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过年啦</h3></font></h3> <h3>中国人每年都会过传统约春节,穷人穷过富人富过,而且还非常重视阴历的大年三十,不管在什么地方,历尽千山万水也会赶回家和家人团圆,三十晚上睡觉前,我们这些不懂事不知愁的孩子,都会把大人给我们准备的新衣服、新鞋子提前放在床边,大年初一早晨不用大人叫醒,就会被或远或近劈劈叭叭的鞭炮声惊醒,赶紧起床穿新衣、穿新鞋臭美,我们这代生长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孩子,只有在过年了才有身新衣服穿,当时的大人经常说的口头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h3><h3>初一早上吃饺子,一边吃一边妈妈会给个红包,寓意是保佑自己的娃子平平安安,也叫压岁钱,希望娃子们都慢慢长大,由大人在他们身边无怨无愧的照顾他们。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不光有好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还有新衣服、新鞋子穿,可高兴啦!当时比较流行的是女孩上身穿件花布衫,套在棉袄外面,下身是条蓝色的裤子,脚上是妈妈提前做的棉鞋。</h3><h3>这鞋子是妈妈从夏天开始,从边边角角收集的零星碎布片开始备壳,这些碎布片是做鞋底用的材料,一层一层把小布片整整齐齐的糊在报纸上,再贴在墙上。夏天气温高,等干透了再继续贴布片,这个活大概要花上好几天时间才能把做鞋底子的材料备齐,下一步就是把备好的壳子按脚的大小尺寸剪好,在剪好的底板上面铺一层新布,再用大针角固定好。下一步就开始用小针角纳鞋底了,(就像戏文里花木兰统兵台词,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啊)一句也没夸张,这样的鞋子往往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以前家家娃子都多,妇女都是没事了手上拿个活,一边说话一边纳鞋底,大的穿了小的穿,破了补上一块布继续穿,当时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见穿补丁的人,根本没有人笑话你,大家都是这样穿的,穿补丁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时尚,出生在那个年代的我是这样认为的。</h3> <h3>小娃子们都喜欢过年,能穿好看的新衣服还能吃平常吃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还能收到压岁钱💰,那个时候感觉太幸福了,平吋大人给零化钱也是一分二分的,那个年代物价很低,钱真的值钱受用。拿着一分钱可以买截短点甘蔗,二分钱可以买一杯包谷花,家里虽然比较穷,但爹妈对<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还是比较宠爱,因为我在家里最小,天下老向着小,哥哥姐姐们处处也是让着我呵护着我,家里兄弟姐妹众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大的照顾小的,都很节俭还主动帮大人干家务活,特别主动有责任心,其实他们也都是没长大的孩子啊!</span></h3><h3>去拜年都是提两包用黄粗纸包装的本地糕点,外面用细绳缠着,本地糕点也是非常独特,有糖稀和芝麻做好切成薄片的叫交切,用炒香的花生米外面裹上好多层糖,像豆豆一样个子不大,吃起来外面甜里面香的叫花生占,还有外型像豆角的一种油炸食物,里面灌满了糖稀,咬上一口会有香甜的糖稀流入口中,这才是正宗的豆角,不流糖稀是假的,还有一种用碎花生米加糖做成大块大块,在没放凉时切成小厚块的叫交切,这四种是地地道道的本地糕点,也是当时走亲访友最高级的糕点,去重要的人家里才会提,普通人家里也就提点混杂了多样造型的饼干也不丢人。上门拜年小辈还要给长辈叩头,年长的往往在小辈还没叩头身体已下去时顺势拉起来,给个红包笑着嘴里说,恭喜娃子长一岁,当时的红包普遍都是角票5毛钱,也有的给一块钱,在那个计划经济时期己经不少了,当时一毛一分钱加张豆腐票可以买一份,一份豆腐是四块能做一大盘,相当于现在的三块钱豆腐,红薯五分钱一斤,大白菜二分一斤,拿了肉票买肉的价格是八毛钱一斤,普通疏菜统统几分钱一斤,在贫困时期好多人吃不饱饭,能给你红包的都是姑姑、姨妈、舅舅至亲,一般人拜年是不会给的,那个年代太穷了,不是人家舍不得,真的是没有宽余钱连自己家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h3><h3><br></h3> <h3>大概在七十年代未,河口的中山公园还有不少的动物,花一毛钱买张门票就可以看所有的小动物了,春节期间公园的人也特别多。进门就看见上窜下跳的猴子,它会伸手找你要东西吃,你递给它的花生它会剥壳,有些男人给它根烟它还会抽,猴子就是聪明。有需要拿出花手绢才肯展开翅膀比美的孔雀,旁边笼子里有大狗熊🐻,臭气熏天不喜欢它,它隔壁就是</h3><h3>野生的山羊,它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默默的站在笼子里,不知道是在思考还是在发呆,前边就是狼,因为名声不太好它的笼子前竟连一个人也没有,分外冷清,看来名声很重要动物也一样,。隔壁就是花山豹了,也没人理它,凶狠的家伙,前方就是眼睛蛇了,它卷着身子正在冬眠,还有良种的鸡🐔,在那个年代只有本土的鸡,没见过还能长这么大的鸡,看见大公鸡就想到要是能吃上这么大的鸡腿该多美呀!想想就流口水啦,小孩子就是这么点出息老想着吃。</h3><h3>现在的饭桌上有荤也有素,还不想吃荤老想吃蔬菜叶子类,困难时期人人肚子里都没有多少油水,大街上想找个胖子恐怕还要跑几条街,现在的生活多好个个都不缺油,想找个廋子还待过细找,而找的廋子也不是真廋,至少他肚子里有油水,打眼望去大街上壮壮实实的人还真不少,没有过去缺吃少油的虚肿发黄的脸。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我们一年比一年过的更好,感谢好领导好政策,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亲,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育了那么多儿女的老人,真的不易啊!献给天下所有的父母,你们最伟大、你们辛苦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