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筹粮队冒着敌人的炮火随部队一起过江

历史记忆

<p>内容来自《山东八千南下干部接管浙江》</p><p>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p><p>作者:刘定卿</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让我们再回顾南下干部筹粮队过江时的过程,4月20日下午,三野前线指挥部下达了渡江预令,各部队纷纷进入进攻出发地域,南下干部四大队筹粮队与渡江部队在一起,耐心等待总前委的命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4月20日晚7时,25军和27军各梯队开始向江边阵地运动,南下干部各中队紧跟部队进入阵地。部队规定所有战斗人员不准喧哗,不准吸烟,不准打手电,遇上敌机不准惊慌失措。上船后以最快的速度驶向南岸,与部队一起占领滩头阵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8时正,渡江战役命令下达后,江北万炮齐鸣,南岸倾刻遍地闪光,成了一片火海。敌我双方火力交错,曳光弹、照明弹把长江的夜空照亮。人民解放军在炮火的掩护下,万船齐发,向对岸驶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支随军渡江的是南下干部四大队三中队六小队,当时27军80师要求南下干部抽部分同志与部队组成随军工作队,先随第一梯队过江,主要任务是为第一梯队筹粮和做后勤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工作队由三中队六小队与部队两个班的兵力组成,共44人。由六小队队长张炳德为队长,三中队宣传委员王耀亭为指导员,部队一位王副营长为副队长。这是南下干部最先随军渡江的小分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渡江小分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只用了50多分钟就到达对岸,他们紧随80师的突击队后面跟进。南下干部中大部分是20多岁的年青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战斗场面,开始感到震撼,后由紧张转向兴奋,为自己能参加如此壮观的渡江战役而感到高兴。在部队有战斗经验的王副营长带领下,大家一路互相照顾,登上南岸后迅速跟上大部队。一路上,到处是“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喊声,不少敌人放下武器,走出碉堡,举起双手,向我军投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筹粮工作队将俘虏集中起来,王副营长让南下干部对俘虏进行教育,并让懂地雷的俘虏清除掉大量的地雷为我军后续部队打开通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他们带着50多名俘虏登上江南一座山头时,正是21日凌晨4时许,回头看到江面上那壮观的渡江大场面,令他们一辈子也难以忘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江面上:千船向南竞发,如潮水般向南岸涌来,炸弹在水面掀升起一条条水柱,无数船帆在炮火中穿行,不少船被敌人的炸弹击中、掀翻,不少战士们掉入江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夜空,敌机盘旋呼啸着向江面俯冲,人民解放军的对空炮火交织起一张张防空网,炮弹像熖火一样在空中闪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远处,不时地传来隆隆的炮声,我千军万马上岸后,不顾枪林弹雨已插向长江南岸纵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1日上午7时,六小队在后面打扫战场,他们带着俘虏向南陵进发。9时左右,在一棵大树下吃炒米时,遇到敌人飞机的轰炸和扫射,结果,造成南下干部重伤2人,轻伤7人,部队战士牺牲7人,轻伤7人。俘虏死的死,伤的伤,没受伤的也都逃光了,只好让指导员王耀亭带伤员去后方医院治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27军各师的南下干部,大部分作为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过江。妇女队在七中队中队长张洪勋、指导员魏俊哲率领下,平安到达对岸。这些女同志个别曾打过游击,其余的大部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姑娘,连走泥路也不会走,有的一天竟然滑到40余次,裤子和衣服上到处是泥巴。有的在过独木桥时不敢走,都是七中队的同志扶过去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7军的前身是华野的第九纵队,第一任司令员是许世友,政委林浩,参谋长聂凤智,政治部主任刘浩天。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称为第三野战军,九纵改编为第27军,属第九兵团指挥。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7军这支部队诞生于胶东地区,部队大部分是胶东的子弟兵,所以,27军的干部和战士对山东南下干部更显得亲切。</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7军军长聂凤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7军政委刘浩天</h3>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三中队六小队过江后,三中队其余8个小队作为二梯队随80师过江,为三中队带队的是一位80师240团的参谋长,是个胶东人,但他们的运气不好。原三中队八小队指导员刘世泽回忆起当年过江的情景时,仍然心有余悸。渡江时,先是找不到船,结果让这位参谋长一个劲地骂“×养的,怎么船都没了?”焦急地带领着南下干部到处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家在江边深一脚、浅一脚,满裤都是泥,终于在江湾处找到了一条船,大家立即涌上船,参谋长令老大开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结果船就是划不快,原来这是一条江边的农家用船,平时用竹杆撑,开船后,不是用浆而是用杆子在划,再一看船上的木板已经烂了,大家只好拆下木板当浆划。这时,敌人的飞机不时地投下炸弹,令大家十分担心,最后总算平安到了对岸。想不到岸边到处是敌人的梅花桩,渡江前听说上面有水雷,由于时间紧迫,也顾不得许多,就从桩缝里钻了进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岸边,却是在山崖之下,足足有5米多高,就是用叠罗汉的办法也够不到顶。后来用船上的湿绳子,在一端打了个结,甩上山崖,想不到却挂住了还挺结实,大家就是借助这条绳子上了山崖。上崖后一看,原来是挂在了树叉上,让大家高兴不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各军各师过江的时间不一样,彭瑞林率领的四大队部分中队到达南岸的时间也不一样,四大队大部分是在20日夜至21日上午过江,也有个别中队在下午才过江。过江后,四大队各中队随各军向荻港、宣城前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下篇《13、筹粮队克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