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6000年文明重现黄帝古张国(第一集)

村子

<h3><b>推荐词:</b></h3><h3> 作者徐创性,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复员军人,革命老兵,书画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他在县读书馆工作了几十年,阅读了大量的史学史志,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厚的史学知识 ,他发现并撰写了《中华6000年文明重现黄帝古张国》一文。此文,列举了大量史料和历史文物,佐证了中华6000年文明史的发祥地《古郇都》位于今牛杜镇王寮村,铁匠营村一带。此书为广大史学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可读性,可参考性的珍贵史料。史海拾贝,希望大家喜欢。</h3> <h3><b>千古郇城红澜漫</b></h3><h3> 信步闲游临猗大街,你会享受一种特有的情趣和文化的自尊,成群的人儿聚会笑谈在郇阳广场的郇瑕奇石之下,南来北往的人儿奔忙于郇阳大街、郇阳市场,多少人仰望着高大的郇都医院和郇都大厦,又有多少人举杯在雅乐声声的郇都酒店和郇阳饭店,那郇阳街道办事处不远处又是郇阳清泉和古郇晚霞的小报,连法院门前也挂着两块山西省古郇和郇都为名号的律师事务所,偶尔还会有老者正在向少小一代倾诉古郇往日神圣和令人迷恋的神奇,郇城边铁匠营村村门㕥“郇瑕诗韵古都瀚墨春秋史,沧海桑田新村丹青前后营”的对联,追踪着古郇、古城、郇瑕的文明与春秋史的悲壮,眼前三相坊街头的对联也正把“桑郇”“古城”写得响亮......几千年风尘残垣的一座古郇遗址,尚能让百姓像图腾一样敬仰,像基因一样传递,因为它是黄帝立的张国所传承下来的啊,现在,郇城边铁匠营村仍有一块“古郇都”的石碑,1970年,古郇城西侧还有省政府立的“古郇遗址”的石碑,像这样的郇文化当今可有几处?他又有怎样的是神秘与神奇。<br></h3> <h3><b>二. 郇是张国有史传</b></h3><h3>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使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逐杀蚩尤。”又曰:“黄帝大战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首异处而盐池卤色正赤,是为蚩尤血。”</h3><h3> 《史记·五帝本纪》云:“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逐杀蚩尤。</h3><h3> 《蒲州府志》云:“张、古国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黄帝少昊青阳氏五子挥为正公,始制弓矢,封张城,子孙赐姓张。 《临晋县志》云:“临晋、古冀州地,当雷首北或曰古张国。</h3><h3> 《辞海》云:“张,姓也,黄帝赐姓。 《水经注》云:“涑水又西过安邑西,又南过解县东(临晋)又西注入张扬池。”试想如果黄帝没有因挥“职长弓矢”的贡献而立张国会有以国的权威对发明,张弓射猎、张网捕渔的挥封张城、张扬池,赐张姓吗?</h3> <h3><b>2010年考古测定</b></h3><h3> 古郇城遗址为四垣九门,周长九里三。孟子云:三里之城,七里之国,足以证明遗址之大非同一般战国之前的都城,唯有黄帝可立。至今古郇城边铁匠营村还有一块“古郇都”的石碑。这次考古,除了发现大量的陶窑,灰坑、更多的是釜,盆、钵、盘、罐、瓮、缸、多种泥质、夹砂、灰隆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建筑材料等 ,竟然没有发现一块砖,一片瓦。恰恰证明了春秋之前建筑的时代特色,正是古郇城也。</h3><h3><b>我们再对照1993年临猗县志 </b></h3><h3> 临猗县志中“临猗建制沿革”和2011年《运城地区郡县源流》对黄帝张国的郇的记载:</h3> <h3><b>《康熙猗氏县志考猗氏邑》曰:</b></h3><h3> 禹公冀州之城,其在尧舜夏商皆为甸服,在周为郇伯国。南唐元和中,闻喜裴均以参赞平淮蔡劳封郇国公,今县南王寮村古城,相传为古郇。</h3><h3><b>《括地志》《元和郡县志》《晋书地理志》</b></h3><h3> 均记载郇城位于猗氏以南。(当时的猗氏正是现之牛杜,秦至隋的猗氏)<br></h3><h3> 时至今日,临猗新建的涑水公园门口“临猗八景”诗画,有四首诗画是黄帝时代留下的盛景。</h3><h3> 其一“对泽晚牧”首句“南郭平畴禾黍肥,傍城潴水对城扉……”正说明古郇位居对泽之北的南门之外。</h3><h3> 其二“长堤柳浪”开首曰:“东风摇曳上沙堤,柳色河澜尽向西……”正是涑水河堤从王寮向王景西去的景象,(今见涑水古道遗址)</h3><h3> 其三“五姓渔舟”开首曰:“湖光激滟古城西,名号张扬旧有题……”(即临晋南伍姓湖西边张扬池)所谓的古城正是张城也。</h3><h3> 其四“古城落雁”译文曰:“临晋西南三十里之古张城”诗中曰:“不因爱力输芦苇,只为谋生惜稻梁”这足以说明黄帝封子张扬池,是因其张网扑鱼,张弓射猎的贡献。而封岭上张城还在于鼓励他向农耕科学做出贡献的期望。</h3> <h3><b>黄帝张国传至尧舜称甸服</b></h3><h3> 夏尊猗国,商称郇瑕氏,周封郇国,都是对张国的尊崇之意,春秋称郇,前688年毁于晋武公,战国猗顿适足郇地,逢魏文侯移涑水治盐而名起,秦立河东郡于安邑,以猗国、郇瑕氏之意而立猗氏县于今牛杜。其地理位置明确,且有遗址和涑水故道可证,看此图表,黄帝的张国传承到郇该是一清二楚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了吧。</h3><h3><b>【待续待续】</b></h3> <h3><b> 作者近照</b></h3><h3><b>作者简介:</b></h3><h3> 徐创性,山西省临猗县嵋阳镇下朝村人,1961年由山西艺术学院从军,赴中印边境反击战,赴抗美援越,1964年入党,后任师电影组长,队长。美术作品《先磨思想刀》《王杰精神开红花》刊山西日报,解放军报。复原后一度享有画炕围打工人生之历练的幸运,回读书馆整理,编目、上架数万册古籍,协编《临猗文化志》退休后,组建河东书画院,撰写二十余万言《义勇武安轶事》和《信仰的歌》 对黄帝遗址古张国的发现和争鸣,因无职称而人微言轻,堪受嘲弄与威胁之苦。但回想当年拜见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习近平主席不忘初心的献力,一颗八旬老兵的报国之心得到下一代军人的共鸣与支持,人生之愿足也。</h3><h3><b>通讯地址:山西省临猗县南环西路河东书画院</b></h3><h3>联系电话:15835973808</h3><h3><br></h3><h3><b>作者简介:</b></h3><h3> 徐泽,1988年生,大专学历,2007年入伍,2008年参加藏区维稳,同年投入汶川512救灾,获“优秀士兵”“雪域高原铸英魂”和“攻坚老虎师英雄”三枚勋章,并于《武警周刊》发表《星光下的哨兵》等文章,受家庭熏陶酷爱文史,复员后考入临猗县公安局,2017年投入自我创业之路。</h3> <h3>原创作者:徐创性/徐泽</h3><h3>编 辑:徐银九</h3><h3>推 荐 人:村子</h3><h3>原创日期:2019年3月18日定稿</h3><h3>发表日期:2019年3月2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