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印度中南部的两大城市:孟买和金奈,一个西邻阿拉伯海,一个东面孟加拉湾,把这两个相距1300公里不相干的城市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印度人,而是那个东印度公司。17世纪末,莫卧尔王朝摇摇欲坠,东印度公司乘机进入印度,并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金奈)和孟买建立了三个贸易据点,鼎立三足成为日后英国全面占领印度的根基。因此,孟买和金奈也留下了深深的殖民烙印。<br></h3> <h3><b>孟买—冰火两重天</b></h3><h3>还记得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吗?是的,就是那个孟买,每一个印度人幻想发财的梦之地,贫穷和富有,天堂和地狱,过去和现代,梦想和幻灭,如同千人洗衣场和航母同在一样共存在这个城市!</h3><h3><br></h3> <h3>不知是霾还是雾,让清晨的景象变得像黄昏</h3> <h3>高耸的印度门矗立在海边,它是1911年为纪念乔治五世和皇后玛丽的访印之行而建</h3> <h3>旁边的泰姬玛哈酒店则是“象征着印度的自尊和财富” 。酒店是印度塔塔集团的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塔塔于1903年建成。当年他因为是印度人而被孟买一个饭店拒绝入内,便发誓要建一座最豪华的酒店,这就是泰姬玛哈!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也是发生在这里,最近上映的《孟买酒店》就是讲述这个恐袭故事<br></h3> <h3>印度人造的泰姬玛哈和英国人造的印度门如今并肩而立,成为孟买的地标</h3> <h3>世界文化遗产维多利亚火车站(1888年)是英国殖民统治的象征,就像泰姬陵之于莫卧尔王朝的意义一样</h3> <h3>现在仍然是印度最繁忙的火车站</h3> <h3>华丽的哥特式雕塑记录着过去的岁月</h3> <h3>市中心林立的华厦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现代和富有。这幢27层的奇葩大楼名叫安缇莉亚(Antilia),楼高173米,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私人豪宅,价值达10亿美元,600个仆人伺候着一家5口。主人是印度首富信诚集团(Reliance Group)主席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图fr.friend)</h3> <h3>但是灯红酒绿的高楼大厦之中,却有着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贫民窟:达拉维贫民窟(Dharavi Slum)(图fr.网络)</h3> <h3>车行途中,窗外高楼和贫民区依次闪过</h3> <h3>海市蜃楼般的背景,天堂和地狱在这里共存</h3> <h3>火车站对面的另一个孟买奇观—千人洗衣场</h3> <h3>这是100多年前孟买的一项市政建设,它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人工洗衣场</h3> <h3>时值正午,没见千人洗衣,只见晾晒的千件衣物。据说洗衣人全是男性,百年来很少发生搞错衣服的情况,不可思议吧</h3> <h3>在洗衣机已经普及的今天,印度人仍然保持着人工洗衣的传统,也是奇葩</h3> <h3>洗衣场边向游客兜售手工绣品的女孩</h3> <h3>孟买的西方游客很多</h3> <h3>手里拿着食品准备去野餐的男校学生</h3> <h3>小卖部的货都是吊着买</h3> <h3>拥有铁头功的印度妇女在游客中穿行</h3> <h3>停靠在孟买港的现役航母“维克拉玛提亚号”,游船们就从它身边划过。</h3> <h3>雾气笼罩着跨海大桥,就像这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虽然它是如此的光怪陆离,但人们仍然趋之若鹜,似乎朦胧中总有着无限的希望和梦想</h3> <h3><b>金奈,热成了无奈</b></h3><h3>印度境内第三飞,从孟买2个小时到达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回望印度历史,南部的这个边角,仗着山高路远,各朝各代都拿它没辙,即使那个最能打仗的莫卧尔王朝末代皇帝奥郎则布,也只是把炮架在了奥兰伽巴德的道拉塔巴德城堡,打穿了国库也收服不了南部。最后英国人乘虚而入以此为贸易据点,逐渐扩张到了全印度。所以金奈没有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倒是留下了很多英国殖民者的痕迹。<br></h3> <h3>从空中望去,下面一片果粉色的平顶房,知道南方很热,但出机场的那一刻才知道有多热(36℃)!而这还不是最热的季节!据说当地人住的那些平顶矮房都没有空调,真不知他们是如何度过漫长的超过40℃的日子!</h3> <h3>圣乔治堡Fort St. George是金奈的中心。东印度公司于1640年修建。现在是博物馆和政府办公楼。</h3> <h3>城堡中的圣母玛丽亚教堂是印度最古老的基督教教堂,建于1680年。</h3> <h3>耶鲁大学创办人的婚礼就曾在这里举行。</h3> <h3>教堂里的一切都是300多年前的模样</h3> <h3>公交车上是泰米尔邦自己的语言文字,印地语到了这里完全成了外语,南北方的印度人之间也只能用英语交流</h3> <h3>外面烈日炎炎,在凉爽的大巴里看看街景和突突车吧</h3> <p class="ql-block"><b>最美的声音—哈瑞奎诗纳</b></p><p class="ql-block">相对于北印度各种宗教交错复杂,印度中南部保留着非常纯粹的印度教文化,拥有和北方完全不同的独特寺庙建筑风格。而印度教诸神众多,所以也是各供各的神,各拜各的庙</p> <p class="ql-block">位于孟买海边的哈瑞奎诗纳神庙供奉的是印度教一位超级“网红”大神—爱神奎诗纳(Krishna,也译作克里希那)</p> <p class="ql-block">他是毗湿奴的第8个化身,是众神之首!奎诗纳具有吸引万物的能力,这能力可不是靠颜值,而是他的声音!据说他有16000个女朋友,都是被他超级好听的声音吸引来的💑</p> <h3>白色的奎诗纳神庙也有一种魅力,宁静而美丽</h3> <h3>不敢高声语,恐惊婆罗门。这里是他们修习之所</h3> <h3>中庭供奉的是这座神庙的先师,塑像如生</h3> <h3>串花环的老妇人</h3> <h3>口中念念有词的老者</h3> <h3>琴师在唱诵“哈瑞奎诗纳”</h3> <h3>长老把牛乳滴到每个人手心,牛乳要喝掉,这是印度教的祝福。长老得知我们来自中国非常高兴,说他去过广州和上海!</h3> <h3>带我们参观的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师父,声音温和,眼神宁静</h3> <p class="ql-block">在师父的吟诵中,每个人的面容都变得如此的安宁柔美</p> <p class="ql-block"><b>海岸觅神迹—默哈伯利布勒姆城(Mahallapuram)</b></p><p class="ql-block">从金奈驱车一小时就到了这个海滨城市。小城有一个又长又拗口的名字,还有一段又长又神奇的海岸线,绵延数公里处处都是1000多年前留下的古迹。公元6-8世纪,帕拉瓦王朝的工匠们利用岸边的红色砂岩临海而建了很多神庙、古塔、洞窟和浮雕,历经千年风吹浪打,大部分已经浸入海水或者风化成土,留在岸上的遗迹却依然神奇壮观,不愧为一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p> <h3>前面就是孟加拉湾,大海的味道迎面而来</h3> <h3>这座望海而立的古塔名为海岸神庙(Sea Shore Temple),传说这里曾经有7座宝塔,直到南亚大海啸冲刷了海滩,才露出其它六个基座</h3> <h3>古塔分前后两个塔身,分别供奉着湿婆神和毗湿奴神</h3> <h3>还是湿婆最牛,到处都是湿婆的坐骑公牛(Nandi)</h3> <h3>刚下过雨,让这座千年古塔更显沧桑</h3> <h3>这座唯一幸存的海岸之塔,难道真是因为供奉的两个大神在镇着吗</h3> <h3>不远处,建于公元650年的拉塔寺庙群(Pancha Rathas)矗立在沙滩上。</h3> <h3>这些寺庙以印度教庆典时使用的马车为原型,由一整块岩石雕凿而成,呈梯形逐层缩小,顶端如马车车蓬。原来有8座,如今只剩5座了</h3> <h3>横排4座之中最高最大的是湿婆神庙,虽然风化得很严重,但还是能看出极其精美的雕刻花纹</h3> <h3>单独出列的这座叫雨神庙</h3> <h3>内部神像浮雕还很清晰</h3> <h3>传说这是一家五兄弟的倾世之作,也是从上至下掏空岩石雕凿而成!</h3> <h3>沿着海岸前行,就会看到著名的世界最长浮雕—阿朱那苦行(Arjuna's Penance),又称“恒河的降临”。</h3> <h3>高9公尺宽27公尺的浮雕描述了苦行僧阿朱那为了减少恒河泛滥而苦修12年,终于感动了湿婆神,湿婆让恒河从他头上流下,河水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从此变得温顺舒缓。<br></h3> <h3>岩石天然分成左右两半,中央的裂缝便被巧妙地雕刻成了直下的恒河,平时盘在湿婆脖子上的蛇神🐍那嘉也到了河中</h3> <h3>这个故事源于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浮雕上湿婆神、阿朱那,还有各种动物、小鬼小神汇聚一堂,生动而热闹</h3> <h3>浮雕上的人神动物们经受着潮涨潮落、风雨雷电,一千多年来都在讲述他们的故事。不由得感叹雕刻者的绝世神功!想起一位前辈看到阿旃陀时的感慨,小改一下放在这里也是很贴切的:无想至信,方得永恒。</h3> <h3>浮雕的左边是一排奎诗纳石窟寺院(Krishna Mandapam) ,我们和导游可安不约而同开始凹造型</h3> <h3>石窟也是凿壁而成</h3> <h3>整面墙长长的石雕古朴而生动</h3> <h3>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场景</h3> <h3>从大浮雕向右走,一眼就能看到这颗停在斜坡上的神奇大石球,据说是奎诗纳最喜欢的奶油球🍨🍧看来这是一位爱吃甜食的大神</h3> <h3>海啸地震甚至英国人用9头大象🐘都没有撼动它!试试五妖发力能推动吗💪</h3> <h3>推不动就把七妖p上去吧,奎诗纳神不会怪罪吧😜😝😛</h3> <h3>奶油球下面的海滩有一块布满洞洞的大石,导游说当年的工匠把木棍插进洞中,加水让木头膨胀,巨石就裂开了😇 脑洞很大啊!团里的才子兄一语道破天机:“这不就是中国的五行吗!” 对啊对啊,水能生木,木多金缺啊✌正是水木所至,金石为开,古老的东方哲学在这里显灵了!</h3> <h3><b>庞迪切里—少年派的家乡</b></h3><h3>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一段主人公的画外音:“我出生在印度南部的庞迪切里,这里有一条路,路的这边住着印度人,那边住着法国人”(如上图蓝色区域是法国区,黄色是印度区),法国人占领这里达400年之久,至今还有大约5000名法国人以及法印混血生活在庞迪切里。小镇法印区截然不同,倒是也和谐共生了几百年。</h3> <h3>滨海的法区保留着各色洋房,现在很多都改成了西餐厅、咖啡馆。教堂修道院也不少</h3> <h3>还有这座小“凯旋门”</h3> <h3>电影中,派的父亲办的动物园被法国人改成了植物园,迫使他们一家和动物们乘船出海远走他乡,这才引发了一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现实中这个植物园还在,当年是这个法国人Perrotet所建。</h3> <h3>园子已经很破败,只有很少的当地游人。虽然走在旧铁轨上的小情侣很有爱,但是少年派最爱的那个动物园再也没有了。而庞迪切里如今也被翻译成无趣的“本地治里”,真是感觉一种深深的失落</h3> <h3>好在还有现实版的“少年派”—可安带着我们在园子里嗨走,又满血复活!</h3> <h3>路西的印度区完全是另一种景色</h3> <h3>路边各家各户门口供着各式各样的神像</h3> <h3>这是典型的南印度神庙,外表花里胡哨的雕塑,密集恐惧症要发作,但是莫名地喜欢!</h3> <h3>寺庙顶上的雕像是湿婆神和妻子帕尔瓦蒂(Parvati)、象神格尼沙(Ganesha)以及坐骑Nandi。格尼沙是湿婆最小的儿子,湿婆离家很久,回来发现多了一个小孩,挥刀就削了孩子的头,湿婆后悔不已,诸神唤来一头大象🐘 ,把象头安在了孩子身上,格尼沙得以重生,所以印度教特别崇拜大象</h3> <h3>建于450年前的格尼沙(象神)神庙,内部美轮美奂,墙上镶嵌着各种象神雕像,甚至还有来自中国的象神(不让拍照)!</h3> <h3>这个长老有点帅</h3> <h3>三个板球运动员,头上白色条纹是长老赐予的祝福</h3> <h3>南印度寺庙完全不同于北印度。极尽艳丽的撞色色彩,精美细致的花纹图案,层叠的彩柱,横梁的雕塑,顶棚的壁画,令人目不暇接,美得眼花缭乱</h3> <h3>寺庙门口的可不是象神了,而是会给主人讨钱💰的🐘</h3> <h3>🐘用鼻子拿走钱,还会给你一鼻子祝福,然后转鼻子钱就给了主人</h3> <h3>祈愿</h3> <h3>自拍</h3> <h3>这个三哥执着地卖给了我一只鼓,箱子里放不下,我也执着地背了一路😅到家练了很久才刚能敲响😜</h3> <h3>距离庞迪切里12公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因为与印度诗人、哲学家、革命家室利•奥罗宾多(Sri Aurobindo)的关系而闻名于世,这就是“黎明之城”(Auroville)。早在20世纪初,奥罗宾多就为争取独立而投身于印度的民族主义斗争,他逃出英国人之手后,流亡到法属庞迪切里,并在这里隐居,研习、冥想和推广瑜伽的原理,醉心于精神境界。奥罗宾多最重要的学生、法国女性米拉. 阿尔法莎(Mirra Alfassa, 当地人叫她The Mother)为了实现老师的理想,于1968年兴建并用老师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占地20公顷的“黎明之城—Auroville",印地语也称作妈妈的庙(Matrimandir)。</h3> <h3>当然这不是庙,而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之地。50多年来,就像入口处那块写满各国语言的欢迎牌子,无关信仰、种族、国家,只要诚心修行的人们都可以预约进入园区。</h3><h3>图上左:米拉和老师奥罗宾多</h3><h3>图上右:1968年2月28日Auroville开工,来自124个国家的人们,将他们国家的泥土永久保存在黎明之城</h3> <h3>整个园区的设计如宇宙星空,中心的“能量球”金光闪烁,阳光由顶端的孔洞射下,人们在其中冥想打坐,接受天地光华。</h3> <h3>树林中很多帐篷,人们在这里自给自足、平等和睦、冥想修身</h3> <h3>人、动物、自然在这里和谐相处</h3> <h3>在这块宁静和谐的地方,我们也化作一幅宁静和谐的油画</h3> <h3>在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中,奎诗纳谈到什么是瑜伽时有一段话,大意为“弃绝即为瑜伽。弃绝一切物质欲望,不为感官满足,不追求结果,对生物一视同仁,为一切生物造福,方修为瑜伽境界!” 这也许就是米拉和她的老师奥罗宾多追求的理想吧。</h3><h3>其实,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修一颗博爱之心、修一种平和之态也是一种境界,若人人修为,则世界大同不难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