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孩子做家庭作业慢的的话题,今天就这个话题再来聊聊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动作迟缓的问题。

A 🍃驿璐梅花

<h1><b><font color="#39b54a">注意力差,延误时间<br></font></b><b><font color="#39b54a">小健是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但是小健的父母却一直揪心他的学习。因为小健写作业时总会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一会儿咬手指,心始终静不下来,不仅作业潦草,而且常常耽误时间。老师反应,小健在校也是上课不专心,喜欢调皮捣乱,一会儿拽别人的头发,一会儿拉别人的衣服。<br></font></b><b><font color="#39b54a">小健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有研究证明,小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让他们连续做作业超过20分钟,就会走神,严重时写一个字就会走神5分钟,做作业时自然就拖拖拉拉。</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解决对策:1.作业分段<br></b><b>家长可事先了解孩子当天的作业量,然后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若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尤其是精神奖励,如在墙壁上贴小红花之类的。如果当天作业太多,可以把作业分割成两个或三个小段,每段完成时间不宜过长。如第一次规定做20分钟,孩子完成后休息一会儿,然后再规定一个20分钟,又再休息。当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后,每次定的时间可以慢慢延长,等孩子养成了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时就不用分割时间了。<br></b><b>2.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br></b><b>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上,不能摆放玩具等造成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东西。要求孩子在学习之前准备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写作业的过程中又找东西。孩子学习的环境还要安静,不要在孩子学习中途送水果、倒水,看似关心孩子,其实会对孩子学习造成干扰。<br></b><b>3.用“递减法”矫正坏习惯<br></b><b>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具体说来,如果您想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那就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他,这样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形成的程度就越牢;如果您想改正孩子的坏习惯,那就指出他的缺点,并鼓励他去改正,坏的行为逐步减少,坏习惯自然就会很快改掉。<br></b><b>4、加强注意力训练<br></b><b>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都具有的特点。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还处在发育当中。因此,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进行逐步地训练,以提高注意力。具体可参照以下方法:<br></b><b>(1)玩扑克游戏提高注意力。<br></b><b>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接着让她报出梅花2的位置。若说对了,家长可给予孩子一些奖励。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等。这种方法能使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由于是游戏,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玩,注意力会有所提高。<br></b><b>(2)看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br></b><b>让孩子看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书,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比大小、长短等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孩子报出来,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开始练习的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不长时间内孩子注意力差的问题就会改变。<br></b><b>(3)训练听力注意力。<br></b><b>孩子往往在上课听讲时也容易走神,所以听力注意力的训练也很重要。每天给孩子读一篇文章,读完后要他回答书中的问题,长期坚持就会提高孩子的听力注意力。或者由家长给孩子念一组数字或一组词语,让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来,逐渐增加数字和词语的长度。这个游戏不仅能训练注意力,还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还可以每天回来追问一下每天上课的内容,让孩子把每天每节课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听,这样也能无形中养成孩子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协调性差,感统失调<br></b><b>孩子磨蹭的原因还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现今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孩子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孩子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这类孩子写作业慢的原因多数表现在:思维和手不能同步、手眼不协调等。<br></b><b>解决对策:1.尽早进行运动训练<br></b><b>对于错过训练平衡期的孩子要赶紧补上这缺失的这一课,尤其是锻练孩子的平衡、协调性。爬行就是一种关键的训练方法。孩子爬行时,要注意让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地,以四肢支撑身体。如果孩子的姿势不正确的话,家长可以适当的帮助他固定姿势。父母在带孩子外出郊游或家中有条件时应多为孩子创造爬行的机会,增强大脑对四肢的支配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br></b><b>2.父母应积极参加到孩子的锻炼中<br></b><b>父母应每周抽出一至两次和孩子共同进行锻炼,如跳绳、踢毽、跳格子等体育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和影响孩子。因为孩子身体不协调,活动能力差,因而怕别人笑话,往往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活动。只有在父母面前,孩子才感觉是最安全的,也最愿意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成为他最忠实的玩伴。以此激发孩子锻炼的欲望,为孩子找回自信心。<br></b><b>3.父母要降低要求,多给予鼓励<br></b><b>有些父母管教太多、要求过严或是溺爱过度,这些都会妨碍孩子正常能力的提高。运动不协调的孩子在运动方面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更谈不上赞扬。获得赏识是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要求,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父母要做他们最忠实的粉丝,好好的夸奖他们并鼓励孩子去实现更高的目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赏识和激励。<br></b><b>4.父母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br></b><b>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很正常,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并剥夺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所以平时父母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比如孩子自己穿衣服,帮助父母洗碗等等。充分的活动锻炼有助于大脑统合能力的提高,对手眼的协调练习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br></b><b>5.父母要做好持之以恒、长远目标的准备<br></b><b>孩子的个体差异,导致身体各器官发育成熟需要一个成长阶段,所以锻炼效果的呈现也有早晚。因此近期看不到效果也不要着急,只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坚持到底必能得到理想的结果。</b></font></h1>