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张生学 常青树编撰</h3> <h3>1960年3月8-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右二)在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右三)陪同下,视察丹江口工地,并为截流题词。</h3><h3><br></h3> <h3>王任重题词</h3> <h3>董必武题词</h3> <h3>治水兴企六十载 丹心报国一甲子</h3><h3> 胡甲均</h3><h3>三千里汉江,从秦岭巴山逶迤而来,向长江东海奔涌而去,在惠泽众生的同时,也曾带给两岸人民巨大的灾害创伤。六十年前,为根治汉江水患、实现南水北调梦想,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治水壮歌。六十年后,丹江口工程已然成为汉江中下游乃至长江防洪减灾的重要屏障,成为中国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支点,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重要丰碑。其在保障我国水安全中的地位之特殊不可替代,其兼济南北、伏洪解旱的成效之显著举世无双。</h3> <h3>丹江口原始自然面貌</h3> <h3>历史回顾————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一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1958.9.1日开工建设,1973.9.六台总装机容量9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安装完成并投入运行。至此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初期建设竣工。丹江口水利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的丰碑。有人说它是我国水电建设的“黄埔军校”。有人说它是我国当时在建的世纪工程。无论人们用什么语言来表述它,都是水电史上极其亮丽的一页。它堪称我国水电建设旗帜性的工程。为纪念这座有辉煌篇章的时代工程特汇编如下丹江口水利工程大事记。1952.10.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说:“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如有可能,借一点水是可以的。”勾画出南水北调最初蓝图。同年水利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率水利,地质,交通等专家张含英,须恺及同年水利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率水利,地质,交通等专家张含英,须恺及苏联专家布可夫近百人,查勘汉江中下游河段,认为丹江口是少有的良好坝址。1953.2.19.~21.毛主席巡视长江,与长委主任林一山再次谈到南水北调,并亲自选定丹江口作为坝址,兴建引水工程。1954.9.国家计委,水利部,燃工部及前苏联专家对汉江全流域进行查勘,重点考察了丹江口坝址,肯定了之前设计研究工作。1955.3长江委编制《汉江流域规划报告》工作全面展开。1956.初汉江流域规划设计室成立,主任魏廷铮,副主任洪庆余。1957.12.长江委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工作。推荐蓄水位170米方案。1958.2.27.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富春,李先念及有关部委和中苏专家百余人,听取了长办关于《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的汇报后,周总理指示:“同意建设丹江口水利工程,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工。总的原则是水库综合利用,以近期为重点,济淮,济黄作为远景并不排斥。”3.25.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批准了周总理关于首先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提议。6.4.~6.受中央委托,由王任重,张体学,冯仲云主持召开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审查鉴定会,会上成立了丹江口工程委员会,主任张体学,副主任林一山,彭笑千。6.12.汉江丹江口工程局成立,任士舜任局长兼党委书记,张云峰为副局长。9.1.汉江丹江口工程举行开工典礼,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宣布工程开工。10.31.丹江口工程局改为汉江丹江口工程总指挥部,张体学任总指挥长兼党委书记,王任重为政治委员。任士舜任第二书记,石川任副指挥长,夏克任副书记。总指挥部下设四个司令部,即:右翼兵团司令部,辖襄阳地区四个民兵师,司令员庞炳如,政委米栋。左翼兵团司令部,辖荆州,南阳地区四个民兵师,政委祁策。后勤司令部,辖工区财政,粮食,商业,材料和职工医院学校,由夏克任司令员兼政委,张家书任副政委,范精秋,常居春,段玉美任副司令员。交通器材司令部,辖物资,交通,航运和修配年底前,湖北、河南两省共组建八个民兵师开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地。第一师由均县民工组成,县长罗玉隆任政委,县武装部长常居春任师长。第二师由襄阳县民工组成,县委第二书记李新任政委,县武装部长周金贵任师长。第三师由宜城、光华县组成,宜城县委书记苏风堂任政委,县武装部长公兴厚任师长,光化县委副书记徐守玺任副师长。第四师由郧县、竹山、竹溪、房县组成,郧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祁长安任政委,郧县武装部长余正才任师长。第五师由河南淅川县组成,赵县长任政委,县农工部长杨富才任师长。第六师由河南邓县组成,政委金振东,师长刘成秀。第七师由天门县组成,政委来宾,副县长刘启玉任师长。第八师由沔阳县组成,政委韩自重,师长钟立权。此外,淮委淮建二支队和武汉水利公司技术工人组成一个师,辖三个团,一个独此外,淮委淮建二支队和武汉水利公司技术工人组成一个师,辖三个团,一个独立营,肖继何任政委,廉荣禄任师长,曹洪勋、胡玉瑞任参谋长。编者语至此10万民工及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会战。</h3> <h3>历十万大军修筑围堰</h3><h3>历史回顾————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二1959.5.9.襄阳专署发文通知均县59年下半年支援丹江口工程的主要物资:粮食500万公斤,生猪400头,草袋5万条,龙须草25万公斤,草鞋100万双,扁担2万根,大锅50口。9.24.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丹江口工地视察。9.26.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视察丹江口工地。10.20.丹江口工地成立截流总指挥部,廉荣禄任司令员,史林峰任政委,周发田、肖继何任副司令员,李枫、米栋任副政委。到11月工地建设大军达12.6万人。10.29.丹江口工程总指挥部召开移民搬迁会议,夏克作报告,均县动迁人口114,843人,赔偿经费2,267.899万元。12.26.丹江口水利工程截流合龙,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等领导到现场祝贺。1960.3.8~1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省长张体学陪同下视察丹江口工地。4.2.丹江口工程总指挥部发文通知移民迁移线以175米为准,分三期进行,一期1960.6月前迁完124米,二期1961.6月前迁完124~160米,三期1962年汛前迁完160~175米。5月均县县委,县人委机关从均县老县城搬到丹江口办公。5.1.坝下汉江悬索大桥建成通车,全长600米,桥面宽4米,是当时土5.1.坝下汉江悬索大桥建成通车,全长600米,桥面宽4米,是当时土法建成的中国最大的公路悬索挢。9.6.下午四时许,该挢被洪水冲毁。当时正在桥上查看险情的该桥设计者陈工程师也随桥垮塌而以身殉职,后在老河口河段打捞到陈工遗体上还斜挎着他的照相机。7月湖北省委决定,将光化均县合并为丹江县,并成立丹江市。10月国务院通知丹江县易名为光化县,县委机关驻老河口,撒销丹江市。1961.7月根据党中央和湖北省委指示精神,丹江口工程局开始精简工作,保留固定职工14,592人,临时工15,292人。8.28.“汉江丹江口工程总指挥”改名为“水利电力部汉江丹江口工程局。”结束了地方政府的业务领导。10月水利电力部致电湖北省委,建议双方派出工作组,认真检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质量问题。11.1.水电部副部长冯仲云率检查组到达大坝工地,经过20天的检查提出书面报告,认为“大坝施工质量不够好,必须进行妥善处理。”是年,因国家已开始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丹江口工程投资压缩,施工进度放缓。1962.1.11.长办主任林一山提出“关于丹江口工程砼质量事故报告”,送水电部党组并报周总理,否决了边浇筑砼边处理裂缝的施工方法。1.18.停止大坝砼浇筑,工程建设进入以质量处理为中心的“小施工大准备”阶段。3.5.党中央批示丹江口工程:将大坝的砼浇筑全部停下来,集中力量处理质量事故和进行队伍精简整编。6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均县建制。7.1.均县正式与光化县分开办公。是年均县共划分为9区1镇,辖86个人民公社。1963.7月长办在《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整体工程修正任务书》中提出分期开发方案,最终规模仍为蓄水170米。11.19.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成立水库移民安置领导小组,组长夏世厚,副组长陶述曾,林木森,漆少川。1964.1.27.水电部下达对丹江口大坝质量事故补强轮廓的讨论意见。11.7.水电部以(64)水电规字第532号文上报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工程建设规模的请示》,提出三个方案:首先暂停工方案,坝顶高126.5米;其次单纯防洪方案,坝顶高148米不发电;再次防洪发电方案,可防百年一遇洪水,正常蓄水位146米,坝顶高147.5米,装4台共40万千瓦机组,年发电量20亿度。12.7.国务院以(64)国计字572号文下达对汉江丹江口水库续建工程规模的批复,同意按照防洪结合发电的方案进行设计。12.26.丹江口大坝恢复砼浇筑。编者语丹江口水利工程,是在国家各方面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上马的,施工基本上采用土办法,几乎完全靠人海战术。因砼质量问题,停工两年多。64.12.26.复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才开始了新一轮的施工热潮。</h3> <h3>1959年12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张体学省长及工程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观看汉江截流</h3><h3>历史回顾————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三1965.3.8.均县第一批移民外迁开始,迁出肖川区和老城关12个大队,51个生产队1,883户,8,625人到宜城县安置。8月,湖北省人委,长办,水电部上报国务院“关于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标准的请示”,建议装6台机组,将大坝原定方案(坝顶高152米)的基础上抬高10米,即坝顶高162米。8月,恢复郧阳地区行政专署,辖原均县,郧县、竹山、竹溪、房县、郧西六县。1966.1.1.汉丹铁路全线通车,进入均县境内5.6公里。6.23.国务院(66)国计字167号文批复同意将丹江口大坝在原设计方案基础上抬高10米,即坝顶高程162米,坝前蓄水145米。9.10.国家计委,建委批复了《关于丹江口水库提前到一九六七年底发电的报告》。11月,均县计划搬迁第二批移民3.38万,其中迁往宜城2.18万人,迁往襄阳1.2万人。1967.3.27.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武汉军区:主持会议,保证群众生活和防汛安全,保证丹江口工程顺利建成。军区支左指挥部成立丹江口水库组,郧阳军分区支左部队随之进驻大坝工地。11.18.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1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武汉军区成立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指挥部,负责鄂豫两省移民搬迁1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武汉军区成立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指挥部,负责鄂豫两省移民搬迁工作,孔庆德任指挥长,韩东山,张体学,耿其昌,王海山,江含章任副指挥长,石川任常务副指挥长。1968.10.1.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10.22.丹江口水库145米水位以下第三批移民开始搬迁。1969.4.湖北河南两省和长办联名报请水利部转国务院提出将初期规模水位145米提高到155米。5.1.大坝开闸泄洪,坝下流量增至13,200立方米/秒,丹江口工区搬运社担任渡江的顶绑船严重超载开渡,在向左岸行驶中船身急剧摇晃下沉,96名乘客全部落水,溺亡30人。11.2.撒销“丹江口工区”建制,改为丹江镇,划归均县管辖。12.18.“水利电利部汉江丹江口工程局”更名为“水利电力部第十工程局”。编者语丹江口水利工程进入水电大家庭。水电十局就此产生,成为了水电建设的正规队伍,排入水电建设序列。</h3> <h3>1958年11月15日,穆桂英排和武松排在挑土比赛</h3><h3>历史回顾————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四1970初省长张体学视察丹江口库区后确定:“移民不外迁,就地安置搞建设”。均县原定迁往荆州的第四批移民随之转入县内安1970初省长张体学视察丹江口库区后确定:“移民不外迁,就地安置搞建设”。均县原定迁往荆州的第四批移民随之转入县内安置。3.6.均县第四批(147~157米)移民2.15万人由县属各区自行安置。7.20.丹江口水利工程大坝砼浇筑,达到初期建设规模,坝顶高程162米,大坝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971.1.7.湖北省革委会民卫局(71)第4号文对《均县,郧县第三批移民财务决算的批复》中,核定均县第三批移民4,217人,核销经费103.3万元。6.1.横跨汉江的丹江口公路大桥建成通车。1972.4.7.省长张体学来丹江口工地视察,同时动员人力,物力支援宜昌三三O工程。4.23.国务院有关领导视察丹江口,同意丹江口水库移民经费标准:河南人平400元,湖北人平350元。5.8.国务院国发(72)34号文《关于提高丹江口水利枢纽蓄水位和移民问题的批复》同意蓄水位155米,移民水位157米。1973.3.6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引水工程建成。9月丹江口电厂6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至此丹江口水利工程初期规模建成。10.19.丹江口大坝坝前水位达到156.75米,已接近批准的移民线高程157米,大坝安度汛期。1974.2.24.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胜利建成。9.14.人民日报报道:丹江引水渠道主体工程建成通水,它是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0.21.丹江口水库坝前水位达到157.7米,比国务院批准的最高蓄水位155米超过2.7米,库区淹没损失严重。12月,长办派人调查,均县库区登记157~159米移民(第五批移民)37,445人。1975.2.24.均县全县撒区并社,将原9区1镇86个公社并为17个大公社和1个丹江镇。8月上旬全均县普降大暴雨,大小河流出现1935年以来最大洪峰。水电部长钱正英赶到丹江口大坝安排抢险,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师投入两个团的兵力抢修副坝。11.18.均县革委会,水电十局革委会联合行文,向省建委申报了《关于报批丹江口城镇规划的报告》。1976.3月均县成立移民指挥部,为常设机构,编制42人。陈知识任指挥长、陈永荣、薛学勤、杨书清任副指挥长。1977.12.4.郧阳地区和水电十局向国家财政部、水电部提出《请求解决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建设遣留问题》的联合报告,请求解决老城迁建、新城公共设施,第四批移民补偿、改田治地、加建提灌站、库区公路等六项实际困难,需2,238万元,另有地区筹建的化肥厂、水泥厂要求补助540万元。1978.1.12.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钱正英、周子建、叶飞和湖北省有关领导陈丕显、夏世厚、林少南等陪同下视察丹江口。5.2.水电部146号文同意成立水利水电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由水电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此后丹江口水利枢纽进入正常管理。6.30.湖北省委书记韩宁夫来丹江口视察。1979.5.18.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农业委员会主任王任重视察丹江口水库,并会见了郧阳地区县以上领导干部。10.10.六里坪公社马家岗大队二队一只载重2.5吨的破旧渡船在行驶中下沉于丹江口水库,32人全部落水,8人溺亡。10.10.六里坪公社马家岗大队二队一只载重2.5吨的破旧渡船在行驶中下沉于丹江口水库,32人全部落水,8人溺亡。编者语七十年代,丹江口水利工程进入常规运行管理,左右岸副坝加固施工。一切常态化。大部分施工人员,设备转战宜昌葛洲坝。</h3> <h3>1959年12月26日,工程局领导任士舜(右一)、夏克(右二)为截流抛下第一块石头</h3><h3>历史回顾</h3><h3>————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h3><h3>五</h3><h3>1980.4.20.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查勘考察队一行78人,在水利部副部长张季农率领下到达丹江口,听取情况介绍。</h3><h3>6.5.水利部副部长李伯宁一行11人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会见了淅川,均县和郧县县委书记,进行了座谈。</h3><h3>7.22.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河南省委第二书记胡立教等陪同下莅丹视察,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会见了郧县地区,十堰市和均县等主要负责人。</h3><h3>是年,历时15年的移民迁移工作基本完成,全县动迁移民160,448</h3><h3>人,其中外迁71,875人,县内安置</h3><h3>88,573人。</h3><h3>1981.1.10.丹江口枢纽管理局向水利部上报《丹江口水库库区调查报告》建议”从1980起从超发电的电费中提取350万元补助库区各县。</h3><h3>4.20.丹江口大坝土石坝加固工程正始动工。</h3><h3>1982.6.21.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郧阳地委书记李海忠陪同下视察武当山。</h3><h3>10.9.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胡启立,纺织工业部长郝建秀,水电部副部长李鹏一行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h3><h3>1983.1.5.新华社《国内动态》149期登载:丹江口水库自1980年以来无人向水库投放鱼苗,而捕鱼的船只成倍增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批示湖北省委:”要拿出魄力和具体措施解决这个问题”。</h3><h3>8.19.国务院(83)国函字164号文件通知撒销均县建制,设立丹江口市(省辖县级),原行政区域不变,同年丹江口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工业旅游城市。</h3><h3>10.3._7日汉江流域连降暴雨,江水猛涨,最大洪峰达34,300立方米/秒。至7日坝前水位达160.07米</h3><h3>,比设计最高蓄水位157米超3.07米,超出移民线高程1.07米,全市12个社镇121个大队,538个生队受灾严重。</h3><h3>10.25.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丹江口大坝,就大坝防洪和库区移民问题和当地负责人进行了座谈。</h3><h3>1984.3.31.丹江口市撒社建区。全市设8区1镇,4个区级办事处,59个乡,6个乡级镇,3个乡级办事处,下辖387个村民委员会,2198个村民小组。</h3><h3>5.23.王任重副总理向钱正英,王丙乾,田一农同志写信,强调”丹江口移民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h3><h3>9月,郧阳地区文物普查队在习家店区习家店村,柿子坪村,新店村一带发掘到第四纪动物牙齿,肢骨等化石,其中古剑齿象獠牙化石长3.13米,重达183.2公斤。</h3><h3>1985.10.4.湖北日报,郧阳报为丹江口市羊山园艺场青年女工罗芳救溺水同伴英勇献身的事迹作专题报道。次年被省妇联追授为省”三八红旗手”,省政府批准为烈士。</h3><h3>11.22.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视察丹江口市库区。</h3><h3>12.10.副省长王利滨视察丹江口库区。</h3><h3>1986.4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郧阳地区,对丹江口库区总经费拨款转圈子耽误农时的现象作了具体指示。</h3><h3>8.12.省委书记关广富视察丹江口市库区开发建设工作。</h3><h3>10.16.中顾委委员,原长办主任林一山视察库区,对库区建设及经费使用作了重要指示。</h3><h3>10月为加强库区智力开发,长办主任邹兆倬要求在丹江口水库遗留处理经费中提取1%用于智力开发</h3><h3>,完不成投资部分由长办收回。</h3><h3>是年,国务院确定丹江口市为甲类开放城市。</h3><h3>1987.3.27.加拿大移民专家马丙.铁伍特一行四人对丹江口市库区进行实地考察。</h3><h3>5.15.全省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郧阳地区召开,水电部副部长黄友若,湖北省副省长张怀念,长办主任邹兆倬,财政部财务司及各地市水库移民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h3><h3>1988.5_7月,库区发生百年未遇大旱,三个月累计降雨仅76.6毫米,最高气温达40.5摄氏度,13个库区乡镇48,845亩粮油作物,13,508亩柑橘受灾严重。</h3><h3>6.9.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审查南水北调工程报告时批示:南水北调必须以解决京,津,华北用水为主要目标,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h3><h3>1989.4.15.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h3><h3>编者语:</h3><h3>整个八十年代,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领导,对南水北调工程及移民工作进行了大量严格考察并持续到九十年代。</h3> <h3>1959年3月31日,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在丹江口工程施工现场历史回顾————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六1990.10.17.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11.22.长委库区处来丹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翌年1月10日,室外作业调查结束,历时50天。1991.2月国务院频布《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4月,在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4月,在全国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式列入了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并确定”八五”期间开工建设。5.10.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南水北调专题会议,传达了张怀念副省长指示:大局要顾,问题要讲,工作要做。9.14.副省长王利滨来丹视察库区工作。11.8.首届“丹江柑橘节”在武当山镇举行。1992.6.22.国家计委、水利部组织京、津、冀、豫四省市计委、水利部门及长委有关领导专家来丹对南北调水源工程和引水线路进行考察,一致要求国家及早决策上中线工程。10.25.国家计委在丹管局召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主持会议。1993.4.17.国家环保局组织京、津、冀、豫四省市环保部门和有天科研机构一行30余人,来丹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保护进行实地考察。7.14.长委会、省移民局在汉分别召开南水北调线下淹没指标汇报会。10.11.根据省政府安排意见,长委会和湖北省在丹召开坝区征地协调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坝区征地工作由此展开。10.28.在副省长苏晓云陪同下,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水利部长纽茂生及有关司局一行30余人抵丹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994.10.29.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组建新十堰市,辖张湾、茅箭二区,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共五县,代管丹江口市。11.26.长委会库区处四室来丹开展南水北调工矿企业淹没指标复核调查工作。1995.4.13.应国家计委、水利部邀请,以开发计划部次长丹吴圭一为团长的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会项目促成调查团在国家计委农经司副司长魏昌林等陪同下,来丹对列入第四批日元贷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考察。10.11.湖北省长蒋祝平抵丹视察。12.1.水利部总工程师、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委员会副主任朱尔明来丹,从丹江口大坝开始,由南往北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全线考察。12.6.河北省委副书记李炳章、副省长陈立友率省计委、财政、城建、水利和七个地市专员、市长抵丹,由南往北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省长助理杨光喜率该省政府办、水利厅负责人随同考察。1996.3.26.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视察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4.11.中国科学院长刘国光率国家南水北调审查委员会一行抵丹考察。4.18.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倪志福抵丹视察南水北调工程。5.2.毛泽东女儿李纳夫妇、机要秘书张玉凤一行抵丹考察武当山开发和南水北调有关情况。5.9.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来丹视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5.13.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杜义德、贺龙元帅女儿贺捷生考察武当山和南水北调水源工程。6.6.国务副总理李岚清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1997.6.6.原水利部副部长黄友若在部支援三线办主任杨启声、长委工管局副局长高治齐等陪同下来丹调研。8.17.省长蒋祝平来丹视察武当山和丹江口库区。10.27.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来丹江口收集南水北调环保资料。1998.5.7.丹江口市羊山园艺场第二水库建成,总库容10.76万立方米。1998.5.7.丹江口市羊山园艺场第二水库建成,总库容10.76万立方米。11.11.长委工管局局长高治齐来丹江口市移民局指导工作。1999.10.9.~15.省中线办颜新安、省移民局江继乐一行三人深入六里坪引家湾村,组织市镇两级部门对172米水位线下人、地、房等实物指标进行复查。11.10.长江委库区处四室主任成浩一行到库西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11.24.省政协副主席程运铁率省政协委员,深入库区考察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编者语九十年代依然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考察,并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业人士参与,重点在环境保护。</h3> <h3>1968.10.1.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台发电机组投产发电</h3><h3>历史回顾————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七2000.3.1.库区样扳工程凉水河镇沙沟河村芭茅山水库动工修建。5.14.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管理局长张国良一行17人在副省长张洪祥、省中线办主任熊茂浩、长江委副主任张修真、十堰市常务副市长扬朝中陪同下莅丹考察。10.24.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在长委主任黎安田、湖北省副省长张洪祥陪同下抵丹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1月,丹江口市移民局出资400万,购买改制企业丹江饭店。该企业位于丹江大道87号。占地1 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 100平方米。2001.3.3.长江委娄英俊、省移民局宫汉桥、陈菊香等一行12人到均县镇、六里坪、武当山、浪河、三官殿五镇库区淹没线下进行人、地、房复核工作。8.7.下午2点30分~3点30分,本市浪河镇遭遇有史以来特大龙卷风袭击,丁家营镇陈家营、黄土垭两个库区村受灾严重。倒塌房屋6间,受损393间,达84户;农作物受损250亩;经济林受损500亩;照明线路受损4 000米。10.29.水利部移民局长唐传利、长委工管局副局长周惟、省移民局长汪元良等考察丹江口市库区,对本市争取全国贫困县(市)扶持优惠政策给予大力支持,经多方确认10.29.水利部移民局长唐传利、长委工管局副局长周惟、省移民局长汪元良等考察丹江口市库区,对本市争取全国贫困县(市)扶持优惠政策给予大力支持,经多方确认,丹江口市列入国家扶持行列。2002.1.16.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宋育英陪同下,先后深入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和丹江口水库调研。3.26.长委主任蔡其华等到丹江口市库区凉水河镇王河村考察移民生产生活情况。10.20.~2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既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会议召开。2003.2.11.长办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组一行88人,在汤建、娄英俊带领下来丹江口市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物指标调查。调查组分八个小组,其中农村调查组6个、专业项目调查组1个、工矿企业组1个、调查从2月14日开始,4月20日结束。4.5.长委主任蔡其华、副总工夏仲平、规划计划局长魏山忠、工管局长程卫民、设计院长纽新強、省政府秘书长王国耀、水利厅长段安华、汉江集团总经理贺平等一行考察了库区牛河管理区实物指标。5.24.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初步设计阶段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认定会召开。2004.11.28.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移民征地座谈会在龙山宾馆召开。2005.1.5.丹江口市大坝加高工程右岸通道移民首次搬迁第一天。省移民局副局长段世耀、十堰副市梁吉祥、丹江口市领导郭清文等一行20人为移民户王瑞权一家送行。当天有8户,39人先后办理了移民搬迁安置手续。3.19.~20日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3.22.由团中央、武警总部、中国青年基金会共同援助的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建设“保护母亲河”--武警奥运世纪林启动仪式在丹赵路办事处羊山林场举行,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武警总部副政委张钰忠、省人大常务副主任邓道坤、十堰市委书记赵斌、市长陈天会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5.9.~10日副省长刘友凡带领省政府办公厅、国土厅、移民局、南水北调办等省直部门负责人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相关工作进行专题调研。5.26.9时大坝办事处渡口路居委会78岁退休工人刘泽润和老伴坐上搬家的汽车,成为坝区左岸第一户搬迁移民。6.10.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浦海清一行视察丹江口大坝。6.14.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湖北省长罗清泉、副省长刘友凡一行70人视察丹江口坝区移民搬迁和大坝加高工程前期准备工作。8.12.省道丹郧路丹江二桥竣工典礼隆重举行,从此告别了到江北靠汽渡的历史。9.26.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仪式在丹江口大坝右岸隆重举行。11.25.11时丹江口大坝加高主体工程第一仓砼开浇,这标志着大坝主体砼浇筑比计划目标提前一个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6.1.25.省长罗清泉带领省直机关部门负责人一行13人,看望慰问丹江口市坝区移民困难群众和奋战在大坝加高工地的建设者们。3.31.净乐宫复建竣工既开光大典在丹赵路办事处净乐湖畔举行。6.2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率国家环保总局、南水北调办、发改委等有关部办委局负责人,深入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坝加高建设、移民安置6.2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率国家环保总局、南水北调办、发改委等有关部办委局负责人,深入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坝加高建设、移民安置、水源地生态环保等工作进行考察调研。省委书记俞正声、副省长刘友凡、长委主任蔡其华等陪同。12.6.南水北调丹江口施工大挢竣工通车仪式隆重举行。该工程于2004.9.28.正式动工建设,正桥长1.12公里、桥面宽19米,其中主桥为一联九垮,长度730米,设计标准为主干道二级,双向四车道,设计荷载公路一级,项目总投资1亿元。2007.1.12.下午湖北省长罗清泉率省发改委、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土厅、交通厅、环保局、旅游局、移民局、水利厅、农业厅的领导,深入坝区水源新村看望慰问搬迁移民。6.1.下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一行7人考察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建设。12.14.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慰问演出。12.24.省委书记罗清泉在十堰市及丹江口市各级领导陪同下看望慰问了奋战在大坝加高工地的建设者和基层困难群众。5.9.~10.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一行莅临丹江口市调研南水北调工作。5.28.中铁大桥局第一公司施工队伍和武汉交通科学监理公司监理人员进入习均(习家店镇至均县镇)大桥施工现场,正式拉开习均大桥建设序幕。6.23.~25.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工作会议。南调办副主任张野主持会议,主任张基尧作重要讲话。8.14.省长李鸿忠、省人大副主任刘友凡率省直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莅丹调研汉江流域开发,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及防汛抗旱工作。10.21.国务院召开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速度。10.31.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召开第三次会议,确定2013年完成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征地移民工作,2014年实现通水目标。2009.2.22.丹江口市在丹江电影院隆重召开全市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动员大会。3.31.~4.1.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丹江口市调研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5.12.省委书记罗清泉到丹江口市考察南水北调移民工作。6.16.全国人大委员,环资委主任汪光焘在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罗清泉陪同下,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及生态资源保护情况。2010.2.9.田承忠副省长莅临十堰市调研移民安置工作。7.13.副省长田承忠率长江委、省移民局有关领导到丹江口市调研移民工作。12.29.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蒋旭光、征地移民司长袁松林一行4人莅临丹江口市考察内安移民复建工作。2011.2.20.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湖北省唯一一个整体迁建集镇---均县镇新集镇正式开工建设。4.23.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来丹江口市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4.25.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带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来丹江口市调研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4.2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复建试点项目——丹江口市习均大桥建成通车。5.3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丹江口市视察时強调:“要抓好南水北调移民生产生活安置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出更大贡5.3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丹江口市视察时強调:“要抓好南水北调移民生产生活安置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出更大贡献。”6.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丹江口水库时強调,要解决好南水北调移民问题,保障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和长期稳定就业。11.20.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国务院南调办主任鄂竞平等领导在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蔡湾安置点对外宣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湖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结束。2012.2.8.丹江口市环库公路东环路开工建设。起点始自丹江口二桥,终点衔接水都大道,全长20公里,工程总投咨8.6亿,建设工期两年。3.8.丹江口市环库公路六(里坪)均(县镇)段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该路将新建桥梁6座、隧道3条、全长35公里,按照山区二级公路建设,总投资1.6亿元。5.15.~18.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为组长的国家部委调研组到丹江口库区调研丹江口市生态,文化旅游及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8.19.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莅临丹江口市视察。10.2.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莅临丹江口市考察南水北调工作。11.7.汉江下游一艘180吨的游船通过丹江口大坝升船机航道,由升船机升运至大坝上游,这标志着大坝升船机系统由150吨级提高为300吨级工程建设顺利完成。2013.5.15.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率全国政协特邀常务视察团莅临丹江口市视察工作。5.26.凌晨3时,随最后一仓砼浇入第14坝段中墩并振捣完毕,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砼加高工程全面完工。该工程共浇筑砼125万余立方米,大坝高程从162米加至176.6米,丹江口水库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库容由174亿立方米增至290亿立方米。8.29.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验收委员会在坝区宣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蓄水验收,正式具备蓄水条件,标志着丹江口水库可以开始蓄水。编者语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历时近八年完工。该工程竣工使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如有可能,借一点水是可以的设想开始变为现实。</h3> <h3>历史回顾</h3><h3>————丹江口水利枢纽大事记</h3><h3>补记</h3><h3>丹江口水利枢纽1958.9.1.开工~</h3><h3>1973.9月6台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11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线路架通12回路,引水灌溉渠首1974建成,开始引水灌溉。升船机工程于1973年安装完毕,进入试运行。至此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面建成,工程总投资10亿元,工程总造价8.2亿元。</h3><h3>丹江口水利枢纽五大效益:</h3><h3>1.防洪:</h3><h3>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丹江是汉江的最大支流,一坝锁二水,解除了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裁止2005年,累计防洪效益450亿元。</h3><h3>2.发电:</h3><h3>丹江口电厂装机总容量90万千瓦,保证出力25.9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38.3亿度。1996年,开始对机组逐年进行扩容改造,容量达105万千瓦,自1968年10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至2013年,丹江口电𠂆累计发电超过1,000亿千瓦时。按1990不变价计算,加上调峰效益,累计发电效益达100亿元。</h3><h3>3.灌溉:</h3><h3>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后,河南省境内引汉总干渠陶岔渠首工程及340公里的总,干,支三级骨干渠建成。设计流量500立方米/秒,年引水6亿立方米。1974年7月清泉沟隧洞式引汉灌渠建成,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通过清泉沟隧洞和68公里长的总干渠输入总长254公里的6条干渠以及176座大,中,小型水库,解决了灌区内28个乡镇,80余万农业人口,210万亩的耕地灌溉和人畜饮用。中下游耕地面积约1,135万亩,直接开闸引水及提水灌溉达948万亩。</h3><h3>4.航运:</h3><h3>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汉江航道航行条件。水库上游航深增加,水深达10~60米。丹江口至郧县水路原距离150余公里,水库建成后只有107公里,缩短航程29%。汉江中下游洪峰被大幅削平,中水期持续时间加长,平均全年11个月上下流量在400~</h3><h3>1,200立方米/秒时,使得下游获得一个稳定河道,汉口至沙洋500吨级驳船可终年通航。沙洋至襄阳可通航350吨级驳船,300吨级可达丹江口,150吨级驳船可通过枢纽升船机过坝抵达陕西白河。</h3><h3>5.养殖:</h3><h3>丹江口水库跨鄂,豫两省,有效养殖面积达93万亩。其中丹江口市内水面52万亩,可养水面37万亩。直2005年,水产养殖面积有</h3><h3>3036.7公顷,养殖产量1550万公斤,名优鱼产量达920万公斤。</h3><h3>南水北调中线及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概况:</h3><h3>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沿河南南阳唐白河平原北部及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自流输水总干渠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输水总干渠全长1,431公里,渠首尾总落差98.8米。总投资按2000年底价格水平估算主体工程静态投资920亿元。</h3><h3>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2005.9.26.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典礼举行,2005.11.25.主体工程第一仓砼浇筑正式动工至2013.5.28.大坝主体砼加高工程全面完工,坝顶高程由原162米提高到176.6米。大坝加高工程总投资24.5亿元。</h3><h3>全篇完</h3><h3>2019.3.26.于武汉</h3> <h3>1958年9月1日,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右一)和河南省副省长邢肇棠(左一)为工程破土动工挖第一镐土。</h3> <h3>1959年5月1日,工程建设总指挥长、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右二),为大坝浇下第一筐混凝土</h3> <h3>1959年12月26日,截流工程开始</h3><h3><br></h3> <h3>1959年,丹江口大坝建设开始进行汉江截流</h3> <h3>1959年,丹江口大坝建设开始进行汉江截流</h3> <h3>六十年前</h3><h3>老一辈水利建设者把治水报国</h3><h3>作为初心和使命</h3><h3>将自己的芳华献给了丹江口工程</h3><h3>六十年来</h3><h3>汉江人追寻先辈足迹</h3><h3>传承光荣使命</h3><h3>实现了一代伟人的宏大夙愿</h3> <h3>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面竣工</h3> <h3>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历经近8年的建设,大坝“长”高了近15米,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图为正在进行加高加宽工程的丹江口大坝(2006年2月14日)。</h3> <h3>2014年9月,加高后的大坝和已进入蓄水期的库区显得格外壮观、静美。</h3> <h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泄洪(杨飏 摄)</h3> <h3>坝区风光(杨飏 摄)</h3> <h3><br></h3><h3>使命赓续,初心如磐。六十年前,老一辈水利建设者把治水报国作为初心和使命,将自己的芳华献给了丹江口工程。六十年来,汉江人追寻先辈足迹,传承光荣使命,忠实履行丹江口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建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并顺利通水,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北方6000万人喝上了甘冽的汉江水,一代伟人的宏大夙愿圆满实现。六十年来,汉江集团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突出水利国企公益属性,有效履行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六十年来,汉江集团积极探索,勇于开拓,改革创新,在市场经济中劈波斩浪,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到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企业集团的巨大转变,形成了水电产业、工业企业、服务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建管结合、全面发展的壮大之路。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守初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将企业愿景与国家理想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沿着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发展大道阔步前行,在治水兴企、产业报国中展示使命担当,成就企业梦想!</h3> <h3> 为霞尚满天</h3> <h3>三千里汉江,从秦岭巴山逶迤而来,向长江东海奔涌而去,在惠泽众生的同时,也曾带给两岸人民巨大的灾害创伤。六十年前,为根治汉江水患、实现南水北调梦想,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治水壮歌。六十年后,丹江口工程已然成为汉江中下游乃至长江防洪减灾的重要屏障,成为中国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支点,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重要丰碑。其在保障我国水安全中的地位之要不可替代,其兼济南北、伏洪解旱的成效之显举世无双。</h3><h3><br></h3><h3>欣逢盛世,共襄盛举。在丹江口工程开工六十周年之际,成绶台先生不遗余力,在中国水利作协和《大江文艺》杂志社的配合下,组织编撰《丹江口工程往事漫忆》,将有关这一工程的精彩片段、心路历程和名篇佳作集结成册,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以缅怀治江先辈、追忆工程往事、激励后来之人,此举非常可敬。</h3><h3>丹江口原始自然面貌</h3><h3>对于汉江,我生于斯长于斯,没齿难忘;对于丹江口工程,我情系于此梦牵于此,在兹念兹。《丹江口工程往事漫忆》文集中,有的文章流传已久,有的首次公开;有的是专家学者的珍贵记录,有的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有的作者是德高望重的治江先贤,有的是倍感亲切的昔日同事。掩卷沉思,不免勾起我的眷恋之情和崇仰之心。</h3><h3>一甲子岁月已逝,但先辈的丰功伟绩我们永不能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国务院深刻认识到“治国必先治水”的极端重要性,毅然决策上马丹江口工程。老指挥长张体学亲自坐镇指挥“十万大军”,长期奔走在工程一线,面对“一穷二白”的艰苦环境、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文革期间”的巨大冲击,他顶住压力、运筹帷幄,用气吞山河的豪情和脚踏实地的干劲,建成了“五利俱全”的丹江口工程。长江委首任主任林一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组织全委之精锐,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出色完成了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技术管理等重任,用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精神成就了长江委大坝设计近乎完美的“处女作”,架起了通往三峡工程的“梯子”。夏克等老一辈水利建设者扎根荒山野岭,苦战十个春秋,克服了施工条件极其艰苦、技术和设备极其落后、生活供给十分困难等重重压力,凭借着顽强拼搏的高昂斗志和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战天斗地,攻坚克难,无私奉献,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顾全大局、勇于开拓”的丹江口人精神。六十年过去,丹江口工程巍峨耸立,造福一方;丹江口人精神历久弥新,催人奋进,已成为汉江人的“传家宝”。</h3><h3>1958年9月1日,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右一)和河南省副省长邢肇棠(左一)为工程破土动工挖第一镐土。</h3><h3>1958年9月1日,举行丹江口工程开工典礼。湖北省、河南省及有关专署的负责同志和参加施工的职工、民工共五千多人参加典礼。</h3><h3>六十载时光流转,但库区人民为丹江口工程作出的牺牲和奉献我们永不能忘。为了工程顺利建成,库区百姓两次移民,70多万人听党话、跟党走,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用大爱铸就忠诚,凭自强走出新路,做出了感天动地大迁徙的历史壮举,成就了这惠及千秋的伟大工程。当汉江归于安澜、一库清水润泽南北的时候,我们倍加惦念库区父老乡亲,衷心祝愿他们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日子越过越红火。</h3><h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泄洪(杨飏 摄)</h3><h3>坝区风光(杨飏 摄)</h3><h3>丹江口水库(杨飏 摄)</h3><h3>陶岔渠首(杨飏 摄 )</h3><h3>使命赓续,初心如磐。六十年前,老一辈水利建设者把治水报国作为初心和使命,将自己的芳华献给了丹江口工程。六十年来,汉江人追寻先辈足迹,传承光荣使命,忠实履行丹江口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建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并顺利通水,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北方6000万人喝上了甘冽的汉江水,一代伟人的宏大夙愿圆满实现。六十年来,汉江集团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突出水利国企公益属性,有效履行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六十年来,汉江集团积极探索,勇于开拓,改革创新,在市场经济中劈波斩浪,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到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企业集团的巨大转变,形成了水电产业、工业企业、服务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建管结合、全面发展的壮大之路。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守初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将企业愿景与国家理想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沿着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发展大道阔步前行,在治水兴企、产业报国中展示使命担当,成就企业梦想!</h3> <h3>闸口放开,水浪奔涌而出</h3><h3>烟波浩渺,一泻千里</h3><h3>水流如万马奔腾,激起千层浪</h3><h3>浪花飞溅,气势磅礴</h3><h3>水雾中还出现了美丽的彩虹</h3> <h3><br></h3><h3>当丹江口大坝泄洪的恢弘画面</h3><h3>让您惊叹不已的时候</h3><h3>其实,你更应该看看</h3><h3>这些大坝建设时期珍贵的历史图片</h3><h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是如何建大坝的</h3><h3>你根本都想不到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