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在美食城

秋天🍁

在还没有能力品尝天下美食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个梦想,一定要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品尝我们大好河山的特色美食。中国是个美食国,在世界誉有盛名,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武汉的热干面、南京的盐水鸭、四川的麻辣火🔥锅、兰州的拉面、新疆的大盘鸡等等,太多了数不胜数,反正当初的梦想就是吃。当工作了,有能力品尝各种美食的时候,才发现吃只是满足了口,满足了对新生事物的新鲜感,满足了占有欲,甚至是虚荣心在做怪。<h3><font color="#010101">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多国家每年还会举办美食节,为自己宣传美食和触动地方经济的一种手段,当下各地经济发展广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增加了,都想走出家门看看祖国的美景,更愿意化钱去品尝各地的特色。当你在一个城市呆久了你会发现,真正的特色小吃是服务于外地人,而真正的本地人很少品尝所谓的特色。外地人也是慕名而来,或多或少带点特色送家人送朋友,再美的美食也架不住天天吃,再美的美食也不是那么诱人了,也没有一定要吃的冲动,真正的美食不在某个城市,而是妈妈的味道。</font></h3> <h3>记得计划经济时期,物资贫泛经济潇条,那时候的中国人都很穷,吃、穿、用的全部都是有计划,米、面、肉、油等等都是按家里人数发放票才能购买,如果没有计划大吃大喝把本月的肉票提前用完了,只有等下个月了,就是你有钱买计划外的也买不到(况且那时候大步分家里都很穷,没有多余的闲钱),当时一个人一个月只供应四两肉,根本不够吃,所有的物资必须用票购买。</h3><h3>在困难时期的中国家庭,没有什么东西不好吃,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人们都会消灭掉,挑食和偏食根本不存在,困难时期的孩子不分什么食物都是大口大口的自己吃,那吋的家庭兄弟姐妹众多,有口吃的就己经很不错了,哪像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大人撵前撵后追着喂家里的小祖宗。</h3> <h3>人的口味是从小受家庭影响形成的,特别是父母最爱的食物,耳熏目染也是自己孩子的最爱。其实美食在我们心中,不一定是山珍海味也不一定是物以为稀的食材,而是我们从小吃惯了的普通饭菜,也许只是一盘大白菜也许是一盘水饺,在别人眼里再平常不过了,可是自己就是习惯了妈妈的味道,去了许多地方尝了许多特色、看了许多感言,发现还是家的味道让人留念,家的饭菜让人始终有个念想。</h3><h3>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小时候和父母、哥哥姐姐们,一大家子冬天围着一个小煤炉,上面煮一大锅子大白菜粉条,里面没有一丁点肉,你一勺我一勺那个香那个气氛,是现在的小家庭难以体会到的,那个时候家家都是人多食物少,吃什么都香,现在的生活物资丰富要什么有什么,可再美的食物也是过眼云烟,年龄越大越怀念过去的一历历一目目,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景像,凑不齐了永远也凑不齐了,走了的再也回不来了,美食不在美食城,在心中在记忆里,一辈子忘不了妈妈的味道。</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