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春节期间,高中同学聚会,我见到了石斌。</b></h1> <h1><font color="#167efb"><b> 我们都是1968年下乡插队到宽甸县的大连老知青。</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3>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0年10月,县里从各公社选调40名大连知青进入鸟枪厂工作,石斌就在其中。他们经过两年农村艰苦劳动的锻炼,在乡亲们的熏陶下,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格,个个都是好样的!入厂不久,便发生了这么一件事:</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1年3月21日凌晨3点多钟,驻厂工宣队李智师傅起来烧水时,发现厂干燥室排气管竟冒出浓烟喷出火苗,他意识到出事了!快步冲到离干燥室最近的女生宿舍,急促地敲着窗户玻璃,把知青王秀菊(原大连5中学生)叫醒。</b></h1><h1><br></h1> <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入厂40名知青中,王秀菊是唯一的中共党员,厂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军工车间指导员。头天晚上开了半宿的厂委会,带着疲惫刚刚入睡。“王秀菊!快起来,干燥室起火了!"王秀菊一个激灵起身,急忙叫醒同宿舍的女知青。</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当年的王秀菊)</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家赶紧起来朝干燥室跑去。李师傅跑在前面,王秀菊、于桂芝(原大连22中)、马慧萍(原大连31中)、韩惠青(原辽师附中)、许美丽(原大连13中)、郭秀荣(原13中)六人紧随其后。她们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当年的于桂芝)</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干燥室是烘烤干燥枪托的厂房,按生产工艺要求采用电加热钨絲烘烤木制枪托,专人负责送、断电。当时,电源管理由一位老工人负责,那天不知何故没按时断电,导致加热过度,枪托被烤着火。</b></h1> <h1><font color="#167efb"><b> (这是当年的郭秀荣)</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干燥室有三道门,她们用废弃的枪托砸开第一道门锁进入室内。滚滚浓烟不断从干燥室里面的门缝钻出来,当她们进入第二道门时,已看不清任何东西,也相互看不到对方。王秀菊急切地喊道:“快拉电闸!"浓烟呛的她喘不上气,她极力向墙边摸去想找到电闸。这时,她摸到一双手,抢先拉下电闸的是知青韩惠青!原来,她们六人进入第二道门时,韩惠青这个老高中首先想到必须断电。</b></font></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当年的许美丽)</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她们想抢出那些枪托,包括那些急需送往珍宝岛前线枪支的枪托!干燥室的第三道门紧闭,黑色的浓烟不断地从门缝涌出。为尽快抢出枪托,李师傅情急之中打开了第三道门。沒想到猝不及防的危险骤然发生,缺氧的干燥室内突然涌进大量氧气,瞬间爆燃,大火象猛兽般出笼。顿时,王秀菊、于桂芝她们只感到头"轰"的一下,一股强大的爆轰波将她们击倒在地,部分墙壁被摧塌,巨大的火焰扑面而来,“刷"的一下,头发、眉毛全部烧焦。大火烧着了她们身上的棉衣裤,暴露的面部及双手即刻被烧出大水泡。她们一个个都成了“黑魔"。马慧萍下意识地用手摸了一下脸,脸上的皮马上滑下来露出白肉。王秀菊见状喊道:“不要动!"可自己嘴巴被烧的肿死,张不开了,便抬手示意,这才发现自已的手也不能动,被烧坏了。她们的嘴唇都翻翻地拱了起来…。</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当年的马慧萍)</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女知青们在地上打着滚弄灭身上的火,发现第二道门边倒塌的墙下摊着一地准备干燥的枪托,里面的火还在燃烧,要保住这些枪托!王秀菊因双手烧的五指分不开,手不能拿,就带头用手臂挟着枪托一根根地往外抢着…</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火光夹杂着特殊的声响把其他宿舍的人惊醒。大家赶来一边灭火,一边想法救人。</b></h1> <h1><font color="#167efb"><b> (这是当年的韩惠青)</b></font></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b></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鸟枪厂建于1953年,因战备搬迁至灌水镇龙爪沟村,地处四不着店的山沟沟里,距离灌水火车站有五公里多,要去县城还得坐三站地火车。当天是周日,唯一的一辆大卡车不在厂区,只有一部电话的办公室的门怎么也打不开。厂内住宿的只有40名大连知青和几名离家较远的工人。他们赶到现场后,看到被火烧伤的李师傅和六名女知青,心痛地哭了。没有电话,没有车,县医院又那么远,怎么办?众人不知所措……</b></font><br></h1><h1><font color="#167efb"><b> 突然,解放军的车开进厂区!部队离这多远哪,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只听有人说是个男青年去找的。大家来不及多想,赶紧把伤者抬到车上。见到亲人解放军,王秀菊便昏了过去…军车以极快的速度把他们送往县医院。部队首长及支左军代表亲临医院指挥,组成“626"抢救小组,并向上级求援。经沈阳军区批准,立即从部队战备药库取出10瓶治疗烧伤的药,并将沈阳开往宽甸的慢车改为特快,第一时间送到病房。首长吩咐医护人员:决不能在她们脸上留下疤痕!</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抢救组的医护人员,象亲人一样日夜守候在他们身边。经过一段时间的奋力抢救精心治疗,烧伤的女知青们脱离了生命危险。黑糊糊的脸上结痂,张不开嘴巴,五个手指粘连在一起,有的露出骨头,烧焦的衣服粘贴在皮肤上很难分开……她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伤痛。她们看着墙上的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获得力量,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她们多么想见到父母啊!可厂长要求烧伤的女知青们:“你们只要好好治疗,不许告诉家里人。"她们忍着,守口如瓶。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还沒有痊愈,王秀菊由于伤势较重(重二度轻三度),加之生理期救火出现闭经和失忆现象,被转到沈阳医大继续治疗。其他五人出院回到大连,见到父母亲人,百感交集…</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这是她们受伤两个月后,头发长出来了,返回工厂前的合影)</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当时,不少老知青曾从宽甸县广播站、公社广播站的广播中听到了她们的事迹:“…驻厂工宣队李智同志和知识青年徒工王秀菊(共产党员)、郭秀荣(共青团员)、于桂芝、韩惠青、马慧萍、许美丽等七人,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奋不顾身,抢先冲向火海,英勇救火,光荣负伤,为我县广大共产党员、革命工人、知识青年和革命群众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b></font><br></h1><h1><font color="#167efb"><b> 多年来,她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亲人解放军救了她们,感恩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感恩宽甸的父老乡亲在她们受伤时给了她们安慰,唯独沒有想到她们抢救国家财产的行为是英雄的壮举。</b></font></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如今,大火给年近古稀的六姐妹留下诸多后遗症:听力受损、失忆、眼睛常流泪出浓、身上的伤痕依稀可见…于桂芝上大学的孙子问奶奶怎么老擦眼泪呀,于桂芝说:奶奶当年救火弄的。可是,谁来证明这一切呢?沒有光荣证书,沒有公伤证明,她们的档案中,沒有一个字的记载。</b></h1> <h1><font color="#167efb"><b> 我是在去年纪念知青五十年的活动中才得知这件事,这段被尘封48年的故事,开始在大连知青中传颂。经大连知青站的努力,由全国知青自己的组织"延安精神研究会"向六姐妹颁发了“大地之子,知青模范"光荣证书,宽甸老知青做了六朵大红花戴在她们胸前。我从她们被大红花映红的脸上,仿佛看到烈火中她们二十岁的青春芳华。我紧紧握住她们的手,进入当年那个情境之中,使我心痛。她们悄无声息地隐忍、承受、默默地度过48年,失去了多少?无法计算。她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我由衷地敬佩!</b></font></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去年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活动时,六姐妹在宽甸知青园纪念石前合影留念。(有一位因病缺席)</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对六姐妹,我既敬重又心痛。秀菊3岁就失去父亲,母亲一个人养育着五个孩子,没有经济来源,靠街道一点救济。她受重伤转院到沈阳医治和在大连疗伤的费用,都是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省吃俭用想尽办法解决的。在那个年代,和其他救火五姐妹的父母亲一样,他们沒有一个提出任何要求。</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轻轻抚摸着她们失聪的耳朵、脸颊上、手背上的伤疤,望着那一双双视力模糊的眼睛,我想,我还能为她们做点什么呢?</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去年11月的一天,六姐妹告诉我:“你班石斌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原来,那天石斌在救火现场,看到六姐妹躺在地上,脸上和双手都是大水泡,揪心地落泪了。救人要紧!当得知厂内唯一有电话的办公室锁的无法打电话后,石斌和另一名知青全成林便飞也似地跑了十多里路到灌水火车站找电话,要与一个驻地部队联系,求救于解放军。没想到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就果断地朝部队方向撒腿跑去。天蒙蒙亮,辽东山区的宽甸咋暖还寒,大家还穿着棉衣。石斌跑得汗流夹背,他们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狂奔,又跑了十多里地,脚步没有一刻停顿。</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快!快!救人!"找到部队,说明来意,当部队同志得知他们是跑来的,非常吃惊,立即派人带军车火速前往鸟枪厂……</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当年是谁向解放军求救,解决了抢救伤员的燃眉之急,为六姐妹的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47年后这个迷才得以揭晓。</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今年春节同学聚会时,大家为石斌,同样被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的好人送去热烈的掌声,为有这样的同学而感到骄傲。而他却淡然地说:"我那时不是年轻能跑嘛!"</b></h1>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今天,2019年3月21日,48年前的这一天知青六姐妹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勇闯火海,她们理应象草原英雄小姐妹那样被认可、被尊重,因为我们国家、民族永远需要象她们那样的人。</b></h1> <h1><br></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追记]</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大连知青总站有这样的记录:</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2019年8月6日,是大连知青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是大连知青可以载入光荣史册的一天。</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就在这天上午10点一刻,一段尘封了48年的历史终于被社会承认和肯定,一块积压在知青头上48年的顽石终于被彻底掀开,一个48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终于有了定论。</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我后来的采访中得知,六位女知青受伤后,当天在厂内宿舍的其他知青闻讯后也都积极参与救火。在我的叙述中说他们是知青,实际上都是入厂不久的工人,这些人在当时县里进行表扬宣传中称她们是知识青年徒工王秀菊…1971年宽甸县革命委员会第25号文件对她们进行了通报表彰。这是今年7月宽甸县委县政府在历史档案中查到的记载,说明这件事的真实性。</b></h1><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当大连知青六位优秀代表,当年为抢救国家财产奋不顾身的"宽甸知青六姐妹"从宽甸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由远飞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光荣证书和慰问金佩戴上大红花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六位女知青眼角也泛着激动的泪花,在场的老知青和当时鸟枪厂参与救火的知青与她们紧紧相拥…</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本文部分照片及内容来自宽甸知青站及王秀菊等同志提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