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行——下乡五十周年纪念

刘为德

<h3>为纪念下乡插队五十周年,我们一行9人于正月十六日重返海丰县可塘公社罗南大队新厝村。</h3> <h3>到达村头,只见一大红横幅一一《热烈欢迎汕头知青回乡团聚》,村干部和一些老村民列队欢迎,燃放爆竹,热情之程度,令我们倍觉意外。<br></h3> <h3>乡、村干部等前来欢迎。</h3> <h3>村里公厅前,儿子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前来会晤50年前的老友。岁月苍桑,友情长存。<br></h3> <h3>老友重逢,有着说不尽的情谊,往事都来回味,当年的酸甜苦辣,今天都觉得万分珍贵。<br></h3> <h3>老友已作古,其时只有几岁的女儿热情叙说父辈常念叨对我们的思念。</h3> <h3>难忘当年的苦难磨练,也忘不了乡亲们的理解和帮助,这段经历,一生难忘。</h3> <h3>村里的老辈即是我们的同龄人,齐来相聚,老友重逢话不尽。</h3> <h3>摆上五桌酒席,盛情款待,前来叙旧的乡亲们,一起把酒言欢,不亦乐乎!<br></h3> <h3>干杯,老朋友!来日方长,一醉方休!</h3> <h3>村里特别重视我们的回乡之行,特意请来了汕尾市电视台拍摄,几天后在《乡情》栏目中播出。</h3> <h3>重游当年住所,六房公厅,是我们入村后的第一住所,男左女右分二个厢房,地垫稻草,再铺上席子,住了几个月,20位知青被分配到四个生产队各自解决住处。</h3> <h3>如今大门紧锁,杂草丛生,破败不堪。<br></h3> <h3>在村里六、七年间,搬了四、五次“家"。现时或崩塌或废弃,面目全非,早年的旧房子大多荒废,新房屋均建在村的外围。<br></h3> <h3>巷子尽头是当年我们的破厨房,后倒塌由隔邻重建。</h3> <h3>整个村貌,还是比较贫困落后的,看来,政府创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还没刮到新厝村。</h3> <h3>临别之际,与乡亲们合影留念。</h3> <h3>村口再合影。再见了,第二故乡!有生之年,我们还会再来看望乡亲们。</h3> <h3>海丰县城,老友家中做客。</h3> <h3>晚餐,感谢老友再次热情款待并安排住宿。</h3> <h3>光阴荏苒,时过境迁,新的一代已长成,他们继承父辈刻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事业有成,尊老敬贤,令人宽慰。</h3> <h3>夜逛海城,当年在荒郊野外的县汽车站,今日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h3> <h3>海城电影院,现已淹没在红街的背后,只剩那欠缺的招牌,勾起我对那个疯狂年代的回忆。1970年,在精神生活基本为零的农村,为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电影,我们五、六位知青专程步行到县城,来回30多公里,这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精神力量。</h3> <h3>参观彭湃故居。</h3> <h3>参观红宫红场。当年下乡时都曾来过,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房子失修,场地破旧,如今装修一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海城红街,一片红色的海洋。</h3> <h3>汕尾,以前是渔村小镇,距离下乡地25公里,下乡时来过二次,现时成了地级市,管辖三县,今旧地重游,高楼林立,沿着海岸线建设的新楼盘,鳞次栉比,环境优美,确是宜居的滨海小城市。</h3><h3><br></h3> <h3>意犹未尽,促膝长谈。移居汕尾的乡里校长老两口宴请我们,情意深厚,令人感动。</h3> <h3>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代人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段经历,说无怨无悔也好,道不堪回首也罢,均无碍我们对这片田野土地的怀念,忘不了那些在艰苦环境中给我们提供过帮助的乡亲们。人生苦短,转眼之间当年的小青年已成古稀老人。每年的12月30日,我们能联系上的知青们,都会聚会,缅怀过去在乡下亦苦亦甜,苦中有乐的趣事,话题虽永远不变,但大家依然百说不厌,乐此不疲。毕竟,人生不易,六七年的黄金时间,刻骨铭心,虽吃了不少苦头,但还是存在不少美好的记忆。乡亲们把我们的重游当成自己人《回乡》,也说明了他们对我们的理解认可和肯定,願此情此景,永世长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