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毛泽东词里,“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是美;在陶渊明眼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美;在我们的世界,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阳春三月,与美相遇 。走进“和美课堂”,领略名师风采。——是美!</h3> <h3> 3月23日—-3月24日,为期两天的“和美课堂”第十三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和平东校幸福路分校组织数学组的老师们积极参加此次观摩研讨活动。</h3> <h3> 本次研讨会可谓群贤毕至,名家荟萃。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统计》,吴正宪老师首先就抛出了问题:选谁上场发点球?让孩子们有话说,在选谁的犹豫中引出统计,在问题中发现问题感知统计图的特点、图例的重要和统计数据的难以抉择,正如孩子们道出的:我对数据又爱又恨。让大数据时代小数据分析整合进本课教学,处处彰显了文化数学的教学理念。</h3> <h3> 潘小明老师的课堂上,鼓励性评价语言随处可见,“我们班的学生真不错”、“给他们一点时间,看看是否有新的方法”、“你的想法很好”、“你和科学家想的一样。”……每句话都那么真诚,发自内心。</h3> <h3> 罗鸣亮老师执教的《口算乘法》,依然秉承他一贯风趣幽默的风格,引得大家捧腹大笑的同时,一连串的问题更是引发了大家的深思。他带领二年级的孩子走进三年级课堂,这无疑对罗老师和孩子们来说都是挑战。罗老师以乘法口诀为什么只编到9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之“理”。整堂课从学生思维困惑入手,引导学生跟数学知识讲道理,在讲道理中深入理解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课后罗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段有关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的视频,引起我们的深思。</h3> <h3>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体会到名师们呈现的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导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大胆去尝试和实践,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我要和我的学生为伍,一起成长,做一个有真正“智慧”的好老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