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游江南(四)西递与宏村

心灯

<h3>  3月8号,恰逢农历二月初二。早餐前后,各自在周边溜达,感受乡村早晨的清爽与宁静,出发前,所有37(差一位38)位女性队友集体合影,以滋纪念。8点准时出发,离开江西上饶所属的婺源江岭,直奔安徽黄山所属的黟县西递。</h3><h3>  本来在江岭以北有一个高速出口,如果从黄山或西递过来,可以直接到江岭,但此出口能下不能上,我们还得返回江湾的出入口上高速。从江岭沿一条小河顺流而下,对岸有一个村落,也很有看头。头一天路过时就有大巴与私家车逗留拍照。路过时,我让司机小杜稍作停留,下车拍了两张照片,可惜位置与光线都不太理想。总共113公里的路,上了高速后,转瞬即到。</h3> <h3>  拐入西递的路,也大为改观,景区入口整修一新。上次来西递,13位队友中选择在临公路的街道、田地游览、拍照。只有部分人买票进入。即便进入景区内,也是跟随一帮写生的美术院校学子,在对面山坡与油菜花田游览拍照,并没有进入村落内部。因此,这次进入,对我个人的内心,还是颇为震撼。</h3><h3>  西递,位于安徽省南部,距黄山风景区仅供参考41公里。她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已有930余年历史,村落平面呈船形,占地16公顷,大小街巷有99条之多。</h3><h3> 西递镇村前的牌楼始建于宋,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重建。这座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边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因此曾被称为西川。后因古代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h3> <h3>  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将子女改为胡姓,此为安徽“李改胡”之渊源。</h3><h3>  唐朝末年,节度使逼宫,唐昭宗将儿子托付给胡姓朝臣胡清,胡清将昭宗之子带回安徽婺源老家,隐姓埋名,改称胡昌翼。多年后,胡昌翼中了明经科进士,为了与当地其他胡姓区别开来,后人从此将胡昌翼一脉称作明经胡氏。胡昌翼生有三子,长子胡延政一支迁绩溪,次子胡延宾一支迁歙县,三子胡延臻一支迁黟县西递。胡清被明经胡氏尊为义祖。</h3><h3> (如此看来这安徽明经胡氏与甘肃还有着关系,因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祖籍即是陇西)。</h3><h3> 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后,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h3> <h3>  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h3><h3>  西递保存的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中124幢,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目前整理开放的有凌云阁、胡文光刺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仁堂、追慕堂等民居古建筑,大多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h3> <h3>  我所看到的敬爱堂,规模宏大,原为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之享堂,他的三个儿子为表示兄弟间互敬互爱,故将享堂改建成祠堂。入中门为祭祀大厅,厅分上、下庭,左右分设廊屋,下庭的两根数米高的黟县青石柱,雄伟壮观,堪比州府署衙。举首环顾,对联楹柱,特别是梁檩音悬挂着“天恩重沐”、“上国琳琅”、“四世承恩”、“盛朝英俊”等多块金字古匾,似向游人宣示胡氏宗族当年的荣耀。</h3><h3>  多数老屋的主人早已举家外迁。游览中,遇见一院老宅,就是现主人在20多年前花8万元买下的。也有个别一直被老户主人沿用居住,但乍一看,有些破落户的感觉。世事沧桑,命运吊诡,人世间还真没有不散的宴席。</h3><h3> 村落对面的半山坡上,新建了一个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可以一览整个古村落的全貌。</h3><h3> 午饭时间到了,我唤来司机小杜,就在牌坊旁的面馆要了当地口味的面条用以果腹。全体队友按时回到大巴上后,继续前往20公里外的宏村。</h3> <h3>  </h3> <h3>  从西递到宏村,正好经过黟县县城。我们便找个可以停车的地方,顺便去找宾馆。虽然宏村也联系了一家,但由于县城这家有70元的价格优势,最后还是确定住县城。离开县城后,我就一直注意三年前住过的小客栈以及那家号称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饭庄——徽州味道(回家后查名片,主厨叫叶新伟),可连一点痕迹都没发现,想必是搬迁到别处了。没发现“徽州味道”,倒是发现了路右边的赛金花故居。</h3><h3>  细雨蒙蒙,到达宏村停车场,由于地势开阔,宏村的变化似乎更大,大巴停车场还是水边的沙石停车场,但小车停车场似乎增加了数倍。景区入口处还是那样,进了入口,便是最具宏村符号的那片被称为南湖的水塘与拱桥。这是诞生过无数画家与摄影家的地方,也是宏村最美、最浪漫的场景之一。</h3> <h3>  宏村,现为镇级建制,古称弘村,为徽州另一大姓汪氏聚居地之一。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几经搬迁,他们终于在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安居乐业之地: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于是,女主人胡氏拍板决定,在此建十三间房为宅,此为宏村之始。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h3><h3>  见我们团队人多,便有义务讲解员跟随,领我们游览、参观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与景点。在讲解过程中,对徽州民居中的天井,有了新的认识:大多民居不设窗户,天井也称名堂,既用来聚集雨水(水为财,聚水即聚财),更用来采光。越是大户人家,天井越开阔,名堂越大,所谓有“名堂”,即有实力,有情况;反之,则没实力,没情况。</h3> <h3>  明仁宗洪熙元年至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宏村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制(红杨、白果)、北土土制(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为水口布局(风水屏障)。营建了乐叙堂、太子庙、正义堂等祠堂、庙宇,宏村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清康熙元年至清宣统三年,宏村南湖书院,树人堂、三立堂、乐贤堂、承志堂等大型书院、宅第相继修建。1949年至1982年,黟县人民政府对宏村的祠堂、庙宇、书院和承志堂收为国有,采取统一的管理、保护。</h3><h3><br></h3> <h3>  比起西递老屋的宏大,宏村的建筑反倒显得小巧灵秀。有人对宏村与西递有这么一句话总结:“宏村是画,西递是书。”说的是西递需要用心阅读,而宏村更多需要眼睛来欣赏。西递有的是人文的厚重,而宏村则更多是一种画面感与商业人气。在宏村,也有更多装饰古朴,各具千秋的民居客栈。上次在宏村,加了一汪姓客栈主人的微信,让我有机会不断看到宏村不同季节的景色。</h3><h3>  宏村的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宏村的水系很有讲究,几乎每一天巷子都有沟渠。第一次到宏村就让人记住了,逆水而行为进村,顺水而行为出村。据说当年汪家的女主人胡氏,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把泉水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达1300余米的上水圳(天边水沟称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h3> <h3>  游览中,又下起小雨。由于背靠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宏村的多雨,又让我们遇上。大约4:30,出景区,在入口处标有“宏村”的巨石旁拍照留影后,返回县城家乐居宾馆居住,筹备晚上的三八节、二月二聚会。宾馆老板倒也实在,给大家提前打开空调,预热房间。</h3><h3>  宾馆是一个四合院,临街是普通的四层楼房,没有电梯,倒也干净。我和远山的的靠楼梯的二楼住房呈不规则状,院子里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古香古色,有江南庭院的感觉。</h3><h3> 晚上的聚会,连同司机小杜,49人悉数参加。那天既是龙抬头的男神节,也是女神的三八节,可谓龙凤呈祥。先是男士们发了许多红包,接着女士们也发了许多红包。除了统一喝酒店提供的白酒外,上午在西递,坦然还特意为女士买了两提米酒。聚餐的氛围与场景,有时候也是团队旅行的重要内容之一。</h3><h3> (此篇因在西递宏村所拍照片有限,故借用几张三年前3月底拍的,特此说明)</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