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咏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序列阅读伴成长,明诚书香浓春光<br></font><font color="#ed2308">——明诚学校全阅读序列课程介绍</font></h1><h3></h3><h3>诸城市明诚学校成立于2009年,是一所国办市属小学,因坐落于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故里而得名,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学校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尊重和坚守教育发展规律,正道而行,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构建起小学语文序列阅读课程体系、全员走班式两级六类快乐提升课程,特别是在阅读引领学生、教师、学校进一步发展策略上,提出了至此,我校提出了全员阅读、全程阅读、全科阅读的全阅读课程项目研究。</h3><h3>一、从探索到行动——回望全阅读课程发展。</h3><h3>自2009年9月建校起,学校确立“依传统文化立校,靠求实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拓展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先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金石文化研究,用圣贤的智慧点化淳朴的儿童,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h3><h3>2016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发现学生的阅读出现碎片化、随意等现象,校园重阅读活动轻阅读内涵等问题,于是开始了小学语文序列阅读课程体系的研究。构建起课内阅读体系、课外阅读体系和经典诵读体系,丰富学生阅读视野,锤炼教师高效灵动课堂。</h3><h3>核心素养时代呼啸而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将人的整体发展置于教育中心。我们发现阅读不只是语文学科的分内事,我们从阅读的内涵角度重新思考,认为不应只关注语文学科的序列阅读,应向全学科的领域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阅读意识。</h3><h3>二、从思考到定位——确立全阅读课程目标</h3><h3>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优化各科课程组合与知识结构,落实三级课程一体化改革,以全阅读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师生的幸福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推进校本课程的综合化发展进程。</h3><h3>1、发展学生个性成长</h3><h3>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方式,掌握学科基本阅读方法,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实现整体的育人功能。</h3><h3>2、力推教师专业发展</h3><h3>教师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理论底蕴和课程意识,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阅读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归还老师的课程研制参与权和自主重构权,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行动和反思中,力推教师专业发展。</h3><h3>3、凸显学校办学特色</h3><h3>探索学科阅读的方法和学科间的融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探索课程管理运作规范,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与制度,提高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形成整合化、综合化、立体化,和谐一体的课程规划。使学生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形成并凸显学校办学特色。</h3><h3>三、从理论到实践——研究全阅读课程模式</h3><h3>基于以上的理解,我校在学科阅读方面做了以下有效的探索。</h3><h3>(一)实践全科阅读序列化,提升阅读素养。</h3><h3>语文学科的序列阅读构建为其他学科树立榜样。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经典诵读三大体系优化构成序列阅读体系。其中,课内阅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经典诵读为伴。体系构建中坚持三个原则,坚持低中高各学段阅读序列化原则,坚持语文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全员化原则,坚持推荐阅读是底线,又不唯底线的“阅读+”发展化原则。</h3><h3>实施中注重四个整合:阅读和语文教学相整合,阅读和学校办学特色(经典诵读)相整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整合,阅读和习作、习字、积累相整合各学科阅读模式。这样,语文学科建立起简约而不简单的序列阅读教学模式,“30+10”的语文新课堂阅读导向实现全面覆盖,孩子们读书更有秩序,目标明确,层次清楚,每日阅读、诵读的良好阅读习惯日渐养成。</h3><h3>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学科序列阅读的大步走引起校园全体教师的关注和反思。阅读只能发生在语文课堂吗?阅读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吗?不,阅读应该和正在成为校园每一个生命的基本生活方式,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和创新创造的生活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默默制定了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的阅读计划,敢于创新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也悄悄把阅读带进音体美的课堂。假期集中学习期间,大家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科的课程标准进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思维风暴研讨,确立了“文化立校、阅读强校”的发展阅读意识;达成了“关注全学科阅读”的学科阅读意识;树立起“大单元阅读、整本书阅读、跨界阅读”的课程阅读意识。</h3><h3>1、引渠入塘——学科教学的优化阅读。</h3><h3>学校倡导各科教师优化分科的阅读,先做好自己任教学校的阅读怎么做、如何选阅读媒介、怎么实现同一主题活动的多种功能。数学老师已经意识到并尝试在数学课上利用语文课学习的抓重点句、关键词、敏感数据来进行思考、分析,特别是刘祥福校长带领数学教师基于数学思维链的阅读实践探索,有了一种学科融合大家庭的氛围。</h3><h3>让我们听一听刘校长和数学老师们阅读走进课堂的故事吧。</h3><h3>【刘祥福校长报告:基于数学思维链的阅读研究】</h3><h3>感谢刘校长和我们的分享!</h3><h3>2、飞流激趣——班级内学科融合阅读。</h3><h3>班级是实现各科阅读融合的最佳载体。在同一间教室,同样的学习时间,同一个教师指导,让阅读既能实现共鸣,又能激发自我发展。如,四年级老师在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科学老师及时调整教材顺序,和学生一起认识昆虫,美术老师在全班的阅读结束,带领孩子们一起为书籍创作插画,这样,三科的老师携手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并发展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如,我校的体育老师,将传统文化的诵读和体育锻炼相结合,不同的韵律对应不同的体育游戏,增加游戏乐趣的同时锻炼敏捷的思维能力。探索学科阅读的方法和学科间融合,使学生既掌握学科基本阅读方法,又提高理解能力、思维深度、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阅读素养,是我校各科教师不懈的追求。</h3><h3>3、海纳百川——序列阅读的整合体系。</h3><h3>“当文章的各种信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某种新思维。把许多单个的音符放在一起,在它们的组合中会产生新的东西。”在全学科阅读中,我校坚持各学科小序列,月主题的统一,全学科的大序列追求,本学期,将完成所有学科阅读资料的统合整理,根据学习目标进行甄别筛选,最终将形成一个有量保质的序列阅读体系。</h3><h3>(二)推动全程阅读层次化,厚积阅读智慧。</h3><h3>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是最持久的民族力量,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阅读也成了明诚校园的活动主线。</h3><h3>1、校园主题阅读活动序列化。 </h3><h3>学校将每年的4月份,设立为学校的读书节。本着“阅读促进成长”的原则,每年的读书节确定不同的主题,坚持常态化序列层级读书活动开展。同时设立阅读榜样评价体系,推动“阅读—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三级联动读书活动常态化开展。如, 2016年为“童话世界的故事”,2017年为“温暖生命的诗歌”,2018年为“成长中的故事”。看,学校五年级7班的孩子们来了,他们会讲述怎样的阅读故事呢?</h3><h3>2、班级主题阅读活动合作化。</h3><h3>每月的阅读主题确定,主要由各年级教研组商讨完确定,教导处审核通过实施。每月主题的确定,依托学科阅读整合点,兼顾自然时节和节假日习俗,三月份的“感恩”主题,五月份“春光”主题,六月份的“成长励志”主题,十月份“爱国”主题,十二月份的“童话世界”主题。主题阅读可以将已知与未知、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生活等充分融合,从而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主题阅读深入到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就成为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个智慧世界。</h3><h3>3、学生自主阅读活动推荐化。</h3><h3>一是教师根据实际推荐阅读书目(选读)。二是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阅读。因同一学段孩子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在阅读数量上我们坚持底线要求,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每月不少于1本,阅读兴趣高能力强的可以读更多。</h3><h3>这是四年级下册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安排表,在一单元一推荐的基础上,各科老师共同协商,确定必读和选读共同的书目。比如,学了四年级第3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的文章,我们向学生推荐了必读书目《蓝鲸的眼泪》一书,以前推荐的选读书目《走进自然》、《乌丢丢的奇遇》《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三本书不再出现,增加《海底两万里》、《科学家的故事》这些学科的推荐书目。</h3><h3>(三)倡行全员阅读,发现阅读美好。</h3><h3>1、创设全员阅读氛围。</h3><h3>明诚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到处可见名人名言、宣传标语,学生举头抬足间就能触摸到阅读的文化熏陶。学校每年更新图书,固定投资二万余元新增图书20000册,订购各种报刊杂志80余种。各班设有班级“图书角”和“读书交流站”,定期推出“好书推荐”、“读书心语”等文章,书籍装点着校园的每一处。</h3><h3>明诚的校园,课堂不再是阅读的全部场所,纸质阅读也不再是知识的全部来源。 操场、走廊、教室,处处有阅读的身影在闪动;学生、教师,传达室的保安,时时有书香在围绕;</h3><h3> 2、落实全员阅读措施。</h3><h3>阅读需要引领,更需要一定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一主两有两保障”阅读机制,“一主”即落实语文老师的主体责任,依托语文学科实施融合后阅读计划,带动班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两有”即教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学校每学期免费为教师购书3本,为学生固定增补图书10本;“两保障”即保障读书时间,保障读书质量,每周学科教研日设有专门的阅读分享时间,制定青年教师必读书目。学生的阅读时间,主要依学科阅读计划,实行“大阅读课时”+“小阅读环节”的方式,灵活进行。</h3><h3>3、协同亲子阅读活动。</h3><h3>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支持者。学校通过每学期的家长课程授课、微信群以及家访等方式,倡导家长以身作则,主动带领孩子一起读课外书籍,并给孩子讲解,培养孩子的读课外书的兴趣。学校向家长介绍积极健康的适合小学生的书籍,要求学生主动相邀家长共读完整的一本书,谈谈各自的感想。“亲子共读”的时间贵在日常的坚持,亲子交流的脚步跟随学校序列课程,相得益彰。每学期评选“书香家庭”,给学生和家长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发孩子和家长的阅读热情。</h3><h3>(四)秉承校园阅读生活化,尽享阅读幸福。</h3><h3>1、爱阅读的孩子更爱生活。</h3><h3>在各学科序列阅读的行动中,明诚的孩子坚持每天午阅20分钟,每晚读书半小时;每个周三中午低年级的故事妈妈坚持进教室一起阅读,中高年级的级部内学生坚持走班式阅读演讲,每个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每个教室坚持举行读书练笔展评……,阅读成了孩子们基本的生活方式,融入了日常的一言一行,催生着一朵朵花儿幸福绽放!</h3><h3>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诵读、作文比赛并获奖。在2017年潍坊市第二届经典诵读大赛中,我校学生郑泽楷荣获诸城市唯一的一个三等奖,刘子瑜获优秀奖,并参加了隆重的颁奖仪式。</h3><h3>2、爱阅读的教师更爱自己。</h3><h3>谁都无法否认,读书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明诚的老师们在读书已经走出了三重境界,一,知道自己需要读“专业”。大家读专业书籍,读名家,更读一线教师的经验;二,明白自己在读“教育”。书读得多了,有了一定的专业素养,有了阅读的自我立场,已能随处品出“教育”味道来,老师们已能半部论语治班级。三,挥洒自如读“自我”。孟夫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明诚的老师们已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的支撑,理论中反思教学的实践,阅读的积淀,是自己成为一名独立、自信的教师。学校有市级立德树人标兵36人,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1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6人获省级一等奖。</h3><h3>3、爱阅读的校园更加可爱。</h3><h3>春天的灵兰苑默默积攒着萌发的力量,夏天的淘绿轩跳跃着成长的欢乐,秋天的穗丰园奉献着成熟的喜悦,冬天的百草园坚守着奋斗的精神。从迎着朝阳走进校园的经典诵读声,到踏着夕阳迈出校园的悠悠古韵,明诚的校园阅读资源像空气一样自由、充盈,质朴而又活力。这,才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可爱的校园,最好的教育。在诸城市第二届高效海量阅读“千百十”读书评选活动中,我校被表彰为十佳书香校园。</h3><h3>十年的建校发展,从徐洁校长倡行的“传统文化立校”,到徐俭堂校长坚持的“守正创新发展”,一又一代的明诚人,用自己的热情、热爱、热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勇于进取,推动明诚学校这艘航船,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h3><h3><br></h3>

阅读

学科

学生

教师

学校

课程

校园

语文

序列

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