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主席22日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一段话,随后在中国互联网上刷屏,赢得无数人的由衷点赞。 “无我”是一种勇毅信念。《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句话:“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心为物役就会迷失自我,心有杂念就会患得患失。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自然就没有“小我”的位置,于是也就能不言私利、恪尽职守、夙夜在公。</h3><h3> 无我还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h3><h3> 简单说,无我是一种很高的认识境界和人格修炼。我把一个人的认识境界和人格修炼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低阶无我,小我,中我,大我和高阶无我。</h3><h3> 何谓低阶无我,孩童在初生之时,在尚未建立起领地意识和物权概念时,就是一种原始本真的无我状态。在我们生活中,一些遭受重创,精神绝望的人,以及一些患有精神疾病,丧失自我意识的人都可能处于这种认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要么体现出淡漠生命,要么体现为无羞耻心和使命感,是等待生命成长和人格修复的阶段。</h3><h3> 何谓小我,通俗说就是自私。一切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孩童在一岁左右逐步建立领地意识和物权概念的时候就处于这种状态。他们会在游戏时随手抢夺同伴的玩具,表现出极度单纯的自我概念,会张口要吃要喝,这个时候的我体现为一个单纯的索取者。成长为成人后,有些缺乏认识提升和人格修炼的人,也会表现出强势的索取动机和占有欲望,被这种动机和欲望支配的人则被禁锢在小我之中了。</h3><h3> 何谓中我,通俗说就是小团体意识,小家庭(或小家族意识)。或坚信中国传统意识中的,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等。有些青年立志努力拼搏,他的真实初衷是对上光宗耀祖,对下荫庇子孙,这就是一种中我状态。</h3><h3> 何谓大我,大我就是超越了中我的一种认识境界。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一种大我的认识状态,行事的初衷是为了天下苍生和 世间万物更美好。达到大我的状态需要人不断的认识内省和志趣启蒙,需要克服小我和中我诱惑陷阱,不是所有的人能轻易达到的。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到达大我状态,不是以身份地位,学历高低,官阶高低来评判,更不是以这人占有的物质和金钱来评判。它是内在的修为,如果一定要评判,就要看这个人一贯且稳定的行为表现,要看他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h3><h3> 高阶的无我状态,是种理想化的认识境界。所以习主席说我将无我,没有说我已无我。连国家领袖都不能轻易达到的人格修为状态,普通常人,更是难以达到了。但这却是一个所有人应该朝向的认识境界。在新中国成立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在关键时刻舍身取义,实现了从大我到无我的人格升华,是值得我辈永远景仰和学习的。</h3><h3> 这五个阶段的人格修炼,不是直线上升的关系,也不是截然分割的关系。而是连续递进和交织互动的关系。如果缺乏持续有效的内省,高层次的人格状态会滑坡和堕落;相反,保持足够的内省,低层次的人格状态会得到不断的提升。</h3><h3> 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下,把每人个人的人格状态从低到高赋一个从1~100?的分数,把这个社会每人的得分求和再除以总人数,就得到这个社会的人格总体修为状态。分数越高,社会越美好,试想想,一个人人胸怀天下,关心他人,爱护自然的社会该多文明,多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