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26位亲友团前往重庆6日游

良儿

<h1><font color="#ed2308"><b>26位海盐亲友团来到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重庆,简称渝或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是中国火锅之都,是世界温泉之都。<br></b></font><font color="#ed2308"><b>我们来到重庆天气特好,原本的天气预报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太阳公公每天露出笑脸迎接我们。让我们尽情去享受吧!</b></font></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font color="#ed2308"><b>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以其巴渝传统建筑和民俗风貌特色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总投资3.85亿元兴建而成。<br></b></font><font color="#ed2308"><b>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洪崖洞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洪崖洞的夜景的确很美</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于2004年3月建成,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该站位于嘉陵江畔的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6-7层,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两者结构传力及振动问题。同时,单轨列车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充气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支撑车体,最大限度减小了列车行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影响,使车站与商住楼能和谐共生,成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b></font></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white-space: pre-wrap;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朝天门码头位于重庆市东北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朝天门原题“古渝雄关”,曾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1127-1279)偏安临安后,时有钦差自长江经该城门传来圣旨,故得此名。</b><br></h3><h1><font color="#ed2308"><b>朝天门码头自古江面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人行如蚁。门外沿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所以直到今天,这一带仍是城内最繁华的商业批发零售区。如今的码头完全是现代的建筑</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br></b></font><font color="#ed2308"><b>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br></b></font><font color="#ed2308"><b>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br></b></font><font color="#ed2308"><b>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正赶上拍摄现场</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是一处缅怀英烈的革命遗迹,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借用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把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用重金将它买下,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br></b></font><font color="#ed2308"><b>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白公馆作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被移往附近的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迁回白公馆关押。</b></font></h1><h1><b><font color="#ed2308">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关押于此。1949年11月27日,军统特务对关押在此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仅20人脱险。白公馆和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白公馆景区免费参观。</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渣滓洞——</font></b><b><font color="#ed2308">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br></font><font color="#ed2308">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此地还曾居住过“小萝卜头”和他们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渣滓洞景区免费参观,</font></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font color="#ed2308"><b>也算是国内比较有特色的一处景点了,去受受爱国主义教育~确实很震撼,保存的也比较完整,一些刑具还有革命先辈留下的东西看了让人很有感触</b></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b>底下是水牢</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当年的厨房间</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越狱时推倒的围墙</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重庆国共谈判旧址——桂园</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重庆桂园是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将此处作为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办公、会客的地方。<br></b></font><font color="#ed2308"><b>1945年10月10日,毛泽东与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同国民党代表在这里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曾家岩50号又称“周公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小楼地处街巷尽头,右侧为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公馆,左侧是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想当年,周恩来同志就在这大敌环伺的险恶环境中,从容不迫地开展工作,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胆略和气魄。1958年它和沙坪坝区红岩村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一起被列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组成部分,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学田湾,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1],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2],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3]<br></b><b>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3400余人。<br></b><b>1987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和伦敦大学编写的《世界建筑史》中,首次收录了新中国建国后的43项工程,其中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列第二位。[4]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016年9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6]</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网红景点——“芭拉胡”土家语意“峡谷”,其语境类似“香格里拉”。“芭拉胡”承载着重庆市黔江的山水和文化,是一种人文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旅游形象,是将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神秘、所有的人文聚集,形成的一个人格化、物格化的聚合体。<br></b></font><font color="#ed2308"><b>“芭拉胡”,它并不是一个“湖”,也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旅游景区景点,而是黔江人在血液里传承的一个可以安放心灵,并且绿色生态、奇幻莫测的秘境形象和文化符号。黔江“芭拉胡”,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成为中国唯一以土家语命名的旅游城市品牌。<br></b></font><font color="#ed2308"><b>2016年12月,重庆黔江芭拉胡景区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br></b></font><font color="#ed2308"><b>黔江“芭拉胡”,有亚洲第一峡谷城美誉,实际上是一个抚贫景点,因网上炒作而红。坐了半天的车程,觉得景色并不咋的</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重庆蒲花暗河景区位于黔江区蒲花河濯水段,系阿蓬江的一条支流,暗河部分长1公里多,河水最深处达20余米,由蒲花暗河、天生桥群、大漏斗群、绝壁栈道、蒲花河大峡谷等组成,景点有天生三桥、黑龙潭、赤穴、大峡谷等。</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境内,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穿境而过,距舟白机场26公里,交通便利。</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重庆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相互交织。</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晚上欣赏当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演出</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东南约40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武陵山系西北尾端,乌江下游东岸,景区创建面积9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处1980米,山势奇峻多姿,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共有2000余种野生植物和200余种野生动物;空气清新宜人,生态环境极其优良,山、林、泉、洞、瀑、崖、湖、潭、峡、坑、缝一应俱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十里大峡谷雄阔壮美,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天然绝壁宛如万里长城,绵延数里;地缝、暗河神奇壮观。其中铜墙铁壁、如来神掌、将军石、青天峡地缝等景点堪称一绝。</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去武陵大裂谷游玩途中停车吃中餐的饭店</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出口经过一个时光隧道,灯光效果非常漂亮</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回城途中的乌江画廊,江水很蓝,看不到一艘船只。</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一路上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欢声笑语不断、这样的感觉、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旅游,好心情、好风景,美哉美哉……期待下次的你我他(她)再次同行</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