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赐给他一把金小号

听弦明心

<h3> 上帝赐给他一把金小号</h3><h3> 记一代小号宗师黄树佳先生</h3><h3> 说起黄树佳这位小号一代宗师,当今社会上的音乐人也许知之不多。我在上个世纪的1990年就知道这位让我们那一代小号演奏者顶礼膜拜的演奏家,这源于我过去的学习岁月。</h3><h3> 我的小号情结</h3><h3> 让时光回到三十年前,我在历经两次中考皆不如愿进入理想的中专学校之后,因不愿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就放弃了去读普通高中的念头,打算辍学回乡和父母务农。后因广西南宁市师范学校图音专业班在1987年招生名额不足,要补招一名学员,我就机缘巧合地被招录到音乐班。第二年,学校计划成立乐队,打算把存放在乐器室里的所有西洋乐器都利用起来。就从二年级学生中选择专业较好的学生进行乐器演奏的培训,由于班主任陈中老师在第一年给我们的音乐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终安排我学习小号。我们班还有几位同学被安排学习另外几种西洋管乐器:李国剑吹长笛(他有较好的竹笛演奏基础)、苏云吹圆号、卢集苾吹长号等。从这以后,我们除了要学习必修学科的键盘乐器、声乐、和声、舞蹈、作曲等功课外,还增加了这一项学习任务。刚开始,我对这种吹管类乐器没什么兴趣,因为我更想学的是小提琴这门弦乐器。还有些同学在议论:“吹了这种乐器会影响声带发声,以后不能唱歌了”。由此,当时我还特别请教了给我们上音乐理论和视唱练耳课程的莫长春老师,他是南师从广西艺术学院借调过来给我们上课的专家型讲师。他听了我的担忧,就明确告诉我说,不会影响声带发声和歌唱的,你可以好好学。但要锻炼身体,因为吹小号很费气,肺活量不足会吹不好。</h3><h3> 最终,学校的乐队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没有组建起来,我的同学们也都放弃了继续学习课外乐器的行动,唯独我坚持下来,这得永远感谢我当年的两位好老师。第一位是周建培老师,他先是在我们二年级时上我们的《和声与伴奏》课,后来我们升三年级他再教我们的钢琴和手风琴即兴伴奏课。周老师当年风华正茂,学识渊博,理论深厚。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乐器伴奏课上得生动感人,引用的实例让人听觉很享受,实践很顺手。我在他的课堂都是全神贯注地聆听,课后又最快完成合唱四声部写作的和声作业,而且成绩优秀,深得周老师的赏识和喜爱。最终的和声课程毕业考试是要求每个同学为两首歌曲写和声伴奏,一首简单一些,但要自弹自唱;另一首要求有一定难度,自己弹伴奏,找同学帮演唱,并且全班同学集中在音乐室现场考试。我编配自弹自唱的歌曲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重光作曲的《小鼓响叮咚》,编配伴奏曲目是男高音声乐曲《乌苏里船歌》,请班里的男高音邓方演唱。这个声乐曲《乌苏里船歌》的钢琴伴奏写作难度在当时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我最终完成得很好,周老师给了我最高分,事后周建培老师也常说我是他的得意门生。据我的学弟们反应说,他常在课堂用我的学习成果作为事例激励那些同学们。第二位老师是李军,我的小号启蒙老师。他不是我们学校里的教师,而是南宁市卷烟厂的一位职员。周建培老师和他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特意聘请他到南师来给我上课,费用由学校支出。当年南宁市非职业的音乐人当中,他的小号演奏技术最好,被誉为南宁第一小号,他还是广西武警管乐团里的小号首席演奏员。他每周三过来学校教我一个学生,从零开始,循循诱导。我记得他刚过来给我上第一节课的情景,那天,我们班里几个被选中的同学带上从保管室借到的乐器,按通知过去周建培老师的琴房。见到李军老师已在那里等候,周老师向我们介绍说: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给你们请来了南宁第一小号教你们。李军老师谦虚地笑着说:没有,没有,周老师过奖了。当天,李军老师给我们几个同学介绍了管乐器的发音原理,他很通晓几种铜管乐器的结构和发音要领,告诉我小号号咀安放在嘴唇的最佳位置,吐音发“特”;告诉苏云圆号的号咀跟小号在嘴唇上所处的位置刚好相反,吐音发“吐”;告诉卢集苾长号的吐音发“梯”,然后又给我们试了学校的乐器是否好用。那天他吹了我借来的小号,然后说乐器音色还可以,但按键不灵活了。还让我去学校食堂找来花生油和干净的布,他手把手地教我扭开小号活塞清洗,做完再装上以后就灵活了。那时我们觉得李老师很有耐心,极具当老师气质,接着我们还看见李老师拿着号咀说:吹这个号咀的时候嘴唇要带点劲儿。他先示范一遍,接着说:当你们多练习之后,气息就会越来越足,口劲越来越强。他再给我们示范吹号咀练习:你看就用这个也能吹出旋律来,他就用号咀给我们演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周老师在边上笑着说:你们看李老师多厉害,就用号咀都能吹出歌曲来。我当时再次把自己身体不够强壮、难以应付小号的吹奏、吹这个乐器后恐怕影响声带的担忧向李老师吐露。李军老师说:加强锻炼就可以了,我在八中读书时代都坚持跑步的。以前有一个广西第一小号比你还瘦,但他用肚子一鼓气,一张八仙桌就弹开了,后来他还去了北京搞声乐去了。我听了李老师的话,就打消了原先的顾虑,决心好好学习这门乐器。</h3><h3> 在我学吹小号大概两个月后,有一天小号老师忽然问我:“你每天除了练习钢琴、手风琴等乐器外,还能安排多少时间练习小号?”“两个多小时,”我为了应付老师的提问,便将只能练习一个多小时翻了一番。因为我担心老师责怪我不够用功。而老师又问:“你保证得了每天都能用上近三个小时去练习吗?”我答道:“我觉得能这样练的话,进步会更快吧。”</h3><h3>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毕业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去练习。比如,在你早课前,或在午饭后,或在休息余暇,5分钟、10分钟地去练,把少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吹小号就成了你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我过去当知青去农村插队时就是这样做的”。由此,我就按理老师的方法去实践。果然积少成多,进步较为明显。李老师还找了一些国内外的小号练习资料让我加强训练和提高,周建培老师还让我去学校图书馆借阅小号演奏家夏之秋著的《小号吹奏法》认真学习。班里原来一起学管乐器的苏云同学和我说:我觉得你的小号老师对你非常好!特别亲!后来,她还特意把她哥哥买的法国小号演奏家杰恩·克拉德波里莱的小号专辑《晚霞的剪影》卡带借给我反复聆听。她说里面的第一首曲子《德朗的微笑》她非常喜欢,希望我以后也能吹给她听……以后,周建培老师见我的小号演奏技术慢慢上道了,就大胆地带领我外出到南宁市或广西自治区各系统组织举办的大合唱比赛担任乐队里小号声部的伴奏,那时也都有李军老师一起同台演出。有一次,李军和周老师带我出去演出,登台之前,我和李老师说我总是感觉学校的小号声音不够清晰明亮,李老师拿来试了一下说,问题不大,是控制的问题。他就表演一个绝活,他拿起我和他的小号一起放在嘴唇上吹出一段双小号演奏快速的旋律。让我都惊呆了!没想到他这么棒!周老师也在当时说,南宁市吹小号没有几个有李老师这样的水平。有时我被一些省级单位的工会组织举办周末舞会时邀请去和他们的乐队合作,当年市歌舞厅的舞会都是现场乐队奏乐,周老师也让我去客串一下演奏员。这些过程让我增加了好多体验与实践的机会,又促进了我和乐队合作能力的提升。</h3> <h3>  我们在南师的专业学习是三年制,分在音乐班的学生就主修音乐,副修美术,分在美术班的则相反。经过了三年的音乐和美术培训,毕业时绝大多数人就接受分配安排去到各地中小学担任艺术学科的专职教师,也有个别同学回到原籍,被当地有关部门安排在文化馆任职或在文工团当演员。我毕业时交回小号乐器给学校,回到南宁市郊区待分配。教育局先将我当成普师班毕业生,计划把我安排到边远的乡村小学任教。后来因发觉我是音乐专业毕业,就重新作了调整,把我放在靠近南宁市城北区边上的安吉乡北湖小学。那时该校能提供的音乐教学用具就是一部键子常脱落、音又不准的旧手风琴,我最热衷的钢琴演奏就此暂时荒废了。同时,我没有资金购买新的小号继续练习和参加各类活动。当年一支新小号的售价是400元,但我的家庭经济很困难,没有这笔钱可以让我购买。我自己那时候月薪才99.50元,无法购置到新乐器。当我为此事困惑时,我去李军老师的家里拜访他,也和他谈到我想再学习而没有办法解决乐器问题。李老师知道之后,甚为可惜。但他没有再说太多,而是让我过一周之后再去找他。等我第二周再去找他时,他把自己之前用过的一支小号借给我继续练习。并且让我来他家里上课,他无条件继续教我。他在那天给我上完课之后,特意拿出一盒小号专辑的磁带播放给我聆听,在第一首乐曲响起之后,他提示我注意这位演奏家的音色,并在各个段落都预示我留意转调和变速。那天我听完第一曲,就让我彻底震撼了!我当时不会用过多的言辞表述这位演奏家的高超技艺给我的感受,就是觉得听了他的吹奏让人获得无比美妙的乐韵享受。我仔细地看了精美的包装盒外套,上面的标题是《音乐之皇》小号演奏乐专辑,中间是一个大帅哥右手拿着一支小号竖在桌面,左手握着一支短号斜搭着在右边的小号,下面的文字用繁体字:</h3><h3>小号独奏黄树佳</h3><h3>音乐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柏林及广州乐团首席小号汤广</h3><h3>我当时就觉得:中国演奏家吹奏小号都能达到那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太令人振奋了!</h3> <h3>  李军老师自己拿出他正在使用的一支小号吹了一段,再和我听下一首。那时我看到这个专辑的第一首和后面几首曲目都是外文,也有中文的曲目,我看不懂那些外文标题,李老师也一样,他让我回去把第一曲和第二曲的乐谱记下了写给他,好让他照着乐谱练习。同时他还多借了几盒小号演奏集锦的磁带,让我回去多聆听、多感受,帮助自己找到小号乐器演奏的技巧和音色特点的表现。第二周,我再去上课,顺便给李老师带去了我听音记谱写下来的两首乐谱。我记谱时连乐队配器的前奏、间奏、后奏一个音符不漏都完整写好,李军老师非常赞赏我的音乐修为。</h3><h3> 就这样,我又跟李军老师学了一年时间,并多次反复聆听黄树佳的小号专辑,将所有的曲目和乐队配器的旋律都熟记在心。不久,南宁市青少年宫成立青年业余管弦乐团并登报招考演奏员,我通过考试,进入该团担任小号演奏员,那段日子持续了一年半。期间,青少年宫管弦乐团负责人黄海明老师经常和我一起沟通,他也是我们南师图音专业音乐班的校友,比我早八年进入南师。他在带领乐团时安排我做抄写乐队分谱的工作,并整理乐谱和收集乐器,我就在那段时间慢慢学会了研读乐队总谱。我自己还把黄树佳小号专辑里其中一首较为容易演奏的乐曲写好了乐队伴奏总谱,梦想着在合适的时机向乐团常任指挥——广西艺术研究所的作曲家苏以淑老师申请,让他指挥我们青少年宫的管弦乐团给我独奏时伴奏。那时,黄海明和我说到我的小号演奏技术还有好大的提升空间,他负责联系广西第一小号——广西艺术学院的小号演奏家、作曲家许林老师给我上课,我也很期待着这个学习安排。</h3> <h3>  后来我因工作调动,1992年离开了广西过来广东,同时也就和那个管弦乐团告别了。在那之前,黄海明老师把舒伯特的一首作品《未完成的交响乐》总谱交给我来抄写分谱,但我时间紧迫,只抄写了弦乐和铜管这两组乐器的分谱,就交回总谱和部分分谱给他,那些没来得及抄写的分谱也成了我“未完成的交响谱”。由于缺乏经常性的练习和团体协作的氛围,加上李军老师给我用的那支小号也因使用时间到期,经常出故障面临报废,因此我在乐器演奏技术领域也就毫无进展,我的小号吹奏水平明显退步了。<br></h3> <h3> 我的管乐事业</h3><h3> 1994年,我现在的工作单位购置了一台钢琴作为音乐科教学用具。这样,我荒废四年的钢琴演奏终于“失而复得”了。再过一年,学校时任校长梁德发安排我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在让我训练少先队仪仗队前又为我购置了一把质量和性能俱佳的小号供我专用。这时,我又想起了李军老师告诉我的话。我决定按他的话去做,只要一有空余时间,我就拿起小号练习。</h3><h3> 我在佛山工作八年以后,学校调进一位新领导江镜甜校长。他了解我的专长,就向办学单位申请下拨资金组建双管制的小学生管乐队。这又为我提供了更大的艺术教育平台,实现了我多年来组建和指挥乐队的夙愿。同时,我又进行乐曲创作,学习其它乐器法,出乎我意料之外,一段时间之后,我竟积累了相当多的作品稿子了。而且了解了更多乐器的演奏法。阅读了自己多年想读而没读成的音乐专著,研究了中小学管乐队组织编制与较科学的训练方法,就这样,我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创作与改编不少的管乐合奏总谱和让学生喜爱的练习曲,继续学习与实践乐队与合唱指挥艺术。我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进行创作与弹琴以及吹奏管乐器等活动。渐渐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境界,开拓了个人的艺术领域。</h3><h3> 2002年,我也结识了一位佛山一所高中的音乐教师王新华,他是双簧管演奏家,同时也精通单簧管和萨克斯、长笛、大管的演奏技术,是一位木管组演奏的全能型教育家。我在和他合作训练我校管乐队的过程中也吸收了他很多宝贵的经验,受他影响我也自学了其他各种管乐器演奏法,我也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他。有一天,我们一起给学生排练,结束后我和王新华老师谈到如何将中小学管乐演奏技术的专业性和业余程度进行协调的话题。王老师说可以探讨,在普及过程先从业余角度入手,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彼时王老师说到佛山专业的管乐演奏人员中,木管的就只有他们安徽调过来的几位老师,都是从上海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铜管就很少,我忙问他有没有认识的铜管专业演奏家?他说他认识一位从事音箱生产的私企老总黄树佳先生。我一听,心头一喜,但又有些不解和迷惑。连忙追问他是不是小号专业?他说是,接着反问我怎么知道黄树佳?我说,1990年我听过他的小号专辑《音乐之皇》,里面的所有曲目和小号旋律我一直装在心里。不知道您说的这一位黄树佳先生和他是不是同一个人?王老师说,我和他有时候在一起聊天,知道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但没听他说过他曾录制过小号演奏专辑,不知道是不是他?我说,如果不是他,怎么会那么巧合?名字一样,专业一样,毕业院校也一样。王老师想了想说,的确也是。我那时就认定是他,但不理解他怎么会弃艺从商?演奏技艺如此精深的人应该在更高大上的舞台和艺术天地发挥。王新华就说,现在黄树佳开厂做音箱生意了,也还在吹小号。他还倡议要搞一个管乐五重奏,看看能否集中专业的演奏员一起排练。因为黄树佳很执着,绝不玩业余的。我当时就让王新华老师尽快安排时间,引领我去拜访这位黄树佳先生,看看是否就是多年以来一直让我神往的演奏家。若是有可能,我想向他学小号演奏法,也请他来我校培训管乐队。王老师当时答应了,但他也说,黄树佳生意很忙的,不知能否约到他?过后几年,王老师退休了,此事还是没有结果,我一直不能达成这个心愿。</h3><h3> </h3> <h3>2006年春节我和两位恩师在一起。左边是周建培老师,右边是李军老师</h3> 2015年我带领大富小学管乐队在佛山金马剧院演出 <h3>2016年我根据电影《智取威虎山》片尾配乐改编的管乐合奏在佛山金马剧院上演</h3> <h3> 我的乐队情缘</h3><h3> 2016年4月6日,我在放晚学后留在学校加班到晚上九点半。走出办公室时听到乐队演奏的音乐从学校礼堂的舞台传过来,在此之前,我已听门卫告诉过我说,佛山有个乐队每周晚间来一次借用学校舞台排练,还挺有艺术效果,歌手的演唱也不错。因此,我不由的走下去看看,见到在礼堂里拍摄录影的是我的学生家长,我在那观赏他们合奏了两曲。乐队休息时我给他们鼓掌赞赏,但由于和所有的乐手和歌手不熟识,我就没有和他们交谈而离开了。</h3><h3> 当晚,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加班忙碌到现在,在关电脑之际听到乐队的合奏声从学校礼堂传来,作为25年不在乐队里呆的我,忍不住下去观赏片刻。原来这是一群业余乐队发烧友在进行每周例行的排练,据说已经在我校借用舞台坚持了将近一年,乐队的名字就叫大富乐队。真是难得他们有这份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之情。祝热爱艺术的人们,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h3><h3> 再过一年之后,那位学生家长约了大富乐队的两位元老级演奏员和我相聚,一位是多才多艺的单簧管和萨克斯及大管演奏员李秉坚,一位是高音萨克管演奏员苏敏刚。他们三人首先感谢我们学校提供这个舞台支持他们的乐队排练活动,又说知道我演奏过小号,还带了多年的西洋管乐队,不知能否抽时间到他们大富乐队一起排练和演奏?我说,可以考虑一下,不过我的公务也很忙,只能尽量安排时间。后来,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工会发文通知说,将在全区教育系统举办教工合唱比赛。我们在组织学校教师合唱团排练时,就考虑学校在即将举办的年度艺术节安排我们教师合唱队表演,请大富乐队给我们的教师合唱团伴奏,我来给他们写合唱曲《祖国不会忘记》的乐队伴奏配器。同时他们乐队也为我们艺术节演奏几首乐曲,作为我们艺术节汇演的一个环节。</h3><h3> </h3> 大富乐队为大富小学教师合唱团排练《祖国不会忘记》作伴奏的场景(我在排练中吹奏小号) 我在大富小学2018年艺术节汇演上指挥学校管乐队演奏《放飞少年的梦》剧照 我在大富小学2018年艺术节汇演上指挥大富乐队与大富小学教师合唱团联袂表演《祖国不会忘记》剧照 大富小学2018年艺术节汇演谢幕剧照 我们2018年举办的那一届艺术节演出很成功!大富乐队的成员也很赞赏我给乐队配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乐队里的每一位乐手都是热心人士,乐队的萨克斯演奏员苏敏刚先生是一位专业摄影师,学校毕业班合影时,他义不容辞前来给全体师生拍照和进行后期制作相册。学校的广播音响系统出了故障,那位学生家长谭添先生通知单簧管演奏员李秉坚和贝斯演奏员林大金先生放下手头的事务前来修理调整。让人甚为感动!后来他们一直邀请我加盟这个乐队,并再给他们编配几首经典音乐作品让他们演奏,我由于事务繁多,经常顾不上跟他们合作和帮他们编写,心里觉得愧对了他们的盛情。我还答应为大富乐队编配几首经典乐曲之后重新编配《瑶族舞曲》给他们演奏,李秉坚听到之后说,李老师你编好之后,我就好好练习巴松管来演奏里面的重要乐段。<br> 2019年春节之后,我多了一些工余时间,就抽空给大富乐队配器并给他们排练。这是我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这个大富乐队所有人的尊敬所行,也深受大富乐队所有人的欢迎。 我编配并指挥大富乐队排练《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伴奏谱 <p> 我的偶像陨落</p><p> 2019年3月14日晚间,是大富乐队每周例行的集中排练日子。排练前,我听到李秉坚先生在席间说起他们过去在佛山友谊乐团排练演出的往事,还有还多乐曲未能顺利排演。苏敏刚先生接着问他还有无那些分谱?李秉坚说,佳仔(粤语称同辈人为“仔”即哥们之意)在这的话就好了,我们可以一起为普及佛山的音乐事业做更多的事情。我一听李秉坚提到的人有个佳字,立刻条件反射并精神为之一振,忙追问李秉坚说的是哪位阿佳,李秉坚说阿佳是他的好朋友,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小号演奏家。我急忙问他是不是黄树佳?李秉坚马上好奇地问我怎么知道?我说,我在29年前听过他的小号专辑,我认为他是我听过的中国小号演奏家当中水平最高的人。他连连点头并朝我竖起大拇指说:李老师英明!你真是他的知音。接着,他立刻打开手机上保存的黄树佳当年《音乐之皇》小号专辑封面图片给我看。我眼前一亮,脱口而出:就是这个专辑,29年前我在南宁工作之时我的老师借给我听了半年,我天天都把那些音乐当成神曲一样来聆听,还练习过其中的几首曲子。但有些曲目标题是外文,我不知道曲名。我让他把那张图片转发给我,同时跟他说,我过来佛山这里之后,一有机会到省内外学习和游历,我都会抽空进入各地的图书馆和音像店寻宝,但再也见不到有这个专辑售卖。后来,我听到佛山荣山中学的音乐老师跟我说起黃树佳,知道他后来离开乐团出来经商做音箱产业。我一直想拜访他,结识这位心中的偶像却没有机缘,现在他不知在何处?李秉坚无奈地说:“他走了,五年之前已经不在人世了。现在我们乐队用的黄色谱架都是他送给我的,之前广州天河区电子商场里面最大的一块音箱广告‘金耳朵’就是他的产品。他以前长期带领佛山友谊乐团排练做公益性演出。原来还打算再上北京开小号独奏音乐会,已经重新练习小号了,但世事就这样难以估计。”我心里一惊,接着就无比沉重!非常感叹此生无机缘见到这位技艺高超的小号大师,为没能得到他的指导异常遗憾!他去世前,我已在佛山定居了21年,却与之失之交臂,近在咫尺竟无缘相会,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当时,我的心里很失落,不住地感慨……</p><p>于是有感而发作诗曰:</p><p>此生无缘会此君,</p><p>今世有幸闻其声。</p><p>斯人已去深遗憾,</p><p>我心唯余满敬诚。</p><p>壮丽嘹亮佳音尽,</p><p>音乐辉煌妙韵停。</p><p>宝典未传晚辈受,</p><p>高艺随身驾鹤行。</p><p>——致我心中永远的小号之神黄树佳先生</p><p> 我又问李秉坚:现在你还有无这个《音乐之皇》专辑?李秉坚说,黄树佳生前把这个录音的母带交给了广州的同学,现在已经找不到这个人了。李秉坚还提到2011年他和黄树佳一起去上海国际乐器展的轶事,那天黄树佳在展会上拿起一支参展的小号试吹,他还帮黄树佳录了那一段十几秒的视频,当时周围很多国内外的人士站在他身后围观黄树佳的试吹,我请李秉坚一定要把那个视频发给我收藏。</p><p> 第二天晚上,李秉坚就给我发来那段视频。我打开看完,心头一阵酸楚:黄树佳已经不再是我脑海中一头浓密黑发,双目炯炯有神的形象了。当年专辑封面的帅气形象让我感觉他是身材高大魁梧的人,而在视频里的他已头发稀疏,架着眼睛,面容苍老,但是他的吹奏仍然不失为一代宗师的风范。</p> <h3>黄树佳先生曾经带领佛山友谊乐团进行了数场演出</h3> <h3>  同一天晚上,我把李秉坚发给我的黄树佳《音乐之皇》小号专辑的封面图转发给我的小号启蒙老师李军,说我们一直疯狂崇拜至今的这位小号演奏家原来是佛山人,祖籍广东肇庆,并且沉重地告知他:黄树佳先生已于五年前陨落。李军老师听了不住地感叹:可惜、太可惜了! 我忙问李军老师是否还保存有黄树佳先生的那个《音乐之皇》小号专辑?请他拍里面的曲目给我看看。李老师说一直珍藏着这个专辑。我说,看看还能否正常播放?我们可以尽一切努力去找相关的电器设备,将录音带里的所有音乐连接到电脑里永远保存起来。因为这些年来我走过的各地图书城和音像专卖店寻宝,还想着有无音像公司将之转制成CD光盘,可惜从未找到。我也在网上不停地查找黄树佳,但一样没有任何信息。李军老师说应该还能播放,但现在已经没有那种播放磁带的设备了,原来有一个小播放器能播放并连接到电脑里保存,可是此播放器也已损坏不能用了。李军老师马上拍图发给我,并且说再发送黄树佳演奏的一首《勇敢的野牛之血》小号曲mp3音频给我。他当年学会电脑就买了小播放设备转制,保留了这一首在电脑。当我收到音频资料时一看这标题,心里在想:这曲子我怎么还没听过?等我一播放,原来这就是当年听到黄树佳那个《音乐之皇》小号专辑里的第一首乐曲《SANGRE DE TORO BRAVO》,也是该专辑的主打乐曲。当再次听到黄树佳先生这首激荡人心的小号独奏曲,让人无比动容!<br></h3> <p>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我天天都和李军老师联系。李军老师告诉我,黄树佳老师也是他偶像,当年听他演奏的曲目,真的很振奋,本来想拿这首独奏曲去参加全国烟草系统文艺调演,可惜没有伴奏,后来也就没有继续练。当年为了参加这个比赛,居然不知道这个曲目的中文名是什么。他们单位的总工程师在广西图书馆里帮他查阅,德文,法文,日文,英文,西班牙文都查完了,也翻译不出来。直到十几年以后,他问了广西艺术学院的小号教授许林先生,许林才告诉他这个曲子的中文名字是《勇敢的野牛之血》。许林还对李军说:“你幸好是问到我,问别人肯定不懂。”许林在小号业界里不单是技术好,而且还是作曲家,所以他就非常的了解。 </p><p> 李军老师还说,黄树佳的演奏给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他不敢放弃。由于疯狂的喜欢他,努力的追求、模仿、学习他,即便其他号手的曲目没保留,但黄树佳的这一曲《勇敢的野牛之血》一直不敢丢,学会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曲子用卡带播放器和连接设备线转到电脑上。这些年,他一直在网上搜索黄树佳的信息,都找不到。他的这首作品《勇敢的野牛之血》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听过,后面的这些人估计真的都不知道是他在国内首演。好多人也许一听说小号演奏就只会想到那首《西班牙斗牛士》,却不知《勇敢的野牛之血》这首小号曲的艺术性和音乐旋律的美妙性比《西班牙斗牛士》更牛!</p><p> 当我现在知道了黄树佳首演的小号曲《SANGRE DE TORO BRAVO》的中文名是《勇敢的野牛之血》之后,我马上在网上搜索,目前能查到的信息,在国内仅有两人演奏过这首曲。但还是没有黄树佳演奏得好,如今的录音设备和乐器性能当然会比黄树佳演奏时代要先进,但达不到黄树佳表现的艺术高度、节奏的鲜明度和迅猛的速度。如今,我再听黄树佳的小号演奏艺术和回味当年的感觉,那可真是音色华丽清亮,节奏明快准确。单吐音头拳拳到肉,双吐音节点点清晰。快速吹奏时敏捷不乱,慢速吹奏时坚定稳当。高音如玉燕直冲云霄,矫健灵巧且音色清脆明亮;中音似大鹏展翅盘旋,神勇凌厉且音色壮丽辉煌;低音像白鹭飘逸过海,安然流畅兼音色柔美怡然。强吹时不显大,弱吹时不显小,时时都凸显铜管乐器特有的穿透性。他已经将小号乐器最佳的音色特点和表现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总是让人有无比美妙的享受。在第一首曲子《勇敢的野牛之血》当中,黄树佳演奏的快速颤音就让人感觉到野牛昂首急速抖动颈脖的体态和急速驰骋的场景。他在专辑里演奏的一首《天方夜谭主题曲》,一开始吹奏的引子就将玄妙的神话意境表现的特别有神采,接下来吹奏的旋律线逼真地展示了《天方夜谭》文学作品表达的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情节,将文学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专辑里最后一首《回旋曲》,其实就是《海顿降E大调协奏曲》,我们过去都习惯说《海顿主题》,黄树佳在演奏这一曲时,也显示出他个人风格和独到的技艺。乐曲中有一段连续八次的八度音程大跳,黄树佳表现得游刃有余,这些高难度的连续八度大跳让他控制得令人叹为观止。听着那十六个急速上行的音符灵动地出现,就像是看着黄树佳双手拿着钢针敏捷精确地扎在十六个定点上,又像是听到啄木鸟在树干连续精准地啄木除虫的清脆声。声声入耳,干净利落。我听过国内外多个演奏家演奏这首乐曲的录音版本,还没有哪位小号演奏家比他吹奏得能让人一辈子记在脑海里的。</p><p> 当年东方歌舞团录制黄树佳的《音乐之皇》的小号独奏专辑,特邀了区志雄来配器。区志雄的音乐配器艺术也是非常高超,很好地突出小号主奏这一朵娇艳的红花,又极佳地铺排了伴奏乐队那一带鲜绿的叶子。</p> <h3>黄树佳先生指挥佛山友谊乐团演出现场1</h3> <h3>黄树佳先生指挥佛山友谊乐团演出现场2</h3> <p>  我又和李秉坚先生一起座谈,向他尽量了解黄树佳老师生前更多的往事。李秉坚说,黄树佳老师和他同龄,他很早就知道黄树佳了,但两人真正来往是十多年前的事。黄树佳年少时是佛山一中的学生,也是学校管乐团的小号手,他后来去找广州的小号演奏家汤广学习,然后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跟小号教授柏林学习。学成以后,留在北京的一个乐团任小号演奏员,后来回了广州乐团。据说,汤广听了他的演奏以后对黄树佳说:你现在的吹法才是对的!我之前教你的吹奏方法都有不到位之处,所以汤广也是很伟大和豁达的教育家和演奏家。</p><p> 由于黄树佳演奏技艺高超,又极具个性,他演奏的风格特点不是太被南方乐团接受,于是,他最终又退出了乐团,回到佛山做了一段时期的自由人。在他离开乐团之后,有一年中央芭蕾舞团到广东巡演,恰好随团演奏的乐团小号首席因故不能前来,主办方找到黄树佳过去担任首席小号以救场,黄树佳就在那一年创下了和中芭连续演出二十场的记录。</p><p> 后来,黄树佳就在佛山开起了“金耳朵”音箱企业。他在空余时间也一直在吹小号,并带领佛山市一个业余乐团——友谊乐团排练和演出,同时又组建了铜管五重奏乐队,还教过几名小号学生,为普及和繁荣佛山城市文化艺术做了不少的贡献。黄树佳为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地投身其中,真正是成全了他人,成就了这片岭南天地的社会艺术团体。</p> <p>  可惜,好景不长,黄树佳在2009年左右患上鼻咽癌。本来,鼻咽癌在中国南方并非不治之症,两广针对鼻咽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都很成熟。但黄树佳因各种原因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回天乏术。</p><p> 李秉坚和苏敏刚回忆起他们和黄树佳在一起排练和演出时的情景,都表现出对黄树佳老师无比敬佩和怀念之情!他们给我找到当年黄树佳带他们演出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看完之后,让人对这位曾经的一代小号宗师甘于回归梓里扶植后人,为传播高雅艺术,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到生命的尽头之行动而钦佩不已。他这一生的艺术魅力,难道只有曾和他在一起的人知道吗?不,应该不止的。</p><p> 黄树佳是中国第一位出小号独奏专辑的演奏家,他的艺术光辉应该被世人记住。他的过早离去让人好伤感!他在世时,不会知道他的小号神曲给我们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我们是疯狂地崇拜他,以这一生能结识他为梦想!但一切都俱往矣!唯有祈祷他往生安乐!</p><p> 上帝赐给他一把金小号,他已回到天堂去了,他的神曲也随他远去了。不!他的乐韵不应只随他到达天堂,也应回响在人间!</p> <p> 我的小号梦想</p><p> 当我知道黄树佳更多的情况之后,决定写下这篇文章纪念他,深切怀念这位曾经让我们如痴如醉的一代宗师。我如今知道黄树佳先生毕生都在追求艺术发展,永存高雅艺术品位的情况之后,又和我的小号老师李军再次深入探讨交流,进一步知道了李军老师在1991年磕碰掉了两颗门牙,他用过去的吹奏方法无法再进行下去。因为号咀一压嘴唇,镶着的两颗假牙就马上掉落。由此,他被迫中止了他钟爱的小号演奏达19年之久。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寻师访友,再找一种不用号咀压双唇都能吹奏的新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李军终于通过各种渠道,加入了国内外几个小号大师群,找到了最适合亚洲人吹奏小号的口型和方法。他重新拿起小号练习,还解决了原来存在的各种吹奏问题。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以坚定的信念换来的结果。他告诉我:以前他自己也是没有搞清楚小号演奏的真正艺术,现在,他终于弄明白了,这是多么可喜的成就!反观我自己,这些年来尽管一直在努力带着管乐团队,勇于担当“为学生的人生之途铺下美丽的音符”之使命,但还是以从前的经验和方法去从事管乐团队的教学和管理,自己没有在小号演奏艺术上有任何进展和建树。李军老师年逾60岁了还能经受折磨,克服一切困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他毕生追求的梦想。我深感惭愧!因此,我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我原来以为:我可能极尽一生努力都无法达到黄树佳的境界,因此曾经一度疏于练习小号吹奏。如今,我深思:黄树佳的小号演奏艺术曾经深刻熏陶了我,我的小号老师李军先生也再次激励了我,并毫无保留地给我传授他这些年来获得的宝典,让我的小号演奏在一度迷失之后重新找到了新的方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向前辈学习?我怎能不坚定信念将自己的小号梦想努力实现?</p><p> 因此,我要立刻作出行动,像我的小号老师李军那样,在改变之前的吹奏方式之时,无论经受多大的折磨也要坚持下去。将过去的小号吹奏法推倒重来,再次拿起小号从零开始,冲破一切阻力去迈上更绚丽的小号演奏之道。</p><p> 我要感谢我在广西南宁市沙井中学时代教育过我的周耀佳老师、周耀武老师,他们在我的初中时代给我创设了学习歌唱的时机;感谢黄锡和老师、梁华山老师、黄安杰老师、黄金鸿老师黄智玲老师,他们为我的学业进步付出辛勤的劳动,为我的艺术之路给予指引和鼓励;怀念黄硕才校长,他为我争取到进入南宁市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班的面试和入学机会!</p><p> 我也要感谢我在南师时代用心教导过我们的键盘乐器指导老师陈中先生、声乐指导老师李志群女士、同时也怀念我们的乐理视唱老师莫长春教授,他们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音乐艺术基础。感谢当年陪伴我走过学艺道路的各位同学,尤其是陈必华和谢勇这两位兄长,在我当年的困难时期给了我的无私帮扶和精神鼓励!</p><p> 周建培和李军这两位恩师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我更要永远感谢他们!</p><p> 我将把音乐艺术事业进行到生命的尽头,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断向人们传播艺术的美!让高雅艺术永远荡涤我们的心灵,成全这一片热土的音乐爱好者。</p><p> 珍惜当下,感恩艺术!再次与所有的艺术同行及音乐爱好者共勉:热爱学习,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热爱艺术,让我们的心灵更为年轻!</p><p>(附:本文中黄树佳专辑的封面图片和黄树佳的所有视频均由李秉坚先生提供,黄树佳指挥乐团演出的图片由苏敏刚先生提供,黄树佳《音乐之皇》小号独奏专辑卡带图片和背景音乐【黄树佳演奏的《勇敢的野牛之血》】由李军先生提供。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