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外八庙简介:</p><p><br></p><p> 清朝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避暑山庄东、北部以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庙的形式,先后营建了十二座喇嘛教寺庙群,按时间排列如下:</p><p><br></p><p>最先营建于康熙五十二年的两座:</p><p><br></p><p>溥仁寺和溥善寺(1713年)。</p><p><br></p><p>其余十座建于乾隆二十年至乾隆四十五年:</p><p><br></p><p>普宁寺(1755年)、普佑寺(1760年)、安远庙(1764年)、普乐寺(1766年)、普陀宗乘之庙(1767年)、广安寺(1772年)、殊像寺(1774年)、罗汉堂(1774年),广缘寺(1780年)、须弥福寿之庙(1780年)。</p><p><br></p><p>这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古刹,掩映于苍山秀岭之中,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金光灿灿,熠熠生辉。由于当年有八座寺庙在清政府理藩院直属管理的四十座藏传佛教寺院之中(其余三十二座位于京城),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它们在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的“办事处”,因承德地处古北口外,故称为“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了避暑山庄周围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p><p><br></p><p>清帝建立这些寺庙,是为了顺应蒙、藏等少数民族信奉喇嘛教的习俗,“因其教而不易其俗”,通过“深仁厚泽”来“柔远能迩”,以达到清王朝“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p><p><br></p><p>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雄伟,风格独特,色彩绚丽,巍峨壮观,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国寺庙建筑艺术的一座博物馆。</p><p><br></p><p>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周围寺庙与避暑山庄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