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说走就走快乐西游(二) 越野女人的情怀

云中兔

<h3> 2019-2-19同行的伙伴们陆续返程,我怀揣追梦带着小红马独自继续西行,目标滇藏、色达。独行虽孤单艰辛,但更历练人的意志和耐力。一个人,一段路,别样体会。线路规划邦达 芒康 盐井 香格里拉 稻城 亚丁 新都桥 八美 道孚 色达 翁达 金川 丹巴 卧龙 都江堰 。全程图片、视频拍摄及后期处理均出自华为Mate 20。</h3> <h3>邦达至芒康318国道沿途掠影</h3> <h3>美丽的东达山</h3> <h3><h3>芒康出发进军滇藏</h3></h3><h3> 滇藏公路全长1930公里,起落不算太大,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39公里;3000-4000米的有239公里。这些路段不仅有雪山峡岩、隧道大桥,而且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全线大型桥梁四座,隧道三处,中小桥梁112座,涵洞1764道,档墙16.9万立方米。风景则有苍山、洱海(大理);纳西古城(丽江);香格里拉(中甸);还有奇特壮观的横断山脉。这条路线就是闻名遐迩古时商旅人士走的"茶马古道"。这次穿越从芒康为起点至香格里拉。</h3> <h3><br></h3><h3>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盐井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南部,横断山脉、宁静山脉南北贯通,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自然资源丰富。沿途山脉的自然风光与巧夺天工的天路相辉映构成了独特的几何图案,堪称一绝,妙不可言。</h3> <h3>  梅里雪山,是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全长有150公里,它与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清晨的梅里雪山,6740米的卡瓦博格峰屹立在冉冉晨曦之中,万千云雾来朝,气势非凡。</h3> <h3>  白马雪山位于 云南 省 德钦 县境内,远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冬天,白马雪山巍峨的云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美出了境界。</h3> <h3>  金沙江大拐湾也叫做月亮湾,位于云南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由北向南纵贯巴塘县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的汇集之后,携三江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江”的奇景,堪称大自然的神奇造物杰作。</h3> <h3>香格里拉纳帕海</h3><h3> 香格里拉纳帕海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北部,是个季节性高山湖泊,也是云南省少有的亚热高山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冬季的纳帕海远远望去如少女般纯净、美丽。</h3><h3><br></h3> <h3>  巴拉村位于群山怀抱中的巴拉村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落,坐落在香格里拉大峡谷中部的格宗雪山下海拔3000多米的山腰,延岗曲河谷垂直而上700米左右的地方。自古以来,巴拉村都是与世隔绝、美丽而落后的村庄里,村民们过着极为清贫的日子。成长于巴拉村的英雄的后人斯那定珠已移居山外,秉承致富家乡的愿望,以开发建设旅游区的方式,将巴拉格宗的神奇和美丽与世人分享。</h3> <h3>香格里拉大峡谷</h3><h3> 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生态旅游景区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北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地处滇川藏交界处,地形的垂直立体性十分突出,几乎包容了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干热河谷到现代冰川带所有自然垂直带立体生态类型及景观资源。</h3> <h3>雅江</h3> <h3>天路十八弯</h3> <h3>道孚的清晨</h3> <h3>美丽的香巴拉镇,天空蓝的让人嫉妒</h3> <h3> 在海子山路遇成都马帮帅哥摄影师,大家结伴上海子山上越野了一下。海子山通俗的说就是古冰川修理过的石头山和石头谷,古冰川力道够大,把整片山脉都碾成了乱石冢,行到山顶一眼望去名副其实,满山的石头。山势平缓,一望无边的山坡上布满了大小各异、奇形怪状的石头,使人感觉身处宇宙洪荒一般。</h3> <h3>  甘孜藏族民宅堪称世界民居建筑“双绝”,建筑材料为纯天然圆木,造型别致与众不同,非常具有观赏性。</h3> <h3>塔公夕阳云朵</h3> <h3>  藏猕猴被认为是藏族祖先,类似于印第安人的图腾崇拜,可以说猕猴是古代藏族的图腾之一。猕猴神话在藏族社会的影响最大,民间的歌谣中也以猴菩萨和岩罗刹为藏族的祖先。</h3> <h3>  色达天葬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色达是藏语“金马”的意思。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h3> <h3>天葬台,灵魂升天的地方</h3> <h3>  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之一。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h3> <p>壮观的僧舍</p> <h3>僧舍天梯</h3> <h3>寺庙与佛堂</h3> <h3>甲居藏寨,大山里的村庄</h3><h3>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h3> <h3>巴丹古碉<br></h3><h3> 巴丹梭坡乡的古碉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神秘的传说。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从用途上看,有用作战争的防御碉,传递情报的峰火碉,有用来求福保平安的风水碉,避邪祛祟的伏魔碉</h3> <h3>碉楼内部结构和布局</h3> <h3>沿途美景图片集锦</h3> <h3>公路美景视频集锦</h3> <h3>317国道景色</h3> <h3>新都桥 虔诚的朝拜者</h3> <h3>美丽壮观的216省道</h3> <h3>美丽壮观的217省道</h3> <h3>211省道,大金河风貌</h3> <h3>四姑娘大雪后形成的雾凇,山顶云雾笼罩景色绝美色</h3> <h3>结束语:激情放飞的十一天独自用内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辽阔,用智慧把大自然的美精雕细琢后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并将美好的记忆用文字和图片永久珍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