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 绽放美丽——记“东之韵”教研联盟语文“一师一专”活动

洛皙

<h3>  根据《城东区教学研究室工作计划》、《西宁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实施方案》、《“东之韵”教研联盟工作计划》文件要求,为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有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3月22日教研联盟语文“一师一专”比赛活动在西宁市育才学校拉开帷幕了。<br></h3> <h3>  本次比赛按学校学生及教师比例进行名额分配。中庄、育才各2名,其它各校各1名。</h3><h3>参赛内容:第一现场活动:朗读、模拟展示课、即兴答辩</h3><h3>第二现场活动:硬软笔书法</h3><h3> </h3> <h3>  朗读展示。内容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篇目, 现场抽签,准备3 分钟,朗读时间为3-5 分钟。 </h3><h3> 模拟展示课。课题为三年级《我要变成一棵树》,参赛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现场向评审组模拟讲课,每节课20 分钟。教学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尽可能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展现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设计。</h3><h3> 即兴答辩。评委根据课堂教学现场提问,参赛教师现场答辩,时间为5 分钟。</h3><h3></h3> <h3>  比赛中,参赛教师根据赛前抽签决定的比赛顺序依次登台比赛。七位参赛教师淡定自若,挥洒自如,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授课方法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在短短20分钟时间内,将他们优秀的个人素养展现出来了。</h3> <h3>  七位老师完成了第一现场的比赛活动后,东方小学苟红梅校长就这七位老师的模拟课堂进行了点评,并就为何选择《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说明了选择意图: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强化习作能力的培养,从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基本定位出发,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阅读课文的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想象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自然也会让人想到要从课文中提炼出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习。苟校的一番讲解让在座的语文老师更加明确了语文习作教学的方向和策略。</h3> <h3>  本次比赛活动为我校老师提供了学习观摩的平台,育才学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开启了又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教研活动。模拟课堂教学形式因为没有学生的参与,少了课堂调控的环节,对一般老师来说是减少了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似乎降低了上课的难度。但是,这样的课堂,也正因为少了学生发挥的亮点,少了学生带给教师的缓冲时间,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讲课教师身上,于是,上课教师的优点和缺点都会一览无余,所以,模拟课堂更能考验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h3> <h3>  结束第一现场的活动后,老师们来到三楼会议室进行软笔及硬笔书法比赛。老师们凝神运笔,挥毫泼墨,气氛紧张而热烈。只见笔墨飞舞间,一幅幅或娟秀或有力的毛笔书法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软笔和硬笔书法比赛展示了老师们的书法功底,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h3> <h3>老师们硬笔书法作品</h3> <h3>老师们软笔书法作品</h3> <h3>  本次教研联盟比赛互动最终脱颖而出的选手,将代表“东之韵”教研联盟参加由城东区教研室举办的“一师一专”活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