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浮躁的年代,人们仿佛更需要从记忆中去寻找心灵的静地(或者说净地更合适些?)。时间真是个最好的沉淀剂,许多有价值的没价值的东西都渐渐沉淀下来,于是人们得以各取所需,从从容容地去打捞了。</h3><h3> 关于乡村,关于过去的那个世纪下半叶,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说过许多许多,想过许多许多,但似乎还有许多许多等着人们去想,等着人们去说。日子可以很快过完,但日子里的那些事儿是永远也说不尽的。只是,各有各的说的招数。</h3><h3> 尚濂的长篇小说《风雨水乡人》取材于上世纪下半叶的乡村,描写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一个叫箕水的农村社会农民的生存状态。这是一个巨变的年代,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生活在这段历史中的人们,承受着这段历史的不幸,又有幸见证了这段历史。尚濂很显然是其中的亲历和见证者之一,这样的身份他自然不是唯一。但是他的优势在于独到的视觉,独特的感悟和独有的叙述风格。小说中似曾相识的人,似乎经历过的事,充溢着浓浓生活气息的场景,读来都给人以新鲜而又亲切的感觉。</h3> <h3> 箕水是江南水乡一个常见的村子,但由于处于吴头楚尾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又有了不同于人们印象中一般意义上的江南水乡。从地理属性上说,它有着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从民风属性上看,又有着北方大漠的那股强悍,从人的地域属性上说,是江南中的北方。这一独特的地域性给了作者以很大的发挥空间。</h3><h3> 为写痛苦而写痛苦,这应该不是尚濂的风格。因此,小说尽管反映的是整个民族一段思想物质和社会意识形态所经历的一段苦难,但在尚濂笔下,我们读到的是一种乐观,一种诙谐,一种对民族自虐的自嘲。正是由于作者独具个性的处理,我们看到的是一部风物志式的小说,是一幅苦难中的市井风情画,人性的、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无论怎样尖锐复杂甚至残酷,依然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抒情意味,仿佛激流漩涡中回荡的一首田园牧歌。</h3> <h3>赣剧《龙亭记》(尚濂编剧)剧照之一</h3> <h3> 回忆可能是许多作者爱使用的一种叙述方式,这可能和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咀嚼和回味有关。回忆能让人更加冷静,更加客观,当然也更加适合抒情。《风雨水乡人》也是从回忆开始的。思想精神上开始获得解放、获得新生的人们,潜意识的的东西都在萌动,都在等待着爆发。承包鱼塘风波就是一次引爆,引爆之后是什么结果,作者没有急着去交代,而是把读者拉到了二三十年前,先让读者领略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当然作者也开始了双重之旅——对过去岁月的重温和反思。</h3><h3> 非常值得赞赏的是,作者的反思并不是一味地故作深沉,给人沉重之感,相反却是像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在谈笑风生中就不知不觉地给病人动了手术。比如对马明风和马明双的批判会,自然是那个年代对人性最大的扭曲,对人的尊严的最大摧残,但是由于马明双的个性,批斗会却让人啼笑皆非,反倒是作品主人公马家干狼狈地败下阵来。这个具有喜剧色彩的故事的真正开场,不仅一下子把乡间人们对道德对知识的尊重表现到了一种极致,也促使马家干一出场就经受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巨大冲击,也正是这一次事件,马家干开始由幼稚转向成熟。当然,这并不是个体的成熟,因为马家干身后还有一个传奇性的女性——他的大嫂明珍。他们的思考是整个民族的思考,他们的成熟其实也就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经历阵痛之后的成熟。</h3> <h3>赣剧《龙亭记》剧照之二</h3> <h3> 而在对待一些触及到个体生命的尊严的问题上,作者却表现出相当严肃的态度和充分的理解甚至同情。这里不得不提到小说中描写的“畸恋”之一的马普旺和马太木的同性恋。这条感情线索,作者没有放开来写,但从有限的笔墨之中还是看到了对这个常人眼里“不正常”的感情的思考与当代意识。两个当事人一个憨厚质朴,一个聪明俊秀,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取向的认识其实和世人一样,因而背负着一种负罪感,尤其是马普旺。但是当事情败露,被伺机报复的江湖老以“鸡奸犯”的罪名批斗时,马普旺那向河中的惊人一跳,跳出了他人格的尊严,作者在描写时没有了前面批斗会时的谐虐,反而是多了几分悲壮,寄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同情。这是今天人性多元化意识的体现,是对一个禁区一定程度上的突破。</h3> <h3>赣剧《龙亭记》剧照之三</h3> <h3> 箕水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缩影,尽管偏僻,但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港湾,更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碰撞,悲喜交加的活剧在这里上演,尚濂在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矛盾甚至斗争时,一方面写得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又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h3> <h3>赣剧《龙亭记》剧照之四</h3> <h3> 首先在语言的表述上,小说采用的是经过提炼的地方方言,风趣幽默,活泼俏皮,再加上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场面描写,无疑使小说平添了一种个性,增添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其次,小说中的风物志式的叙写方式,展示出一幅幅醉人的风情图,使小说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甚至是血腥的争斗中,又夹杂着一种温馨和亲切,有些风俗习惯甚至直接成了矛盾或斗争的组成部分,修水库,建剧团,做红白喜事,打人命,捞浮柴,大械斗,时令小吃,酒桌上的文化,无一不体现出一方水土的灵秀和诱人的风采,而月夜叉鱼的场面,于激烈的斗争空隙中呈现出诗情画意,写得抒情而又动人,既使得人物内心世界得以充分展示,又使得小说节奏张弛有致</h3> <h3>赣剧《龙亭记》剧照之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