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强素质,聚焦课堂抓常态

流年清浅

<h3><b>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研教学能力,3月26日,市教研室张自福主任莅临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对我校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小语教学工作指导。</b></h3> <h3><b>  一年级谢丽丽老师执教《树和喜鹊 》一课,注重方法指导,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b></h3> <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font></b><b><font color="#010101"> 三年级魏华芳老师执教《纸的发明》,一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求真、求简、求实,整个课堂没有多少花哨的东西,处处充满了语文味。纵观整节课,多种形式的读写训练,扎实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回归到语文本色。</font></b></h3> <h3><b>  座谈会上,张主任和我校老师就两节常态课进行了教研研讨,通过教师自评——年级组助评——教研组长主评的形式,对课堂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b><b>,</b><b>促进教师课堂的有效提升。</b></h3> <h3><font color="#010101"><b>  课后,张主任对每一节课做了详尽的点评,既充分肯定了优点,更从高度上审视了执课老师在目标设计、文本解读到环节和问题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b></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b>  (一)树立目标意识</b></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b></b></font><h3><b><font color="#010101"> 明确目标,追求实效。张主任说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不论是设计课,上课还是评课,都应该有目标意识。目标定准了,完成了,我们课堂的才能达到实效。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了解、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不是落实了,而不是凭感觉或者想象!</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 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版本中安排在不同的年级,它就承载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同一知识点的教学或相应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目标要求也是不同的;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课时教学中也有着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体现着层次性。这也需要我们在具体教学行为中实现。</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font></b><b style="color: rgb(1, 1, 1);"> (二)树立年段意识</b></h3><h3><font color="#010101"><b> 学生在每一个学段、每一个方面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教师只有将这种目标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有的放矢地在教学进程中切切实实地达成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轻松而高效地学习,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高。</b></font></h3></div> <h3><font color="#010101"><b>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b><b style="">张主任的引领和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小语教学的有效性。现场把脉,一线老师醍醐灌顶;方法引领,教学能力有效提升;“学而思,思而行”,相信在张主任的引领下,在学校浓浓的学习研讨氛围中,老师们定会收获满满,助力教学实践,实现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b></font></h3> <h3><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校教师将以此次听课调研活动为契机,乘势而上,认真总结,不断反思,努力打造高效<font color="#010101">课堂</font>,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