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数学教学之美----记2019年小学数学教师第二期培训瞬间

一剪梅

<h3>  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就是要帮助人类寻找开启完美思维的钥匙。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是我们大家的追求。3月23日,140名来自全县各校的小学数学教师齐聚教师进修学校,开启发现数学之美的旅程。 &nbsp;</h3><h3> 青青草地,、干净整洁、雅致幽静、浓浓的书香氛围,这里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园地,也是我县教师培训成长的平台。 </h3> <h3>  教导处马续伟主任向参训教师介绍主讲教师张瑞华:一直担任广平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及班主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曾多次荣获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学成绩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市骨干教师。</h3> <h3>  主讲教师张瑞华老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教学中的具体案例,系统地分析、讲解了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h3> <h3>  由于智力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习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喜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所以,教师要走进“学困生”,关注他们。</h3> <h3>  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h3> <h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h3> <h3>  提前渗透内容,同伴助学。有时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听不懂,而有时让周围的同学讲解,他们反而能听明白,基于“童言相通”,可以给学困生安排“小老师”,平时“小老师”像老师一样检查,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并督促他们及时完成和订正作业。学困生和“小老师”结对学习,对其他同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营造了班级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h3> <h3>  学困生一般情况都由于知识系统某项残缺,造成学习新知的障碍,因而教师必须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教学活动要适应学生的个性,目标弹性化,知识层次化。</h3> <h3>  参训老师专心听课,用心做笔记。</h3> <h3>  培训有始有终,参训老师有秩序地签退。</h3> <h3>  一天紧张的培训结束了,参训老师们满载收获,驾着理想的船,扬起希望的帆,向着教育事业美好的明天出发,愿老师们在教育事业上能收获甜蜜的果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