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关

杨振东

<p class="ql-block">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p><p class="ql-block">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从军行》【唐.王昌龄】</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形者,兵之助也。”无数战争事例说明,险关要隘等地理因素虽然不能确保战争胜利,但也往往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科技不发达时代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历朝历代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地势险要处或交通要隘陆续建起的雄伟的关城,在历史的岁月里经历了数不清的战事,重要的关城甚至与国家的命运关联在一起,一些关城的稳固使一个朝代得以延续,一些关城的陷落甚至导致亡国。在那些烽烟岁月里,不少关城建了再毁毁了再建,有的关址多次迁移。无数险关要隘成了众多兵家的必争要地,于是就有了许多著名的中国名关、雄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这些雄关要隘,或已荡然无存,只有如雷贯耳的大名让人遐想;或只剩下断墙残壁,使人抚今追昔;或经过历代的整修仍巍然屹立,使我们能够目睹其雄姿。不过它们的存在或者消失,都是历史的精彩部分,也将永远为后人所津津乐道。</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在”</b></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现为甘肃省地级市,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雁门关:“九边重镇三关首”</b></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与偏头关、宁武关同属“外三关”。纵览雁门关的兴衰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据不完全的统计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有140多次,可见它的确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雁门关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炀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近现代更有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在此伏击日本运输车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雁门关大捷。</p><p class="ql-block">雁门关的关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的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居庸关:“控海幽燕锁钥关”</b></p><p class="ql-block">居庸关位于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是四大重要关卡之一,有南口,居庸关,上关和八达岭。居庸关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p><p class="ql-block">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友谊关:“硝烟几处迹犹在”</b></p><p class="ql-block">广西崇左市凭祥友谊关是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p><p class="ql-block">凭祥自古就是桂西南的边防要地,友谊关则是中越边境上最大、最重要的关防。它位于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处,两边高山矗立,形势险峻,卡在峡谷通道上。它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楼高22米,底层是厚实的城墙,中央为圆拱顶的城门,非常雄伟。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陈毅元帅亲笔题书的。</p><p class="ql-block">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初名雍鸣关,后改名为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到了明代又改为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1965年为了表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情,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1995年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剑门关:“剑阁峥嵘而崔嵬”</b></p><p class="ql-block">剑门关即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授的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剑阁县境内,紧临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和宝(鸡)成(都)铁路,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汇汉、唐、宋、明、清的诗人于一地。这里风光秀美,名人荟萃,既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地。</p><p class="ql-block">剑门关,南北锁钥,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位于剑门蜀道景区的剑山中段,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七十二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关隘宽约50多米,长约500米,两岸陡峭石壁高达二三百米,剑门关以剑山峭壁中断,关嵌其中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相传古时此处并无门,剑门山割断了南北通行。于剑阁县境内,紧临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和宝(鸡)成(都)铁路,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汇汉、唐、宋、明、清的诗人于一地。这里风光秀美,名人荟萃,既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旅游胜地,又是一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地。包括的景点有剑门关楼、剑山七十二峰、石笋峰、双穿洞、照壁峰、仙女桥、古栈道、梁山寺、经皇洞、姜维城、姜公祠、钟会故垒、剑门石刻、小剑门关等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山海关:“两京锁钥无双地”</b></p><p class="ql-block">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p><p class="ql-block">山海关关城利用了西南低、东北高的地形,突出表现了关城内的重要建筑“天下第一关”城楼。“天”“一”和繁体的“关”字均是左右对称,城墙由于地势原因北高南低,所以作者在写这五个字时特意将“天”字写得最小,后面每一字更比前一字大,“第”字也换成了草字头,据说都是为了使南侧更厚重,镇住南方。城墙因为有了这副匾额,才显得更加稳重、匀称、优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武胜关:“南北咽喉第一关”</b></p> <p class="ql-block">武胜关,位于河南信阳与湖北交界处,北屏中原,南锁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是古义阳三关之一,中国古代大别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重要隘口。春秋时期称直辕、澧山,秦统一中国后改为武阳关,南宋时期易名武胜关。武胜关关口,被人们称为“青分豫楚、气压嵩衡,襟扼三江”的一块风水宝地,地质学上为秦岭褶皱山系东段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的东西交界处,中国南北地理的中点。</p> <p class="ql-block">现武胜关关城下面是京广铁路隧道,关上郑州-武汉公路纵穿。武胜关与东侧九里关和西侧平靖关成犄角之势,古时统称“义阳三关”。三关中武胜关居中,交通便捷,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武胜关发生的战事,最早追溯到黄帝与蚩尤的争战,春秋以后有记载的大大小小战争就有60多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仙霞关:“锁浙扼闽雄风存”</b></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现为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霞关,古称古泉山、泉岭山、保泉山,为中国古代关隘。古人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紫荆关:“汉家锁钥惟玄塞”</b></p> <p class="ql-block">紫荆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保定市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天下九塞之第四塞。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p><p class="ql-block">紫荆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p><p class="ql-block">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号称“内三关”。</p><p class="ql-block">易县旅游胜地众多,特别是清西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吸引了更多的游人,紫荆关险中蕴秀的古塞风光,浑厚的文物、军事历史底蕴,必将随清西陵一起成为易县一处新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潼关:“潼关固则全秦固”</b></p><p class="ql-block">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p><p class="ql-block">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萧关:“雁声远向萧关去”</b></p><p class="ql-block">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p><p class="ql-block">关中西北方向的威胁主要来自陇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时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是西夏党项。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萧关,袭扰北地等郡,致使关中震动。汉武帝时,国力增强,重视北边国防。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自北朝后期起,突厥称雄塞外,中原政权频受其扰。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北宋时,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称雄西北。在宋夏之间近百年的对抗中,萧关一带为双方对峙前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涵谷关:“深险如涵扼中原”</b></p><p class="ql-block">函谷关,国家4A级景点,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名叫函谷关的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史称旧关;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史称新关。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函谷关,一般指的是旧关,即秦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昭关:“昭关一宿愁颜老”</b></p><p class="ql-block">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伍子胥乃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后平王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奢被杀。子胥逃走。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子胥。子胥先奔宋国,因宋国有乱,又投奔吴国,路过陈国,东行数日,便到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北)。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世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便是此地。由于东皋公的巧妙安排,更衣换装,伍子胥便混过了昭关,到了吴国。该故事入选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蓝田关:“雪拥蓝关马不前”</b></p><p class="ql-block">蓝田关即蓝田关口,中国陕西省的关隘,位于蓝田县东南。秦(221∼207)名峣关,因临峣山得名。西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峣关大破秦军,兵临咸阳,即指此地。6世纪中叶北周移置青泥故城侧,改名青泥关,后以关口在蓝田县为名。隋(581∼618)迁旧址。蓝田关口是古都长安、咸阳东南的门户,为古代用兵要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江油关:“江油关破蜀汉休”</b></p><p class="ql-block">蜀汉江油关位于今天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的三国历史遗迹江油关,原名江油戍,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奇袭江油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闻名。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镇北台:“万里长城第一台”</b></p><p class="ql-block">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镇北台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是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p><p class="ql-block">镇北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平面呈正方形,高四层,内筑夯土,外砌砖石,底大顶小,逐层收进,总占地近5000平方米。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平型关:“叠嶂峰峦险峻成”</b></p><p class="ql-block">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p><p class="ql-block">明代,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乘虚而入,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抵抗,蒙古兵便分头掠繁峙,侵略蔚县并屠掠延庆诸城,后因受到明军与百姓阻击又遇连日下雨便猖狂北逃。近代这里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的八路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平型关伏击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计划,压制了日本侵略军嚣张气焰。平型关大捷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信念。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二次大胜利(第一为1933年喜峰口战役),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出击部分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之险厄。平型关一一我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有自然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宁武关:“刀光剑影忆往昔”</b></p><p class="ql-block">宁武关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山西镇镇守总兵驻所。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在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位于山西忻州市,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明代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只要南下,必经此三关。偏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宁武关所靠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明末惨烈的宁武关之战,是明亡前的最后一场血战,李自成由西安带领大军北上,在此遭遇一场远比他想象的艰难得多的恶战,守城将领周遇吉拼死抵抗终不敌农民军,而李自成打通宁武关后便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进入北京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娘子关:“万里长城第九关”</b></p><p class="ql-block">娘子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守于此,故得今名。娘子关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1542年)所筑,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南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迹。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古代风貌,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平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续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昆仑关:“边关险峻立邕门”</b></p><p class="ql-block">昆仑关,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县(现为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与宾阳交界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0公里。相传昆仑关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昆仑关是南宁市门户和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记载,昆仑关曾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次战斗,其中,最著名是宋狄青与侬智高之战和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关门上刻有“昆仑关”三个大字,有“南方天险”之称。昆仑关先后被列为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止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昆仑关战役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说法,广义的就是指桂南会战中的防守南宁、反攻南宁和宾阳作战三部分,而狭义的只是指桂南会战中的反攻南宁部分。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宁。12月4日进占昆仑关,桂南会战打响。国民政府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桂南会战,以确保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安全。第三十八集团军中央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灭第21旅团5000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击毙敌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偏头关:“天涯尽处是偏头”</b></p><p class="ql-block">偏头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相传赵武灵王夺取中山国攻破林胡地,在这些地方置儋林郡。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城高10米处砌砖石,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土墙,东部城墙已毁。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重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堡22座,有桦林堡、老牛湾堡、草垛山堡、老营堡等。这些堡城的边墙现多仅存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杀虎口:“雁行塞上走西口”</b></p><p class="ql-block">杀虎口是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走西口”,指的便是杀虎口。杀虎口北倚长城,西临苍头河,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杀虎口地势险要,东、西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长的狭长走廊,自成天然关口。杀虎口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清代极盛时期,杀虎口关税日进“斗金斗银”,到清末解关税还有13万辆之多。明清时期,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清初,经历长期战乱后,大批山西的破产农民和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去归化”“觅食求生”。当时流民由土默特向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随着清朝对蒙古封禁政策的松驰和历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破产农民队伍的不断流入,“走西口”的人渐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额济纳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续不断。“走西口”是中国人口史上最重要的几次大迁徙之一,杀虎口的大名也因此而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井陉关:“险塞要隘井陉关”</b></p><p class="ql-block">井陉关,要隘名。即井陉口,又称土门关,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是太行进入古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井陉关汉朝即在此口置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因与上党郡连界)。唐以后称土门关或井陉关不一,明清时都称井陉关。《述征记》谓“井陉”为太行八陉中第五陉。<b style="font-size:15px;">【太行山自北而南,由山麓全山脊,险峻不可攀越。古人谓独有八处相通微径,称为八陉。它们是:1、轵关陉;2、太行陉;3、白陉;4、滏口陉;5、井陉;6、飞狐陉;7、蒲阴陉;8、军都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黄崖关:“雄关险隘黄崖关”</b></p><p class="ql-block">黄崖关位于天津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重修。黄崖关亦称小雁门关,海拔高度300米,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著名的雄关险隘。由于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光,故名黄崖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襄阳:“四州水陆中枢地”</b></p><p class="ql-block">襄阳,郡名,即襄州,属山南东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位于汉水中游,是连接鄂、豫、川、陕4省的枢纽地带。三国时,曹、孙、刘三大军事集团为争夺襄阳进行多次战争。宋元对峙中,宋军坚守襄阳数十年。元军不得前进半步。最后由于宋军将领吕文焕开城投降,这才使得元军得以长驱直入,南宋王朝灭亡。李白《襄阳曲》有“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大堤曲》有“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襄阳歌》有“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寄弄月溪吴山人》有“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另有《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徐州:“南国重镇锁北钥”</b></p><p class="ql-block">徐州古称彭城,古代中原东部的军事重镇,水陆交通要冲,历为兵家争战之地。位于今江苏省西北隅,介于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交界处。它地处黄淮平原,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区,南屏江淮水泽,陆路辐辏,水路畅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有关资料统计,自春秋战国以来,发生在徐州及其附近的战争就达150次之多。南北朝时期,徐州更是南北争夺的重点,有“南国重镇,北门锁钥”之称。“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徐州最早为大彭氏国地。春秋战国时属宋,称彭城。秦置彭城县,属泗水郡。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建都于此。东汉末年,彭城为徐州刺史部治所,遂也称徐州。徐州周围,岗岭起伏,东有子房山、骆驼山以及泗水故道之百文洪(徐州洪)、吕梁洪要险,南有云龙山,凤凰山,北有九里山(九嶷山)、西有楚王山等丘峦环抱,共为扼守徐州天然屏障。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徐州地区组织了著名的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美国记者斯诺在其名著《西行漫记》中曾写道,毛泽东主席告诉他:1919年从湖南到北方去的途中,浏览了徐州并特地在“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上绕行一周。毛主席绕行过的徐州古城墙,就是清代遗存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倒马关:“北岳绵蜒关隘峻”</b></p><p class="ql-block">倒马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战国时初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汉中:“一夫当关抵万兵”</b></p><p class="ql-block">汉中位于今川、陕、鄂诸省的交界处,是四川的北大门。三国蜀、魏交兵,蜀军占领汉中之地,进可作攻魏的跳板,退可为据守四川的屏障,成为蜀汉政权能够长期偏居一隅的有力保障。汉中之剑阁道是修建在大、小剑山峭壁间的栈道。该地两崖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曾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其险。据文献记载:“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水,故名汉中。”《史记》载:“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余里,置汉中郡。”楚汉相争时,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三国时曾属蜀汉。解放后不久设南郑市,1953年改汉中市,1964年改汉中县,1980年重名汉中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荆紫关:“鸡鸣三省荆紫关”</b></p><p class="ql-block">荆紫关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荆紫关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紫关成于唐,兴盛于明清,古称“豫之屏障”。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p><p class="ql-block">它是三边地带百里之内最繁华的古老集镇,又是古代我国南方和北方交往的水陆交通要塞。它背倚群山。面临丹江,西接秦川,南通鄂蜀,长期以来,金戈铁马频频在这里征战,南北商人纷纷在这里云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交通、商贸要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大境门:唯一“关口”称“境门”</b></p><p class="ql-block">大境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学术界已被列入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同样重要的关口。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从明朝隆庆5年起,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叶、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封建王朝以长城和门为界,做生意的外族人只能在城外交易。“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大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更为大境门增添风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b></p><p class="ql-block">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同治年间的黔北农民起义,都以全力占领此关。1935年(乙亥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往南40公里是著名的遵义董酒厂。作为黔北第一要塞,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是众多游客的常去之地。</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填有《忆秦娥·娄山关》词一首,描写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现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于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益增雄关声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鸦鹘关:“烽火浪烟山崖间”</b></p><p class="ql-block">鸦鹘关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其为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辽阳副总兵韩斌所建,关门设障三道,故又称为“三道关”。头道关在今新宾县苇子峪乡三道关村南0.5公里,关城修至两侧山脊,现存遗址墙高3米,基宽约7米,为方料石包砌,内填夯土而筑。二道关设在两崖对峙的山谷之中,砌石为障。第三道关设在一拔地突起的巨石旁侧,此石柱高约30余米。此关东西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峰峦叠嶂,惟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时,鸦鹘关是辽东镇通往建州卫主要通道,亦为朝鲜使臣入贡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王门关(遗址):“西塞名关通丝路”</b></p><p class="ql-block">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史籍记载,汉武帝为抗御匈奴,联络西域各国,隔绝羌、胡,开辟东、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筑塞至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王莽末年,西域断绝,玉门关关闭,汉塞随之废弃。</p><p class="ql-block">“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b></p><p class="ql-block">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为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译就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i>【编辑 分标题/杨振东】</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