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质量提升---澄迈县校长面对面交流研讨第二小组访学记之三

明月伴你行

<h3>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高效课堂是提升办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为深入学习借鉴赤湾通过加强精细管理,打造“无为课堂”模式的精髓,今天,我们一行在赤湾学校主要深入课堂听课,听取赤湾学校教务处周主任作题为《精细管理,质量提升》的专题讲座,观摩赤湾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在课堂上,我们深切领悟了无为课堂的精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小组汇报,学生质疑,生生互助,教师启发引导,师生互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各位校长在教室认真听课</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赤湾学校教导处周秋霞主任做讲座</font></b></h3> <h3><b>周主任精美的讲座课件</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悟篇</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唐铭校长研学感悟之三:</font></b></h3><h3> 学校办学,所有的办学理念最终在课堂上实现。学校所有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h3><h3> 今天再次走进八年级数学、六年级英语课堂,深层次体验了无边界学习的课堂观。教师~(平等对话)~学生,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教师是授人以渔,是设计引导、引领、引学。学生是在小组长带下,进行互助互帮互检的合作学习,各学生是独立个体,全班又是整体。建立课堂学生观,时时都要有四时间,四问:</h3><h3>(一)一节课教师要有四时间:</h3><h3>1.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的时间</h3><h3>2.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h3><h3>3.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h3><h3>4.学生充分练习与巩固的时间</h3><h3>(二)一节课教师要有四问:</h3><h3>1.学生记住了吗?</h3><h3>2.学生理解了吗?</h3><h3>3.学生学会了吗?</h3><h3>4.目标达标了吗?</h3><h3>二.精细管理 质量提升</h3><h3>教务处周主任牵着我们的思维穿梭于学校的管理之路。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力,是所有工作的落脚点。</h3><h3>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最好战营。</h3><h3>课堂中:主体是谁?重点、落实、强化?反馈矫正?学生的积极性、状态…</h3><h3>要时刻有着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观!</h3><h3>这节课</h3><h3>让学生获得什么?</h3><h3>让学生什样获得?</h3><h3>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h3><h3>如何知道学生己获得?</h3><h3>学生旧的知识有吗?</h3><h3>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h3><h3>如何让学生听懂听会?</h3><h3>如何整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h3><h3>三、校长要有自已的办学理念并把办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在落实过程要善于管理,精于业务,更要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这样才真正为了老师的业务成长,服务学生的发展,有效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蔡笃亮校长研学感悟之三:</font></b></h3><h3> 考察学习感悟三:赤湾学校给我的印象是校长有思想、办学思路清晰,副校长职责明确,勇于担当,中层领导干部执行力强,全体老师嗷嗷叫,整个学校透露出一股劲儿,人人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此外,今天更加深入地感悟到了赤湾学校的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不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去做,而是让学校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知识,体验课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科学、体验生活、体验知识获得的乐趣,真正实现“为了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目标。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去探索未知,探索课堂,不管过程和结果如何,都能给学生留在深刻的印象。赤湾学校没有五花八门的文化宣传,却是把文化育人做到了骨子里。绿色盎然的校园处处可见的生物多样性,反映出生命教育理念、恰到好处的文化艺术展览,让人感觉很舒服和典雅、宽敞明亮的图书馆,让人进入自然产生读书的欲望、随处可见的图书栏,让孩子们随时可以停下脚步认真阅读、干净祥和的校园,让孩子们流连忘返。</h3><h3><b><font color="#167efb"> 黄志宽校长研学感悟三:</font></b></h3><h3> 今天听了赤湾学校的两节数学课,并参与了他们的数学组教研活动。对他们的“无边界学习”又有了更深的体会,像二年级的辨别方向课,老师在授课时就整合了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予以传授给学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两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老师极为关注学生,以生为本,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体验、思考文本重点知识内容的时间;老师课堂的讲解,重在点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能落到实处。在教研活动上,王小洪校长提出“四个充分一个关键点”:给学生充分熟悉内容的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练习的时间;给学生充分交流、展示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练习、巩固的时间;抓住关键的知识点提出问题。王校的“四个充分一个关键点”的理念,对教师落实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极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他对学校的教研活动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教研活动要着重研究解决:学生记住了吗?学生理解了吗?学生会用了吗?学生的成绩达到要求了吗?从中我感受到:学校教学成绩的提升,就应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好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h3><h3><b><font color="#167efb">余常武校长考察学习感悟三:</font></b></h3><h3> 赤湾学校在推行无边界学习理念办学同时,从校长和学校班子成员一直注重宣传推介自己的学校文化,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特别注重与各兄弟学校交流研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建立教育联盟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h3><h3><b><font color="#167efb">徐月明校长感悟之三:</font></b></h3><h3> 今天随堂听了三节课,感悟最深的是,赤湾学校的老师彻彻底底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激发者。一节课是不是高效,不在于教师讲得多到位,讲得多好,而在于学生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是不是思考了,是不是质疑了,是不是合作了,是不是感悟了、体验了。王小洪校长就特别提倡体验式的教学模式。</h3><h3><b><font color="#167efb">李庆武校长研学感悟之三:</font></b></h3><h3> 赤湾学校参访感悟之三:赤湾学校以课程统领学校发展,其中,校长提炼课程思想,教师落实课程,学生是课程的受益者。应该说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是具备课程领导力的,学校以课程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学校管理团队、教师、学生以课程为中心,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局面。</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曾令荣校长研学感悟之三:</font></b></h3><h3> 今天,亲临课堂、实地观摩,让我对教学管理理念又有了新的触发,下面,谈谈我收获的两种校园文化:</h3><h3>一、静文化</h3><h3>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教室是学习思考的场所,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下午13:50,学生已经开始进入校园,14:00一14:25是学生阅读、写字时间。此段时间,我特意走进了每一层教学楼,细看每一间教室,看到孩子们都认真阅读各种书籍或写字,没听到任何杂音,真正做到了“入室即静,入座即学”。</h3><h3>二、课堂文化</h3><h3>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今天上午,我观摩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东南西北》,深感这是一节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强,整节课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和激发,而教师在这节课中扮演的是指导者、服务者。那么,该老师是如何精心设置好一节课的呢?我觉得,该老师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h3><h3>(一)目标: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h3><h3>(二)方法:让学生怎样获得?</h3><h3>(三)效率: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h3><h3>(四)达标:如何指导学生获得?</h3><h3> 以上就是我今天学习的两点体验,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也能够灌输这两种文化融入我们的学校。</h3><h3><b><font color="#167efb">吴杰校长学习感悟之三</font></b></h3><h3> 深圳访学的启迪,在赤湾学校和深圳实验小学两所学校参观学习,听取校方的介绍,通过亲身的观察,深圳九年义务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确实做得活,使校园成为乐园,在枯燥繁重的学习当中,又有所玩有所乐。赤湾学校有学生社团47个,深圳实验学校有社团有60多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两个学校学生规模在1500人左右。赤湾学校社团活动列入课程安排,教师工作热情高,学生参与量大,学校有检查登记。在社团活动时间,整个学校热闹纷呈,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兴趣学习中,47个社团含盖内容林林总总。这种寄教于乐,寄乐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不感到乏味,而感到其味无穷。从一年级美其名的“放学梦想”放风筝课到高端的航模课、集成块线路课等,各种社团科目让人目不睱给,门类极多,而且各个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而设,重在做与练,并且还弄出名堂来,获得各种奖还不少。校园单纯的知识传授,可能会窒息学生创新的灵感,这种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发挥学生的长处,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深圳学校的社团活动把这理念落到实处,这种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h3><h3><b><font color="#167efb">唐小丹副校长研学感悟之三:</font></b></h3><h3> 第三天的研修活动,主要是深入了解赤湾学校的教学教研情况。作为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我收获颇深:</h3><h3>1、以生为本,小组合作,实现教与学的无边界。</h3><h3> 今天听的两节课,着实精彩!整堂课上,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感知~观察~领悟~归纳~操练,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至始至终,对于重难点,教师都不会主动讲解,总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并归纳,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固定的课堂框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但大多数却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组合一起,不是真正探究学习,而是谈天说地!可是,这几天在赤湾学校课堂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高!课堂上的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组内讨论学习。并且,有些学生还走出固定的小组,向其它小组请教学习,课堂瞬间变成学生们讨论求知的“大商场”!为什么同是小组合作,收效却差别如此之大?是小组合作成员分配不平衡吗?还是合作任务不明确吗?亦或是探究问题无效吗?这都值得反思!</h3><h3>2、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必然!作为校长,应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搭建平台,而这点,赤湾学校的王校长确实做到了!今天参加的数学组教研活动,王校长不仅对授课教师的授课特点了如指掌、并在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做了很专业的指导!让我们看到一位校长不仅要善于管理,精于业务,更要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只有这样,才能指导教师,引领成长!</h3>

学生

课堂

学校

赤湾

学习

感悟

校长

教师

教研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