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东外街和坪上街

杨萍雨杨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鸡鸣三省川南门户 泸州叙永盐马古道》</b></p><p><br></p><p>从清雍正年起,叙永是响当当的川盐运销云、贵的“四大口岸”之一,号称“永岸”,外籍盐商在叙永县形成陕西、山西、江西、贵州四大盐帮,设立13家盐号,商贸活动盛极一时。</p><p><br></p><p>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由山西、陕西盐商集巨资,在叙永县城修建春秋祠,主要供奉关羽,因关羽喜读《春秋左氏传》,故名春秋祠。春秋祠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庭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堪称晚清建筑雕刻艺术的瑰宝,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贸的空前集散,形成了一种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贸通道盐马古道。</p><p><br></p><p>鸡鸣三省 川南门户</p><p><br></p><p>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端,长江上游与赤水河中、上游之间,与贵州、云南交界的南来第一城――四川省叙永县,自唐置蔺州、元置永宁路以及明设永宁宣抚司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正是在浩瀚的历史时空里,历经风雨沧桑的叙永,不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而且商贸云集,历为边陲重镇、商旅孔道、革命老区、巴蜀名城,素有“川南门户”之称、“鸡鸣三省”之誉。</p><p><br></p><p>“永岸”商贸 畅销滇黔</p><p><br></p><p>叙永县从清雍正年起,是响当当的川盐运销云、贵的“四大口岸”之一,号称“永岸”。</p><p><br></p><p>“岸”,即销盐的区域。川盐行销云贵、分仁、綦、涪、永“四岸”。仁岸设在合江县,綦岸设在綦江,涪岸设在涪陵,永岸设在叙永。</p><p><br></p><p>在永岸经销川盐的盐商,主要分为“西”、“黔”两帮,西帮包括山西、陕西、江西等地的商人;黔帮指贵州盐商,加上犍为、乐山、富顺、隆昌、自贡、毕节等地。资金雄厚的盐商云集永岸,销、运两商共计五十余家,形成比较有规模的商业网络,为民初以来永岸盐业的鼎盛时期。</p><p><br></p><p>川盐运进叙永经销,川南的大米、药材、山货也从永岸源源不断地经过泸州、重庆运往江、浙各地。各地的商船通过重庆、泸州,又将棉纱、丝绸百货运到叙永转云贵两省。</p><p><br></p><p>明末清初,叙永商业十分发达,盐、糖、铁业及其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运至比邻的滇、黔地区,又将这些地区的山货土特产、药材通过泸州运往重庆、宜昌等地,当地所织的“六二”布,畅销云南、贵州。</p><p><br></p><p>人背马驮 造就盐马古道</p><p><br></p><p>自有川盐入黔开始,即有人工运盐和马驮运盐。川盐从叙永运入贵州,共有叙永至普安厅、叙永至威宁州、叙永至新城、叙永至马姑河、叙永至贞丰州、叙永至归化厅、叙永至永宁州等7条古路线,全长达5500华里。</p><p><br></p><p>上述路线都是穷山恶水,小道羊肠,由叙永至毕节、瓢儿井,要越雪山关,渡赤水河。川黔边界上成千上万的穷苦农民,为了衣食所迫,世辈充当运盐苦力,以求一饱。他们不分寒暑,负重百斤,终年回旋于悬岩绝壁之上,穿行于风霜雨雪之中,如蜗牛走壁,三步一拄,络绎于途。</p><p><br></p><p>其时,每天约近千名运盐工人,驮马一二百匹来叙永运盐。每人负盐约80斤至100斤,个别有负二百多斤者;每匹马驮盐约百斤。</p><p><br></p><p>运盐工人是以“帮”为组织单位,集体行动,一帮约十余人以至二,三十人,由一人负责率领,称为“领帮”。他们使用的运输工具是原始的“背夹子”和“拐扒子”(丁字形,下装有铁锥)。</p><p><br></p><p>盐负在背上,不能卸下息憩,只能用拐扒子拄地站着休息,气喘吁吁,挥汗如雨。时有谚语:“早上是神背,中午是人背,下午是歪嘴老妈背(走不动了的意思)”,可以想见其劳动之艰苦。但是他们连抹汗用的一张毛巾都买不起,而是用一个半月型的篾刮刮,憩息时,用篾刮将脸上的汗水刮去。至今沿川黔古道的石板路上,沿途还留下有密如蜂窠的拐扒拄的石窝,这是运盐工人艰苦劳动的历史见证。</p><p><br></p><p>他们吃的是自带的包谷面,盖是的秧毡、破絮,其生活之艰苦真是不堪言状。清光绪年间,住叙永的分巡道赵藩(云南剑川人)在《永宁杂咏》一诗中曾写道:“负盐人去负铅回,筋力唯供一饱材。汗雨频挥拄立,道旁看尔为心衷”。这是对运盐工人艰苦生活的生动描述。</p><p><br></p><p><b>其时,运盐工人来叙永,都住宿在东门湾子(今东外街)、镇南桥及钓鱼台一带,十里长街两旁商店毗连,旅栈林立,由于盐运曾给这条古老的街市带来一度繁荣。1939年川滇公路通车后,永岸盐号先后在摩尼、赤水河设立转运站,用汽车、马车、人力板车运输,运盐工人都转向这两地搬运。人背、马驮来叙永运盐的历史,至此才基本结束。</b></p><p><br></p><p>永宁河,在历史上是叙永的运输命脉,川滇公路未通车以前,盐巴由纳溪到叙永岸口,全靠水运。但因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船只常有失事危险。明朝杨升庵曾在《咏永宁河》诗名中写道:“永宁三百六十滩,顺流劈箭上流难”。这是对永宁河滩多水急的生动写照。</p><p><br></p><p>这条河流,在抗战以前有大小木船约二百余艘,分为盐船和货船,盐船约占全部船只的百分之八十。</p><p><br></p><p>其时,大的盐船每船可载盐二至三引,约计一百三、四十包;小的每船可载几十包至一百包。每船有船工十至十五人。船上江门上滩时,需要有临时工人帮助拉纤,有时一艘船要动用百多人才能将盐船拉上大滩。盐船行业,约有船工三千余人,他们不分寒暑,穷年累月在这段三百余里的河流夹谷中艰苦地劳动,躬腰曲背,哼着号子,一步一步地从惊涛激浪中将上万吨的盐巴拉到叙永起岸,这要付出多大的劳动代价啊!至今沿河岸边的岩石上,还留下有船工踏陷的脚窝和篙竿戳的密如蜂窝的石洞。</p><p><br></p><p>“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窝”(苏轼诗《百步洪二首》之一)。这是广大船工辛勤劳动的历史见证。</p><p><br></p><p>通江达海 蜀道不再难</p><p><br></p><p>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特征,注定叙永在交通建设上任重道远。</p><p><br></p><p>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叙永县交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p><p><br></p><p>目前,叙永县紧紧依托川黔高速公路建设、隆黄铁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大交通”项目,倾力打造“泸州第二交通枢纽”、“川南门户”、拓展滇黔“桥头堡”,三箭齐发,力破叙永“蜀道难”。</p><p><br></p><p>对接川黔高速、纳叙铁路这两条“命脉”,叙永县“十二五”交通规划中已明晰可见。县上响亮提出了建设“三纵三横八辐射”的交通大骨架目标。即以川黔高速公路、隆黄铁路、321国道构成“三纵”。以兴文黄果坪贵州赤水市一级公路串接蜀南竹海、水尾画稿溪、赤水四洞沟旅游环线;宜宾叙永古蔺习水高速公路;麻城至镇雄二级公路构成“三横”。建设以叙永为中心,东与古蔺县,南与贵州毕节县,西与四川新文县,北与纳溪区,东北与合江县、贵州赤水市,西南与云南镇雄县、威信县的川滇黔三省八县市链接的出口通道。同时,这8条通道还将与叙永县25个乡镇和主要产煤矿区相连接,全部完成通乡水泥路和油路的建设,对全县经济的整体带动将日益显现,“鸡鸣三省”的叙永将变成“才聚八方”的集宝盆。</p><p><br></p><p>叙永县依托两大通道形成“承北启南”运输主骨架,将在成渝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区之间寻找发展空间,成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举足轻重的商贸物流中心,叙永将成为川南出海大通道上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东外街连着坪上街,全长约数公里。这是一条看似普普通通的街,甚至有点破破旧旧的街。不过现在这种保留较为完整的真正老街已不多见。其实这条街,有些年头,有些来头,这条街真正算起,应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解放前是云贵川三省商贸物资集散地,也是当年盐马古道的必经地,曾经热闹繁华着呢。没事时,曾去这条街走走转转,感觉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老街,有厚重历史的老街,当你走在这条冷清的老街时,有一种物换星移,时过境迁,世事沧桑的复杂感受与感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打尖、住店——“咸”话叙永东外街》</b></p><p><br></p><p>2020-07-10 14:38:3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阮长安 </p><p><br></p><p>&nbsp;叙永县东外街,原称东门湾子。</p><p><br></p><p>走进东外街,先下坡再上坡的地势,使得长街两旁的民居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青瓦白墙,飞檐吊脚,无不向来人展示着边城老街的风情。</p><p><br></p><p>两侧民居中间,隔着条光滑平整的水泥路,高出屋檐坎大约15公分。掩盖在这水泥之下的,是一块块石块、石条铺就的石梯、石板路。七八十年前,无数运盐工人背着盐、赶着马,穿着草鞋、打着赤膊,踏过这条石板路。</p><p><br></p><p>“以前全是石板路,后来修路铺水泥,都修过两三次了,所以这路面越来越高。”住在东外街217号的蒲发珍,今年80岁,见证了这条老街的种种变化。“我家这房子都是重新整修过的,现在是水泥墙面上涂的白色,要那种土墙和木柱子包起来的才是以前的老房子。”蒲发珍指着隔壁的木制小楼,怀念地说道:“以前这条街热闹得很,两边几乎全是栈房,都是给裸背娃们吃饭、住宿的。”</p><p><br></p><p>蒲发珍口中的“裸背娃”,就是当年活跃在这条街上的运盐工人们。他们从东外街出发,往贵州毕节瓢儿井,背着近百斤重的盐,130多公里的路纯靠步行。这些盐马古道上的边城汉子,是叙永县历史画卷里最为生动的形象之一。</p><p><br></p><p>自清雍正年起,叙永县便是响当当的川盐运销云、贵的“四大口岸”之一,号称“永岸”。川盐行销云贵,分仁、綦、涪、永“四岸”。仁岸设在合江县,綦岸设在綦江,涪岸设在涪陵,永岸设在叙永。</p><p><br></p><p>在永岸经销川盐的盐商,主要分为“西”、“黔”两帮,西帮包括山西、陕西、江西等地的商人;黔帮指贵州盐商,加上犍为、乐山、富顺、隆昌、自贡、毕节等地。资金雄厚的盐商云集永岸,销、运两商共计五十余家,形成比较有规模的商业网络。</p><p><br></p><p>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赋予了叙永天然的商贸优势。川盐运进叙永经销,川南的大米、药材、山货也从永岸源源不断地经过泸州、重庆运往江、浙各地。各地的商船通过重庆、泸州,又将棉纱、丝绸百货运到叙永转云贵两省。</p><p><br></p><p>自有川盐入黔开始,即有人工运盐和马驮运盐。川盐从叙永运入贵州,共有叙永至普安厅、叙永至威宁州、叙永至新城、叙永至马姑河、叙永至贞丰州、叙永至归化厅、叙永至永宁州等7条古路线,全长达5500华里。</p><p><br></p><p>上述路线都是穷山恶水,小道羊肠,由叙永至毕节、瓢儿井,要越雪山关,渡赤水河。“背盐的裸背娃都是农民,穿得都是些粗麻烂布,浑身上下就一双草鞋比较结实。”蒲发珍回忆道:“那会儿没办法得啊,要挣点钱,只有卖苦力。”</p><p><br></p><p>解放前,川黔边界上成千上万的穷苦农民,为了衣食所迫,世辈充当运盐苦力,以求一饱。他们不分寒暑,负重百斤,终年回旋于悬岩绝壁之上,穿行于风霜雨雪之中,如蜗牛走壁,三步一拄,络绎于途。</p><p><br></p><p>其时,每天约近千名运盐工人,驮马一二百匹来叙永运盐。每人负盐约80斤至100斤,个别有负二百多斤者;每匹马驮盐约百斤。</p><p><br></p><p>运盐工人是以“帮”为组织单位,集体行动,一帮约十余人以至二,三十人,由一人负责率领,称为“领帮”。他们使用的运输工具是原始的“背夹子”和“拐扒子”(丁字形,下装有铁锥)。</p><p><br></p><p>盐负在背上,不能卸下息憩,只能用拐扒子拄地站着休息,气喘吁吁,挥汗如雨。时有谚语:“早上是神背,中午是人背,下午是歪嘴老妈背(走不动了的意思)”,可以想见其劳动之艰苦。</p><p><br></p><p>但是他们连抹汗用的一张毛巾都买不起,而是用一个半月型的篾刮刮,憩息时,用篾刮将脸上的汗水刮去。至今沿川黔古道的石板路上,沿途还留下有密如蜂窠的拐扒拄的石窝,这是运盐工人艰苦劳动的历史见证。</p><p><br></p><p>他们吃的是自带的包谷面,盖是的秧毡、破絮,其生活之艰苦不堪言状。清光绪年间,住叙永的分巡道赵藩(云南剑川人)在《永宁杂咏》一诗中曾写道:“负盐人去负铅回,筋力唯供一饱材。汗雨频挥拄立,道旁看尔为心衷”。这是对运盐工人艰苦生活的生动描述。</p><p><br></p><p>其时,运盐工人来叙永,都住宿在东门湾子(今东外街)、镇南桥及钓鱼台一带,十里长街两旁商店毗连,旅栈林立,由于盐运曾给这条古老的街市带来一度繁荣。1939年川滇公路通车后,永岸盐号先后在摩尼、赤水河设立转运站,用汽车、马车、人力板车运输,运盐工人都转向这两地搬运。人背、马驮来叙永运盐的历史,至此才基本结束。</p> <h3>▲叙永东外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