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是老延大合并时的八所院校之一,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h3> <h3> 3月23日,正值春日,延职附小暨延安马文瑞红军小学四六中队的“炫彩”小队与“爱心”小队的同学们,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踏着春风,来感受“文艺”的魅力!来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在抗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文艺”精神!</h3> <h3> 进入鲁艺,同学们随着小小讲解员的讲解,来了解鲁艺的光荣传统和历史。</h3> <h3> 1938年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人联名发出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文中说,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已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创立鲁迅艺术学院,要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中共中央委托沙可夫、李伯钊、左明等人负责筹建鲁迅艺术学院。此时,宁、沪等地大批文艺工作者陆续来到延安,为鲁艺的创办创造了条件。</h3> <h3>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陕西延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h3> <h3> 同学们认真听着讲解,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而又充满着文艺激情的年代!</h3> <h3> 鲁艺还创作了诸如歌剧《白毛女》、歌曲《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h3> <h3>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被老一辈艺术家的情怀所感染,在鲁艺操场,进行了一场“文艺”活动。</h3> <h3>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同学们富有感情的朗读着贺敬之的《回延安》,那稚嫩又坚定的声音响彻在鲁艺的每一个角落!</h3> <h3> 三月,也是学雷锋月,学习雷锋精神是同学们熟知的信念,而在鲁艺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又是同学们坚定这个信念的另一个表达方式。</h3> <h3> 鲁艺讲解员与家长代表共同朗诵《延安与中国青年》。</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啊!青年!青年!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勇敢的中国青年! </h3><h3> 多情的中国青年! </h3><h3> 你穿破了延安的草鞋, </h3><h3> 你取得了一些活生生的革命经典, </h3><h3> 你吃饱了延安的小米饭, </h3><h3> 你有了一个能思想的脑袋。 </h3><h3> 你呀你,你前进! </h3><h3> 你将开花在华北华南, </h3><h3> 结实在鸭绿江边, </h3><h3> 青年!你可爱的中国青年!</h3> <h3> 文艺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用自带的毛巾扫帚,认真的打扫了鲁艺礼堂。虽是清洁工作,但是他们同样带着一份崇敬的心,小心翼翼的擦着扫着,安静不吵闹,仿佛每一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在这里一样,怕打扰到他们。</h3> <h3> 鲁艺旧址参观结束,为了表达敬意,我们向旧址的工作人员敬献了锦旗。</h3> <h3> 毛泽东在出席鲁艺成立大会时讲话,他说:“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h3><h3>老一辈无产阶级文艺家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创作,不仅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而这种精神也会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延安少年们,做好鲁艺精神的传承人!</h3> <h3>“延安精神永放光芒”🌟</h3><h3>“鲁艺精神永放光芒”🌟</h3><h3><br></h3><h3>延职附小.延安马文瑞红军小学四六中队</h3><h3>炫彩小队⭐️爱心小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