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的母亲河一一九溪

刘小亮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由于工作关系,不记得有多少回与同事们以步代车,按图索骥,辗转于翔安的三大溪流及水库闸口之间,久而久之,三大流域和众多水库湖泊整体印象也渐渐地了然于心。</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style=""><br></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 看待一件事物犹如对一个人的认知,越是靠近走进,越是了解熟悉,越是懂得其形,深知其性。河湖流域综合治理也是如此,随着工作全面的渐入,信息数据的掌握,疑难症结的权衡,从中更能体会和感受国家从战略层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重视整治河流自然生态发展的深谋远虑。</font></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水是无形的,可一旦落入大地又会瞬间万变,依仗地势的高低起伏聚水成溪,汇溪成河,形成蜿蜒迂回的溪流。翔安区境内水系主要有九溪、东溪翔安段和龙东溪翔安段等三大流域,干流总长82.78公里,流域总面积192.64平方公里,其中九溪、东溪均发源于翔安境内,龙东溪发源于同安区郭山,东溪和龙东溪流经同安入海,九溪最终在朱坑汇合口下游到吕塘,后经蔡厝地域独立入海。其中九溪为翔安区的第一大河(厦门第三大河流),尤以覆盖面积最广,河道流经跨度最长著称,被称为翔安的母亲河,主要由内田溪、美山溪、马池溪、店头溪、新垵溪、沙溪、莲溪、内头溪、后房溪等九条干支流组成,故称“九溪”,其分布形状成一树状水系图。九溪也称西林溪,河道长二十公里。流经横跨四个镇二十个社区和十六个行政村,覆盖人口达十一万人,流域面积一百零二平方公里。</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style=""><br></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 关于九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让九溪披上一层更加神秘地色彩。据说东海龙王的龙子们龙宫里安逸度日,一度厌倦了海底生活,想到陆地世界探个新鲜。在得到龙王应允,诸龙子闯入了大嶝湾进入翔安的溪流湾,上了陆地的九龙子便滋生了邪念,将魔爪伸向了村姑们,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不得不远避他乡。此事最终惊怒到玉皇大帝,随即派八仙下凡来收治。何仙姑遂变身成美丽的村姑,九龙子果然上钩。之后,八仙与九龙子展开了一场恶战争斗,龙子们最终惨败,大叫一声吐出龙珠,演变成九条白蟒窜进香山、小盈岭等地,化茧成蝶,演变成九条溪流,自然分布于“邹鲁海滨”之乡。</font></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自古以来,翔安区饮用水资源极其匮泛。时至今日,全区除古宅水库可供给新圩镇饮用之外,饮用水源缺口还非常大,辖区近五十万人的饮用水源都得靠区外再次引入。翔安也被称为“风头水尾”之地,辖区内虽有三大溪流,但水源很是稀缺。九溪及东溪两大溪流的发源地均来自内厝和新圩的高山野林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在溪流上游源头兴建了曾溪、古宅、岩后、店头、双坑、后辽等水库蓄水储备,对缓解三大溪流的补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溪流的水源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区域内溪流的流水量主要受季节性变化制约,为常年性河流,汛期水量丰富,骤涨骤落,旱季则易干。可以说,三大溪流的水量补给全凭“天公的喜好”,大气降水是三大溪流补水的主要来源。正因如此,这些有限的水量成了流域周边几十万百姓的农业水源,百姓对有限的水源珍惜如宝,在溪流上密布了道道水闸堤坝,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水源。</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style=""><br></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 数百年来,流域溪水即灌溉了庄稼,又哺育了儿女,如此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是翔安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勤劳的先辈们还依据溪流水量缓急的规律,曾经在九溪出海口设置古渡码头航渡,这里一度舟楫往来,商贸频繁,架起了溪流沿岸的百姓与外面世界交流互通的桥梁。</font></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水是万物之源,大河流域也是灿烂文化起源的发祥地。比如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长江与黄河则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翔安的溪流渊源流长,孕育了众多文人雅士,商贾政要,也形成了邹鲁海滨之乡。比如地处东溪源头之一的金柄村,素有“厦门第一村”的美誉,未有厦门,先有同安,未有同安,先有金柄,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了;在九溪中段村落里,至今还保留“溪上巷”的名字,还有闻名遐迩的“闽南四大古镇”之一的马巷,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车轮滚滚,纸字千万捆”的商业重镇。宋朝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发现马巷襟山带水,钟灵毓秀,曾预言:“此地五百年后通利之所”,果不其然,在明代马巷已是“人居稠密,商贾辐辏”,到了清乾隆设立马巷厅时,更是一派“店铺栉比,烟火万象”繁华景象,成为了闽南商贸重镇,这些繁华盛状都是得益于这里溪流渡口、海港码头资源丰富的馈赠;又如地处九溪入海口吕塘,董水古渡口早已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但有一处望洋阡墓道石坊,历经四百多年风雨仍矗立如初,记载了蔡贵易一家三代著学为官的心路历程,更是铭刻和见证着溪流沿岸曾经焕发出人文璀璨之光</font>。</h5><h5><br>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九溪为主的母亲河,哺育了翔安大地上数以万计的生灵,也曾形成了极其厚重的人文脉络。在此我想要说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能保护好这条母亲河,不仅影响自然生态链条,而且严重危机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状况,甚至让过往的文明传承消磨殆尽。</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翔安辖区内人口急增,生产方式在裂变式转型,农业生产规模在集约扩展,工业企业也在成几何倍数拓张,用水需求与有限的溪水流量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形成一对非常坚锐的供需矛盾。不仅如此,溪流周边的农业污染面源、畜禽养殖污水、生产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无序自由排放,众多的污染源让这些溪流不堪重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侵害,导致溪流的水质日异严重恶化,溪水的味道令人作呕不已,沿溪的百姓也是深受其害,翔安的溪流自然生态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这些犹如母亲身上的诸多病原体,在慢慢的蚕食着母亲的健康,不如不及时的救治,也许会裂变成无可药救的癌症。母亲生病了,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母亲那病痛难忍的呻吟,做儿女怎么办?拯救母亲的行动是毋庸置疑的!</font></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面对众多危及溪流自然生态的污染源,翔安区委、区政府对症下药,“绘方案,定目标,出措施,下重拳,出成效”,定出阶段治理任务,努力让三大流域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目标。有的老百姓产曾一度还不能理解透彻,总认为这是打击经济快速发展的消极手段。面对百姓思想上的困惑,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及时跟进,下沉基层一线,敲门串户,屈膝而谈,犹如春风化雨,拉直了老百姓心中疑惑的问号。</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style=""><br></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 至此,翔安区溪流综合整治号角吹响了,三大溪流整治将沿河而筑,依山而居,以水系为脉,以道路、水网为络,山水、植物和建筑融为一体,达到改善河道环境,回归自然田园之美,以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从2012年在九溪入海口建设挡潮闸开始,描绘蓝图,重拳出击,综合施策,全面清理浸染源,对区域内影响溪流生态的生猪养殖、牛蛙及鸡鸭养殖厂、关闭石材厂做到“零容忍”;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归类整改;依据实际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提升泵站;标本兼治,以莲溪综合整治为突破,推动做好河湖生态修复,以塘头和内头核心景观为契机,突出重点打造一批主要节点公园,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功效。调度一个又一个召开,问题一个又一个破解,项目一个又一个落地,整合力量,综合施策,成效显著。<br></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 在很多场面,我既是其中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之一。目睹了各级党委、政府及河长制办公机构相关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有些还是得罪人的事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作为青山绿水的背后推手,这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和最高的褒奖。</font></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整治提升后的莲溪、塘头、内头、浯溪、吕塘等都得到质的飞越,犹如一幅幅自然田园水墨画镶嵌的翔安的大地上,有的成了精致的节点公园,有的建设成带状休闲健步场所,有的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典型推广点。又是一年三月天,莲溪的十里桃花都在争相怒放,在一江春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引来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时而花前留影,时而江边写生,时而健步如飞。十里莲溪一江水,桃红柳绿约春到,此刻的莲溪带状公园俨然成了翔安区又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厦门学者沈世豪游历莲溪后撰写了报告文学《水之眼》,在里面描绘了莲溪如梦幻般的迷人景致:“莲溪河道开阔,虽然还没有到汛期,但流水依然浩浩荡荡,滚滚长流水,缓缓的,清新、鲜洁,绿树夹岸,草色青翠,山色缥缈,忽隐忽现,似有似无,到了这里,你才会领略到唐朝大诗人王维咏叹江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精妙之处……溪流上,有滚水坝,不用桥,两岸而是用汀步相连。汀步是用整块石头铺的。在我的感觉中,溪流上汀步,是极富有中国特色的乡间野趣之一,每隔一步,就是一块石头,像标点,断开潺潺流水,让过溪的人落脚,一串横越溪面的汀步连起来,莫非是乡情味袅袅的民歌吗?这种既方便又简洁并具有深意的美学设计,或许,是先祖留下的点点深情嘱托吧。是提醒后人,莫忘水之恩德,还是让这永恒的风景,装点人们的家园?或许,两者都有。溪流里有了汀步,就像一首歌曲中,有了动人的主旋律,令人所有的音符都飘飞起来。”</font></h5> <h5><font color="#010101" style="">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历经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拳出击,综合整治,翔安溪流的景观焕然一新,光彩夺目,一条条溪流河段在这片土地上涅槃重生,经历了一次次脱胎换骨的嬗变。河道变宽阔了,绿水清澈了,处处呈现小桥流水,杨柳依依,蜿蜒曲折的美景,犹如一位绰约多姿的美少女,成了老百姓心中那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土原野。如今,回归到溪流堤岸休闲嬉戏的孩子多起来了,到这里休闲垂钓的人多起来了,溪流里的小鱼儿也多起来了。即便如此,溪流综合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并且全面治理提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因此,捍卫青山绿水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级河长制工作也是永远在路上,这是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时代命题。</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style=""><b>&nbsp;</b></font></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多内容,请关注“浏下足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