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随想》作者:丹华斋主

丹华斋主

<p class="ql-block">庐山俊秀而神秘,古往今来,皆令人向往之,故成游览胜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诗人对庐山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庐山随想》之一:树根</p><p class="ql-block">植物界从来都是“盘根错节”的。庐山之上的树木亦然,大多树根裸露,盘根错节,令人印象深刻。庐山风多且大,根深叶茂、盘根错节愈深越多的树,便很难倒下;反之,因根底浅、不注意搞关系与结网营私者,便很容易倒下。</p><p class="ql-block">不唯植物界,在人类社会中,那些政界、商界及社会上的所有人,哪个不是如此呢?只是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却很复杂,根深叶茂的程度不同罢了!冷眼看世界,在现实社会中,那些90%的贪官污吏们并没有倒下,躲过了多年的打虎拍蝇,哪个不是结党营私、善于拉帮结派搞关系,最后达到盘根错节而不倒的高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庐山随想》之二:庐山风云</p><p class="ql-block">庐山多风,而且风刮起来便挺大。在观景旅行途中,帽子很难戴住,常被风刮跑,得勒紧帽带,或紧紧捂住。不少树木不是被风刮得枝折衩断,就是整株倒下,狼藉一片。</p><p class="ql-block">庐山多雨多雾又多云,很难见到晴空少云的日子。旅途游览中,天空时常飘洒起或急或大、或缓或小的雨来,让你看不清远处的景致;那些山石、峰峦、树木、花草,甚至偌大的鄱阳湖,也总是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令人在虚无缥缈中难见尊颜。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间仙境”吧?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庐山由于山高,春秋冬三季较寒冷。今年三月中旬,我第三次上庐山后,在庐山宾馆小住了两晚。可能是因为那两天下雨的缘故,晚上冷得我不敢洗澡,睡觉时又重上一床厚厚的大棉被才能勉强入睡。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便感觉喉咙有些干疼,害得我在回京的路上便得了场感冒,落下爱咳嗽的病根儿。大概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缘故吧?要不然人们怎么都会在盛夏酷暑之时,蜂拥着上庐山来避暑呢?!</p><p class="ql-block">我想到毛泽东三上庐山,其实也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他已根深叶茂,几次都会失去政权,尤其是最后一次的林彪、陈伯达之流突然袭击式的发难……。这几次庐山上刮的风,差点儿让他又品尝到早年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最后遭遇的滋味儿………可是,这几次向毛泽东发难的人都想错了,早已根深叶茂的毛泽东,怎么可能轻易的被他们所左右?这棵擎天大树,又怎么可能被他们刮起的风所吹倒?!那些风刮到头来,倒下的不是毛泽东,而是他们自己……</p> <p class="ql-block">《庐山随想》之三:领袖峰</p><p class="ql-block">看到这座山峰了吗?它叫五老峰。导游说,它也叫领袖峰。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说是此山几个高矮不同的峰峦,既像端坐着的五位老神仙,但更像是毛泽东主席仰卧的头像。我依照指点,拍出照片一看,果然极像。二是说毛泽东主席三到庐山,并曾写下著名诗词《登庐山》,让庐山从此更加闻名遐迩。故此,为纪念毛泽东主席,便称五老峰为领袖峰了。</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是庐山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怀念与崇敬;具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在他老人家去世后,将五老峰更名为“领袖峰”的。其次,这也说明了庐山人的聪明。毛泽东主席生前为人民谋幸福,逝世后,仍然借助毛泽东之名,发展旅游事业,增加经济收入,继续为人民谋幸福。这真是个天才想出来的好主意呵!</p> <p class="ql-block">《庐山随想》之四.: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庐山之所以著名,不仅在于古人对它的称颂,更在于今人对庐山上党的三次会议的记忆尤深。故凡来庐山者,无不想到庐山会议旧址来亲眼看看,感受体验一番。</p><p class="ql-block">在庐山,中国共产党曾召开过三次会议,至今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当然,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这三次庐山会议的认识,便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故而争议也永不会止息。</p><p class="ql-block">而今,我再次来到庐山会议旧址,只想重温一下庐山会议精神,不想评论庐山会议的是与非。那不是我来此游览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的会场桌边,摆放着会议座次名单。我一边阅读着名单,脑海里一边放映着开会时的情景,这些名单上早已作古的人,便也一个个地鲜活起来。他们虽然活了,可我却默然无语………</p><p class="ql-block">应该说,庐山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重要遗产。无论如何,也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在建国之初的那些艰难年代,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生在庐山会议上的那些历史风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