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稿人:刘 魁 曾 茜</h3></font></h3> <h3> 岁月总在人不经意间悄然而逝,不知不觉中,桃花已盛开,樱花正怒放。</h3><h3> 细数时光,我们远赴古都金陵已三周有余,在这些日子里,我们的生活简单、充实,不停地出入不同教师的课堂,听课、议课,参加活动,切身感受他们深厚的教学内力及精湛的教学技巧。透过他们异彩纷呈的课堂,特别是在拜读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刘玮博士的文章后,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感触颇多。</h3> <h3> 我们崇尚的“有效教学” “高效教学”在他们眼中不尽其然,一味追求效率的课堂不过是“知识中心主义”主导下数学教学的产物,这是一种功利化的教学生态。这样的课堂片面追求结果的有效,过度地关注知识结果,即儿童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无限度地消解了教学过程的生长性、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和教学中的教育性。这样的课堂过多地关注应试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而少有关切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影响。儿童缺失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儿童没有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能算出答案却不明算理,能列出算式却不能深度思考。儿童会解答深奥复杂的数学试题,却不会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常见的生活问题。儿童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理性思维品质、批判质疑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br></h3> <h3> 刘玮博士认为数学学习应该从儿童的数学现实出发,注重“数学化”与“生活化”的融合,引领儿童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并在运用数学思想放大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丰富数学经验、培育数学素养。<br></h3> <h3> 先进的理论如灯塔般照亮了我们摸索潜行的道路,唯有努力实践方能不负教育初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