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怀着对祖国南疆的憧憬,四人商议后,说走就走,选择了《四国风光经典版》,奔赴南疆。</h3><h3>之前旅行多为乘飞机,此次尝试坐火车出行。二月二十八日晚,我们乘坐济南发往广西南宁的k1137次列车,乘着夜幕,踏上了向南的征程。</h3> <h3>济南到南宁全长路线2067公里,夲次列车途经31个车站,穿跨六个省,其中革命贫穷老区江西省设点7个站(体现了铁路精准扶贫政策,约占近四分之一),运行36个小时。</h3><h3>虽然时间长些,但乘坐卧铺,沿途观景,别有一番风情。</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3月2日上午火车抵达南宁。<br></font><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line-height: 1.8;"><font><font color="#ed2308">南宁</font></font></b></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010101">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古称邕州,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着壮,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近700万。南宁别称绿城,凤凰城,五象城,分别因市内有凤凰岭,五象岭而得名。</font></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010101"></font></span></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010101"></font></span></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010101"></font></span></div></b></h1> <h3>在南宁仅有半天的时间,我们选择到南宁著名景点青秀山风景区(5A景区)观赏。</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青秀山风景区</font></b></h1><h3>青秀山,原名青山,又称泰青峰,位于南宁市东南面约五公里。峰峦起伏,雄奇秀拔,林木青翠,古榕参天;有岩有洞,岩幽壁峭,有石有泉,出泉甘冽。面临邕江,后倚群峰,气势雄伟,风景绝佳,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青秀山风景区包括凤凰岭,凤翼岭和青秀山,海拔高度八十二米至一百八十九米,气候宜人,奇山异卉,四季常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青秀山正门</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青石而坐</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环绕风景区运行的小火车</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湖畔</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第二天早七点,我们乘大巴赶往广西边境小城——东兴市。到东兴200公里,约3个多小时抵</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达。</span></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东兴</b></font></h1>东兴,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县级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广西南部,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东兴有世界三大红树林示范保护区之一的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有京岛风景名胜区、屏峰雨林公园等国家4A级景区,有大清国一号界碑、中越人民友谊公园、民国“南天王”陈济棠故居等历史文化景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大清国五号界碑</font></b></h1><h3>大清国五号界碑,是光绪十三年二月(即1890年4月14日)钦州知州李受彤所立,此碑已过100年历史。</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中越友谊大桥</font></b></h1><h3>中越友谊大桥横跨北仑河,是中越两国关系发展的象征和缩影,是连接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大桥全长111米,桥中间有一条斑马线,是中越大桥管理线,亲身体验“跨一步而出国,退一步就回家",两国的国旗分别在大桥的两端矗立飘扬。</h3><h3><font color="#010101">站立之处即为中越友谊大桥</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东兴市矗立的中国界碑</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越南芒街市——越方界碑</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span><b><font color="#167efb">芒街市</font></b></h1><h3>芒街市原是广宁省海宁县辖的芒街镇,1994年10月越南政府批准芒街为“口岸经济区”(自由贸易区)。1996年,越南政府批准芒街升格为县级镇,同时撤销海宁县,统一归芒街镇管辖。2008年,越南政府正式批准芒街升格为芒街市,为3级市。</h3> <h3>越南导游</h3> <h3>办理入境越南手续后,乘旅游车前往越南下龙市。</h3><h3>越南公路发展速度较慢,公路建设仅相当于我国八十年代水平,全国仅有一条高速公路,还是我国援建的。沿途看到不少进口的车辆,但无一个为中国制造。我们背后乘坐的旅行车也是曰式产品。</h3><h3>到下龙市虽说只有二百多公里,但跑了四个多小时,晚上九点才抵目的地。</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下龙市</font></h1><h3>下龙市,旧称鸿基市,是越南广宁省的省会所在地,位于越南东海岸。气候为受海洋调节的热带季风型,因<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近越南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下龙湾而得名。</span></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5><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下龙湾</font></b></h1><h3>下龙湾是越南北部湾的海湾,山海秀丽,为旅游胜地,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11月12日“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公布,下龙湾榜上有名。</h3><h3>下龙湾位于越南下龙市,为典型喀斯特地貌,数不清的小岛促著述矗立在碧蓝的海面上,将下龙湾点缀得特别有味道,并有世界奇观之称,由于下龙湾中的小岛都是锻石岩的小山峰,大大小小的岛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1553平方公里的海湾内,形式各异,景色优美,在<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广大而平静的海面上,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3000多座小岛星罗棋布地矗立在碧蓝的海面上,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蓝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淡淡的白云;海水清澈透明,鱼虾成群在水中悠闲地游动;挂着白帆的渔船不时在不远处的海面上驶过,时而还有白色的海鸥从头顶上掠过。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游览,使人感到仿佛是在仙境中一般,令</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人陶醉。</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乘坐游船的</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下龙湾客运码头</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乘坐游船游览下龙湾的海面别有风味</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站在船头眺望</font></h1> <h3>在15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耸立着3600多座大小不一、千姿有态的喀斯特地貌的山石、更以其"海美、山幽、洞奇"三绝而享誉天下《狗爬山、香炉山、斗鸡山》等数不胜数的美景尽收眼底。</h3> <h3>香炉石位于木头岛的东南面距旅游码头约5公里,有着纤小的底部。对一般越南人和当地渔民的信仰来说,香炉烧香表示希望能够同天地,祖先心灵相通。因此,香炉形象在当地人民的心目中是很亲切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狗爬山</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大姆指</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蛤蟆石</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穿好救生衣 </font></b><b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167efb">乘坐快艇</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167efb">游览《月亮湖》</font></b></h1><h3><font color="#010101">月亮湖是一个360度皆为垂直绝壁的封闭海湾,空灵幽闭,湖水清澈见底,水平如镜,因从上面俯瞰,圆如滿月,因此得名月亮湖。</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可惜麾托艇乘风破浪,速度飞驰,快艇左右挺晃,上下颠簸,吓得我们不断惊叫,只得紧紧抓住船舷,无法将各种美景收入镜头。这种惊险的感官刺激直到我们返回到游船上还始终笼罩着心头。</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改乘人工摇槽舢板小船</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抢拍美景</font></b></h1> <h3>海上遇到的各国国籍的游客很多,这是俄罗斯游客</h3> <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由于下龙湾中的小岛都是石灰岩的小山峰,且造型各异,景色优美,与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曾到过这里旅游的中国客人都亲切地称下龙湾为“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上桂林”。</span></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海上桂林---下龙</font></b></h1><h3>“不到下龙湾,就等于没到越南”,这话千真万确。在1500平方千米的海面上有3000多座山岛,星罗棋布,姿态万千,这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充满了人类,民间传说使下龙湾充满了神秘感,其名称也与此有关。下龙就是“龙从天下降到海中”,传说下龙湾是由一条龙形成的。一条龙降到海上令海水流如各个低洼的地方,在一阵阵海潮涌入之后,数以千块嶙峋的山石就高高低低地涌现在海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惊讶洞</font></b></h1><h3>惊讶洞是下龙湾上最宏大,美丽的岩洞之一,其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分外,中,内三间。洞顶无数的小窝是惊讶洞最令人称奇之处,在1938年出版的下龙湾旅游介绍书中,法国人把该洞命名为“惊讶的岩洞”。</h3><h3>惊讶洞的洞口很平常,但进得洞来你就明白它为什么叫惊讶洞了:洞顶都是无数的小窝,游客进洞后仿佛走在云纹密布的天空下一般。</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越南最浪漫、最漂亮的岛屿</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天堂岛</font></b></h1><h3></h3><h3>越南的“天堂岛”只是个俗称,也有人称之为“神仙岛”,实际名称叫迪独岛,位于世界七大自然遗产之一——越南下龙湾南面。</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span></h1><h3>天堂岛由岛屿、海水和沙滩三部分组成。天堂岛附近的海水清澈的让你陶醉,因为清澈,海水蓝的透着绿,像一块蓝宝石,又像一块翡翠,天堂岛的最高峰有200多米,整个岛屿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登顶极目远眺,蓝蓝的大海被群岛环绕,翠绿的岛屿又成为大海最美的点缀,一条条船只穿梭其间,无意间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h3><h3>照相后方雕塑为前苏联第二位宇航员季托夫,1962年到访时与胡志明一道游览该岛。2015年越南为纪念这次登岛在岛上建了该雕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天堂岛沙滩</font></b></h1><h3><font color="#010101">细白的沙滩上可以玩耍各种沙滩游戏</font></h3> <h3>天堂岛夜景</h3><h3>各种游船环绕四周,船上放射出的彩色灯光争相闪耀。</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天刚蒙蒙亮,我们又启程赶住河内</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越南首都——河内</font></b></h1><h3>河内隶属越南,地处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与墩河汇流处,四周分别与河北省、北太省、永富省、河西省接壤,是越南全国的交通枢纽。 作为越南首都和第二大城市,融合了1000多年的历史和现代化的发展。河内丰富的历史文物,遍布的名胜古迹,使它获得了“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称。公元前257年建城,称为“古螺城”。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428年曾经是中国故地,被中国不同的朝代所占领。1428年黎朝的开国先祖黎利击退明军,建立黎朝,改称东京。1831年改为河内,沿用至今。 河内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面积为920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人,拥有河内大教堂、三十六行街等。</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巴亭广场</font></b></h1><h3>位于河内市中心,还剑湖西北,广场长320米,宽近100米,巴亭广场东侧高耸着胡志明主席的陵墓,墓前的花岗岩石壁上镌刻着胡志明的名言“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墓西北是胡志明在河内的旧居,西南面有胡志明博物馆。博物馆前有著名的独柱寺。从胡志明陵墓沿雄王路往北,右边是越共中央机关办公驻地,中央领导人也在这里会见外宾。雄王路左侧是主席府,是越南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主席府广场是外国高级代表团来访时举行欢迎仪式的地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巴亭广场</b></font></h3><h3>巴亭广场位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市市中心, 面积约有天安门广场的三分之一。是越南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周围有政府办公机关和外国大使馆。 巴亭广场是举行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说首都河内是越南的心脏,那么巴亭广场可以说是河内的心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胡志明博物馆</font></b></h1><h3>胡志明纪念馆主要展出胡志明主席生平事迹、手稿、生前使用物品、越南人民和外国友人赠送的礼物等。不同于一般政治家纪念馆的庄严肃穆,这里的布展颇富艺术气息,展台随展品性质设计得多姿多彩,展区灯光设计也各具特色,还运用了大量的背景绘画、富有寓言意味的装置。这些设置仿佛在暗示参观者,胡志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是一位浪漫的诗人、画家。</h3><h3><font color="#010101"> 胡志明博物馆有五层,其落成典礼是在1990年9月2日,即胡志明诞辰100周年之际举行的。</font></h3> <h3>背后是胡志明墓</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胡志明墓</b></font></h1><h3>位于巴亭广场中央,1976年在苏联帮助下建成。胡志明是越南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逝世于1969年9月2日,享年79岁。 为了纪念胡志明主席,越南党和政府决定在巴亭广场修建胡志明陵,永久保存胡志明的遗体,以供后人瞻仰。</h3><h3>胡志明陵由前苏联专家设计,其建筑风格是列宁陵和越南民族风格的揉合,外墙装饰使用了越南名贵花岗岩和大理石,内部结构使用越南多种最名贵的木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主席府</font></b></h1><h3>主席府位于越南河内市巴亭郡百草公园一号(前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现主席府是越南国家主席的办公所在地。</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胡志明主席故居</font></b></h1><h3>主席府大楼是一栋法国式4层建筑,大楼正门上面中央高挂越南国徽,为越南国家主席出席会议和接见来宾的场所。</h3><h3>主席府内的胡志明主席故居供游人参观,这里也是越南人民无限敬仰的领袖、民族解放英雄和世界文化名人――胡志明主席革命业绩的重要展示地。胡志明同志从1954年底到1969年去世,一直在这里生活和工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独柱寺</font></b></h1><h3>独柱寺是越南独具一格的古迹之一, 位于河内巴亭广场西南,建于1049年的李朝。因该寺建在灵沼池中一根大石柱上而得名。</h3><h3>灵沼池为方形,池周砖砌栏杆。寺为木结构,亦方形,每边 3 米,四面带廊。据传李太宗梦见观音菩萨手托婴儿,立于水池莲花台上,不久得子,乃下令仿出水莲花建寺,故独柱寺似出水莲花。<span style="line-height: 1.8;">石柱直径 1.25米、地上高度4米,象征花梗,石柱四周的 4根木支架如同花,寺身及四边微翘的屋檐,构成花瓣。寺正面檐下悬匾 ,匾题“莲花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独柱寺原寺建于1049年,1954年法国撤军时被炸毁,仅存石柱,1955年在原址依原样重建。</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越南军事博物馆 </font></b></h1><h3>越南军事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12月22日,位于列宁铜像旁,胡志明主席陵墓以东六百米的首都河内中心的国家级六家博物馆之一。此地有著名的古老建筑——河内旗台。它于1805年动工,1812年落成,界线180米,高达31米,被列为国家文化遗迹。军事博物馆是由越南共产党和胡志明主席缔造和领导的越南人民各武装力量的生动史书。</h3><h3>越南击落的一架美机残骇。</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从河内驱车赶往越中边境——老街</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越南老街</font></b></h1><h3>越南西北部边境城市,黄连山省首府。在红河与南溪河汇流处,隔南溪河与中国云南省河口县相望。因被法国殖民时间较长,城内很多建筑都具有浓厚的法国气息。是重要交通枢纽,河内-老街铁路终点站。公路通孟康、瑞雄、越池、宣光等地。</h3><h3>背后即为海关。办理出关手续,返回祖国的怀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中越边境——云南河口</font></b></h1><h3>位于云南省的南端,滇南明珠、边境开放城市、国家级口岸,是滇越铁路、公路及红河航道的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河口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的重要进出口通道。</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河口市区街景</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河口街区健身中心</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凌晨,冒着细蒙蒙小雨,乗火车从河口四个小时后抵达云南玉溪</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背后为玉溪市火车站</font></b></h1><h3>玉溪市,为云南省第三大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北接省会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总面积15285平方千米,人口230万(2010年)。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玉溪市因粮食高产,烟叶质地优良而享有“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的美誉。</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在乘车赶往西双版纳路上穿越世界第一高架连孔大桥</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红河大桥</font></b></h1><h3>在昆明通往泰国的G213高速公路上,有一段跨越云南元江(由元江至磨黑)的高速公路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现被冠名为红河大桥。此桥长801米,宽20余米,桥的最大跨径265米(是中国第二大跨径桥),桥面距江面高度163米,是迄今同类同型桥梁中的世界第一高桥。</h3><h3>红河大桥只是在建成时为世界第一高桥,法国米约大桥于2004年12月14日正式竣工,现为世界第一高桥。米约高架桥因坐落在法国西南部的米约市而得名。大桥堪称钢筋水泥建筑的杰作,桥体总重达29万吨,有一个3.6万吨的钢制结构桥面。该桥属斜拉桥,设计寿命120年,各项指标均属世界一流。</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游览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font></b></h1><h3>经国家批准,在墨江县城登高价修建了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园,1997年建好,标志园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截北回归线上500米地段,间以“太阳之路”、“夸父追日”、“北回归线之.等建筑小品,雕塑以及主体标志,并通过技术手段精确地展示北回归线的地理位置及变化,使人们每年夏至均可在此“捕捉”到北回归线的身影。</h3> <h3>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位于墨江县城西、昆曼大通道墨江段东侧,是昆明通往普洱及西双版纳的必经之地。景区以“北回归线文化”为主题,始建于1993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它融天文、地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被云南省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是普洱市第一批AAAA级旅游景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老挝出境通行证采集证件信息中心</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屹立在中缅边境边的</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独树成林</font></b></h1><h3>独树成林位于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距离打洛镇政府以南3.5公里,靠近中缅边境的地方。这是一棵古榕树,有900多年的树龄,共有34个根立于地面,树高50多米,树幅面积2000多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古榕树参天屹立,近看气势磅礴,它早已具备了生命灵性。</h3> <h1><b><font color="#167efb">神圣的中国国门——中缅边境中方界碑</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中方界碑</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中缅边境小镇——</font></b><b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167efb">打洛口岸</font></b></h1><h3>打洛口岸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与缅甸接壤,距缅甸景栋80公里,距泰国米赛仅239公里,距泰国清迈550公里,距泰国首都曼谷1250公里,口岸区位优势明显。</h3><h3>打洛口岸作为云南省省重要的边境旅游贸易口岸。自1991年设立省级口岸以来,口岸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h3><h1>照相背后即为中国边境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39b54a">磨憨口岸</font></b></h1><h3>磨憨口岸与老挝磨丁口岸对接,是中老两国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口岸。磨憨是中国一个最南端的陆地边塞小镇,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 磨憨是我国213国道(兰磨线)的终点,与老挝13号公路对接,东盟大道横贯小镇南北,长约300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font></b></h1><h3>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其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76万,首都万象。 老挝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分。13至18世纪是南掌,之后受暹罗和越南入侵,后来又受法国入侵,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独立,1975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也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已同138个国家建交。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 老挝和中国于1961年4月25日建交。老挝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大业。</h3><h3></h3> <h3>在磨丁当晚,观看了人娇表演</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磨丁秀》</font></b></h1><h3></h3><h3>《磨丁秀》从灯光舞美到星级人妖演员整个团队均为泰方人员。剧团致力为世界各地游客呈现融合中、老、泰、缅、越、柬等异国特色色,多元化的演绎方式达到了精彩绝伦的整体效果。舞动着婀娜腰肢的红艺人,撩骚着最香艳动人的情愫,给游客留下难忘印象。</h3><h3>按照要求,整个潢出不允许拍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磨丁</font></b></h1><h3>磨丁位于老挝琅南塔省,距琅南塔约50公里,距老挝首都万象730公里,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口岸接壤,总面积34.3平方公里。磨丁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3%。1993年,中老两国确定将中国磨憨口岸、老挝磨丁口岸设立为两国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中、老、泰三国联合修建的昆曼国际大通道通过磨丁口岸,辐射东南亚各国,同时,磨丁也是中国泛亚铁路进入东南亚的重要口岸,是中老铁路的首站。2009年,老挝政府建立磨丁经济特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磨丁古镇</font></b></h1><h1></h1><h3>中老边境的老挝境内的“磨丁古寨”。据说,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面纱的村寨。神秘古寨的建筑不仅仅沿用传统的印度风格成穹形,屋顶有一到三层的壁凹,低垂到几乎接地,顶和柱子都要用木头建造。<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上去,寨子小小旧旧,而且显然脏乱差,并不像印象中国内的古寨那种风格,简直没得比。磨丁村有三百多户人家,是多个民族混杂居住的寨了,以傣族为主,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其次是老龙族、老听族、哈尼族和部分汉族等(汉族在老挝是属于少数民族),感受老挝人最真实的生活。</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3>磨丁新村不远,有个生产矿物质食用盐,约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在老挝十分有名,盐场至今沿用着传统古老的制盐工艺……</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结束磨丁古寨参观后返回国内赶往景洪</font></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font></b></h1><h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 “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有不少珍禽异兽,如亚洲象,犀鸟,孔雀,黑冠长臂猿等。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树、红光树、云南肉豆蔻、美登木、三尖杉等。</h3><h1>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与泰族姑娘合影留念</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傣族手抓饭</font></b></h1><h3>傣族手抓饭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特色美食:它是先在桌子上铺一层冼干净的巴焦叶,然后上菜,菜是对称摆放,米饭放在桌子中间;有大米饭和紫米饭,上边用鸡蛋来点缀,正中放的是辣子鸡。</h3> <h3>傣族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民族, 来到云南,我们或许非常畅想西双版纳的绝美风光,会憧憬香格里拉时尚中透着古典的气质,也会翻山越岭穿过无数荆棘只为一看碧蓝青翠的丽江,但是,云南的傣族村寨同样拥有与这些自然风景媲美的美丽。树林里古朴的小村寨,它们隐藏在深深地灌木丛里,周围被各种高大的树木环绕,好像沙漠里的一片绿洲,又像大海中一处绝美的小岛,置身森林中,视线里猛然出现这么一片村寨,热情好客的傣族人拥有很多有意思的民俗风情,我们比较熟悉的自然是傣族的泼水节了,每年到了一定的时间,每个人拿着盛满水的小盆,边跑边泼,村寨里荡漾着清新的笑声,当我们来到这些村寨,我们也会体验这里的一切轻松快活的生活。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曼听公园</font></b></h1><h3>曼听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景洪市曼听路35号,占地400余亩,有保存完好的500多株古铁刀木林及植被,园内有山丘和河道,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以前是傣王御花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景区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在公园的佛教文化区,建有仿国家一级文物而建设的曼飞龙白塔和景真八角亭。还有西双版纳总佛寺,是西双版纳的佛教中心,佛教文化中心。</h3> <h3><b><font color="#167efb">曼听公园景区内塑有周总理泼水纪念铜像、周总理纪念馆等</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4A级景区——橄榄坝傣族园</font></b></h1><h3>位于景洪东南约30公里处的勐罕镇,几百户傣族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所以这里具有浓郁热带风光和民族色彩,是傣家竹楼及水上风光的结合。</h3><h3>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得名的。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坝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h3><h3>橄榄坝意为“宫廷花园寨”,里面有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景区内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和花卉布满整个村寨,树丛中掩映着座座傣家竹楼,赏心悦目。</h3><h1></h1><h3>每年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期间,到橄榄坝镇上赶集的群众都要专程来这里游览、朝拜、欢度节日,非常热闹。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是西双版纳唯一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傣族园浓缩了傣民族文化的精华,可谓"一日作客橄榄坝,夜夜梦回傣族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勐泐大佛寺</b></font></h1><h3>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就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据史料记载:“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在佛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169年。佛寺于2005年开始重建,于同年3月9日举行了大型的土地开光仪式,于2005年5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开光仪式,佛寺于2007年11月3日一期工程竣工,竣工之时,邀请了海内外108位高僧为佛寺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州内外参加开光大典的各民族佛教信众达65万人之多。 占地面积400亩,佛寺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为国内外所独有。景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巧妙融入到景观及建筑群体中,充分展示南传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从万佛塔前广场俯视景洪市区,旖旎的热带风光尽收眼底。</h3> <h3>昆明,云南省会,享春城之美誉,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亦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气候宜人。昆明市灵秀而迷人,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在昆明火车站留念</font></b></h1><h1><font color="#010101">3月12曰中午,乘坐k492列车返程,14曰早回到济南,旅行结束。</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