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 style=""><font color="#ed2308">千里上京 不负此行</font></i></h1><h5><i style=""><font color="#167efb">“国培计划(2018)”——海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访名校项目(足球班)学习记</font></i></h5><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正值阳春三月,沐浴在春暖花开的美丽海南岛的我们又开始在学习的道路上“充电”了,为了全面提高乡村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体育教学组织和实施技巧,开阔教育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我们海南96位来自各市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3月18日不辞路途遥远,千里上京,参加“国培计划(2818)”—海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访名校项目(足球班)学习。<br></h3> <h3> 2019年3月19日早上在北京市通州区红旗宾馆四楼会议厅举行开班仪式,兴奋、期待的心情一秒一秒地在血管里跳跃,等待着“开班仪式”拉开帷幕。各位培训的学员早早就在座位上等着……8点30分终于到了,培训班的负责人及专家门依次就坐,此刻一片寂静忽而掌声响起,虽然没有隆重的开班仪式,但是每个学员的心情却是高涨澎湃,此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因为大家亲临看到了足球资深评论员——张路老师,掌声再次响起,学员们的脸上都露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接下来主持杜宇老师逐一介绍各位领导及专家。仪式程序:1、刘蒙蒙负责人为开班仪式致辞;</h3><h3>2、清华大学校园足球国培讲师——刘林专家发言;</h3><h3>3、杜宇老师强调培训学习期间要注意的事项。</h3> <h3>项目负责人刘蒙蒙为开班仪式致辞</h3> <h3>刘林发言</h3> <h3>罗基鸣(海南培训院院长)发言</h3> <h3>张路</h3><h3>真是百“看”不如一见,心情如此兴奋又添惊喜,张指导笑容如此灿烂迷人</h3> <h3>杜宇(班导)强调培训期间的要求及注意事项</h3> <h3>学员们与领导和专家合影</h3> <h3>课程安排</h3> <h1><font color="#ed2308">一、独特见解,精辟实用的理论课</font></h1> <h3>1.张路指导的《校园足球的理念和方法》</h3> <h3>2.赵升龙“国培计划”指导专家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破冰活动”的讲座及参与式活动</h3> <h3>感触最深的是:幸福是个比较级,实在做人,踏实工作,知足常乐足矣。</h3> <h3>3.刘林—清华大学校园足球讲师的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演练</h3> <h3>实践演练</h3> <h3>4.胡凌燕专家的“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改革研究”</h3> <h3></h3><h3>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h3><h3>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h3><h3>1.运动能力:提高运动知识;学会运动技能;发展体能</h3><h3>2.健康行为</h3><h3>3.体育品德</h3><h3>胡老师的讲座精彩,内容丰富,理论结合案例分析,涉及体育教学的实用面广,开导性强,理论导向作用性强,对我们一线体育老师很实用。听了胡老师的课,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可以对自己前期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一个全新的反思,有利于今后工作的提高,有利于自己的专业素养全面发展……</h3> <h1><font color="#ed2308">二、跟岗访学,带着问题深入名校,对话名师经验交流。</font></h1> <h3><font color="#ed2308">1.实践观摩首都博物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2.深入一线,探寻校园足球教学的本质—访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font></h3> <h3> 这种“侵入式”的学习方式,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提高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观摩探寻过程中学习到足球课程教学本质面目。本次的观摩课由莫斯科外教执教,他的授课方法运用中西方结合,组织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校园足球课,他的授课内容是:足球的运控。我们学员一边观摩一边探讨,加上旁边的刘林指导给我们指点迷津,很开心,在这种轻松活跃的互动学习过程中阔视野,长见识。</h3> <h3><font color="#ed2308">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font></h3> <h3> 2019年3月26日星期二,北京,阳光明媚,但是冷气犹存,我们海南省中小学乡村体育教师访名校足球班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能近距离接触高质量的课间操活动和八喜足球教练的课,很有感触。</h3><h3> 首先,我们认真观看了附属学校老师组织的课间操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整齐的走到指定的位置,接着口令老师整理队伍,音乐响起,学生进行热身活动,然后进行广播操套路动作,武术操,跳绳,放松活动等等,孩子们精神饱满。学校组织执行不错,学生们练习很投入,内容丰富,适合小学生练习。</h3> <h3><font color="#ed2308">4.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访北京日坛中学分校</font></h3> <h3> 首先,我们很荣幸认识了国家级职业足球裁判徐富新老师,通过他的履历可以看出徐老师很务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具有工匠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我很感动,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一种福气,而且还特别尊重人,用积极,鼓励的方法来教育后人,真是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老师,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跟他多学点东西。</h3><h3> 其次,我们观摩了足球俱乐部两位教练的训练课。这真的是非常专业而且实战性很强的一堂课,课堂上队员们的精彩表现可以说是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连声叫好,掌声不断。</h3> <h3><font color="#ed2308">5.访北京金盏学校</font></h3> <h3>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今天北京又开始降温到5℃,天气冷了许多,但是寒冷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脚步。</h3><h3> 又是一个访校之旅,今天到访的学校是朝阳区的北京金盏学校,这是一个特色的校园足球示范校,距离市区半个多小时时间,虽说旅途不远,可车跑错道耽误了点时间,但是不影响学习之旅!</h3><h3> 车还没有到达学校,金盏学校老师就出来迎接。到校第一时间就去操场观看足球示范课,由关伟老师上的一节小学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运球》,其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积极认真,整堂课流程紧密,值得借鉴。</h3><h3> 第二节课也是一堂九年级的足球示范课,足球运球过人——脚背内侧脚背外侧变方向运球。由史俊老师向培训班老师们展示。其课教学流程流畅,内容多样,环环相扣,值得借鉴学习。</h3> <h3>足球课视频</h3> <h3><font color="#ed2308">6.我们的“足球梦”小足球,大舞台——访大兴旧宫一小。</font></h3> <h3> 2019年3月29日,星期五,国培计划“跟岗访学”最后一站,没想到也是最后一站的“压轴曲”——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第一中心学小校。</h3><h3> 像往日一样,向往访校途中的舟车劳顿——堵车引起的精神疲倦。没想到我们海南省中小学足球培训班的一行人却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从门卫室到多媒体会议室有老师代表,体育负责人及教练,中层领导,乃至校长都热情恭候我们的到来,此刻的画面不仅给我们带来场面上的激动和兴奋,更是一种“回家”般的温暖……</h3><h3> 一、视频上的“感染力”</h3><h3> 一开始给我们发放校园足球的宣传手册,播放学校的足球发展规划,校园足球的开展,学生日常训练视频,学生比赛视频,师生热爱足球运动的感言,家长对学校办学水平“口碑”式的高度支持力评价,教练团队介绍以及特色足球学校办学的成绩等等。</h3><h3> 二、语言上的“亲和力”</h3><h3> 屈彪校长欢迎礼的开场白,就给我们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触,对于我们的到来一点都没有主人公的严肃高傲——官架子,他平和的语调,紧密的罗辑思维,让我们感到很亲切,会议厅不断响起掌声和赞美声互换交替;王东 (足球负责人)介绍了校园足球足球三年发展规划和他的校园足球开展的艰辛历程,一份挚爱使他从“厕所”办公室开始付出的心血,坚守过程的认真执着,那份为足球献青春的无愧,为爱而愿意付出的热情,正能量的工作干劲励志着我们的学员。</h3><h3> 三、互动上的“开放式”</h3><h3> 互动交流没有一点约束,有困惑有问题通过交流,校长和教练给我们解惑指点迷津,校长幽默诙谐的语言给会场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特别是他对校园足球办学一些独特的见解,和对足球教育教学也是促成学校全素质教育的长远的办学理念;他对校园足球开展也有个性独特的见解:先竞技提高——以点带面 ——普及提高 ——梯队训练——人才输送,他对“政治足球”反对的个性不是每个校长都能做到的。与其说会议上的互动交流是一次理念上的洗礼,不如说是一场学习上的真正发生。</h3><h3> 四、观摩上的“侵入式”</h3><h3> 最后的观摩足球训练环节,是理论结合实际的“侵入式”学习,知识技能到运用技能就是在此环节中发生。该校的校园足球训练是很有系统的,梯队式训练模式,从一年级抓起,不同的教练负责不同的训练内容,有球性训练的,有运控训练的,有一对一运 控 射训练的,有分组比赛的……</h3><h3> 真希望我们的“足球梦”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执着认真去实现。</h3> <h3> </h3> <h3> 不得不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跟随名师的脚步,感受名校的文化气息,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是理论上的提升,更是知识技能转化为运用技能的一个过程和工作上的动力。学习永远是一个“探寻—反思—总结—再反思—求提高”的过程。十五天的学习之旅,十五天的收获;十五天的相聚结下余生的友情;同仁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永远走在教育教学路上……</h3> <h3><b> 哦!对了!在学习总结和展示活动中,我们儋州籍学员也忘不了要展演一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儋州调声《祝姑九点半》。顺赋儋州山歌一韵:</b></h3><h1><font color="#ed2308">千里上京春赶早</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国培求研步升高</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奋笔疾书孤影伴</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不负青春气自豪</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