姆世界自然遗产区内。弗朗兹·约瑟夫冰川是由奥地利探险家朱丽叶斯·万·哈斯特于1865年命名的,他以奥地利国王之名命名了它,用以纪念奥匈帝国的君主弗朗兹·约瑟夫一世。</h3> <h3>  该冰川的毛利语名称是“Ka Roimata o Hinehukatere”,意思是“雪崩女孩的眼泪”。这个名称源自当地早期毛利文化的一个传说:一个喜爱攀山的毛利女孩的爱人在登山时遭遇雪崩遇难,女孩汹涌的眼泪变成了这座冰川。</h3><h3> 其实,在短短的路程,就看到如此多姿的冰川瀑布,应该已经很满足了,遗憾的是由于落石,封闭了触摸冰面的前路,只好失望而归。</h3><h3> 第十三天十一月二十八号。住弗朗茨约瑟夫冰川</h3> <h3> 离开了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我们离西海岸线更远了,但不妨碍我们观看新西兰美景,我们在河谷蜿蜒前行,与河流一起奔向大海。风险与风景并存,悬崖下的公路宽度,只够一台车行驶,驾驶员必须时刻注意让行标志,确保行车安全。可美景就是心情,在这无人的峡谷,你可以自由放飞心情。</h3> <h3>  你可以从这些不同颜色的河流中,增长见闻、阅读自然。与它们相伴而行,无疑是最生动的地理课程,它毫不枯燥,趣味盎然,把山川地貌如此清晰的印在你的脑海里。我虽然没有徐霞客的广博知识,但徐霞客绝没有我们日行千里能力。</h3><h3> 牛奶湖没看到的色彩,这里全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过这粉蓝色的河流,不知道有多少中国游客,曾独享这难以言传的美色。它在洁白的冰川顺流而下,在山谷中缓缓流淌,没有人类的排泄物,也没有人类贪婪的索取,质本洁来还洁去,以最纯粹的清流回归大海。惯看东西海岸大海深浅纯蓝色,再看源自冰川河流的深浅纯绿色,就感觉好像两块硕大无比的蓝绿宝石,镶嵌在新西兰美丽的国土上,相信到过新西兰的人们,都会感觉到这片神奇国土的纯美。车游新西兰,此生真无憾!</h3><h3>远渡国门外,来从纽岛游。</h3><div>愁随碧野尽,喜伴海天留。</div><h3>湖静如平镜,城疏少筑楼。</h3><div>可怜故乡水,污染满神州。</div><div>——戏和李白渡荆门送别</div><h3><br></h3> <h3>  真的,沿着美丽的河流前行,我们比河水更快的流速,奔向了大海。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纳尔逊。这时你终于弄明白,什么是百流入海、万壑朝宗的成语了。生命的河流也应该是这样,不要漫无目的的流淌,认准方向,汇入大潮,争取最好的归宿。</h3><h3> 纳尔逊市(Nelson)是单一辖区(unitary authority),位于南岛北部、新西兰地理中心,北隔塔斯曼湾和库克海峡与首都惠灵顿遥遥相望。纳尔逊市面积497平方公里。</h3><h3> 纳尔逊是新西兰最古老的城市(1858年经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特许成为新西兰的第一座城市),当年为了纪念英国新西兰公司殖民先遣队队长纳尔逊勋爵,便将这个城市命名为纳尔逊市,这是全国由皇家特许设立的唯一城市。</h3> <h3>  哈维尔洛克小镇,路边小小博物馆随拍。</h3> <h3>  哈维尔洛克小镇美丽的帆船码头。</h3> <h3> 皮克顿早晚色彩。回程住进了汽车旅馆,使我有足够的时间,漫步于皮克顿码头。可惜老天不给力,早晚都是阴郁的天气,真可惜登上南岛的那一刻,没有留下小镇的丽日蓝天。</h3><h3> 皮克顿是新西兰南岛东北部港市。隔库克海峡(宽64公里)与惠灵顿相望。地处南岛铁路终点,是布莱尼姆的外港。人口4129(1986)。沿海运输发达,是南岛通向北岛的门户。出口水果、谷物、羊毛等。</h3><h3> 风景如画的海边小镇皮克顿是南岛的渡轮服务基地,与新西兰大陆连接起来。在布莱尼姆北25公里。该镇也是去往莫尔伯勒海湾的海上、森林和岛上景点的门户。该镇围绕隐蔽的港口而建,拥有迷人的沿海马路,路边是星星点点的咖啡馆、餐馆和各种美术馆。还有一个漂浮海事博物馆和一个水族馆。当地工作人员会带你巡游、垂钓、看海豚或者观赏划皮艇。夏洛特女王步道是当地一处主要的景点;你可以步行或骑山地车探访步道。</h3><h3> 第十四天十一月二十九号。住皮克顿</h3> <h3>  南岛轮渡码头有趣而美丽的邂逅。也许没有了不懂外语的糊涂驾驶员,就不会有返程时这感动我们的再次相遇。人不能两次涉入同一水流中,可我们来回渡海还是再次遇到,这位与我们同学热烈拥抱的验票姑娘。回想起从轮渡登南岛的那个中午,因为有事耽搁,我们没有跟上鱼贯而出的车辆,误入了南岛上船通道,被验票姑娘扣住了。车辆前进不得,竟要求我们补票,直到指挥我们上船,才弄清楚误解所在:我们以为是出闸验票,她却认为我们入闸没票。真是啼笑皆非,落下了旅途笑话。经过不断的沟通,懂英语的同学终于帮我们闯过这一关。从此,心情再不忐忑,遇事从容面对,顺利完成了南岛环游。你看从来时一脸懵懂,到如今笑容满面,这也是人生的历练,也是认知的飞跃。</h3><h3> 左上图,那天兴冲冲登南岛。右下图,查验懵懂懂被拦下。</h3> <h3>  没想到啊,从南岛上船时毛毛细雨,到离开南岛最美水道时的气温骤降,雨势渐大。来到库克海峡北岛这一边,竟是艳阳高照,碧海蓝天,同学们赶快上甲板来一张全家福。</h3><h3> 上天真的太眷顾我们了,去南岛,南岛天净如洗,回北岛,北岛丽日蓝天。来回两渡库克海峡,让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南北两水道入口的风光,圆满体验了这世界上最美的渡海之旅。</h3> <h3>  带着南岛满满收获,脸上的笑容发自心底。</h3> <h3>  北岛水道入口风光。</h3> <h3> 基督旅游公司老板城金先生,给我们定的公寓真好,紧靠海边的海湾,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威灵顿的醉美景色。这是令人难以忘怀三色威灵顿。</h3> <h3>  仰看威灵顿。那人人都可以参观的国会大厦,就我一个人通过安检进去了,发现没有一个同学跟进,而且它的参观是按部就班,听完讲解依次前行,又不许拍照,于是慌不择路想逃出来,结果前没去路,后也无法退出。也许看到我的无比尴尬,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士,用她的智慧看懂我出去的意图,赶忙救我于囧境之中,刷卡开门让我逃了出来。</h3><h3> 俯瞰威灵顿,只有不怕辛苦的行者,才能看到最美的海港风光。一早就登上了公寓后面的山头,不仅看到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的各式建筑,而且一目了然的观看了整个海湾地区。</h3><h3> 惠灵顿国会大厦是南太平洋堪称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大厦由一个哥特式图书馆、英国文艺复兴式议政厅和圆形的办公大楼组成。</h3><h3> 新西兰国会大厦(Government Building)建筑群是新西兰惠灵顿最吸引游客的名胜之一,每星期对外开放7天,可为游人提供免费讲解和参观。位于惠灵顿市中心Molesworth St.和Lamton Quay交叉口。从这里短程步行即可到达附近许多国家级珍贵建筑,如国家档案馆、圣保罗大教堂及从前的政府大厦(该大厦为世界第二大木制建筑)。</h3> <h3>  平视威灵顿。威灵顿的博物馆是免费的,可惜早上十点才开馆,还有几百公里的路程,等不了了,留下深深地遗憾。不过工作人员还是善良可亲,善解人意,让我参观了洗手间。离博物馆不远的草地上,停满了可以住人的大篷车,一看就是像吉普赛人的原住民。真的不可想象,首都都可以让普通人们,在如此繁华的城市中心举行狂欢派对,贩卖自己的劳动成果。</h3><h3> 第十五天十一月三十号。住威灵顿</h3> <h3>  向北延伸的葡萄园大道,并不止于马尔堡。今天天气很好,看到路旁的酒庄,不惜掉头也要留下美好的记忆。这是因为那天,经过马尔堡的时候,天色已晚,加上暮云低垂,无法留下美照,今天 在北岛的威灵顿刚好可以补拍。   </h3><h3> 新西兰经典葡萄酒之路(C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rail),一条覆盖超过80%的新西兰葡萄酒产区的旅游之路,一路从内皮尔(Napier)出发,途经霍克斯湾、怀拉拉帕、马尔堡、惠灵顿等著名的城市、葡萄酒产区和美丽的乡村小镇,最后到达马尔堡结束。</h3><h3>  新西兰经典葡萄酒之路(C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rail)是一条设有路标的自驾游路线,贯穿三个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地区,以及首都惠灵顿和许多美丽的新西兰乡村。</h3><h3> 遗憾的是,导航没有导这美丽的线路。</h3> <h3> 在内皮尔的郊区小镇,我们终于找的家的感觉。这七卧室,两客厅两浴室的房子,房间还有暖气设备,让大家大为兴奋。</h3><h3> 女同学还即兴拨弄起客厅的钢琴,居然,像模像样的,弹了几首儿时歌曲,真是真人不露相,偶尔露峥嵘 。虽然400纽币,价钱不菲,但是享受了乡间静谧的生活,也是物有所值。因此,为了多享受这难得漂亮住所,我们决定,第二天吃完午饭再走,没想到第二天的路程是五百公里,去到热水海滩营地,已经是晚上九点多。</h3><h3> 第十六天十二月一号。住内皮尔</h3> <h3>  终于来到了世界装饰之城,可是同学们都审美疲劳了,没有人下车,只好一个人在停车的地方转转,随手拍下形态各异的房子。因为已经十二点半了,还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也就不敢去核心区域了。</h3><h3> 纳皮尔市又译“内皮尔”,是新西兰北岛霍克斯湾(Hawke's Bay)的重要港市,人口约57,000人。内皮尔北距哈斯丁(Hastings)10公里。在新西兰这两座城市有时并称为“姐妹城市”。</h3><h3> 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是首位见证纳皮尔现址的欧洲人,他1769年10月在东岸登陆。他表示:“肥型船头两边是细沙浅滩和石滩,位处海滩与大陆中间的,我想是一个优美的大盐水湖。”换言之,海港入口是位于圆卵石海滩的西岸末端。随后,不少欧洲商人、捕鲸者和传教士到访纳皮尔,后来更定居下来。1850年代以前,农民和酒店经营者抵达</h3><h3> 内皮尔(Napier)是在1930年代被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毁灭后从废墟之中重建的城市。地震引起的大火摧毁了大部份商用建筑。1930年代末,重建的纳皮尔市是世界上最新的城市。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会有这么多1930年代风格的建筑,从古典线条式到西班牙教会式和装饰艺术式,全集中在同一个地方。纳皮尔的装饰艺术风格最独特,融汇于毛利主题,多为建筑师路易斯·海(Louis Hay)的设计,他是建筑大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的追随者。罗斯曼斯大楼(Rothmans Building)是纳皮尔闻名世界的装饰艺术建筑之一。在1931年的大地震之后,全城的重建都采用这种风格。</h3> <h3>  去往热水海滩途中,先导去怀芒古火山群,景区外根本看不到什么景色,只是随坡而修的狭小山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令我无限感动的是,新西兰的智者总不与大自然为敌,总愿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总想保持地球母亲那天真容颜。然后导去毛利窑烤,结果再次相遇政府花园。</h3><h3> 毛利窑烤,原以为是毛利人烧窑作坊,后来才知道,这是毛利人的 一种饮食方式。早在800多年前,毛利人就乘着独木舟来到新西兰这片大陆繁衍生息。作为新西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绚丽多彩、特色浓郁的毛利文化在饮食、表演、编织、雕刻等方面都呈现着别样的魅力。在毛利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中,有一种别具特色的烹调方式,名为“窑烤”(Hangi)。品尝一顿毛利窑烤大餐,感受纯正的毛利风情,是前往新西兰不可错过的体验之一。<br></h3> <h3>  政府花园那些极具创意,又蕴含深意的雕塑。虽然没弄懂它所包含的意义,但又感觉到,这极简主义的创意,源自于这片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朴实大地。这片土地像当代的人类社会活化石,很多生活场景,都定格百年以前。人口稀疏,生活宽松,人民自由 ,历史尚浅,政府无为,使得艺术家们的作品,不需要表达那么多社会政治含义。</h3> <h3>  热水海滩海边别墅,不乏百年老屋。也许是政府保护,也许是家族传承,大多数保持完好,不像我们那些明清大屋,不到一个世纪的光景,就破烂的不成样子。由此可见,有稳定的政治生态,才有稳定的社会形态,才有不被破坏的历史建筑。</h3> <h3> 这是我们在北岛热水滩,最后看到的牛群。</h3> <h3> 时间来的刚刚好,由于大海退潮,让我们有幸踏足这神奇的沙滩。但也因为时间不够,无法领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温泉的顶级泡浴。</h3><h3> 热水海滩位于新西兰的科罗曼德尔半岛(Coromandel)的。在落潮时,你就可以在沙滩的岩石附近挖出温泉池,而在涨潮时,海面上会有蒸气冒出水面。科罗曼德尔半岛(Coromandel Peninsula) 的火山活动不再像以往那般频繁――热矿泉是过去激烈地热活动的遗留物。另外,热水海滩还是著名的冲浪地点。</h3> <h3>  免费享用大自然的馈赠,不过必须自己带上工具,否则无法为自己营造一个温暖的窝。</h3><h3> 第十七天十二月二号。住热水滩</h3> <h3>  结束了十八天六人行,终于第十九天和纽岛的同学欢聚在怀唐伊。短暂的一天450团,一次目的单一的旅行,也让我们一生难忘。同学非常顾家,两个孙子特别可爱,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三代和睦相处,堪称家庭楷模。同学为了陪我们,只好把家庭重担完全交给贤妻。感谢同学一家,为我们无私付出,让我们吃上最好的饭菜,最美的点心。</h3><h3> 第十八天十二月三号后。住同学的家。</h3> <h3> 怀唐伊实景,那天也是风和日丽,海平风清,奥克兰市花下,吃着新西兰同学准备的午餐,内心特别平静舒坦。可惜归期已近,即将告别这美丽的国度。</h3><h3> 怀唐伊条约签署地位于新西兰北地大区的怀唐伊小镇,是新西兰最知名的历史遗迹之一,因为这里被称为“国家发祥地”。1840年的时候,英国皇室和500多位毛利族首领在此签署了新西兰的建国文献—《怀唐伊条约》,此条约代表着新西兰成为英联邦的一个成员国。</h3><h3> 一个没有殖民战争的殖民地,一片经由欧洲移民创立的乐土,一个到处是青草牛羊湖泊的国度,一个移民与原住民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总统可以轮流做的民主国家。这梦还能延续多久呢?</h3><h3> 不幸的是,我们回国后不到百日,基督城的清真寺的枪声,就划破平静的天空,让伊斯兰教的教徒,倒在新西兰洁净的大地,一次谁也没有想到的屠杀,竟然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震惊全世界,也惊醒热爱和平的人们。</h3><h3> 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枪击事件,赖斯特彻奇市的两座清真寺遭到枪手袭击,此次袭击造成50人死亡、50人受伤。</h3> <h3>  午饭最简单可也最可口,因为饭里饱含纽岛同学的同窗之爱,珍藏同学那冰清玉洁之心。祝愿同学在新西兰生活的幸福安康!</h3> <h3>  还车的路上,我们只有两个同学,快速浏览了奥克兰的城市风光。并在同学儿子的引领下,体验了新西兰的城市公交。</h3><h3> 奥克兰,新西兰北部的滨海城市,最大城市,面积1086平方公里,人口146万。 奥克兰又是全世界拥有帆船数量最多的城市,所以又被称为“风帆之都”,是南半球主要的交通航运枢纽,也是南半球最大的港口之一,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h3><h3> 一个得天独厚的岛国,海洋资源无比丰富,为人们的业余爱好,提供了搏击风浪,强身健体,滑翔海洋的广阔海域。这是新西兰移民的骄傲,也让内陆国家钦羡不已。</h3> <h3> 纽岛同学宽敞美丽的家,就坐落在美丽的奥雷瓦,奥雷瓦是一个正在不断开发的小镇,极具发展潜力,是实现梦想的热土。正是如此,我才看到新西兰政府的土地开发政策。政府首先把需要盖房的土地平整好,修好基础设施,然后以五百平米大小卖给建房的市民。由于基础设施完备,房屋间隔合理,因此新房子都非常舒适讲究,形状各异,漂亮雅致。</h3><h3> 奥雷瓦,从新西兰的奥克兰的奥克兰海港大桥向北仅半小时即到奥雷瓦镇,小镇从三公里壮丽的海滩边缘延伸至内陆,当然了,如果你喜欢游泳、冲浪、划皮艇、玩帆板和风筝冲浪,这里就是极好的地方。</h3> <h3>  新西兰南岛有无数这样的小桥,一次只能通过一部车,因此,它基本上都是单行道,桥的两头,都有明显的让行标志,基本上没有信号灯。可就是这么狭窄的公路,我行走了5800公里,却没有看到任何交通事故,没见过汽车越线行驶,也没有看过各不相让的斗气车。</h3><h3> 它的公路的监控设备几乎没有,但禁令标志,超速提醒却清晰可见。违规并没有纳入政府罚款收入的主项,但人们都能自觉遵纪守法。马路上决没有倚官仗势,肆意妄为,践踏法律的行为。所以,在新西兰自驾,你会越开越会开,越开越放心,只要你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反而,在国内自驾,你越开越不会开,越开越担心,哪怕你完全遵守交通规则。罚款不为创收,提醒时时相伴。在公路上所有的转弯都有车速提示,如果车速超十公里,我几十年驾龄的司机,都感到有难度。这是一个何等人性化的国度啊!</h3><h3> 十九天 5800公里,从南岛到北岛,绕8字而行,南到因弗卡吉尔,北到怀唐伊签署地,东到热水海滩,西到纳尔逊,竟然没有一张罚单,这不能不说是奇迹。不是说自己一点没超速,而是经提示后迅速减速。</h3> <h3>  走遍新西兰,最令我感动的,就是那无处不在的教堂。就算地方不大,教堂总是少不了;就算教堂没人,总是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到一地,总想看看那些历经百年,还是依然保存完好的教堂,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气氛。</h3><h3> 新西兰人口388.05万(2001年12月)。欧洲移民后裔占78.8%,毛利人占14.5%,亚裔占6.7%。75%的人口居住在北岛。奥克兰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30.7%。首都惠灵顿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奥克兰市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有居民377382人;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有居民322188人,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毛利语。通用英语,毛利人讲毛利语。居民大都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h3><h3> 在内皮尔,我在参观小镇教堂的时候,意外受到教徒们的欢迎,并邀我参加他们的周日礼拜。欢迎我的教徒们都非常虔诚,可都是七十以上的了,整个教堂空荡荡的,真的见不到一个年轻人。教徒们热烈欢迎,使我万分感动,像在美国参加礼拜一样,我捐了二十纽币。而看到信仰后继无人,又令我不免有点担忧:前辈不远万里带来的宗教信仰,你们的后代还可以坚守吗?信仰熬的过岁月吗?</h3><h3> 也许信仰不变的国度,更容易知法守法,希望纽国的信仰如旧,信仰的力量永在,支撑这个国家的精神不灭。</h3> <h3>  感谢旅美同学及时送上我们旅行的路线图,让观者更容易了解我们二十天的行程。我们像风一样掠过新西兰美丽的国土,虽然粗糙了点,但我们能迅速从整体了解了一个鲜活的新西兰。这是我们自己的亲身的体会,纯粹的认知,是旅行团无法给予的。感谢一众同学的共同努力,让我们顺利走完既定行程,也感谢自己有这样的身体定力,安全走完完全陌生的旅途。</h3><h3> 自驾行程:</h3><h3>14号飞抵奥克兰—15号奥克兰周边游——16号奥克兰——罗托鲁瓦——陶波湖(1)住陶波湖——十七号威灵顿,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住威灵顿》——18号(6)《住凯库拉》——19号基督城,阿卡罗瓦*《住基督城》——20号库克山(最美之旅)《住特泽维尔》——21号奥马鲁(回到1)《住奥马鲁》——22号但丁尼,(1)《住但丁尼》<br></h3> <h3>自驾行程:<br></h3><h3> 23号因弗卡吉尔(1)——蒂阿瑙《住蒂阿瑙》——24.25号皇后镇,米尔福德峡湾*——住皇后镇(最美之旅 ——26号瓦纳卡湖——哈威尔湖《住哈威尔湖》——27号达福克斯,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最美之旅)《住弗朗茨约瑟夫冰川》——28号格雷茅斯《住普纳凯基》——纳尔逊——皮克顿29号(6)《住皮克顿》30号过渡威灵顿《住威灵顿》——1号内皮尔《住内皮尔》(2)——2号毛利窑烤,怀芒古火山群*,热水海滩*(最美之旅25)《住热水海滩》——3号奥克兰(25.2.1)《住同学家》——4号怀唐伊条约签地*,奥克兰《同学家》。——5号自由活动或短途游——6号坐飞机回国。 注()数字代表公路编号。</h3><h3> 十八天的自驾路线,是自己根据新西兰简易地图,网上的攻略,自行设计的,它基本涵盖新西兰全部国土,为全面了解新西兰的山形地貌,提供了可能,虽然是浮光掠影式的旅游,可也基本领略了新西兰的岛国风光。</h3><h3></h3><h3>幸福账单(个人)</h3><h3>办证费900</h3><h3>机票保险4545</h3><h3>现金4500(包括渡船费,租车预付费,食杂费)</h3><h3>租车费余额1402</h3><h3>汽油费871</h3><h3>游船费395</h3><h3>住宿费3590</h3><h3>总费用16203</h3><h3>结束语:</h3><h3> 回国三个月了,直到今天美篇才脱稿。因为行程太丰富了,景点太多了,真的不知如何取舍。最后决定,只能以流水账的方式,顺序叙述,力图展现一个全景式的新西兰。给自己留下一个完整的记忆,也为陌生的来者提供些少帮助。</h3><h3> 文章对景点的权威解释来自百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