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原载《梅州日报》)

忆茶阳风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饶彰风词作印证太宁光辉革命历史</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饶超然 管庆蓉</p><p>  笔架峰高,印山渺小,狮扼咽喉。忆茶阳风物,缅怀故旧。清泉鹤唳,夕照星桥,大坝枪声,城隍鼓应,多少英雄硬骨头。换天志,命韩江怒吼,遍地燃烧!</p><p>  残阳暮霭深秋,三河坝三千忠骨收。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高陂百侯,旗树高丘。北出坪砂,直通闽赣,赤色江天撼五洲。歌红日,照青峰小道,史迹长留。</p><p style="text-align: right;">——饶彰风《沁园春•忆故乡大埔》</p><p>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情满怀,是老一辈革命家、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饶彰风(茶阳人)所作!该词描绘了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缅怀了大埔人民英勇斗争的峥嵘岁月,热情地讴歌了劳动群众和人民军队奋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更为重要的是,“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一语点出了大埔红色政权的发源地——太宁。</p><p>  太宁,位于茶阳镇,大埔最早涌现大批革命志士的红色村庄,最早成立农民协会,组建了大埔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最早发动农民暴动(太宁暴动)并建立大埔工农政权,还是大埔最早出现党组织的村庄之一。大埔红色革命中的多个“最”,都出自太宁。</p><p>  <b>一、发动早期农民运动,成立大埔首个农协会</b></p><p>  据县党史记载,1923年,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等先进教师,经常阅读该村饶百我(饶炳寰之父)从香港带回来的《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等进步书刊,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创办了“太宁公学”、“太宁书报社”;组织了“太宁自治促进会”、“乡民调解委员会”。这些早期的先进组织,将当地农民紧密团结起来,打击勒索农民的豪绅劣行。</p><p>  1926年春,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在“福兴寺”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受到他们影响,太宁90%的农户加入了农会,饶龙光当选为农会主席。这是全县最早的一个乡农民协会,对附城埔北各乡村影响很大。各乡村农民积极分子纷纷邀请饶龙光前往指导和帮助成立农会。农会成立以后,饶龙光、饶炳寰等领导太宁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在太宁农民运动的鼓舞下,百侯中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揭露区长的劣行,将区长捕押游街示众,极大地振奋了民情。其他各乡村的农民、进步学生也积极响应,掀起了全县农民、学生革命运动的高潮。</p><p>  <b>二、支援北伐军,攻打永定县城</b></p><p>  1926年9月17日,北伐军进入大埔县的太宁、长教村后,饶龙光、饶寿田、张高友等人发动了1000多名农会会员和农民自卫军干部,组成军需运输队,运送粮食和武器等,支援北伐战争。10月10日,北伐军攻打永定县城时,太宁农军参加出击湖雷、坎市等战斗,获赠北伐军所授的锦旗一面。书云:“十五年秋,我军入闽,道经太宁,深得乡人赞助,特赠此旗,以作纪念”。太宁农军也在此次战斗中得到了锻炼,获得宝贵的战斗经验,为后来太宁暴动的成功打下了基础。</p><p>  <b>三、最早建立我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太宁支部</b></p><p>  1926年11月,中共大埔县部委成立后,组织委员饶龙光、赖释然到太宁发动农民运动,经赖、饶及张高友介绍,县教育督学饶炳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回到太宁公学掩护组织农会、农军。饶炳寰又吸收饶寿田、饶福昌入党后,建立党小组,不久扩大为支部,饶炳寰任书记。此后还吸收赖金华、张一恭、沈春华等人入党。1927年6月,张鼎丞在太宁经饶龙光、张高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太宁支部扩大为附城区委,饶炳寰任书记。太宁是我县最早建立党基层组织的地区之一。</p><p>  <b>四、成立太宁农民自卫军,建立武装力量</b></p><p>  在农民自卫军建立之前,饶龙光曾成立过一支农民赤卫队。1926年12月,太宁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组织经报请广东省农民协会批准,在太宁召开颁证、颁旗仪式大会,城区农会代表及太宁全乡农民热烈庆祝,青年会员编成农民自卫军,举行全乡游行示威,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农民自卫军筹备成立期间,通过组织青年舞狮队、春节拜年募捐等活动方式筹款购枪。1927年2月农民自卫军正式成立,饶炳寰兼任负责人。太宁农民自卫军是大埔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据老共产党员、老战士饶福昌(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太宁农会、1927年加入农民自卫军)后人饶尚丰(离休干部)回忆,农民自卫军就驻扎在农会所在地福兴寺练兵。</p><p>  太宁农民自卫军成立后参加了北伐军攻打永定县城的战斗和两次太宁暴动,还得到了朱德“八一”南昌起义军给予枪械和人员方面的支持,队伍在战火中得到锻炼,成为大埔共产党组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p><p><br></p>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宁农会所在地——福兴寺</b></h3> <h3>  <b>  五、发动太宁暴动,建立红色政权</b></h3><h3> 1927年6月,大埔县委决定为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暴行,发动工农群众举行武装暴动。在罗明等人的帮助下,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把太宁农民自卫军聚集在太宁公学,汇合张鼎丞所率前来支援的永定农军40多人,在其他各乡农民的配合下,由山路攻打县城,占领了伪县政府,成立大埔县政务委员会,饶龙光、李敏丞任副主席。同时成立军事委员会,饶龙光兼任主席。军委下设农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饶龙光任团长兼党代表,太宁农军为第一连,饶寿田任连长。此次暴动史称第一次太宁暴动,也称县城暴动。</h3><h3>  8月底,中共大埔县部委在桃源乡成立大埔暴动委员会,委员包括饶龙光、饶寿田等20人,统一指挥大埔工农暴动。9月16日,南昌起义军在贺龙率领下由福建永定沿汀江而下进入大埔,先头部队于石下坝击溃国民党的一个营。中共大埔县部委书记饶龙光等获悉此消息后,即率农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第一连再次攻入大埔县城,同时派江弼群等人率农军一部北上石下坝与起义军联系。农军独立团第一连占据县城后,成立大埔县人民革命政府,饶龙光任主席。19日,起义军前敌委员会李立三、彭湃正式委任饶龙光等人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成员,饶龙光任主席,饶炳寰任秘书。次日,朱德率军入城,看望了在县城担任警戒的太宁农军,还赠送长枪150支,加强了太宁农军的装备和战斗力。这就是有名的第二次太宁暴动,也叫茶阳暴动。</h3><h3>从最早成立农会、最早建立农民武装,到最早发动武装暴动建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太宁早期重大革命活动就如大埔革命的星星之火,不断以燎原之势影响着整个大埔,建立起著名革命苏区的红色政权,正所谓“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农军暴动时的指挥号</b></h3>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重大革命活动领导者和组织者中的饶龙光、饶炳寰、饶寿田均来自太宁“义训堂”。建立大埔工农红色政权的第二次太宁暴动,其核心领导饶龙光时任县委书记兼农军独立团团长、饶炳寰任县委委员兼附城区委书记、饶寿田任暴动委员会委员兼农军独立团第一连连长。太宁党组织成立之初,其成员是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饶炳亨、饶寿田、饶福昌等人,几乎全部都是“义训堂”族人,他们是大埔县第一批共产党人。可以说,大埔红色政权的起源在太宁,而太宁革命之魂在“义训堂”。</p><p class="ql-block">  战争的硝烟已经淡去,英雄的光辉仍需铭记。如方方同志致大埔县太宁、恋墩支部的亲笔信中所说:“太宁红旗永不倒,党和人民的英勇斗争史很值得纪念教育后一代”。太宁人民为了工农民众的解放事业,不怕艰难险阻,抛头颅、洒热血,长期坚持革命武装斗争,表现出无比高贵的革命品德。太宁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事迹是永存的,是值得今人纪念的!(第一作者饶超然,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注:文中史实引自《中共大埔党史》、《大埔县志》、《饶龙光烈士传略》、《心花一束祭张老》、《闽粤边红旗不倒的村庄——太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