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 2019年的寒假是极冷的,冰冻的冬天被阅读包裹,老师们读书的热情温暖了我们的心!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倾听老师们的“阅读心语”,走进他们的“悦读生活”!</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宣化区实验二中 王玉忠老师</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开展“互联网+图书馆资源的海量阅读”活动实施方案》(节选)<br><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一、实施途径</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一)自主阅读</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学生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到当地的图书馆进行阅读。根据推荐书目,自主选择阅读书目,自主安排阅读时间,自主安排阅读进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二)教师指导</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寒假中,教师指导一般通过微信群进行,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加大课外阅读,指导的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背景介绍、作者介绍、读书方法指导、读书心得交流等。根据内容的不同,教师指导在学生读书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进行。</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二、实施过程</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整理、总结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的海量阅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确定适合不同层次阅读的书籍,书籍分为必读书籍和选读书籍。必读书籍不少于两本,选读书籍可由老师们列出推荐购书的书目,学生每人两至三本,汇总到班级微信群。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进行阅读。学生阅读书目不仅仅是文学书籍,包括数学、政治、历史、科学等各方面的书籍,只要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书籍。</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巧妙而有效地安排学生读书(必读书籍),以鼓励为主。 </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3、在全面展开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开学后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进行交流检测,开展阅读竞赛,使活动有效开展,海量阅读、高效阅读的实施落到实处。</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三、阅读方法</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初中生的阅读,重点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阅读中的问题讨论、圈点勾画、精读跳读等方法。</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具体阅读方法:</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资源查检资料;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练运用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等能力。</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教会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写摘录笔记。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提高鉴赏能力,加强阅读积累。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写提纲笔记。要教会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认真分析,再对其思想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写心得笔记。要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运用。</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四、阅读评价</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阅读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阅读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督促,使课外阅读活动健康有序进行。</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学生把寒假中每次阅读的内容发到微信群。各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阅读的书目要有详细的记录,每本读物读后要有读书心得、笔记、优美语句集锦等。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要批阅指导,特别是目前这项活动刚刚起步,更要悉心指导,使之健康成长。</b></h3></b></font></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宣化区实验二中 陈琼老师</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实施海量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节选)</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深知课外阅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运用互联网+图书馆资源推进农村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培训会,令我感触很深,于是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font></b></h3><font color="#ed2308"><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推荐“兴趣书”。</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从“课内兴趣”到“课外兴趣”。</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3.看“兴趣电视”。</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把学生已经被激发的兴趣要长久保持,必须要进行习惯的培养:</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事实上读书笔记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要培养合理分配阅读时间的习惯。指导好学生正确分配好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时间,要合理的分配和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在完成课内任务的基础上开始课外阅读。</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印发给学生,成为阅读的主要书目。</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教师把自己所了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补充给学生。</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3.配合所学内容,推荐一些专题阅读书目。有的学生课外读物读得并不少,阅读能力却未见提高,究其原因大多是阅读方法不对,他们往往是一味追求书中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一门心思看“热闹”,从不认真去想“门道”。结果是书读了不少,收效却不大。 因此,当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一定兴趣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给班上学生上一些读书指导课,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状况,采取个别辅导,努力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四、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作记号。</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摘录。</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3.写体会。</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4.撰写提纲。</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5.精读与浏览。</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五、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让学生以阅读中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三分钟演讲,形式不限。或介绍他们各自的阅读经验,也可以相互出题竞赛等。</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定期组织学生对一个阶段中大家共同读过的文章进行交流讨论,给大家一个总结提高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读书收获的同时,渗透读书方法。经典文章需要精读,必须细细、反复品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努力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 把书本读“薄”, 使大家的思想、认识得以互补,使学生个人得到不同层面的收获。</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3.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比如定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赏读成诵的积极性。</b></h3></b><b><h3 style="text-align: left;"><b> 4.编辑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每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课外阅读目标的指向,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b></h3></b></font><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宣化区第一实验小学 刘立婷</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互联网+图书馆资源推进海量阅读培训会的感悟》(节选)</font></b></h3><font color="#ed2308"><b> “互联网+图书馆资源推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主动阅读的动力系统,大面积、轻松、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核心素养。其趣味性、普惠性让所有的学生爱上了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获得了成长,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br></b><b> 工作中,我生活这样做的:<br></b><b> (一)明确“海量阅读”基本量 各学校应根据本方案结合自身实际,遴选优秀读物作为各年 级学生的课外推荐阅读书目,确保学生阅读总量不低于课标规定的最低要求。 <br></b><b> (二)扩大“海量阅读”涉及面 一是拓宽《道德经》、毛泽东诗词、中华好诗词等传统经典目录范围和《青铜葵花》等优秀现代作品目录范围,二是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三是积极开展“时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四是在提倡学生阅读文艺类、社科类图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 <br></b><b> (三)保证“海量阅读”时间 各学校每天至少保障一小时“海量阅读”课时;每月语文教师或班主任要向学生推荐阅读书单,并采取合理方式进行检查阅读效果;通过家校联谊方式,倡导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1小时,每周课外阅读不少于10小时。 <br></b><b> (四)探索“海量阅读”教育模式 抓好早读、阅读课,搞好语文课堂大量阅读,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探索以课堂为主体,课外校外为两翼的大阅读教育模式,形成鲜明的“海量阅读”特色。 <br></b><b> (五)搭建“海量阅读”活动平台 1.开展“读书节”活动。每年5月、11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读书节”活动。各校建立读书专版,组织开展读书沙龙、好书推介、家校共读、亲子共读、读书练笔展评、专题演讲、经典再现(表演)等活动。<br></b><b> 我会将“互联网+图书馆资源”推进农村中小学海量阅读的教育在我班真正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落地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畅游在无穷的书海中,扬起海量阅读之帆。</b></font><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宣化区第一实验小学 王撰书</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互联网+图书馆资源”推进农村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培训会的感悟》(节选)</font></b></h3><font color="#ed2308"><b> 2019年1月7日,对于我来说它是一月最美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在宣化区教育局电教馆的组织下,我们有幸听取了市领导以及区名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我的心中开出了教育之花。<br></b><b> 第一朵花——爱之花<br></b><b> 二位老师从她们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为我们讲起,我明白了自己身上担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生,拨动儿童心声。掌握学生特点。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潜移默化育人。<br></b><b> 第二朵花——阅读指导之花<br></b><b> 老师的讲话给了我不少启迪。郭主任会上所说:“阅读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能力。”随后又为我们列举了许多她阅读教学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教育。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br></b><b> 由于语文课本受教时和阅读量的限制,所选编的课文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相关阅读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供或推荐更多的有价值的相关阅读内容。一是内容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选择一些与精读课文内容相近但观点不一的相关阅读素材,让学生阅读、对比、讨论、辨别,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人物相关。即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与精读课文中所写的人物有关,使精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对学生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三是文体相关,根据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运用与精读课文文体相同的文章进行相关阅读,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同类文章的技巧。四是作者相关,当学生学了某位作家的一篇作品时,他们常常会对作家本人或作家其他作品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指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五是背景相关,诗与词是古人擅长运用的两种文学体裁,自《诗经》、唐五代词以来,诗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感慨时政、抒发情感。要理解他们有一定难度,而写作背景则是学生领悟诗人词人情感的重要参考资料。</b></font><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