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鲢塘,一块至今不用的古地名,偏偶在舂陵古侯国遗址南一公里处。与之一样古老的地名,故城旁边还有野牛塘、梁木塘。一个居东,一个在西,三地成鼎足之势将故城拱卫其中。也不知道何时、何地、因何命的名,是依塘而名吗?显然不是,因为除白鲢塘真有其塘,其它两处似乎并无这样的地标。有人说,那是谢氏祖先来此定居先后建起的堂号。此说法的似乎在理,因为域内以堂号命名的就有春草塘、白莲塘两个谢家。总之,三处地名真实存在,有白鲢塘谢氏族谱上记载为证,只是其地名的由来,因年代久远,已无从确考。也无需确考,既无兴趣,亦无必要。在此,只想谈谈那坵令我魂牵梦绕的塘——白鲢塘。</p> <p class="ql-block">白鲢塘存在的历史不知有多少年,但至少在谢氏来此定居之前复已存在,而白鲢塘谢氏从发脉开基到如今就有七百多年。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五代,那是宋末靖康之变期间,谢氏先祖谢大保携家眷避战乱自江西鹅井塘迁徙至此。先迁宁远北路野牛塘,后裔复迁梁木塘。如果说远古时代的野牛塘是块靠装天水吃饭、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那梁木塘就是洪水来时,水漫金山的国泽之乡。同样不适宜居族绵衍。所以,传至谢大保第六代谢庆成时,还是决定择良沐迁走。促使谢庆成下此决心的还有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原因,就是谢氏一脉虽有来力,自徒宁以来却从未有不衰的旁系子孙,换句话说,就是一脉单传,也永远如此,只有微乎其微,瞬息一现的变化罢了。谢庆成身高八尺有余,身体壮硕,是个十足的美男,可不知为什么,年近四十,仍未得子。这可急坏了深爱着他的妻子柏氏翠娘。所有的偏方都吃过,能够想到的办法比方祈祷啦,求符念咒啦等等都尝试过,就是不见自己的肚子凸起,怎么办呢?不行,绝不能让谢氏一脉毁在自己手里!柏氏翠娘在心底里喑下决心。可是,这等事不是下决心就能解决得了的。就在翠娘婆婆万般无奈几竟绝望的时候,柏氏外兄那边传话,决定让妹妹带一侄子过来。哥哥如此慷慨,如此善解人意,做妹的自是感激涕怜。总算为夫家解决了燃眉之急。然为夫的却高兴得起来,因为那毕竟不是自己的血脉,此事传出去也不怎么光彩(日后定会成为贫嘴撂舌者茶余饭后的谈资),显然还要做最后的努力!于是,一番踌躇一番准备之后,谢庆成举家向东迁徙到两剑之遥的一个地方。谢庆成之所以这样,是想换方风水,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点什么改变。结果,迁过去不到半年,翠娘婆婆便身怀有孕,并于不久顺利产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缨。不惑之年,突得两子,谢庆成夫妇高兴得自然合不扰嘴。小儿取名“必旺”,意即是“从此必定兴旺发达”,迷信的谢庆成希望这孩子能够给谢家带来好运气。的确,谢氏一脉再也径不起代代单传的缺陷了!说也奇怪,不知这孩子带来的喜庆,还是新迁地风水的造化,谢氏一族从此万事顺遂,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人口即从刚来时的一家五口迅速扩充到三十多人,财富也相应地积聚起来。这是谢庆成始料末及的,又是他日思夜梦的。现在谢庆成考虑得更多的不再是传宗接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壮大的构想。显然得须早作规划。而要早作规划,首先得考虑是否在此定居(当时可供选择的地方确实很多)的问题。谢庆成相信,由于后一种原因即新迁地风水的造化,才使谢家短期内有如此大的起色。后经考查发现,这里背面靠山,中开一境,门庭开阔,灌荫可千亩,一口古井清甜可口,实乃不可多得的一个人间佳境。于是,决定落业于斯。而一旦乐业于斯,则需方方面面成龙配套。为此,不久后的一个夜晚,谢庆成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今个儿大家都在这几,我想就新迁地堂号的命名和其它相关问题,听听众人们的意见,大家可不拘小节,畅所欲言……”慈祥的老人开门见山道出这次会议的主题。</p><p class="ql-block">显然这是个严肃的命题!大家面面相觑了一会儿,认为这是老爷子即将亲切谈话的先声。旋即,喝了几天墨水的小儿子必旺率先发言:“我看就以‘白链塘’作为新迁地的堂号吧,因为我们之前的两个堂号分别为“野牛塘”和“粱木塘”,新迁地的堂号自然是什么“塘”的,而恰巧现在我们门口这坵大塘以盛产白鲢鱼而得名,这样一来,“白鲢塘”一词今后不反指谢氏这户人家,这个地名,还具体指这坵出了名的塘,真是一语三关也。”</p><p class="ql-block">“嗯,这个提议有创意,也很切合实际,我赞同这个题法。”小儿媳柏氏附合着说。</p><p class="ql-block">“我也同意!”大孙儿万宁站起来也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叶得”,“秘稀”,“嗯,有也同意”接着,表示赞同的声音响成一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庆成摆摆手,止住大家,“好的,旺旺提的这个塘号名称很有意涵,也合我意,其实之前我也这样想的,所以我赞同,”说到这里,老人停了一停,继而又说下去,“既然大家都赞同这个称号,我宣布,今个儿就这么定了,从此,正如必旺所说的,白鲢鱼塘不仅指这坵塘,这个地方,还指我们这户人家,具有多重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啊,”,“好啊”,“大家赞许的同时,掌声跟着响了起来,同时继续议论声音也纷份而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公,你好有眼水,为我们找到了一块这样好的地方。”一向快言快语的大儿媳妇半开玩笑地开启了另一个话题。“嗯,是可以,不过到底有多好,你说说看,”庆成平常就喜欢这个聪明伶俐又为他添了四个孙子的儿娘,似乎有意让她摆摆谱,结果,口才好的她如数家珍的大讲一通。大家都面向着她,仿佛她在给大家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讲。“好是好,就是有点缺活水,若能开挖一条水渠,把西舂河或者龙溪的水引来,就更好了。”少顷,二孙子万芳一语道出了大家心中的隐忧。““是啊,要想长此立足,这是个大问题!”有人在背后跟着说。“噢,这有何难,叫我爷爷让我们开条水沟就解决了。”大儿子必秀高声地叫道。“是啊,这也是我近段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之一。”谢庆成神情忧郁地接过话题,按着谈了一大堆对此问题的看法,最大指出:这是谢家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接着,对水渠开挖水沟在时间上作了具体的部署,同时,晓有兴致地谈到谢家的家风建设问题。“今晚大家商量的这种气氛使我非常感动,我想我们谢家今后就要这样和和睦睦,有商有量的过日子,"谈到这里,谢庆成似乎有些哽咽,“我老了,不中用,今后还得由你们撑起这个家,记住:家和万事兴……这也是我对你们的政治交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会议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塘号的设立,二是水渠的开挖,三是家风建设。显然这次会议开得好极了,而且在融合亲情上也相当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小儿必旺被奉派去衙门送报告,大儿必秀被遣回老家(柏家)和爷爷谈感情,谢庆成则带领家庭其它成员勘测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果令人出奇的满意,政府不但支持这个决议,还拔了专项资金,处门哥哥也满口答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显然谢家人个个都是行动者,因为在接下来的一段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苍冉老者(当时谢庆成已八十多岁)带领全家人奋战旷野田头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后,一条从杨(欧阳)家龙溪引来的水源源不断地注到谢家的门口,注入白链塘。水是生命之源,随着清凌凌流水断地涌来,注入白鲢塘入口水的哄咚哄咚声,从此,白鲢塘谢家成了紫干水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还只是雉形,白鲢塘诗意的美真正十几代之后才形成的……(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