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白头翁与黑头翁

A LONG

<h3>白头翁太多,太常见了。在厦门,在泉州,以至整个华东南。白头翁与麻雀一样,多的让你见到腻。假如有鸟友知道我们特为白头翁写个美篇,不笑掉大牙,才怪。</h3> <h3>专工去写白头翁,确实有点怪。但光线好时,背景好时,见白头翁欢快活泼好看时,我们仍然会拍它们。就这一点,鸟友知道,也是要嗤笑我们的。</h3><h3>这只,挺壮实的。橄榄绿的羽毛,细看也很美。</h3> <h3>这是我们刚学拍鸟不久的2016年的一天,在鼓浪屿拍的夕阳下的一对白头翁。好看吧?</h3> <h3>这张是前年在万石植物园拍的。清晨阳光下,未成年的小白头一副萌萌的样子。</h3> <h3>冬季时拍的。</h3><h3>白头翁立在干干的树枝上。</h3> <h3>春天里,它们出双入对,欢声笑语。它们站在同一杆芦苇上,摆着同一样的姿态,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着、憧憬着。</h3> <h3>这只鸟儿站在厦门这些年来开得最旺、最红火、一年开花时间最长的行道树~火焰木上,大声叫唤着它的伴侣,被过路的我们拍到。</h3> <h3>拍鸟有趣。但我们不觉得一定要拍罕见的鸟,拍珍稀的鸟才有趣。如同吃饭,我们也不觉得挑罕吃的,挑奇的吃,挑贵的吃。这可能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h3> <h3>写本美篇前,我们很快就找到这么多以前拍下的白头翁。</h3> <h3>可写着写着,我们还是发现手头的白头翁玉照还嫌不够。于是,我们又出门补拍了些。白头翁“如约”而至,它们站在南普陀寺大门前的木棉树上,与树下白了头的我们一呼一应,眼神交流。</h3> <h3>之所以突然想写白头翁,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这次与好友约起,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了台南的恒春,见到了白头翁的一门至亲,这门亲叫:“恒春黑头翁”。</h3> <h3>还是从白头翁说起吧。</h3><h3>白头翁,学名白头鹎。台湾人叫白头壳;闽南人叫白头叩(KOU)。名字叫得“臭贱”,也足见它们“粗俗”。</h3> <h3>白头鹎,杂食,为主吃农林业害虫,算益鸟。但有时,也吃稻谷。吃稻谷时,就算害鸟,不见得。人无完人,咋苛求鸟有完鸟?</h3> <h3>白头鹎,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额至头顶黑色。性活泼,善鸣叫。在闽南,我们经常听到鸟叫声,那至少一大半是白头鹎发出的声音。它们的声音清脆、婉转,听听,还能接受。每年春天这个时候,是白头鹎繁殖期。</h3> <h3>如果你见一只白头鹎独站枝头或树顶唱歌,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鹎就会飞过来,这半唱来那半和,那你等着瞧,它们就快成刘三姐和阿牛哥了。</h3> <h3>白头鹎雌雄共同育雏,一季繁殖一到二次,一窝产三到四枚蛋,够他们忙的。会生,加上杂食,这都是造成它们鸟丁兴旺,到处可见它们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成群结队、呼朋唤友的根本原因。</h3> <h3>繁殖季节,母鸟全以昆虫为食,算是进补吧。此时,公鸟,自然就更辛苦了</h3> <h3>大自然就是这般奇妙。虽说隔着海,但直线距离实在不远的两个地方,近亲的两种“翁”,竟然有如此多的相同,同时,又有如此截然的黑白之分。鸟亦如此,人呢?说鸟就是,扯人身上,干嘛?况且,人,哪有那么简单的黑白之分、红白之分、蓝绿之分。</h3> <h3>恒春也有白头鹎。但是,黑头鹎的数量大大超过白头鹎,一开始,看到,还有点新鲜感,后来,也是腻了,它们几乎是一统天下,很难看到别的鸟。</h3> <h3>黑头鹎跟白头鹎一样,腹部是白色的,翅膀是橄榄色的(黑头鹎翅膀的橄榄色偏深),嘴、脚黑色,眼虹膜褐色,尾巴一般长。</h3> <h3>黑头、白头两鹎同样,公鸟肚子大一点,身体呈葫芦状,母鸟呈细长条状。母鸟反而娇小,是不是一生生育太多,拖磨受累太多?当然,白头鹎与黑头鹎主要的区别在头上。</h3> <h3>黑头鹎头上黑色多,除了眼睛边上一圈白,其余都是黑色。在恒春,没见到黑头鹎和白头鹎为伍的,它们各玩各的。</h3> <h3>黑头鹎也是双双对对在一起。还有,它们也喜欢两三对在一起活动。有自己的小家庭,外头总还是要有些亲朋好友的嘛。有好空的事情,它们总会互相通报,集群出动,共同分享。</h3> <h3>黑头鹎身上比较夺目的地方,是它的两嘴角各有一个红点。这样的一种装点,就好像女人有没有化妆,有没有抹口红一样,看上去是大不同的。对比之下,白头鹎嘴角没这两个红点,就显得档次略低些。</h3> <h3>嘴角上没有红痣装饰的白头翁啄来两朵花,既不吞下,也不吐掉,美着自己。</h3> <h3>这只黑头鹎站在薜荔藤上,被我们拍个正着。说到薜荔,想起毛泽东有诗句:千家薜荔人遗矢,万户潇疏鬼唱歌。现在再读此句,让我们联想起饿死千万人的“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代,血丝虫病也死人,但有区域性;可死于饥饿,却是全国都有,真真千家万户,千千万万人啊。</h3> <h3>白头翁也好,黑头翁也好,在它们住的地方,都属大类,都很粗俗,都不怎么招人待见,但它们是当地鸟社会的“主流”。不管你见,或视而不见,它们都在这里。不管你爱,或无所谓爱不爱,它们都在这里。</h3> <h3>它们有它们的生活,也有它们的七情六欲。人们不要去打搅它们。让它们的生活安宁,祝它们的岁月静好。</h3> <h3>有一可敬的老者告诉我们:他的结婚证上印有一对白头翁,祝福一对新婚夫妇“白头偕老”的寓意在其中。算起来,老者结婚的年代是70年前的民国了。我们真诚地祝福:有情人都成眷属,都百年好合,都白头偕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