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潭城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处处鸟语花香。在2019年这个美丽的春天,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启了重点学科建设之旅,胸痛中心的建设、湘潭大急救体系的筹备规划,在这个春天里徐徐拉开了序幕。为了紧密配合医院的发展规划,我院新成立的培训中心,在成沛玉副院长、杨杰副院长的指导下,对全院行管后勤及保洁保安人员,开展了全面“普及心肺复苏,点亮生命之光”的徒手单人心肺复苏训练活动,旨在通过全员培训,营造一个“人人学急救,个个能急救”的良好氛围,为提升全院急救技能水平铺垫一个良好的基础。 </h3><h3> 为了圆满完成这次全员心肺复苏培训任务,培训中心的刘卫清、王泳飞及张佩华三位老师做出了详细的培训方案和实施细则,从方案制定、落实、各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操作群建立等,力求让每一个行管后勤人员都能培训到位,真正达到人人能急救的要求。 </h3><h3> </h3><h3> </h3><h3></h3> <h3> 培训的第一阶段,是对行管后勤部门推选的操作骨干进行训练及考核,训练安排在3月25日以及3月26日两天进行,为了优质完成这次培训任务,急诊科积极配合,选派了沉稳踏实,年轻有为的张旭医生担任操作指导老师,面对毫无医学基础的保洁保安及行管后勤人员,张旭医生以简洁的语言, 尽可能让培训者了解什么是心肺复苏,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心肺复苏,如何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并在现场进行操作步骤和要领的讲解 ,以及规范的操作演示。</h3><h3> 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将是操作骨干对本部门人员的培训,第三阶段是所有行管后勤人员到培训中心一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才算培训通过。</h3> <h3>急诊科张旭医生在现场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h3> <h3>行管后勤人员在积极培训中</h3> <h3>动作虽有点笨拙不熟练,却在一丝不苟认真训练的保安大哥及保洁大姐们。</h3> <h3>虽然初次训练,膝盖有那么点痛,手有点酸,但是依然在咬牙坚持中。</h3> <h3>也许很多人会心存疑问,徒手心肺复苏术似乎是医务人员应该掌握的技术,为什么一医院要求非医务人员来学习掌握呢?保安后勤人员能做好吗?有必要来学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能学,而且一定要学。在一医院领导心目中,徒手心肺复苏的全面普及,不仅能全面提高医院的急救能力,而且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惠及民众的好事,学习者虽然不能用它来挽救自己的生命,但却可以拯救周围其他人的生命,而且学习和掌握此技术的人越多,可能因此获益、获救的心脏骤停的病人也就会越多。因为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是否能够早期识别和早期接受心肺复苏相关,这也就取决于目击者是否曾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心脏骤停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时间就是生命!</h3><h3> 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4 ~6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而 10分钟以上才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极小,每延长一分钟,生存的希望就下降10%。而心脏骤停时最早的急救者应该是目击者或附近人员,如路人、保安保洁、后勤支持人员等,而不是医护人员,只有有效、及时的开展心肺复苏,才能挽救生命,为后续的医疗救助提供基础。</h3> <h3>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河东地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一贯注重医院内涵建设,把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看做医院立根之本,不断推出系列措施,这次的行管后勤人员全员培训只是医院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在今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还会推出更多举措,为维护、保障湘潭市民的健康提供强大的医疗急救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