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往西走,美不胜收 (1)</b></h1><h3><b>在家蛰伏了半年多,2015年9月7日,我又整理好行装,登上了西行的列车。第二天下午,我到了此行的第一站,西宁。西宁的新火车站,开工于2010年,经过近5年的施工,2014年12月23日终于竣工!其势够宏伟,施工期也够漫长,去年阿里三人行时差一点儿而未能见到它的雄姿,这次算是弥补了这小小的遗憾!在西宁逗留了一天,照例去莫家街沿街吃了碗装的酸奶、甜焙,在马中食府饕餮了酿皮、麻辣香锅、烤土豆。第二天又去吃了大碗的羊杂汤。说实话,西宁城里的景色已经吸引不了我了,但这里的美食却是来一次大餐一次,虽然价格已经比我前几次来涨了N多,其美味依然如旧,以后如果还有机会来,照样不能放过它们!</b></h3> <h3><b>地处黄河源的玛多县,距西宁488公里,县城海拔约4300米。玛多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2000年总人口10890人,原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洪荒之地。由于黄河源旅游区的开发,这个原和内地一个山村大小差不多的县城现在已扩大了数倍,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西藏阿里地区的尼玛、措勤等小县城,外来的游客、商家给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藏族牧民们带来了新的财富和希望!即使如此,小小的县城也只要20分钟就能一街不落的逛个遍。晴空万里的玛多县城,在夕阳的映衬下披着一身灿烂的金黄色,分外妩媚。</b></h3> <h3><b>黄河源景区是玛多真正的魅力所在!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的源头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可以说藏民族和华夏民族血脉相连吧,血缘至亲啊!黄河源泛指青海、四川、甘肃三省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河流域范围,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玛多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黄河源代表性的鄂陵湖、扎陵湖就在这里!</b></h3> <h3><b>鄂陵湖畔</b></h3> <h3><b>和我的司机师傅元旦尖措合影</b></h3> <h3><b>牛头碑,黄河之源的象征,纯铜铸造,重5.1吨,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的“黄河源头”字样。</b></h3> <h3><b>扎陵湖</b></h3> <h3><b>在回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这只猫头鹰被分割草场的铁丝网牢牢缠住,虽拼命挣扎,却越挣越紧,危在旦夕!元旦尖措师傅见状立即刹车,开门直奔它而去!我们车上其他人也都不敢怠慢,紧紧跟上!大家一起动手,小心翼翼的把已深深勒进它肉中的铁丝摘出来。小家伙开始见到生人还想拼命挣扎躲开我们,但剧痛使它力不从心,而且知道我们并无恶意而是来帮助它的,便顺从的安静下来。把它救出来后,大家仔细查看了它的伤势,翅膀和颈部伤势严重,不可能再飞起来了,在这荒野的偏远之地也根本没有兽医院或野生动物救助站,我们即使把它放在车上带回去也无力回天,只好把它放在原地,任它自生自灭了。分析原因,它肯定是在草原上扑食鼠类时看不见人类为划分地盘而使用的极细的铁丝网,一头撞进去了。物竞天择的残忍,人类自己相互间尚且如此,对这些弱小的生命,更是无暇顾及,呜呼悲哉!一个小生命可能就这么消失了,但它那无辜、疑惑、渴望、求助的眼神却牢牢印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抹不掉了!</b></h3> <h3><b>从玛多县去玉树的路上</b></h3> <h3><b>玉树,藏语意为“遗址”。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在结古镇,现在统称为玉树市。这里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派系的佛教寺院……,是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风水宝地。但2010年4月14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玉树几乎带来灭顶之灾,房屋古迹倒塌,生灵涂炭,全州、全国、全世界都为她悲伤,流泪。短短的五年,我可以说特意来看看这个曾经的伤心之地,令我惊讶的是: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了!</b></h3><h3><b>俯瞰新玉树</b></h3> <h3><b>废墟上重建的结古寺,我去时还在施工,规模比地震前扩大了。</b></h3> <h3><b>玉树新寨玛尼堆,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据说已有20亿块之多。新寨玛尼堆的创始人是加那多仁,明朝时期开始堆经石,至今已数百年了。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的藏族同胞就在玛尼堆旁相聚,或转玛尼堆,或送玛尼石,尔后围绕着玛尼堆跳舞,场面宏大,情绪热烈,极富感染力,相信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会被感动的!</b></h3> <h3><b>文成公主庙,别名“沙萨公主庙”,位于玉树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内,两边山峰高耸在高原蓝天之下,山上松柏常青,山下小河如诉。相传玉树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民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在这里长住些日子,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此庙已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也成为玉树地区一大圣地、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堂,香火旺盛,长久不衰,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玉树高原上的“洞天福地”。</b></h3> <h3><b>查杰玛大殿是西藏最大的佛殿之一,是类乌齐寺的建筑,座落在昌都类乌齐县类乌齐镇,用了四十年时间才建成。大殿兼有汉式、藏式、尼泊尔式三种风格;在屋檐的建筑上有藏式狮爪、汉族龙须和尼泊尔式象鼻。寺内有一尊藏东最大的佛祖像,高达十七米。藏历6月15日,类乌齐的仲确节,僧人和信徒都会来转经拜佛。</b></h3> <h3><b>本来计划从类乌齐向西走317国道到那曲、拉萨再绕行318国道去墨脱、察隅,但当年8月18日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将排龙一座钢桥冲垮,绕行的计划被打破,无法实行!没办法,临时改变决定去昌都-八宿-察隅-墨脱,再走回头路去芒康-盐井-德钦-中甸-稻城。我盼望、计划已久的走完317国道心愿,不知今生是否还能完成?!</b></h3><h3><b>走昌都就要翻越号称317线上卡脖子的朱角拉山。此山山高路窄,道路泥泞,最窄处只能单车通过,千难万险,惊心动魄!</b></h3> <h3><b>堵车了</b></h3> <h3><b>只好耐下心来欣赏这满山秋色!</b></h3> <h3><b>昌都城东边的河叫扎曲,西边的河叫昂曲(澜沧江最大支流),两河在昌都汇合后叫澜沧江。昌都城沿河排列。</b></h3> <h3><b>2007年我走318线去四川曾到过昌都,给我的印象是一座嘈杂、破旧的县城。短短8年时间,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宏大、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现代时髦都超乎我的记忆和想象,仿佛是一座新城拔地而起!</b></h3> <h3><b>昌都强巴林寺,1437年由宗喀巴弟子麦绛森.喜饶桑布创建,是昌都地区最大和主要的寺院,因主供强巴弥勒佛而得名。寺庙占地三百多亩,僧人名额二千五百名,最多时达三千人。</b></h3> <h3><b>参观寺庙时正赶上一场急雨,雨后的强巴林寺显得灵秀通透,仙气袭人,心中敬意倍增!</b></h3> <h3><b>大雨把昌都城也洗刷得素面朝天,妩媚动人!</b></h3> <h3><b>康巴汉子,虽然服饰已没有那么传统,但一看还是康巴汉子!</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