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伴着春天的柳绿花黄,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虽父亲已去世39年之久,但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回荡在我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我感觉父亲没有去世,只是远行了,不能与我们见面。
<br></h3> <h3> 那是一个心情焦虑和紧急状态的伴晚。我急匆匆赶赴同济医院,父亲食道癌放疗整一年后,病情持续恶化。
我和母亲遵医嘱把父亲从高干病房转到危重小病房接受最后的治疗,天空淅沥的细雨和着我及探望父亲的舅舅、舅妈、表哥送行的泪水,气氛凝重得仿佛要冻结。<br></h3> <h3> 父亲的食道癌已转移到喉咙,几周前声音沙哑说话很费力也难以进食,此时只听得见父亲难受的喘息声,医生在做胸外心脏按压,插入静脉注射管,检查心跳频率,血压⋯⋯我目睹濒死的父亲已无意识了,但对我们亲属来说,这其中的残忍有时候真的不忍直视。除非亲眼所见,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个抢救惯例中最后几分钟围满了医生那种毫无人性的冷静。我站在床前,此时父亲的喘息声已没有了,医生们也散开了,父亲身上只留下各种管子、线……
我紧握父亲清瘦的大手,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表哥在给父亲换干净的内裤内衣,此时我心里空荡荡的,苦闷、无助。<br></h3> <h3>
去年冬季三个疗程的放疗刚完,湖北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复查说父亲的食道阴影已消失了,虽每周我几次陪着父亲在居住的硚口由单位司机开车前往当时湖北省唯一有放疗仪器的近郊南湖湖北省肿瘤医院治疗。路途不但遥远而且路况还是黄泥巴路坎凹不平,我从小就晕车,我放弃了刚毕业就做打字员的工作,每天陪伴我亲爱的父亲治疗、散步、照顾他的生活。当我们看到的复查结果,虽当时寒风凛冽但心里热乎乎的,看得出父亲的心情也是愉快的。从放疗完到第二年4月,12个月的幸福时光,我已习惯了有父亲共同生活的享受天伦之乐的岁月。
我们儿女们沐浴父亲的关怀现长大了也参加工作了,可父亲却渐渐年老体衰而且得了重病。<br></h3> <h3> 治疗、看小说、散步,是父亲人生最后时刻的三部曲。我每天紧张工作了一天,回病房能看到父亲也有一种幸福感。没想到父亲这么快就病情复发离我们远去,我的内心难以释怀。
父爱无声,情缘如山。在我眼里,父亲是一本厚重的书,是值得一辈子细细品味的人生教科书。<br></h3> <h3>
在父亲的人生字典中,永远都写着坚定,您是那样的热爱党和毛主席,坚信共产主义,您作为党的干部身居高位而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平易近人、清正廉洁的作风,在那十年动乱岁月里受不公正待遇而沉稳不乱的气度和磐石般不变的信仰令大家敬仰;在父亲的人生字典中,永远都写着奋斗,您不论是在延安抗大和鲁艺那峥嵘岁月,还是解放后您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和平年代里始终您的人生的脚步总是那样坚实;在父亲的人生字典中,永远都写着刚强,再苦再难特别是癌症转移后剧烈的疼痛他都不曾有过叹气和泪水;在父亲的人生字典中,永远都写着博大和善良,您古道热肠、扶危济困,严于律已、不谋私利,为国家奉献自己、照亮他人而不求回报。<br></h3> <h3> 亲爱的父亲,您和妈妈养育我们兄妹三个,自幼对我们疼爱有加,言传身教,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真诚无愧。您教我们学会生活,希望我们事业有成,子孙幸福。您没有给我们留下用不完的财产,但您给予我们做人的道理却远远胜过那诱人的金山。近年来女儿为您撰写的纪念文章——“克己奉公的齐妈妈”已选入《清风颂》由武汉出版社刊发,记叙了您一心为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高大形象。还有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征文的——“延安精神永驻我心”获得一等奖。此文回忆了您在延安的抗战经历。我真心希望,作为革命的后代,一定要保持这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您在九泉之下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br></h3> <h3>
无论是老战友、老同事及邻居都说您无愧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人生榜样和精神标识。
往事如烟,思念切切。想起我读书时代父亲总是开会出差,时常与我们儿女聚少离多,现在,我们也当您是出差远行,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br></h3> <h3>您的长女齐小青写于2019年清明节前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