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家万户 关爱万千心灵”——高二年级第二期家访活动汇报

晴雨

<h3> 燕子未归,田野已更新。在这个生机勃发的季节,灵武一中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神的感召下,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走进千家万户 关爱万千心灵”家访活动,大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我校整治校风校纪、学风学纪活动所取得的骄人成绩。</h3> <h3>  立足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等各方面情况。详细掌握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h3><h3> 苏银涛副校长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善于发现,敢于质疑。面对同一事物,破解难题的方法或许多种多样,但最短最快的却只有一种,而发现与质疑正是捷径。</h3> <h3>  偏科多由“兴趣差异”造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同学们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h3><h3> 积极巩固自己的优势科目,通过优势科目,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有学习好其他科目的能力,进而逐渐提高对其他科目的兴趣。然后集中精力强攻弱势科目,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h3> <h3>  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目标,日常管理要求的努力,使家长理解并产生认同,从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达成教育的合力,发挥出综合效应。</h3><h3> 做好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指导预案,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h3> <h3>  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通过与学生和家长零距离的接触沟通,消除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指导。</h3><h3>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充分过好每一天,竭尽全力做好眼前的事。积极向上、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的理想。所谓“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离开了勤奋工作,离开了不懈的思考,离开了积极的思考习惯,任何天才都可能成为庸人。</h3> <h3> 弗洛姆曾说过:不善于思考的人,成功就不会光顾。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朝着那个方向毫不犹豫的前进。这就是思考的力量,就是积极思考所带来的神奇的魔力。</h3><h3> 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可以统称为学习的能力,而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互相影响的。如果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没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同步得到发展,学习效率不高,常常处于学了就忘,学而无果的状态,就会让孩子长期处于学习受挫的状态。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探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并传授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br></h3> <h3> 走进学生家庭,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确保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防止欺凌事件发生,提高全民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这是事关生活安定有序、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家庭美满幸福的大事。家访活动不仅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还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我校和谐,高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育人环境。<br></h3> <h3>  心系孩子,言传身教。情洒家庭,沟通重要。以家庭教育为圆心,以学校教育为半径,家庭与学校教育共同画出世界上最美的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