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与支部书记陈育民的交谈中,这位年已六旬的老党员、老干部口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支部”和“班子”,有了好的支部,有了好的班子,一切都不一样了。说到改变与发展,一路走来,陈书记感受颇多,他们既是史家庄改变的见证者,也是史家庄发展的参与者。</h3> 红旗招展迎风飘,党建引领共前行 <h3> 史西原有村民164户、670余人,贫困户2户,村集体囊中羞涩,发展能力不足,支部班子不强,基础建设落后。2017年未央区科技局、财政局干部入驻史西,工作队快速融入,组建临时支部,挑起大梁,为村谋发展、为民谋幸福。 正式从“未央人”变成了“史西人”,真正从“城里人”变为了“农村人”。2018年,史西村迎来了4村合并, 与史东村、马家堡村、赵家堡村共同组建成史家庄村,共有村民765户、3200余人。面对新的形势与局面,面对领导的期盼和群众的期望,只有开稳党建这辆“火车头”,才能真正地带领群众奔向小康路。</h3><h3> 扶贫开发,要给钱、要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驻村工作队意识到只有把村党支部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合并村班子拧成一股绳,让其劲向一处使,才能真正的在脱贫攻坚及今后村子发展中发挥党建作用。为此工作队着手完善党支部硬件建设,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建设,打造了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精神、能打胜仗的党员脱贫攻坚铁军队伍。</h3><h3> 随着支部建设稳固提升,工作队进一步提出了“三好两提高”的目标。不仅要党建好,更要依靠党建搞好环境,带好民风;依托党建引领发展好特色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提高农户(贫困户)收入。</h3> 齐心协力改旧貌,砥砺奋进铸新颜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随着党支部的成立与完善、“四支力量”整合,脱贫攻坚的铁军队伍不断壮大,打赢脱贫攻坚的铁拳迅猛发力。在未央区、鄠邑区的财政支持下,在涝店镇与史家庄村的共同努力下,出村路、产业路一条接一条铺陈罗列、太阳能路灯一盏连一盏闪闪发光;标准化卫生公厕、标准化卫生室、现代化地埋管、灌溉井、公共水净化设备、农电改造等一些列工程相继落地,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史家庄旧貌换新颜。</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全面改造的同时也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史家庄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进行垃圾专项大清理4次,新增了车箱式垃圾箱,不定期向垃圾厂清运常态化;专项改造整修雨天积水村内道路1条,清理涝池,解决了积水影响群众出行问题;村内道路两侧道沿涂刷安全色、安装了道路监控、镜子,为群众出行安全增加了保障;取缔多年来散发臭气困扰群众、污染环境的养猪场;实施大绿围村工程,植树2000棵……着力解决村庄环境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h3> 扶智扶志同步走,文明乡风沁人心 <h3> 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自然也得迎头赶上。班子带头,党员冲锋,为好乡风建设扛旗,领路。村子合并后成立了脱贫攻坚锣鼓宣传队、舞蹈队常态化训练,重要节庆出动宣传,享誉周边;组织召开“道德评议会”、成立红白理事会、多次举办“文艺汇演”,树立典型榜样,传播向上能量;联系协调医疗团队到村入户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贫困户做白内障手术,开展健康系列讲座培训,增加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利用致富大讲堂举办创业培训、苗木、水果、蔬菜种植、管护实用技术培训,群众参与逾千人。。</h3><h3> 好活动开展有序,好民风蔚然成习,一系列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其中“鄠邑好人”郝科科更是为史家庄民风建设树立了典型。2018年7月31号,郝科科在渭丰镇坳河村收完废品后回家休息,等到8月1日下午整理废品时,在废纸盒里发现了2万元现金。这对一个靠转村子收废品为生的郝科科来说是一笔巨款,但他信守“不该得的钱坚决不拿”,他立即专程上门,及时把钱送还给了邻镇村子的失主,获得邻镇、本村群众一致好评。大家把他当成榜样,也在身体力行向他学习。陆续出现的捡拾手机主动归还的郝明武,义务给周边老人理发的村民……都是史家庄村乡村文化、乡风文明建设结出累累硕果。</h3> 创新引领新模式,同心共筹大未来 <h3> 组织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中,村民富在产业里,不仅是史家庄发展的口号,更是实实在在落实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h3><h3> 2017年底,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完成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2座,共108KW,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光伏一项收入超过10万元。在光伏发电项目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策划、整体推进、重点打造、形成经验、项目示范带动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工作队瞄准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设计产业示范园的建设。经过严格的规划、设计、招标、建设等程序,鄠邑区涝店镇史家庄村史西果蔬科技产业示范园从纸上一下子跃然村上。特色产业的发展会在更大程度的上促进特色村庄的建设,示范园瞄准特色产业,经过考察比对,最终选择红心火龙果、“蓝宝石”葡萄作为特色产业进行科技和创业示范,在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方向作出探索、实践。</h3><h3> 通过大力“输血”,达到稳步“造血”,依托光伏项目收益及特色产业示范园引领,助力形成了“党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市场”的“6+”模式、“支撑+示范”的集体经济发展样板。以党支部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指导村集体经济、分布式光伏电站收益支持村集体产业发展、村科技创业产业园示范引领的模式,高质量稳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也使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享受到了每年每户4000元左右的产业发展红利。</h3> 科技示范特色路,合力共兴史家庄 <h3> 产业园的发展靠的是经营管理,关键在人才培育,这一点,史家庄早已未雨绸缪。集体经济,群众主体是史家庄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村子经营,村子管理也是史家庄振兴的必由之路。寻名师、觅良策,在光伏电站维护管理、大棚栽培果蔬实用技术、生态环境、苗木种植养护、电商运营、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服务等方面不断厚植人力资源,为科技示范园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史家庄振兴提供了无限可能。</h3><h3> 经过“漫长”的等待,2019年3月15日,史西科技创业示范园第一批“蓝宝石”葡萄苗成功回家,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闻其伟、未央区帮扶单位领导、镇主要领导亲自到场,同镇村干部一起见证,共同守护特色葡萄苗入园。2019年3月20日,万众期待的火龙果也终于来到了史家庄,村民细心栽种,悉心照料,预计本年度就可以挂果出售。火龙果能带给史家庄的不是产量大、价格高的优势,也不是一次种植,30年产果的效益,它带来的是一种引领示范,是一种创业启发,是对未来发展之路的不断探索。</h3><h3> 史家庄的发展之路远未结束,也未曾停歇。“党支部扶贫产业联盟”建设已提上议程,“共筑产业大格局,巩固脱贫好成效、促进产业强发展、加速产品高销售”的联盟发展理念也为更多的人所认同;产业园仍在不断加速建设与完善中,当产业园休闲区四季花开,玉兰绽放,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到史家庄,了解史家庄;当光伏发电正常运行,产业园区瓜果飘香,每年将为史家庄村集体带来超过20万元的收入。</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两年的时光,史西究竟走了多远,谁也无法测量;未来的日子,史家庄究竟能走多高,谁也无法估量。只有史家庄人自己知道他们手中已经有了打开振兴大门的金钥匙。</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从史西的拓荒者,到史家庄的领路人,工作队知道,他们已经把“党建助脱贫、党建促发展”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块土地上。</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