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街小学校三年级语文教学风采展示

贝贝

<h3>  阳春三月,在温润的春光中,我们晋阳街小学三年级语文组在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轮教互听教研活动 。回首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成绩凝聚我们每个教师的努力和付出,是全体教师勤奋好学、同心同德、紧密团结、锐意进取的结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新学期,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更加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的结果来源于点滴的过程。新的学期,我们迎来了新的一轮教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br></h3> <h3>  雷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这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文章虽然篇幅较小,但是情节完整,教育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在教学中,雷老师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反复读文,先读熟课文内容,再根据注释插图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通过配乐,课件背景等创设富有古韵的情境。学生们在悠悠的古琴声中反复诵读,宛如穿越时空一般。<br></h3> <h3>  高老师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花钟》一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花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原因。 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不同的花及开放的时间,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图文结合等形式来理解词语,使孩子们体会到各种花开放时姿态的各异,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运用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在句子中的重要性。 本节课孩子们认识了各式各样的花朵,也懂得了花开的时间与外界的许多因素有关,只要留心观察就会产生不同甚至有趣的发现。<br></h3> <h3>  叶老师执教的《肥皂泡》,此文语言细腻、敏感、美丽,充满童真童趣。课前叶老师让孩子们做了肥皂泡,课上让他们玩了肥皂泡,让他们通过吹泡泡体验冰心是怎么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景象描绘下来的。孩子们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描述的很有顺序。这堂课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有了亲身体验后,这节课的赏泡泡和想象,使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入情入境,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br></h3> <h3>&nbsp;&nbsp;&nbsp; 《小真的长头发》是一个充满童趣,有着神奇想象的故事。杨老师通过让学生交流小真长头发的神奇功能,感受小真想象的奇妙与丰富,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继续想象长发的功能,而且想象要更奇妙,更有趣。学生们打开思路,大胆想象,走进了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br></h3> <h3>  《鹿角和鹿腿》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范老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接着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在悄然发生转变。适时创设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通过读说到感悟,深化道理,整节课能够比较流畅地完成,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也比较自然。<br></h3> <h3>  王娜娜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整篇课文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整堂课中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的语句,引出两个罐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明白其道理,在生活中、学习中与人相处懂得互相尊重,懂得宽容,和睦相处!<br></h3> <h3>  最后悉心听取了安主任的对每节课的精彩点评。学习之后,获益匪浅。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