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游戏课题为抓手,幸福幼师话幼教”。2019年3月23日上午,区幼儿园谢红梅工作室开展了“读懂幼儿,探寻游戏本质”为专题的课题研讨活动。</h3> <h3>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具有“自由性、主动性、愉悦性”的自主游戏才是真游戏,是游戏的本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读懂幼儿,更要去探寻游戏的本质。</h3> <h3> 《诗经》中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幼儿教师在实施游戏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反复的思考与打磨,因此,“让游戏更多地承载幼儿学习的功能和快乐的元素”成为工作室成员值得研讨的课题。</h3> <h3> 每一片叶子都有阳光的沉淀,同时又有着自己的脉络。理想的幼儿游戏活动与现实总有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h3> <h3><font color="#010101">【研讨篇】——研讨模式以游戏案例共享为源头,工</font>作室成员把自己平日工作时捕捉到的游戏图片(视频)作为研讨素材,相互交流,积极互动,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h3><h3></h3> <h3> 本室成员以具体详实的现场资料为研讨素材展开相互交流、研讨反思的研讨活动。城关幼儿园北园欧阳学玲老师认为:使幼儿游戏材料丰富化和多元化才能有“不期而遇”的相遇——优化游戏材料;大田中心幼儿园邱悦老师则觉得:“风和细雨”的润泽——推进游戏情节;茅店中心幼儿园张晗老师表示:“润物无声”的引领——关注教师支持;田村中心幼儿园刘紫连老师以自身经验分析:“自然开放”的延伸——拓展游戏互动。</h3> <h3>【课题篇】——让游戏更多地承载幼儿学习的功能和快乐的元素。课题研讨从游戏精神、游戏与课程的整合、游戏与教学的整合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课题。</h3> <h3> </h3> <h3> 工作室成员在研讨中积极转变观念,逐步养成以探索研究的眼光去审视幼儿园日常游戏活动,养成“查找——发现——探究”的思维习惯,从而积累相关经验,促进课程游戏化能力的发展与提升。</h3> <h3> </h3> <h3> 又是一年樱花开,同心奋力钻教研。从转变观念入手,以教研为手段,积极探索幼儿游戏的新方法、新途径。尝试幼儿园教师课题探究,大胆发挥教研新式,集教研课题相融,促幼儿教师发展。</h3> <h3>文字编辑 : 易雪芬 </h3><h3>审 核 : 谢红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