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b> 篇 首 语</b></p><p><b> 五十年前,我们这群城市学生被历史的洪流无情地从不同的城市冲集到西南边疆——云南省瑞丽国营农场勐卯分场五队。1970年至1974年农场改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一团一营五连,1974年后恢复农场建制后为瑞丽农场一分场五队。</b></p><p><b><br></b></p><p><b> 1969年3月昆明22中学初六八届、昆明卫校、昆明商校、昆明财校的三十多名学生首先分到五队;1969年5月北京五十六中学30多名六八届高、初中学生来到五队;1971年7月成都十七中学70多名初七0届学生也来到五队。知青,从此就成为我们共同的名称和身份;五队,成为100多名知青们共同的“家”。</b></p><p><b><br></b></p><p><b> 我们五队位于瑞丽县西约5公里的勐秀山麓,要途经勐卯老城子和一片坟地,再经一条大河、两个蚂蟥超多的牛滚凼沼泽地。我们的连队以种植橡胶树为主业,有数百亩散布于连队周围的橡胶林地,并有开辟在海拔千米以上试验种植橡胶树的一个前哨排。</b></p><p><b><br></b></p><p><b> 农场的条件是艰苦的,劳动是繁重的,对于来自大城市的知青们不啻是一大考验。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开过荒,伐过木,脱土坯,盖住房,做竹床、竹桌、竹凳;我们培育、嫁接橡胶苗,移栽橡胶树,除草施肥,斩芭、割胶;我们每年都要帮其他连队栽秧收谷,平田改土------</b></p><p><b><br></b></p><p><b> 我们在这里挥洒美丽的青春年华:谁没有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谁没有被蚂蟥和蚊虫叮咬过?谁没有得过疟疾、痢疾、肾炎?还有人最终被疾病夺去生命,永远长眠在边疆的橡胶林里------</b></p><p><b><br></b></p><p><b> 年轻的我们对生活充满着期望,对前途更多的则是困惑迷茫。清贫的生活与超负荷的劳动没能压垮我们,酸甜苦辣的生活我们不惧品尝,但对自己前途的迷茫和绝望,撕心裂肺叫人痛断心肠,早早让我们领略了社会的不公和时代的炎凉。</b></p><p><b><br></b></p><p><b> 感谢历史拨乱反正,感谢命运的神秘安排,我们最终离别了挥洒青春的地方,脱离了精神的苦海。几十年后,我们心中曾经的怨恨已经淡薄,保留更多的则是对边疆农场五队工作、生活的回忆,苦去甘来的怀念、感慨------</b></p><p><b><br></b></p><p><b> 今年是昆明知青、北京知青到边疆农场五十年,成都知青到边疆四十八周年。在此之际,我们提出收集编辑这个老照片美篇的建议,并得到昆明、北京、成都朋友们的热烈响应,先后收集到众多连队生活的老照片。现将这百张老照片编辑成册,呈现给大家,使我们共同回忆属于我们自己的芳华,让这些老照片把我们在天南地北曾经的兄弟姐妹连在一起。</b></p><p><b><br></b></p><p><b><br></b></p></h1><h5><b>附录一:昆明知青名册<br></b><b>朱学义 马玲媛 刘忠惠 苏秀芬 李兰仙 欧丽珍 伍贵珠 冯桂兰 冯桂仙 秦玉凤 段淑媛 周金凤 孙国伏 杨蕴华 余长珍 朱琼珍 陈惠春 曹明锐 李凤英 唐树英 瞿兰芬 张丽燕 陈桂兰 陈孝珠 王凤芝 王 涟 陶兰英 马仲英 强巧云 孙永庆 余慧卿 林湘桂 文林英 吕世焕 林梅蓉 郑美珊 张琼芬 宁X X</b></h5><p><br></p><p><br></p><p>昆明二十二中学初六八届一班分到勐卯农场五队的9名同学</p> <h3><b>附录二:北京知青名册</b></h3><h3><b>男生</b></h3><h3><b>张玉瑞 王文祥 魏铁树 马增志 王贵发 康继明 梁福和 许保国 黄建国 陈 骞 胡 欣 吴清熙 邹新南 桑 澎 彭嘉和 杨力健 王极平 汤伯衡 邱铁钢 朱士奇 陈增凯 朱玉符 王燕铭</b></h3><h3><b>女生</b></h3><h3><b>王东存 蔡佳玉 赵 军 祁 英 庄兮宁 郝思效 杨华平 李 宁 任小青 乔志玲 王世巾 李树贤 姚树樟 翟滋忱 </b></h3><h3><b><br></b></h3><h3><b><br></b></h3><h1>北京全体女知青</h1><h3><br></h3> <h1>北京男知青在橡胶林地里 。左起吴清熙、 邹新南、胡欣、王贵发、 王极平、 桑 澎、许保国、梁福和、黄建国、康继明</h1> <h3><b>附录三:成都知青名册</b><b> </b></h3><h3><b>女生</b></h3><h3><b>卿三蓉 温兴蓉 羊蜀萍 刘善群 陈声兰 杨伍秀 张顺华 罗惠群 罗韵希 黄成华 邹清玉 周德芬 邱惠明 钟继英 刘德芳 邱会兰 廖玉兰 胥祖贞 罗道群 蒲国珍 张群芳 郭建蓉 张守蓉 罗文秀 张素君 曾祥蓉 张福群 姜芙蓉 </b></h3><h3><b>男生 </b></h3><h3><b>郭汉民 何益成 崔晓全 彭 勇 樊光荣 赖达明 张 静 陈兴弟 贺培荣 陈明贵 魏成发 杨文全 景宗强 曾传发 刘建柏 刘开元 颜帮国 华志君 陈家安 滕彦彬 康建文 张家长 陈子福 邓祖勤 包祖能 晋良荣 高松全 方太康 陈宪华 程清银 苏文璞 刘云安 蔡华君 王三福 刘兴田 童孝保 邹凤章 赵阳春 张文龙 谌德山 李以明 叶德新 黄华俊 陈建明 陶全贵 曾宗其 姚松莲</b></h3><h3><b> </b></h3><h3><b> </b></h3><h1><br></h1><h1>五队成都知青女生宿舍前留影。前排左起周德芬、龙美兰、黄成华、卿三蓉、罗韵希、曾祥蓉、羊蜀萍、吕世焕 : 后排左起杨伍秀、张福群、张顺华、温兴蓉、罗文秀、邹清玉、邱惠明</h1> <h1>一起分享快乐</h1> <h1>北京知青。左起黄建国、王极平、吴清熙、王贵发、邹新南、杨力健、桑澎</h1> <h1>昆明知青1970年在瑞丽电影院前合影</h1> <h1>在瑞丽江边戏水的昆明知青</h1> <h1>北京知青在路旁稻田与“老余五”合影</h1> <h3>前哨排的女生,前排左起刘德芳 、胥祖贞、欧丽珍、张群芳、廖玉兰;后排左起阿招、邱会兰、 钟继英、罗道群、蒲国珍、冯桂仙、李兰仙</h3> <h1>橡胶林地</h1> <h1>大田劳动休憩</h1> <h1>北京女知青与寨子里的小卜少合影</h1> <h1>五队唯一的交通工具——牛车上的留影</h1> <h1>看,那山上是我们开垦的胶林</h1> <h1>照张民族服装相片 :郝思孝、翟滋忱、王世巾、冯桂兰</h1> <h1>瑞丽照相馆后面的留影</h1> <h1>五队山沟里游玩</h1> <h1>去往县城必经的大青树</h1> <h1>在傣族的水稻田里,远处是美丽的勐秀山</h1> <h1>劳动归来的北京帅小伙</h1> <h1>我们最爱的地方——大青树</h1> <h1>我们也来拍一张坐牛车的照片</h1> <h1>四队的水库旁的昆明知青</h1> <h1>大青树下的留影</h1> <h1>五队前哨排屋后的香蕉熟了</h1> <h1>县城赶街在国营食堂后合个影</h1> <h1>姐妹情谊</h1> <h1>姐妹情深</h1> <h1>穿上景颇族服装一样美丽</h1> <h1>我们是兄弟</h1> <h1>我们是姐妹</h1> <h1>五队第一批割胶工</h1> <h1>留住青春芳华</h1> <h1>英姿焕发的陈兴弟</h1> <h1>大家都喜欢在大青树旁留影</h1> <h1>参加政治边防的罗韵希、罗惠群等在景颇寨</h1> <h1>我们都是割胶工</h1> <h1>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家</h1> <h1>蓝天白云下的快乐</h1> <h1>割胶班先进集体留影。第一排左起杨建芬、曾祥蓉、卿三蓉、吕世焕;第二排左起杨伍秀、徐金红、龙美兰、羊蜀萍、周德芬;第三排左起郭汉民、魏成发、刘兴田、彭 勇、董 庭、张家长</h1> <h1>高树位割胶</h1> <h1>低树位割胶</h1> <h1>从分场到县城的路上</h1> <h1>县城赶街小歇的“猫和耗子”</h1> <h1>光荣参加团部先进个人代表会的先进分子</h1> <h1>路过老城子留影</h1> <h1>斗笠,我们全天候的劳动装备</h1> <h1>五队的北京知青探亲在天安门前留影</h1> <h1>五队旁的景颇寨子</h1> <h1>难得的休闲</h1> <h1>赶街去</h1> <h1>五队食堂里童孝保正在用蒸子蒸饭</h1> <h1>童孝保送饭去工地</h1> <h1>姐妹合影</h1> <h1>风华正茂的成都知青</h1> <h1>董兴茂连长和司务长彭嘉和到20亩地看望留守的童孝保、张文龙</h1> <h1>共青团员在操场上过组织生活</h1> <h1>在中缅边境界碑旁留影</h1> <h1>姐妹留影</h1> <h1>训练打靶</h1> <h1>曾经的同班同学留个影</h1> <h1>五队大河里的欢乐</h1> <h1>在总场中学任教的吴清熙和他的学生在瑞丽江畔</h1> <h1>美丽的瑞丽江</h1> <h1>清澈的五队大河是我们最爱的地方</h1> <h1>五队的菜地和种菜的人</h1> <h1>五队的橡胶苗圃地里</h1> <h1>不怕苦、不怕累的女知青</h1> <h1>自娱自乐装模作样</h1> <h1>以勐秀山麓的五队做背景留个影</h1> <h1>身着旱傣服装留个影</h1> <h1>风景如画的五队大河</h1> <h1>割胶工在营部烤胶房集训时练习磨胶刀</h1> <h1>北京来的小卜少——郝思孝</h1> <h1>五队远景</h1> <h1>五队团支部欢送王极平、罗韵希上大学(1973年)</h1> <h1>部分五队男知青欢送王极平上大学(1973年)</h1> <h1>一营领导与全营1973年推荐上大学的知青合影,五连的王极平、罗韵希也在其中</h1> <h1>送桑澎参军当兵</h1> <h1>亲如姐妹</h1> <h1>罗文秀与五队卫生员孙国福、女儿小青</h1> <h1>回蓉探亲时在草堂的留影</h1> <h1>回蓉探亲在新都桂湖的留影</h1> <h1>能歌善舞的女知青在排练</h1> <h1>我们同在一个宿舍</h1> <h1>姐妹留影</h1> <h1>最爱的大河</h1> <h1>县城电影院门前</h1> <h1>大河戏水</h1> <h1>探亲在蓉留影</h1> <h1>喜爱舞蹈的成都女知青</h1> <h1>坐在山上望家乡</h1> <h1>哥俩好</h1> <h1>个个喜上眉梢</h1> <h1>瑞丽县新华书店门前的留影</h1> <h1>吴清熙与团部领导在一起</h1> <h1>大河里戏水的庄兮宁、郝思孝</h1> <h1>身着民族服装的翟滋忱</h1> <h1>长眠在瑞丽的赵阳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