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清渠,春暖花开

曦霖

<h3>春天又来了,看着院子里盛开的白玉兰花,让人忍不住想和她有个约会。昨天下午,突然有一个冲动,我要去约会。去哪儿呢?春天到处有,但我最想独自漫步赏春。对我来说沿着市区的东风渠寻春,是一个最方便易行的选择了。顺着市内东风渠一直可以到东区,那里的春天少了些人的喧闹,是约会的最佳选择。我徒步出门,看到路边有很多蓝的绿的黄的公租自行车,突然想起自己很多年没骑自行车了,何不骑车到东区,再步行走回来?!拿着手机,比划了半天,总算打开了一辆自行车,骑上去,向东区出发。多年没骑这脚踏车了,骑起来,还真有点费力。但心情超级好,对我来说,快乐真的不在拥有什么奢侈的享受,简单就好。</h3> <h3>大概骑了一个半小时,到了东区。把自行车在路边一放,人就可以自由行动了。公租自行车真方便,需要可以随时骑,不需要随时放路边。这种方便诺干年前真是不敢想,七八十年代,买个自行车要托关系找票才能买到,一辆名牌自行车骑着,不仅是财富的炫耀,更是地位和权利标榜。记得我八十年代初,上班买的第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是父亲通过当时地委的什么干部搞到的票买的,当时我真的珍惜得不得了。放在什么地方都不放心,总怕丢了。那时丢车是常见的事儿。现在的孩子,估计听说丢自行车都是新鲜事儿,物质极大丰富了,贼也与时俱进了,高技术含量的诈骗替代了小偷小摸。</h3> <h3>下车在东区步行走来。远远看到一个独特的踏春人,不知什么病魔把他的身躯弯成了这个样子,他手里拿个凳子,走几步就坐下来休息一下,眼睛几乎只能看到脚下的地面,但他还是坚强的走出来,感受这温暖的春天。同在蓝天下,春天给每个人的阳光都一样多,只要你去拥抱,春天就在你心里。我想此时的他,和我一样都感动着春天的恩赐。</h3> <h3>顺着东风渠漫步走来,满眼的春色让人欢喜不已,花艳草嫩水清风香,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切都是这么洋洋洒洒彰显着春天的魅力。我沿途观花赏景,在渠边看到有几条落地的柳枝条,顺手捡起,童年的记忆打开了。小时候家里楼后有一排老柳树,初春的时候,柳树刚刚吐出嫩芽,柳絮才冒头,会爬树的男孩子就上树折树枝,摘柳絮芽,回家让家人做蒸菜吃。这样的好景不长,柳絮很快就开花结果,漫天飞舞了。这时候女孩子喜欢把白白软软的柳絮收起来,比比谁的棉团的大,还想着把她当棉花给妈妈用;男孩子就野蛮些,常常把落在地上的一片柳絮,用火柴点着,看着火苗从这头烧到那头,好不惬意。</h3><h3>对折下的柳枝,我们会用手一拧,枝皮和枝干就分离了,用牙咬住枝干拉出来,就能做柳笛了。那时候我们手里都有一把长短粗细不同的柳笛,吹出来音色各不相同。粗的浑厚,细的高亢,长的低沉,短的嘹亮,一群孩子在一起比着吹,更有甚者,是几个放到嘴里同时吹,把春天闹得鸡犬不宁,大人常常把我们赶到一边去,嫌太闹心。那时候的孩子没什么玩具,就一个柳枝就玩得不亦乐乎。看来快乐与钱的多少无关,只要有一颗简单的心,快乐就随时有。</h3><h3>我拿着柳枝,兴致勃勃,顺手做了一个柳笛,用指甲把表皮一刮,一吹还真响了,对着渠水,尽兴的发了一通少年狂。</h3> <h3>东风渠真是今非昔比,前些年,东风渠就是一个臭水沟,在渠边走,恶臭常常熏人难忍。记得女儿上初中时,她班有个女同学开玩笑说,如果我掉到东风渠里,不会被淹死,一定会被熏死,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掉到水渠里熏死的人。这个玩笑我当时听了笑了半天,孩子的语言太犀利生动了,至今记忆犹深。如今的东风渠,可真是旧貌换新颜了。政府为了治理这个渠真是花了大力气了,今天终于还百姓一个明澈清水。沿途我看到有挖掘机在渠道的一段清理淤泥,有一辆自行车露出了淤泥,。曾听说市内租用自行车被人恶意破坏很多,这车应该不是人骑到渠里的吧?按照常理,谁家不用的自行车也不会扔到水渠里吧?那这车是有人故意所为扔的吗?只是猜测,不得而知啊。</h3> <h3>在渠里,我看到了一群叫不上名字的水鸟在水面上游戏,并不时地扎到水里,应该是在觅食。那渠水里一定有鱼虾了,这里的生态看来已经形成良性循环,鱼游鸟鸣花香草绿人欢乐。</h3> <h3>随走随拍,渠边的花开得这么娇艳,姹紫嫣红,各展风姿。我认得花名有限,看得心花怒放,但叫不上几个名字,可并不妨碍我的陶醉,她们都是春天的使者,带着自然的美丽闹春来了,我尽心享受就行了。</h3> <h3>嫩嫩的绿芽让人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h3> <h3>看着满树的花朵,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闹字,这么茂盛的花,开得这么肆意,这么争先恐后,这么高调张扬,用百花迎春形容真不过瘾,就是在闹春呢,把春天闹得人声鼎沸,春意盎然,光彩夺目,应接不暇。</h3> <h3>一对母子,要借春风把手中的风筝放飞。这风筝小时候我玩过,后来带女儿玩过,如今不知多少年没放过了,看到孩子飞快的想把风筝拖起的样子,我也有了放风筝的冲动。</h3> <h3>风筝在孩子的手里飞起来了,梦也在风筝里飘放了。</h3> <h3>渠道边,一对孩子从小笼子里放出一只小鸡,这绒毛团一样的小东西一下就让我走不动了。孩子永远都是最喜欢小动物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小,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很单纯,单纯的美最容易打动人。看到他们对小鸡的那份呵护喜爱,让我想起了女儿小时候也养了两只小鸡。当时她是那么尽心,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就抱着装小鸡的盒子去草地了。草地上有许多孩子,她要让小鸡在草地上寻食玩耍,还要关照着不被别的孩子踩着,真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样日复一日,小鸡竟然让她养大了,大约长得有半斤重,箱子也装不住了,住的楼房空间太小,女儿又不舍得让杀,最后只好送农村她奶奶家了。女儿为此还哭了一场,现在想想还心痛,但也实在没办法。</h3><h3>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使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天性慢慢就少见了,不知道是人的悲哀呢,还是人的成长?</h3> <h3>孤单的小鸡。听孩子说,他们买了两只,那一只死了,就剩下一只了。</h3> <h3>男孩子是这样和小鸡玩耍的。</h3> <h3>女孩子就是这样和小鸡相处的。</h3> <h3>可爱的孩子和小鸡,让人心动。</h3> <h3>天渐暗了,渠边的玉兰花在晚霞中开得如痴如醉。</h3><h3>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人心旷如怡的陶醉。</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